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血糖控制好了,还会出现并发症吗?

健康生活 2023-09-22 17:42:00

有一些糖尿病患者自从确诊就一直在饮食和用药方面很注意,吃药也从来不马虎,血糖也一直控制得不错,多次查血糖也都在标准范国内,然而还是被查出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为什么血糖控制良好,还会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呢?

什么是糖尿病并发症?

在糖尿病早期阶段,除了血糖偏高以外,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如果放松治疗或干脆放任不管,长期血糖增高,就会使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为此,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是至关重要的社会问题。糖尿病患者得病之后的路还很长,除了经常查血糖外,还要定期检查血生化,检测心、脑、肾功能和检查眼底,防止糖尿病的并发症,因为到并发症后期,特别是器官衰竭以后,会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和精力。糖尿病后期几乎80%的花费都用在并发症上,假如40岁得了糖尿病,活到70岁,其间的30年当中的15年就是与并发症作斗争的阶段。可对于长期治疗的患者,怎样更好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呢?首先血糖肯定要保持稳定,此外,糖尿病60%~70%合并高血压,还有60%~70%合并高血脂。因此糖尿病要想减少大小血管的并发症,就要做到降糖、降压、调脂、抗凝,这四步控制好,就可以减少一半的并发症。

血糖控制好了为何还会出现并发症?

有些糖尿病患者尽管血糖控制得不理想,但没有出现心血管病、肾病等并发症;有些患者在得知患了糖尿病以后,积极进行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运动治疗,从不马虎,血糖控制得一直不错,但依然出现了并发症。为什么血糖控制良好还会出现并发症呢?

1.餐后高血糖的影响更大。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均已证实,控制高血糖能有效减少糖尿病并发症。但是不能忽略的是,即便空腹血糖控制得还不错,也不能表明餐后血糖控制得好。与空腹高血糖相比,餐后高血糖的影响更大。所以,糖尿病患者检测血糖时不能只查空腹血糖,还要查餐后血糖。偶尔一两次血糖正常,并不意味着患者的血糖完全正常。很多血糖“正常”是在并发症已经发生之后,而患者本人可能还不知情。

2.早在糖尿病前期大血管并发症可能就已开始。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是多种危险因素导致的,因此,预防大血管并发症不仅要控制血糖,还必须同时控制血压、血脂、血黏度及体重。早在糖尿病前期,大血管并发症可能就已经开始,并非都是患了糖尿病之后才出现的。所以,严格控制高血糖并不能预防所有的并发症。

3.并发症与遗传有关。例如,在同样长的病程和同样高的血糖条件下,有的患者发生了眼底病、肾病,有的则没有。这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差异。

4.波动性高血糖比稳定性高血糖的危害更大。血糖波动大,容易造成组织器官的损伤。血糖波动性越大,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因此,要严格控制血糖波动,以减少血糖波动所带来的危害。

5.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有着重要影响。有些重要因素与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如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肥胖等。在糖尿病眼底病、肾病、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高血压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应建立在控制多种相关危险因素的基础上。

6.降血糖的同时必须避免低血糖。严重的低血糖可以加重并发症的发展。例如,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可以引起严重的眼底出血,诱发高血压而导致心衰,甚至致残、致死。

7.并发症只是显著减少,并不等于不会发生。严格控制血糖可使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大大减少,对大血管并发症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并不等于完全没有并发症的可能。当然,也不能因此就放松对血糖的控制。

因此,要想更好地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在治疗中,必须早期干预,全方位控制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糖、血压、血脂、血黏度、肥胖等),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加强多种危险因素的控制,才能大大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66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