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针灸特需 王文熠 黄泓文 任雪松 综合康复科 周冬柳 汪宁
不少中风偏瘫的患者在度过危险期开始康复时,都碰到了这样的情况:本来不肿的患者手开始肿了起来,即使是抬高肢体也不见缓解,之后还会伴随着疼痛,都以为只是手的事。 然而实际上,罪魁祸首往往是肩!不信,请病友患者们仔细想想看,你们大多是不是还伴有着肩关节疼痛及肩关节总是耷拉的呢?
这里就和大家说一说中风偏瘫常见的后遗症之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其发病原因目前认为是中风后神经源性炎症反应、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变3者之间相互影响作用的结果。其在中风患者中的发病率约为12.5%,多在中风后1-3个月内发生,最早在发病后的第3天,晚者可在发病后6个月才出现。
临床多为突然起病,急性期主要表现为患手突然浮肿疼痛及肩关节疼痛,关节功能受限,伴有血管功能障碍、感觉异常、水肿、营养障碍及出汗异常等表现。慢性期皮温、水肿等神经炎性反应较急性期下降,主要表现为持续慢性的疼痛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本病通常影响一个肢体,但也可影响多个肢体或身体的任何部分,仅有1/5的患者能够完全恢复以前的运动功能。如不及时治疗,将导致患者肩、手、指的永久性畸形,最终导致其运动功能永远丧失。
主要表现
它的三大主要表现为:肩痛、手肿、活动受限,常在脑卒中后的一至三个月发生。刚开始时可见患侧的手突然开始水肿,并且活动范围下降,水肿以手背部明显,并且不超过手腕,如果手下垂时,手的水肿表面会有微热或是潮湿感。与此同时肩关节出现疼痛、活动受限以及半脱位的现象。如果此时不加以及时干预治疗,就会出现手水肿虽然开始消退,然而手的肌肉却进行性的萎缩,手部和肩部疼痛压痛及被动活动时疼痛更加明显,活动度进一步下降。
常见原因
忽略了肩关节半脱位的护理以及在康复训练中肩关节遭受的损伤。
这里讲的肩关节半脱位就是之前提到过肩关节总是耷拉着的状态,它多是由于中风后肩关节肌肉、韧带力量下降以及张力增高导致的。起初肩膀耷拉着不会有明显感觉,但是耷拉久了会造成肩关节的韧带进一步松弛及肩部肌肉损伤,造成肩关节疼痛,肩手综合征便紧随其后了。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及家属急于康复及动作不正确时容易造成肩部、腕关节的过度牵拉,造成肌肉损伤,久而久之,便发展成为了肩手综合征。
预防和改善
01
体位
首先中风后偏瘫的患者需要一个良好的体位摆放,避免肩部和手部的损伤。
平时在床上,您的手是怎么摆放的?坐在轮椅上,您的手是怎么放的?
是这样?
垂下去了
还是这样?
只有手垫高了
或者手是这种状态?
以上通通都要避免!!!平躺时将上肢平放,注意将手用枕头等垫高到与胸同水平的位置,手指放开,半握空拳,可以握一个圆柱状物体比如矿泉水瓶在手中。这样的体位有利于手部的血液回流。患肩手综合征后,手、上肢、肩膀的高度应当从高到低,即使是坐着,也要时刻这一点。
如果总觉得自己坐不直站不直,那您在床上,是不是都这个姿势?
错错错错错!
避免身体斜靠在被服上或者床只摇起一半葛优瘫的姿势,斜靠时往往会形成背部的弯曲、骨盆向后方倾斜、髋关节处于半伸展状态,并且这种姿势容易诱发或者加重下肢伸肌的痉挛,阻碍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那应该怎么坐呢?像这样:
髋关节屈曲近于直角,脊柱伸展,用足够枕头牢固地叠加起来支撑背部帮助患者达到直立坐位,头部无需支持,以便患者学会主动控制头部活动。
任何坐姿都不应持续时间过长,尤其是感觉障碍的患者,应注意臀部减压以避免产生褥疮。
对于有肩关节半脱位的患者在坐位及站立行走时可佩带肩固定带,维持肩部的正常姿态,防止过度牵拉损伤肩部。
如果肩关节半脱位了,可以使用肩托。只要是坐起来,站起来,不管是吃饭喝水上厕所,都要一直戴着。
图源:m.taobao.com
如果没有肩托怎么办你的手千万不能这样搭着↑
扶起来,一定要时刻保护好它!
02
其他康复训练
在接受基础的中风后肩痛的预防及锻炼后,可采取进一步的康复训练及热、冷水交替浸浴治疗。
肩部康复训练:首先按摩肩周,活动肩胛骨。一手托住患肢肘上臂,另一手放在肩胛骨脊柱缘近下角,向上、向外、向前充分活动肩胛骨。然后在充分活动肩胛骨的基础上,尽量保持肩关节前屈、外展、后伸、内外旋和肩胛骨的上提。最后让患者取坐位,重心向患侧倾斜,患肢作支撑放于臀水平外侧,患肩外旋,伸肘背屈腕,手指伸直和拇指外展,使患肢各关节受压及负重。每次训练时间30分钟,每日1次。
(温馨提示:尽量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热、冷水交替浸浴治疗:在小桶中装入40-50°C的热水,另一小桶中装入小冰块和水,冰水比例为2:1,冷水温度10°C左右,先将患手浸泡在温水中2-3分钟,再用冷水浸泡2-3分钟,热水冷水反复交替浸浴,交替间隔时间为30-60秒。操作时间共15-20分钟。以热水开始冷水结束,治疗结束时可施以由远端向近端的挤压、按揉手法,每日2次,每周5次。
(温馨提示:希望您用健康一侧先体会好水温,再对患侧进行浸浴)
以上锻炼方式请适当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的使用哦。
参考文献:陈小梅主编 .临床作业疗法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99-103.
以上内容仅用于健康教育学习交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63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