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天一冷起来,有些人就喜欢整天待在屋子里,不愿出门。但时间一久,就特别容易犯困、懒得动、手脚冰凉......
你是不是也会这样呢?
事实上,这可能是因为缺乏阳光的“滋养”。
一个人如果经常不见太阳,除了会出现以上不适感,严重的还会出现以头晕头痛、失眠、食欲不振为特征的精神抑郁症。
所以,别看晒太阳这么一个简单的活动,其实对我们的作用可大着呢。
1、养护阳气
《黄帝内经》指出,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而在日常生活中,晒太阳就正好是养护阳气最为简便的方法。
2、补充维生素D
大家都知道,晒太阳还有重要的一点,能补充维生素D,它可促进钙的吸收,同时维持和调节人体内的钙磷平衡。
3、预防疾病
国外研究发现,多晒太阳有助于预防多种癌症及过敏、哮喘、近视、流感等常见病。
4、防抑郁
晒太阳太少会抑制脑内一种“快乐激素”的生成,催生抑郁情绪,相信冬天在家待久的人对此都有一定体会。
不过,因为现代人多以室内活动为主,加上冬天日照本来就少,这样一来,日晒时间根本就不充足。所以,晒太阳这件事,必须给提上日程。
晒太阳很简单,但要晒得科学,也有一定的技巧:
1、什么时候晒?
一般来说,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这个时段紫外线最强,长时间的日照,可能会对皮肤造成损伤。因此,晒太阳的时间最好选择在上午9时到10时。
2、晒多久?
有些老人,喜欢聚在一起,一晒就是大半天,其实大可不必。
一般每次晒半个钟左右,每天半个钟到一个钟就足够了。对于小宝宝,因为皮肤更为娇嫩,可能更要缩短时间,一天15~30分钟即可。
2、怎么晒?
结合中医理论,可以重点晒晒几个部位——
晒头部:中医经络理论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
晒后背:人体腹为阴,背为阳。很多经脉和穴位都在后背,晒后背的时候,重点晒督脉循行所及,有助于温补阳气、调理脏腑气血。
晒手掌:人的手掌是很少被晒到的地方,所以要“特殊照顾”。常晒手掌可舒缓疲劳,促进睡眠。
特别注意:晒太阳具体时间、时长,可根据自身感受调整,以舒适为宜。对于小宝宝或眼睛患有白内障等眼病的老人,需要特别防护好眼部。
赶紧趁着外面的好天气,出门晒晒太阳吧!
从饮食方面建议少肉多素,因为现在很多的人其实都是营养过剩的,吃了很多,身体消化代谢不了,就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的亚健康疾病。
其实,由于现在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东西都非常的便利,导致人越来越懒,从而,比如说由于饮食,运动,日常生活习惯等方方面面导致很多的人身体免疫力都特别的差,说白了就是我们常说的富贵病。
我们都知道,一提到提高免疫力,大家肯定都会想到运动,因为运动是最简单而且最直接的提高我们免疫力的方法,非常的健康安全,省钱,还环保。但是呢,很多人就是不想动,尤其是一些宅男宅女。因此呢,对于不想动的人,其实也是有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身体免疫力的。
首先,我们从饮食方面来讲,为什么说现在的人很多免疫力都比较差,不运动是主要的原因之一,但还有另外一方面就是,日常的饮食习惯不规律以及饮食不健康导致的,我们都认为肉是有营养的,但是肉吃多了,其实也会导致我们的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因为太多的营养,导致我们身体不能够及时地吸收,消化代谢掉。所以久而久之就会堆积到我们的体内,产生负的能量。
因此,要想不运动而且还能保证免疫力不下降,,日常的饮食建议大家一定要少肉,多素,平时多吃一些生鲜的水果蔬菜,能够生吃的生菜一定不要炒着吃。这一点,非常的重要,而且非常的健康。
还有一方面就是晚餐,尽量少吃或者是不吃。因为晚上身体是需要休息的,我们给身体太多的工作量,也是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的。
最后给你一点建议,早上可以煮一些红枣姜糖茶,对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也是非常不错的,你可以尝试一下。
手是我们身上最为灵活的部位之一, 能完成很多精细的工作,这都要归功于手指上敏感的末梢神经和丰富的毛细血管。
同时,要是上半身发生了疾病,也会很快反映到手上: 颤抖、发麻、出汗、发凉 等等…… 有些还可能是发病前的征兆!
1麻木、颤抖、变形
当心是疾病预警
1一侧手麻:脑梗
如果排除挤压、撞击等外力因素,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 一侧手臂麻木、失去知觉, 很快发展到 一侧肢体麻木、面部僵硬, 同时还伴随有 头痛、头晕、黑蒙、流鼻血、摔倒 等情况,很可能是典型的 脑中风发作先兆。
脑中风发作代表着大脑里有血管破裂出血,或者因血管堵塞而缺血缺氧,这时很容易使某一侧神经麻木,从而导致手脚发麻。
2双手震颤:帕金森
帕金森是神经系统的病变,病因尚不明确, 在40岁~70岁之间都可能发病, 患病率正逐年上升。
80%的患者会先从 一侧手臂的手指开始震颤, 逐渐扩展到四肢和全身。如果双手异常颤抖的同时,还伴随有 动作不协调、肌肉僵硬、反应迟钝、唾液增多 等情况,要及时检查是否有帕金森。
3手脚凉麻、刺痛:糖尿病
神经细胞相连的部位有一层 髓鞘, 能够帮助神经信号定向传导,但却会被高血糖破坏,从而导致神经紊乱,引发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长期患有 高血糖、血糖波动大 的人,容易出现 双侧手脚对称性的凉、麻、刺痛感。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神经痉挛或关节扭曲变形。
4手套样感觉:神经炎
除了糖尿病可能引发神经炎之外, 病毒、细菌、长期服药、运动损伤 等也有可能引发周围神经组织炎症,患者会感觉 手上像戴了手套一样, 同时还有麻木、刺痛等症状。
神经炎发作时必须及时服药来治疗,长期发展容易造成不可逆的神经损伤。
5浮肿、发凉:心血管病
我们知道手上有非常多的末梢血管,当发生 动脉狭窄、心血管堵塞 等情况时,手部也会有相应的表现,比如 青筋变多、变粗, 手掌潮红、浮肿、发凉,手掌纹路增多、变深等等。
如果不时还伴随着 胸痛、胸闷、气喘、憋气、心律失常、心动过速 等症状,要警惕是心血管疾病。
6手指麻痛:脊椎病
手指的末梢神经通过手肘的尺神经、腋下的臂丛神经,与脊椎相连。而脊椎关节的病变也会由此反应到手指,比如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 等。
在关节病变早期,手麻的症状也许不明显,可能只是 做某个动作时才会疼痛。 但随着病情加重, 手部麻痛会更频繁。 如果放任不管将加速关节退行性病变,最终使上半身活动受到限制。
22个小动作
自测手指协调力
那么我们的手指到底健不 健康 呢?其实检测的方法有很多,这里就为大家介绍2个简单的小动作。
1拇指交叉
双手握拳,用一只手的大拇指去触碰另一只手的食指,两手不断交替进行,看是否能做到迅速和准确。
2拍手反应
两个人配合,第一个人拍两下手的时候第二个人要赶快拍一下,第一个人拍一下则第二个人拍两下,锻炼反应速度。
另外,两手相拍后如果手部有 微微麻痒、发热 的感觉,说明神经感觉正常,要注意力度适中。
3手指锻炼更灵活
大家平时一定要多加注意手部的异常感觉!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锻炼双手灵活度,从而反过来 调节心血管和大脑神经, 增强肢肌肉力量,延缓关节老化。
1“四打八”
其实这个动作很多人都知道,就是一只手比“八”,另一只手同时比“四”,两手快速轮换。在锻炼神经反应速度的同时,还能锻炼手部肌肉的协调能力。
2拇指握拳
先双手张开,右手拇指露出来握拳,左手拇指放在掌心握拳,然后再双手轮换。要求两只手同时做,速度相当。这样可以 锻炼左右脑的协调能力, 通过握拳再张开,可以改善手掌血管的微循环。
3手部穴位按摩
其实手部按摩并不复杂,我们可以把 拍手、搓手、揉捏手指 加在一起,以手部感觉麻痒、微微发热为宜。而且人的双手上还有许多穴位,可以帮助我们调理内腑。
合谷穴
位于双手虎口处,有 升清降浊、疏风散表、宣通气血 的作用,经常按摩合谷穴可以缓解头痛、腹痛等症,辅助增强免疫力。
劳宫穴
双手握拳,中指所对应的地方就是劳宫穴。经常按揉手心劳宫穴,有 养心、强心、凝神、助眠 的功效。
鱼际穴
位于大拇指下方鱼际区中央,有 清肺泄热、利咽止痛 的作用。按揉鱼际穴可以缓解 咽干、咳嗽、气喘、发热 等风热症状。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END——
⊙运营编号:YNZY0003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75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养颜排毒胶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