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人们总认为脑中风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而近年来却频频听闻年轻人中招。秋冬乍寒乍暖之际,历来是心脑血管疾病最易缠身的季节,平日有“三高”困扰的朋友们,这时尤其需要好好保重了。
健脑对预防卒中有积极的作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均衡饮食与增加大脑活动达到效果。做好以下基本“路数”,可以避免八成以上的中风悲剧。
多吃蛋、鱼类
这些食物能提供ω-3脂肪酸、多种氨基酸、卵磷脂之类的神经递质制造所需的原料。相应的,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的植物性奶油、马铃薯片、沙拉酱、饼干以及薯条等食物就尽量少吃为妙。
多补充健脑食物
杏仁、核桃、葵花子、粳米、荞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其中,杏仁补脑的功效甚佳;核桃富含的磷脂对脑神经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多听音乐
人的语言、计算、分析等功能,由大脑的左半球负担,而音乐由右半球主管。建议平常多听音乐,可以促进“开发”右侧半脑的功能。
适当运动
通过肢体运动,大脑也学会了控制肌肉的新技巧,增强了判断距离的能力和保持肢体平衡的技巧,应选择多种运动方式来锻炼大脑。
学习新技能
学习是让大脑保持活力的最好方式。有意识地多接触和学习新事物,这能让人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都变得更年轻。学习一门新技能会使大脑更多区域参与活动,头脑中的旧记忆也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如果家里有人不幸中招,常会出现偏瘫、吞咽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血管性痴呆等脑卒中五大后遗症。对患者而言,要获得较理想的康复效果,必须冯过五关,才能恢复肢体功能和基本智力。
第一关:防跌倒
中风康复患者如果再摔一跤就可能致命。一是被医院康复科的跌倒风险评估确定为高风险,医生就会特别提醒患者增强防范意识,呼叫器要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上轮椅前要将轮子锁定,下床行走要用助行器、穿防滑鞋等。
等患者恢复到能够保持坐位平衡的时候,就可以适当做一些功能训练。现在医院康复科几乎都有平衡训练器帮助患者训练平衡能力,锻炼下肢肌肉力量。居室康复的,医生也对患者及家属辅导、安排适当的训练项目。只要遵医嘱坚持训练,通常都会取得良好效果。
第二关:恢复语言
很多中风患者存在语言功能障碍,要么是失语,组织话语形成表达有困难,要么发音困难,说话含糊不清、口角歪斜流口水。但这些患者理解别人的话、读报纸、看电视、写字等却没有问题。这时家人可以鼓励他们读报纸,把字念出来。平时多和患者交流、说话。可以买一些小学生的识字卡片、图片或实物,让患者指认,内容以患者接触较多的日常生活用品为宜。后期可以增加训练难度,发出一些口头指令,让患者执行,比如翻书等。
发音有障碍的,要重点训练口、面、舌发音器官的肌肉运动,比如张口闭口、舌头上下左右运动、伸舌、卷舌、舌头转动、鼓腮吹气等。
第三关:强血管
中风会对心脑血管造成一系列打击,患者很容易出现各类心肺功能障碍。应该重视血管康复,越早进行训练,康复效果越好。
中风后如果长期卧床或静坐,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几率很高,这不仅会大大增加中风再发的风险,还可能引起心肺功能衰竭。患者应尽可能早下床活动,避免长期卧床。若肢体不能自主运动,可在康复治疗师或家属帮助下活动肢体关节,慢慢重新“学走路”。步态走稳、走对后,患者最好每天主动步行一定距离(如50步/天)。不过,不主张患者进行大幅度运动,比如跑步等无氧运动。
第四关:保认知
临床上约30%-40%的中风患者有认知障碍。医生会先评估患者的定向力、注意力、计算力、远期及近期记忆力等认知能力,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总的来说,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康复过程需要有耐心,像教小学生一样,从最简单的算术题开始恢复计算力;从最基础的看图识字开始增强认知能力。定向力和视觉记忆训练,则可安排地图作业、彩色积木块排列、物品分类、数字排列、问题处理等。
一般来说,认知康复的强度需要达到孩子上学的强度:每天至少6小时,每周至少6天,连续6个月。如果感觉疲劳,也不要过于坚持,可适当降低强度。
第五关:调情绪
据统计,40%-70%中风的人会有焦虑、抑郁等问题。如果不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患者会产生无用感,心态消极,人也变得懒惰、不爱说话、抑郁等。家人需要经常鼓励患者去做些小事,如拿取或摆设家中小物品等,并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包容、鼓励和爱,帮助患者解决心理和情绪问题。
(据广州日报,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针推康复科主任-周国平)
【我们只提供经专业记者编辑采编的靠谱内容,恭请您在此订阅,或移步关注大众卫生报微信公众号“dzws001”,获取更多实用健康卫生资讯】
穴位按摩是中医常见的 养生 方法之一,不用打针吃药,也能达到保健的目的,深受大家的欢迎。《 养生 堂》请到了全国首届名中医,针灸名医武连仲主任医师,武老年逾八旬,尤其擅长治疗脑病,有60年的脑病治疗经验。
他给我们介绍了几组简单的穴位,每天坚持按一按,可以辅助预防多种常见的脑病。
关元穴 —— 补肾健脑防痴呆中医认为,脑为髓之海,肾主骨生髓,髓聚而为脑,很多脑病可以从肾论治。老年痴呆中的文痴就和肾精亏损、脑海空虚有关,平时如果想预防老年痴呆,武老推荐可以常按关元穴。
关元穴和腹部的三阴经交汇,是全身的强壮穴之一,具有补益的作用,常按有助于补肾强脑,缓解健忘、记忆力下降的情况。
【取穴方法】肚脐下四指宽处即为关元穴。
【按摩方法】以关元穴为中心,双手重叠进行按揉,先顺时针画大圈揉100下,再逆时针画小圈揉100下,然后配合呼吸进行按压,呼气收腹,按压关元穴,吸气放松。
五心穴 —— 缓解顽固性失眠针对中老年人常见的失眠问题,武老常用五心穴来治疗。所谓五心就是人中穴、一对劳宫穴和一对涌泉穴,劳宫在手心、涌泉在足心、人中在人心(人中主中正平和,属于人心)。五心穴具有清心泻火、开窍醒神、平衡阴阳的作用。
【取穴方法】双手自然握拳,指尖接触手掌,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即为劳宫穴。
【按摩方法】人中穴:用指腹轻轻地按揉人中穴的上半部分10-15下;劳宫穴:用力握拳然后放松,重复30次,按压劳宫,也可以借助按摩棒、刮痧板来刺激劳宫穴;涌泉穴:用按摩棒等按压,也可以适当泡脚、足疗。
建议睡前做这套按摩,助眠效果更好。八个穴位 —— 升清降浊防中风脑中风前有些人是有先兆症状的,比如头晕、眩晕、耳鸣、记忆力下降、四肢不灵活、手脚麻木、失眠等。有这些症状的人属于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从而影响脑窍。
武老介绍了八个穴位,其中四个升清,四个降浊,可以辅助预防脑中风的发生。
【升清】廉泉穴、曲池穴、足三里、复溜穴
【降浊】列缺穴、合谷穴、丰隆穴、太冲穴
【取穴方法和按摩方法】廉泉穴:喉结上缘凹陷处,指尖轻按5-7次曲池穴:屈肘后,肘横纹内侧顶点到肱骨外上髁中点,左右手各按30次列缺穴:腕横纹上1.5寸,左右手各按10-30次合谷穴:第二掌骨终点的桡侧缘,左右手各按30次
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位置,按20-30次丰隆穴:膝关节横纹到踝关节的正中间,按20-30次复溜穴:脚踝内侧中央上二指宽处,胫骨与跟腱间,按压20-30次太冲穴:足背拇指和次指指缝上1.5寸,按20-30次
按摩时要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每天按2-3组。
今日互动关元穴是全身的强壮穴之一,常按有助于补肾健脑,这种说法对吗?
1、正确
2、错误
名医三组 养生 穴,预防常见脑病
每天动手按一按,健脑养身
您也赶紧试一试吧
看完别忘了转发给朋友们,传递 健康
(养身厨房)
“脑子不好使怎么办?”这个问题听起来很滑稽,但这个问题的确存在,而且很普遍。不管是老人、小孩儿,男人、女人,都会出现脑子不灵光的时候。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改善脑子不好使的不良状态呢?今天给大家讲一讲哪些 食物 或者 药物 可以改善脑袋笨拙。
首先,我们要先说吃什么药可以使脑袋更灵活? 真正意义上的 聪明药 ,一共有两种,一种是: 利他林 ,另一种是: 莫达非尼 ,那这两种药,曾经更多的是被某些家长要求开具,为了是让孩子增强记忆力, 孩子使用之后,会使其精神高度集中,使短期的记忆力有所提高,让孩子金榜题名。但是这类药物,如同鸦片,吃一片,就能兴奋一整天,药效过后,身体就会像被掏空一样,极度的疲惫,因其有成瘾性,从而被限制使用,很显然,那这类聪明药用起来,肯定不适合我们大众长期服用。
医院里其实还有一些可以用的 补脑健脑的药 ,比如说 奥拉西坦、吡拉西坦、神经节苷脂、鼠神经生长因子、脑苷肌肽,或者是胞磷胆碱、多肽类 等粉针剂 , 对于脑损伤的或者是神经损伤的患者,都可以拿来输液治疗。尤其是对于中风、脑梗或者是脑出血后遗症的,需要促进神经恢复的人,上述药物都可以应用。
另外对于我们 健康 人来说,如果感觉自己的记忆力大不如从前了,抛开生活事多繁杂因素,可能与我们的身体的机能退化有关。
英国曾经有一项报道称:人的大脑呢,从20岁开始便开始走下坡路,人刚出生时呢,人体细胞大概有一千亿左右,从20岁起,就开始下降,到了40岁时,每天都会有1万个神经细胞凋亡也不会再生,因此,到了老年,有很多聪明的人,因为突然退休,闲着什么也不做了,大脑便会一下子退化很多,发生老年痴呆,阿尔兹海默症。
那这对于脑功能减退的中老年人来说,我们在服用药物的同时,也要注意营养素的摄入。 杜绝那些 损害智商的高糖高能量食物 的摄入,多多补充富含 硒元素 , 维生素E 等抗氧化物质,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多吃一些具有天然保健成分的欧米伽3, 欧米伽3 在人体,是不能合成的,它是必需脂肪酸,必需从食物中获得,不舍得吃或者没有办法进食的老年人,那肯定脑子不会太好使,身体各方面机能也会随之变得不太好,另外,欧米伽3具有多重的功效,它不仅能够降低血压,减少甘油三酯,还能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猝中风险,对于关节痛、骨质疏松啊都有缓解的作用,另外它的抗癌作用也不容忽视,对于家族性癌性大的人,可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促使脑子不好使的原因有很多,对症处理,不是最好的方法解除,解决根源才是关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69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球蛋白低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