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季节养生 >> 节气养生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养生宝典

健康管理师 2024-03-07 10:09:19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养生宝典

【小寒·保暖】

1月6日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小寒”。有关专家表示,小寒时节冷空气活动频繁,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阴冷潮湿、寒意逼人,公众要注意做好暖头、暖足、暖背“三暖”,以防病。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每年阳历的1月5日至7日,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为小寒。它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倒数第二个节气,这是按农历月份排列的。如按公历来看,则成为每年第一个节气。

“寒”即寒冷的意思,表明已经进入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此时冷气积久而寒,但还没有达到最冷的程度,因而称小寒。其实,从历史气象记录来看,小寒却比大寒冷,是全年中最冷的节气,常有“冷在三九”的说法。“三九”多在1月9日~17日,也恰在小寒节气内。而小寒时节之所以寒冷,是因为1月上旬强冷空气及寒潮冷锋活动频繁。

在小寒时节,如何做到御寒保暖、祛病强身的目的?专家提示说,除了要加强自身体育锻炼外,更要注意暖头、暖足和暖背。

专家说,在应对严寒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添加衣物,但往往身上穿得十分厚实而忽视了头部的防寒,甚至把帽子视为无足轻重的东西。其实,人的头部和整个身体的热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民间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的说法。在寒冷的条件下,如果只是穿得很暖,而不戴帽子,体热就会迅速从头部散去。冬天在室外戴一顶帽子,即使是一顶单薄的帽子,其防寒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脚离心脏最远,供血少,所以脚的温度很低,脚部受凉可引起人体上呼吸道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活动缓慢,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诱发感冒、心脑血管病、气管炎等。因此,小寒时节一定要注意脚部保暖。除了要穿保暖的鞋子外,对付脚凉,最好的办法就是睡觉前用热水泡脚,然后用力揉搓脚心。

人背为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行之处。倘若背部保暖不好,风寒邪气极易经过人体背部入侵,损伤人体阳气而致病,或者旧病复发加重。对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风湿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以及患有心脑血管病及高血压的老人而言,背暖尤为重要。冬日晒太阳,应多晒背部;或穿一件羽绒背心、皮背心,对暖背都大有好处。

小寒节气吃什么食物 这7种传统美食别错过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5个节气。《中国天文年历》显示,1月5日17时14分迎来“小寒”节气,标志着季冬时节正式开始。小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重的时期,“小心阴邪入体,春节前病倒”,小寒是最适合“温补”的节气,此时一定要注意养生!那你知道小寒要吃什么美食吗?

  腊八粥

  每逢小寒节气,饮食上“小寒”节气中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小寒之后腊八节也是同样要吃腊八粥,之后便年味渐浓。

  冻梨

  冻梨是将普通白梨,冰冻变成乌黑色,洗净之后,就能吃了,看上去黑不溜秋并不起眼,但口感清脆爽甜,入口难忘。

  把几个冻梨放在水盆里化冻,东北人把"化冻"叫成"缓"或"消",并因此形成一句歇后语,年三十晚上的冻秋梨----你找削(消)呀。

  羊肉

  “小寒”时是一年中气候最冷的时候,人们很容易被风寒侵袭,抵御严寒最快速有效的办法不是一件棉衣,而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羊肉是温热食物中性价比最高的,如果用羊肉加点当归、山药、胡萝卜一起煮,加上大葱和生姜调味,建议每周吃一次,不但不会上火,还可以暖暖地过个冬天。

  菜饭

  菜饭应该是老南京人最喜欢吃的东西,在苏州,常州一过冬至也可以经常吃到。

  菜饭里面又有菜又有饭,味道咸香,非常美味。菜饭各家口味不一样选择的食材也不一样。一般选用的蔬菜是矮脚黄青菜,肉类可以搭配咸肉,腊肠,板鸭等。菜饭的做法也会根据个人的喜好而不同,可以把菜肉米放在一起煮,也可以把菜肉炒好,然后和米放在一起煮。我个人喜欢第二种,这样味道比较鲜香好吃,肉菜味可以充分和米混合在一起。吃菜饭的时候搭配一些辣酱,好吃的停不下来。

  鸡汤

  老南京还有逢“九”吃一只鸡、每天一个鸡蛋的进补习惯,所以小寒这天市民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鸡汤和鸡蛋。据说,鸡骨鸡肉在文火的慢慢煲煮中,营养成分大多会溶入汤中,极易于人体吸收,是冬季补气补血的进补佳品,钙质也多。

  母鸡炖汤,搭配点养生材料会更好。家里有什么就放点什么,红枣、莲子、枸杞、桂圆等等的,也可搭配香菇、山药、虫草花,或者干贝、海米都行,味道都鲜美平和。小火慢慢煲煮2-3个小时,然后将上面的油脂撇去,鸡去骨拆肉,直接吃喝,做火锅汤底,或者早晨用鸡汤煮面都不错的。

  糯米饭

  在广州一带,小寒也有顺应节气的习俗美食,那就是糯米饭。

  糯米性温而且含糖量要比一般的大米高,冬天适量的吃一些糯米有助于健脾暖胃,对于食欲不佳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在小寒这一天,广州人传统上早饭都要吃糯米饭的。使用的米饭是用糯米和香米混合在一起做成的,一般的比例是3:2。

  糯米饭做法和南京的菜饭差不多,用的食材一般也是腊肠,腊肉,他们还会加一些海鲜,比如虾米,瑶柱等。先把菜炒好然后和米放在一起焖,米饭焖熟之后撒上一些蔬果丁再焖几分钟,最后撒上一些炒香的花生碎。吃糯米饭的时候如果觉得味道太淡,还可以撒上一些生抽调味拌匀就可以吃了。

  黄芽菜

  寒节气习俗饮食有很多,吃糯米饭、腊八粥、饭菜、黄芽菜等等。下边为大家介绍关于小寒节气吃黄芽菜习俗吧。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使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而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蔬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节气养生丨小寒养生“勿扰乎阳”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对于我国而言,这时正值“三九”前后,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小寒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 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小寒和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听名字小寒应该比大寒略暖,而气象观测资料却表明,小寒冷于大寒! 民间有种说法:“冷在三九”,而三九正是在小寒节气里。此时 养生 应当把握一个总原则:勿扰乎阳!


饮食 养生

1.适当吃点“苦”:



小寒节气到了,饮食方面要适当多吃一些苦味的食物,因为这类食物能够助升心阳,促使体内过亢的肾水减少,进而起到保养肾脏的功效。 常见的苦味食物有:苦瓜、莲子心、苦杏仁等。


2.饮食多样化:

小寒时节天气渐寒,若是没有足够的营养物质供养的话,身体无法正常供热,也就会时常感到寒冷。为了给身体补充足够多的、全面的营养, 建议大家要坚持食物多样化、粗细搭配、荤素兼吃的饮食原则。


3.多吃温补食物:



寒冷的冬季,正是吃羊肉、鸡肉等温热品的时候,特别是偏于阳虚体质者的人;而偏于阴气不足的人,食补应以鸭肉、鹅肉为好。 饮食切忌黏硬、生冷食物。


起居 养生


1.保暖是第一要务: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之一,此时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对 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 居室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使室内空气清新。


2.帽子不可或缺:

在应对严寒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添加衣物,但往往身上穿得十分厚实而忽视了头部的防寒,甚至把帽子视为无足轻重的东西。



其实人的头部和整个身体的热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俗话说:“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冬天在室外活动时戴一顶帽子,即使是一顶较单薄的帽子,其防寒效果也是明显的。


运动 养生


1.冬练三九:

小寒正是数九寒冬之际,此时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还能锻炼人们不怕严寒的坚强意志。通过全身运动后,呼吸加深,消化能力增强,促使新陈代谢旺盛,提高 健康 水平。


2.生命在于运动:



善于 养生 的人,在冬季更要坚持 体育 锻炼,小寒时节的运动原则是,一要在日出后才开始锻炼,二是做足准备运动,应待身体暖和后再脱衣锻炼。运动要适度,莫要练到大汗淋漓。锻炼后要及时穿衣,避免寒邪侵袭。 运动项目可以选择慢跑、滑雪、跳绳、踢毽子等。


情志 养生

1.节欲守神:

首先要节制贪欲,人的需求涉及精神和物质两方面,贪欲无度,会使神不得安,难以自守,必定会对 健康 造成伤害。其次要节制性欲,小寒时节阳气初升不久,此时房事要加以节制,才能让肾阳气旺盛。


2.愉悦调神:

数九寒天之时,人更容易怠惰,此时尤其需要愉悦心情来调神助益身体,消除各种不良情绪的影响。通过主观努力来保持乐观心态,同时要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一致。


3.节喜制怒:

中医认为,喜为心志,适当的喜可以缓解紧张情绪,过之则伤心,使心气涣散,精神不专;怒为肝志,适当的怒可以使人刚勇,过之则伤肝,使气血紊乱。因此寒冬季节应使喜有节、怒有度,理智的驾驭 情感 。


疾病预防

1.呼吸系统疾病:

小寒节气前后预防呼吸系统疾病,首先要增强自身免疫力,多晒太阳,同时注意防寒保暖,对于抵抗力较低的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应适当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其次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白天要多开窗通风。


2.冻伤:

人的皮肤对冷和热具有一定的承受范围,当“冷”超过皮肤能承受的范围时,皮肤就会被冻伤,相反,过热则会烫伤。小寒前后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而冻伤又是习惯性发作的疾病,一旦冻伤,可能会反复发作好几年,所以预防工作尤为重要。


建议人们外出时务必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尤其是手、脚、耳朵等易冻伤部位。 儿童皮肤娇嫩,最容易被冻伤,因此更要注意保暖。

小寒吃什么食疗好?

鸡汤
小寒节气在三九时节,民间有“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的说法。中医认为,鸡肉性温,含有大量维生素和优质蛋白,脂肪含量低,而且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鸡肉的营养价值高于红肉,医学研究证实,吃鸡肉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冬季吃鸡肉不仅能为身体提供丰富的营养,还能有效抵御寒冷,又不会滋生内火,是冬季滋补佳品。鸡肉的做法很多,但炖煮吃肉喝汤是最滋补的吃法。
糯米饭
广东人在小寒这天要吃糯米饭。这主要是小寒正处隆冬,要食用一些温热性食物以抵御严寒,而糯米性温,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的功效,对脾胃虚寒有较好的补益效果,冬季适量食用糯米可以起到御寒保暖效果。
糯米饭各地的做法也不一样,有咸有甜,广东人做糯米饭必定少不了腊肠、腊肉,这两样东西是整锅糯米饭的灵魂。具体做法:
1、糯米洗净用清水浸泡2小时,如果赶时间就用热水浸泡;
2、腊肠、腊肉洗净切成丁,冬菇泡发后切粒,胡萝卜切丁,香菜切段;
3、虾米洗净泡一下;
4、干花生米炒熟;
5、适量大米洗净与浸泡的糯米混和在一起,加入炒熟的花生米、腊肠、腊肉、冬菇、胡萝卜、虾米,加适量水,放入电饭煲或电压力锅煮熟。
6、放气后揭开盖子,加入香菜段,用饭勺把所有食材搅拌均匀,一锅香喷喷的糯米饭就做好了。
菜饭
到了小寒,南京人通常要吃菜饭,但内容并不相同。古时贫寒人家是用油盐和青菜煮米饭,而条件好的则用香肠、咸肉、板鸭丁和糯米,再剁一点生姜碎一起煮。菜饭中糯米温中补气、健脾暖胃,生姜则有温中散寒、发汗解表的作用,二者一起食用可以增强机体御寒抗邪的能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eqiys/1953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