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于巴豆这个词还是比较熟悉的,电视剧古装戏里经常出现的名字,就连小孩子都知道。许多人一提到巴豆想到的就是这是一种泻药,但是其实巴豆的作用可不只是泻药这一种作用,下面,我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巴豆的作用,让大家能够全面的了解一下巴豆的作用和一些常用的方法。
一说到巴豆相信很多朋友并不是很陌生,巴豆是我们经常可以用到的一味药材。很多人只知道巴豆是一种类似于番泻叶的药,其实,它的主要作用就是额可以有效的祛痰和全身性的去水肿。
巴豆治心腹诸卒暴百病,若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停尸卒死者:
大黄一两,干姜一两,巴豆一两(去皮心,熬,外研如脂)。上药各须精新,先捣大黄、干姜为末,研巴豆纳中,合治一千杵,用为散,蜜和丸亦佳。以暖水若酒服大豆许三、四丸,或不下,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当瘥;如未瘥,更与三丸,当腹中鸣,即吐下便瘗;若口噤,亦须折齿灌之。
巴豆治寒癖宿食,久饮不消,大便秘:巴豆仁一升,清酒五升。煮三日三夜,研,令大热,合酒微火煎之,丸如胡豆大,每服一丸,水下,欲吐者服二丸。(《千金方》)
巴豆治痞结症瘕:巴豆肉五粒(纸裹打去油),红曲三两(炒),小麦麸皮一两(炒)。俱研为细末,总和为丸,如黍米大,每空心服十丸,白汤下。(《海上方》)
巴豆治阴毒伤寒心结,按之极痛,大小便秘,但出气稍暖者:巴豆十粒,研,入面一钱,捻作饼,安脐内,以小艾炷灸五壮。气达即通。(《仁斋直指方》)
巴豆治夏月水泻不止:大巴豆一粒(去壳)。上以针刺定,灯上(瓦面烘烤)烧存性,研细,化蜡和作一丸,水下,翻前服之。(《世医得效方》针头丸)
有人知道吃了巴豆有拉肚子的功效,所以就想要吃巴豆来减肥。其实巴豆如果食用不正确,是会导致有生命危险的。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巴豆的食用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巴豆的食用方法
巴豆吃法之治寒实结胸,无热症者
治疗这种情况的时候,要配合三分的桔梗,一分的巴豆,这个时候,巴豆的吃法要去心皮以后,将其熬黑,在加入贝母三分,三味为散,然后跟着白水一起重复,病症比较严重的,半钱匕就够了,如果不是很严重的话,可以适当的减轻一些药量,吃下去以后,会产生呕吐的饿效果,这个时候,就差不多达到药效了,然后喝上一碗热粥也就可以了。
巴豆吃法之治饮食不消化,便秘者
首先要巴豆仁一升,还要清酒五升的亮,然后和巴豆一起熬上三天三夜以后,在研磨在一起,然后用酒微微的煎一下,再搓成胡豆大小的丸子,每天吃上一丸,用白水送药,想要呕吐的患者吃多吃一丸。
巴豆的吃法之治痞结症瘕
首先,要巴豆肉五颗,然后,用纸包裹将油脂抽走,然后再用炒红曲三两,还有炒小麦麸皮一两,都放在一起,研成细末,然后团成丸子,像是黍米大小就行,每日空心服用,十丸左右就够了,用白水送药。
巴豆的效用有很多的,像是能够抗肿瘤,还能防治白喉病,对于喉梗阻也有治疗额都奇效,很多的人还使用巴豆的房子治疗支气管哮喘,还有急性和慢性肠炎,神经性皮炎的治疗巴豆也是能够有很大的效果的。
巴豆的副作用
无寒实积滞、孕妇及体弱者忌服巴豆。巴豆畏牵牛花。芫花为之使。恶蘘草;畏大黄、黄连、藜芦。无寒积者忌巴豆。(巴豆)毒者,以冷水、黄连水、大豆汁解之。
巴豆全株有毒,以种子最毒。中毒症状:误食后发生强烈的口腔炎、咽喉炎,剧烈腹痛,水泻或粘液血便,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面色青紫,甚至出现休克。
解救方法:早期可洗胃;服蛋清及活性炭;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给予微温的流汁饮料;腹剧痛可注射吗啡阿托品;如面色青紫可给氧,注射呼吸兴奋剂;出现休克可闻稀氨水,针刺疗法等对症治疗。
巴豆可以减肥吗
巴豆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巴豆树的干燥成熟果实,种仁含脂肪油,油中含巴豆树脂,系巴豆醇、甲酸、丁酸及巴豆油酸结合而成的酯,有强烈的致泻作用。此外,含蛋白质约18%,其中包括一种毒性球蛋白,称巴豆毒素。另含有巴豆甙1-3.8%、精氨酸、赖氨酸、解脂酶及一种类似蓖麻碱的生物碱。巴豆油中含有辅致癌物。为无色树脂状物,经水解后产生辅致癌物A3及致癌物B2。所以用巴豆减肥只是达到一种排泄的效果,可是反弹作用非常大,吃巴豆减肥对身体还有害处。
所以,从传统观念上来理解巴豆就是一种泻药,但是?泻?不代表?瘦?,如果长期食用巴豆还会造成胃功能紊乱,人体机能急速下降,因此不推荐用巴豆减肥。减肥的关键在于坚持合理饮食和适量的运动,且减肥方法的效果因人而异,每个人应该根据自身实际选择最佳的减肥方法。
猜你喜欢:
1. 铁皮石斛的吃法与禁忌
2. 淡豆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3. 双花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4. 神曲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5. 田七叶食用方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83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白细胞偏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