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遇到过刷牙出血的情况,很多时候这并非“上火”那么简单。
刷牙或咀嚼食物时牙龈出血是牙龈炎的一个典型表现,如果不引起重视,可能会发展为严重的牙周病。
我国是牙周疾病高发的国家,据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推测,我国城乡牙周病实际患病人数高达数亿。
这其中,牙龈炎是最常见的牙周疾病,在我国儿童和青少年中的患病率为70%~90%左右,成人患病率达70%以上。然而,正是因为很多人对牙龈健康缺乏清晰认识和足够重视,以致贻误治疗时机。
正常牙龈颜色为粉红色,上颌前牙的龈缘线呈对称的波浪型,与笑线相对应,且牙龈颜色与牙色、肤色相协调。
一旦牙龈出现疾患,不仅影响咀嚼功能,还会影响美观。牙龈可分为游离龈、附着龈和龈乳头三部分。游离龈较薄,紧贴牙面呈扇贝状,它与牙齿之间的空隙被称为龈沟,这里容易存留食物残渣,是刷牙时需要重点清理的地方,正常情况下刷牙时并不会出血。游离龈以下是附着龈,坚韧、不能移动,对牙齿起到包裹和支持作用,龈乳头则是相邻两牙之间呈锥状的部分。
牙龈疾病指的是发生于牙龈组织而不侵犯深部其他牙周组织的一组疾病,其中以菌斑性龈炎最常见。菌斑性牙龈炎的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几方面:
色:牙龈颜色呈现鲜红或暗红色。
形:游离龈水肿圆钝,失去扇贝状,龈乳头也会发生肿胀。
质:牙龈组织松软、水肿,施压时易引起压痕。
出血倾向:刷牙或咀嚼食物时出血。
口臭
牙龈炎一般表现为刷牙或咬硬物时出血、牙龈局部肿胀不适、口臭等。临床检查一般可见龈缘牙面处有菌斑、软垢或牙石存在。慢性牙龈炎症则可能进展至牙周炎,甚至引起牙齿缺失。牙周炎还与一些全身性疾病密切相关,这其中就包括糖尿病。
很多人认为“上火”是导致牙龈问题的原因。其实,造成牙龈问题的根源是口腔内的细菌。如果不能坚持正确的刷牙方法,这些牙菌斑长期存在并发展壮大,就会引发牙齿与牙龈问题。
局部危险因素
很多口腔局部危险因素也会增加牙龈炎的发生风险。
1.口腔科治疗不当:如牙齿矫形治疗、义齿
2.解剖缺陷
3.食物嵌塞
4.不良口腔习惯:现在很多人喜欢使用含抗菌剂的漱口水代替刷牙来清洁口腔,其实长期使用含抗菌剂的漱口水很容易导致口腔菌群失调,不提倡每天使用。
5.刷牙方法不正确
全身危险因素
就像文章开头介绍的糖尿病对口腔健康的影响一样,很多全身性危险因素也会影响牙龈健康。
1.内分泌异常 :如性激素水平的生理性波动,可影响和改变牙周组织对菌斑刺激物的反应性;糖尿病可影响牙周组织对局部感染的防御能力。
2.遗传因素:与遗传有关的宿主易感性决定着疾病的进展速度和严重程度。生活中大家可以会发现,有些人天天刷三次牙还是会得龋齿,有些人不爱刷牙也不会得龋齿,遗传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3.白细胞异常:先天或后天的白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异常,均可使患者处于炎症易感状态。
4.长期重度消耗性疾病
5.年龄增长
吸烟
吸烟
特意把吸烟单列出来,是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吸烟会导致牙龈小血管收缩,局部血流减少,同时吸烟时的温度上升及局部有害物质可使牙龈上皮角化增厚,长期吸烟者的牙面色素沉着、牙石等问题更为常见,常规牙周治疗的效果也更差。
精神压力
精神压力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很多与压力相关的疾病越来越多,这其中也包括口腔疾病。精神压力会增加激素和免疫炎症介质的释放,导致机体防御能力降低,同时精神压力还会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如爱吃甜食、爱吃夜宵。
有调查显示,70%的牙龈炎是口腔医师发现的,患者自己发现问题主动就医的只有30%。因此,大家如果存在以上危险因素,应定期口腔科复诊,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83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