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中医基础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病室气味
病室的气味常由病人身体或其分泌物、排泄物散发于室内所形成,临床根据其气味的特点就能了解病人所感受的邪气性质和病情的轻重。①血腥味【闻诊】病室充满血腥气味。【临床意义】说明患者曾有大出血,如咯血、呕血、便血、产后大出血等。通常因寒而致的出血多
中医闻诊
2023-11-12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呼吸之味
正常人的呼吸没有什么气味,只有当脏腑病变,往往是气血津液受到邪气熏蒸后,日久不愈,正气虚极,邪气深入之际,有些浊秽之气就可由鼻腔呼出。但由于其感受的邪气不同,呼出的气味也有差异。因此,临床我们可根据其呼吸之味来判断病邪的性质及病位的深浅。①
中医闻诊
2023-11-12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脓
脓是痈疽疮疡一类外科疾患的排出物,然而也是邪正相搏的结果,是气血肌肉所化生,故辨脓可了解正气的盛衰,以及邪气的性质与浅深。一般脓由稀转稠为正气渐复,由稠转稀为气血衰败。《灵枢·玉版》说:“夫痈疽之生,脓血之成也,不从天下,不从地出,积微之所
中医闻诊
2023-11-12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恶露
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胞宫内遗留的余血浊液,叫做“恶露”。正常恶露,一般在产后3周左右干净,无特殊臭味。因冲为血海,任主胞胎,恶露为血所化,而血源于脏腑,注于冲任,病理情况下,若脏腑受病,冲任失调,则恶露必然会发生异常。①腥味【闻诊】恶露
中医闻诊
2023-11-12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月经
月经,又称月信,系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月经来潮是女子发育成熟的表现。正如《内经》所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一般月经周期是25~35 天1 次。每次行经3~7天,经量一般为50~1
中医闻诊
2023-11-12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呕吐物
呕吐物来自于胃,是胃气上逆所致。正常生理情况下胃以通降为顺,只有胃气下降,饮食物才得以运行。若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便产生了呕吐物。因此,呕吐物可反映胃气降浊方面的异常。临床由于致病因素的不同,呕吐物的气味也不一样,我们可根据呕吐物的气味,来
中医闻诊
2023-11-12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小便
小便是人体水液代谢后的浊液,正常小便的气味应来自尿内的挥发性酸。若尿液放置时间较久,因尿素分解可出现氨臭味,病理情况下,新鲜尿液的气味就可出现腥、臊、恶臭味,甚或为烂苹果味。因此,临床只要我们能够仔细辨闻其尿液的气味,将有助于疾病的诊断。①
中医闻诊
2023-11-12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大便
大便的形成,是由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脾的运化与肝的疏泄,然后下降于小肠,在小肠泌别清浊的作用下,其中的浊者成为渣滓进入大肠,经大肠的燥化和传导作用,通过肛门排出体外而为粪便。如《医学正传·医学或问》说:“水谷入胃,其浊者为渣滓,下出幽门,
中医闻诊
2023-11-12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涕
涕是鼻腔分泌的粘液,亦可流入口中从口腔排出。肺开窍于鼻,鼻之外象属土,涕之流出,也与脑、胆等奇恒之腑有关,故临床辨涕可了解许多有关脏腑的病变。①涕臭【闻诊】久病鼻涕黄绿,胶结成块,闻之有臭味。【临床意义】此为肺脾气虚,邪毒滞留所致。【治法】
中医闻诊
2023-11-12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鼻气
鼻为肺窍,职司呼吸,又因阳明之脉过鼻旁,所以我们临床可以通过辨闻鼻之气味,进而了解肺胃二经的病理变化。①鼻臭【闻诊】鼻腔呼气时有臭秽气味,病人自己反而不闻香臭。【临床意义】此为肺脾气虚,邪毒滞留而致。因肺虚则气津不足,无以上输,鼻失濡养,且
中医闻诊
2023-11-12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痰
痰是由肺和气道排出的黏液,其浊而稠者为痰,清而稀者为饮,此皆为有形之痰。痰的形成主要是由脏腑气血失和,水湿、津液凝结而成,是脏腑病理变化的产物,尤其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产生的病理产物,但同时它又可成为另一些疾病的致病因素。《景岳全书·痰饮》说
中医闻诊
2023-11-12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汗味
正常人体汗液无强烈刺激性气味,它本是人体生理活动的代谢产物,由阳气蒸腾津液而成,病理情况下,汗液又是邪气外出的途径。只因感受的外邪不同,汗液的气味也不尽相同。①腥味【闻诊】病体汗出有腥或腥膻味。甚或为黏汗。【临床意义】汗出有腥或腥腋气味,常
中医闻诊
2023-11-12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口酸
口酸是指病人口中有酸味感或散发出酸腐气味。【闻诊】口中常常泛出酸味,甚或为酸腐气味。临床意义 一般口酸多属肝热乘脾。多由肝热之气,蕴蒸脾胃,化酸生腐,上蒸于口所致。正如《证治汇补·口病》所说:“心热口苦,黄连泻心汤;肝热口酸,柴胡清肝汤;脾
中医闻诊
2023-11-12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体味
病体产生气味,主要是由于汗液受湿热邪气熏蒸而产生的特殊气味,同时还可由于人身某处生有恶疮,疮疡溃烂流出脓水而散发臭气所致。人体患病后,汗液是邪气外出的途径,因感受的邪气不同,所以病体产生的气味也不一佯,临床上我们可根据病体的气味,来判断邪气
中医闻诊
2023-11-12
五声对五脏-根据声音断健康
中医将人常发出的声音概括为呼笑歌哭呻五种声音,并分别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 ,即肝呼、心笑、脾歌、肺哭、肾呻。我们可以根据发出的不同声音,来判断自己是哪个脏腑出现了问题,可以进行对症调理。发怒爱喊肝火旺肝气过盛或肝阳上亢的人,常常容易发怒,大呼
中医闻诊
2023-11-12
健康人的指甲特征
甲形健康人的指甲呈长方形或方形,指甲的长度约占第一指节的二分之一。甲色指甲呈半透明状、淡粉红色,无其他颜色或斑、点、带出现。向指甲加压时变白色,停止加压时立即恢复淡红色。甲泽指甲色泽均匀,个个如一,其上有极细的平行纵纹。甲质正常指甲具有一定
中医望诊
2023-11-12
中医望诊之望小儿食指络脉
食指络脉诊法始见于唐代王超《水镜图诀》,系从《灵枢》诊鱼际络脉法发展而来,对三岁以内的小儿,在诊断上有重要的意义。食指络脉的显现与分布,可分为风、气、命三关。食指的第一节部位为风关,即掌指关节横纹向远端至第二节横纹之间,第二节为气关,即第二
中医望诊
2023-11-12
中医望诊之望爪甲
正常指甲红润含蓄,坚韧而呈弧形,带有光泽,压其尖端,放开后血色立即恢复,月痕清晰。说明气血充足,运行流畅。望爪甲应注意观察形色变化:1.色泽变化若甲床色深红,是气分有热。色黄是有黄疸,多为湿热熏蒸之故。色淡白是血虚,或为气血两虚, 色苍白为
中医望诊
2023-11-12
中医望诊之望四肢形态与功能
1.望四肢外形四肢肌肉萎缩、枯瘦如柴,常见于痿证、鹤膝风等,多由脾胃虚弱或气血亏虚而致。肢体软弱无力,甚至手不能握物,足不能任地。常因肺热伤津,或湿热侵袭,或脾胃虚弱,或肝肾亏虚;或瘀血阻滞,导致筋脉弛缓不用。关节肿大变形,屈伸不利,伴有疼
中医望诊
2023-11-12
几种异常舌苔预示疾病
舌苔是胃之生气所在,章虚谷曰:“舌苔由胃中生气所现,而胃气由心脾发生,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矣。”正常舌象特征可概括为六个字“淡红舌薄白苔”。具体地说,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
中医望诊
2023-11-12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中医基础热门文章
1
道医中医基础理论下册全文在线阅读
2
道医中医五行学说: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3
道医中医论血:血是怎么形成的,血的主要来源和功能是什么?
4
妊娠恶阻道医中医治疗经验谈,妊娠恶阻可服半夏
5
道医中医是如何看病的?什么是辨证论治,四诊八纲?
6
道医中医经络病机及其病理变化分类
7
什么是道医中医学,它有哪些主要分科
8
哪些中药有毒,10种好听的毒草药名字
9
广陈皮炮制方法
10
苍耳子外用会中毒吗,用量多少会中毒(超10克危险)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