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就是那么奇妙,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而人体一旦温度过高的话,也会通过排汗把热量散发出去,从而达到身体常温。有些人刚开始发烧时体温升高,后来一段时间后体温又有所下降。不知道是身体好了还是出现异常了。所以说在不同时段中测量体温的话,有时是正常的,有时温度又会有所上升。
不过生活中我们还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有些人发烧时低温,那么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是正常人体温度呢?怎么才能判断是发烧了还是没发烧?为了解决大家的困惑,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关于几度算发烧问题的解释。
为了知道我们是否发烧,必须要知道,人体正常的温度范围是在36.3摄氏度到37.2摄氏度之间浮动,并且早中晚都会有不同,不是一直固定不变的。
一般来说,我们在使用温度计测量体温后,如果体温超过了37.3摄氏度,那么基本可以确定已经开始发烧了,只是症状不太严重,算是低烧。
一旦我们的体温超过了38摄氏度又不到39摄氏度,那么,就标志着我们进入中烧的范围了,情况也更加严重和紧迫了起来,需要送医院挂水,不能耽误片刻。
超过39摄氏度,就是高烧了,容易出现昏迷的情况,我们千万不能等到高烧再去医院医治,在低烧的时候就最好去看诊,以免病情蔓延发展,造成不好的后果。
温度最好不要靠手来感受,这是很不准确的,因此,家中要常备一支温度测量计,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相信大家看过后就会比较清楚了,如果家中测量温度感觉不准的话,还是要去医院给医生尽享测量检查,以免耽误了治疗。儿童很容易出现发烧感冒等疾病,所以在家中要常备一些药品,以备不时之需。感冒发烧等疾病是常见疾病,希望各位朋友能预防感冒。
针灸培训人体正常体温(腋温)为36-37摄氏度,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的0.5℃时,为发热,即发烧。 人体正常体温(腋温)为36-37摄氏度,健康人的机体可以自动调节体温,使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在致热源(细菌、病毒等)的作用下,体温调定点上移,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的0.5℃时,为发热,即发烧。
最常见发热的原因是感染。细菌、病毒等进入人体后,机体为了保护自己,启动免疫系统来消灭侵略者,因为一定程度的发热能帮助人体消灭入侵的细菌病毒,加强防御力,所以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一些物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让机体产热大于散热,将体温上升至体温调定点后维持比较高的体温,从而导致发烧。
当免疫系统获得胜利,驱除入侵者,消耗了太多能量的身体开始迅速降温,这时体温调定点恢复正常,机体散热大于产热,在体温下降至正常期间,我们身体会出大量的汗,带走大量热量。
但是有时免疫系统与细菌病毒的战争持续太久,过于持久的发热敌我不分,会伤害我们重要的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长期的高温使心跳呼吸加快,机体代谢增加,再加上高烧使我们食欲不振,导致人体能量大量消耗而补给不足;6个月-6岁的小孩子还有可能出现高热惊厥。
多少度算发烧
发烧医学来说也叫发热,以口腔温度为例,发热程度可划分为: 低热 37.3~38℃(99.1~100.4F) 中等热 38.1~39℃ (100.6~102.2F) 高热 39.1~41℃ (102.4~105.8F) 超高热 41℃ (105.8F)及以上 腋窝温度 分为低热型(37.5℃<38℃)中热型(38-39)高热型(39~40℃)、超高热型(>40℃)。 人体最高的耐受温度为40.6~41.4℃(100.4~102.0F),直肠温度持续升高超过41℃,可引起永久性的脑损伤;高热持续在42℃以上2~4H常导致休克以严重并发症。体温高达43℃则很少存活。
人的正常温度是多少超过多少算发烧
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 0.5度。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37.5~38度为低热,38~39度为中度发热,39~40度为高热,40度以上为超高热。
1.正常平均体温37度,来自1868年乌德利希对2500名成年人腋下温度平均值。美国马里兰州医学院麦克维克认为测148人的口腔温度平均值为36.8度,
2.测定结果表明:个体之间正常体温变动范围可达2.7度,每个人一天内不同时间体温可相差0.6度,正常人早晨6时体温最低,下午4时最高。体温38度以下一般认为是低热,38度以上认为是高烧。
3.人的正常体温一般在36°~37°左右,不同的人基础体温也不一样,有人偏高有人偏低,女性普遍比男性低,一般如果没有其它不适症状都应属正常。普遍来说,37.4~38度是低烧,38~39度是中度发烧,39~41度是高烧,41度以上为超高烧。
一般耳温枪所测出的体温,是经由电脑换算后显示的温度,大约等于是「口温」,但如同时测量真正口温,两者不一定相同。由于幼儿体温比成人高些,测耳温时,两岁内是38度以上才算发烧,三至十岁为37度8以上,而十一岁以上至成人最高温为37度6,大于六十五岁为37度半以上算发烧。不过每人不同时段都有差异,最好平时先测出正常值范围(最高及最低值),在生病时可以做个比较,并提供医师参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43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这样的"揉胃&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