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渎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肘尖下5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四渎穴的准确位置图
屈肘伏掌或侧掌取穴。四渎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当阳穴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肘尖下5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半屈肘俯掌,于手背腕横纹上7寸,尺、桡两骨之间取穴。
在指总伸肌和尺侧腕伸肌之间;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
四渎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尺侧伸腕肌、骨间后血管神经束、拇长伸肌。血管、神经分布同会宗(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分布着前臂背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和骨间掌侧神经。)。皮肤由桡神经发出的前臂后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有头静脉和贵要静脉的属支。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穿前臂后面深筋膜,经尺侧伸腕肌和小指伸肌的交界部深进,穿经骨间后血管神经束,直抵深面拇长伸肌和前臂骨间膜的背面。血管神经束由桡神经深支(又称骨间背侧神经)和骨间背侧动脉以及两条伴行静脉,被前臂筋膜包裹而形成。行于前臂后区内浅层与深层肌之间,血管神经的分布营养并支配前臂后区的所有结构。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小指伸肌与尺侧腕伸肌→拇长展肌和拇长伸肌。
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和骨间掌侧神经;并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通过。
四渎穴意义:三焦经气血在此冷降为地部经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分流四散于脾土各部。
功效作用:去湿降浊、开窍聪耳,清利咽喉、通耳窍、清咽喉作用。
四渎穴主治头痛,耳聋,齿痛,暴喑,臂痛,上肢麻痹等。
四渎穴主要用于耳病及口齿疾患等:如耳鸣、暴聋、齿龋痛、咽痛、暴瘖等。
现代又多用四渎穴治疗喉头炎、腮腺炎,及肘关节炎、臂神经痛、麻痹等。
五官科疾病:耳聋牙痛,咽喉痛。
其他疾病:偏头痛、上肢麻痹瘫痪、神经衰弱、眩晕、肾炎等。
四渎穴配三阳络穴、消泺穴、肩髎穴、天髎穴、肩外俞穴治肩臂痛;
四渎穴配三阳络穴、阳溪穴治手指伸展不利,上肢不遂。
四渎穴配天牖穴、听宫穴治疗急性耳聋。
四渎穴配合谷穴、颊车穴治下齿痛。
四渎穴配液门穴、天突穴治咽炎。
四渎穴配外关穴、曲池穴,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前臂痛。
四渎穴配听宫穴、天牖穴,有通窍聪耳的作用,主治耳暴聋。
四渎穴配液门穴、膻中穴,有宽胸利气的作用,主治呼吸气短。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水针或浅泻之。
直刺0.5-1.0,局部酸胀,右向肘部和手背部放散。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四,数量词。渎,小沟渠也。该穴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冷降为地部经水。本穴物质为三阳络穴传来的水湿云气,在本穴的变化为部分水湿冷降归地,降地之水形成向穴外流溢的数条小沟渠之状,故名。
四渎为经穴名(Sìdú TE9)。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四为数字,渎即河流,古代称长江、黄河、淮河、济水为四渎,经气至此,渗灌更广,喻称四渎四渎。
《备急千金要方》:主暴聋,呼吸气短,咽中如息肉状。
《针灸资生经》:耳暴聋,四渎,天牖。
《针灸大成》:主暴气耳聋,下齿龋痛。
电针失血性低血压家兔“四渎”有阻断其血压下降趋势。
道医培训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30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饮食建议
下一篇: 如何护理上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