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定位:间使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手厥阴心包经的经穴。
间使穴的准确位置图
间使穴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当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伸臂仰掌,间使穴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掌皮支,最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间使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旋前方肌、前臂骨间隙。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分布着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掌皮支,最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皮肤由前臂内、外侧皮神经双重分布,前臂浅筋膜内除上述神经外,还有前臂正中静脉行经。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前臂筋膜,在掌长肌和桡侧腕屈肌之间,入指浅屈肌,穿正中神经,或经该神经的两侧,深进指深屈肌,经前臂屈肌后间隙入旋前方肌。除指深敢骰的尺侧半由尺神经支配外,其它均由正中神经的分支支配。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之间→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旋前方肌→前臂骨间膜。
布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掌皮支,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并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通过。
间使穴意义:心包经经水在此蒸发凉性水气。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流行的经水和经水气化的凉湿水气。
运行规律:经水循经下传于内关穴,凉湿水气则汇入天部的肺气之中。
特异性:间使穴为五输穴之经穴,五行属金。附注:心包经经穴。
功能作用:散热生气、宽胸和胃,清心安神,截疟,间使穴有养心宁神、和胃祛痰作用。
间使穴主要用于心胸、神志、脾胃及妇科疾患等:如心痛、心悸、癫狂病症、胃痛、呕吐、妇人月经不调及热病、失音、疟疾、肘挛腋肿、臂痛等。
现代又多用间使穴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癔病等。
间使穴主治心痛,惊悸,胃痛,呕吐,热病烦躁,胸痛,疟疾,癫狂,痫症,肘挛,臂痛等。
循环系统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炎,心脏内外膜炎;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癫痫,癔病,精神分裂症,脑血管病后遗症;
其它:感冒,咽喉炎,胃炎,疟疾,荨麻疹,子宫内膜炎等。
间使穴配支沟穴治疟疾;
间使穴配尺泽穴治反胃、呕吐、呃逆;
间使穴配水沟穴、太冲穴治癔病;
间使穴配腰奇穴治癫痫。
间使穴配大陵穴、曲泽穴治心肌炎。
间使穴配支沟穴治癫狂。
间使穴配水沟穴治失音。
间使穴配大杼穴治疟疾。
间使穴配心俞穴,有益心气,宁神志的作用,主治心悸。
间使穴配大杼穴,有宣阳解表,驱邪截疟的作用,主治疟疾。
间使穴配三阴交穴,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经闭。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浅泻或水针。
直刺0.5-1寸,深刺可透支沟穴,局部酸胀,针感向指端放散。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艾炷灸或温针灸3~7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间使。间,间接也。使,指使、派遣也。该穴名意指心包经经水在此蒸发凉性水气。本穴物质为郄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行至本穴后,经水逐步降温,生发出心火所克的肺金特性的凉性水气,如被它物间接的指使一般,故名。
·鬼路。鬼,与天相对,指穴内物质为地部经水。路,通行的道路。鬼路名意指心包经的经水由本穴流行通过。本穴物质为郄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经水在本穴只是流行通过,故名鬼路。
·心包经经。经,动而不居也。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在本穴只是流行通过,动而不居,故为心包经经穴。
·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在本穴的变化为散热化气,所化之气性凉,表现出肺金的秋凉特征,故其属金。
间使为经穴名(Jiānshǐ PC5)。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鬼路。属手厥阴心包经。间使是手厥阴心包经五输穴的经穴,五行属金。间即间隙,使即臣使,心包为“臣使之官”,此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位于两筋之间隙,故名间使。
《针灸甲乙经》:热病烦心,善呕,胸中澹澹,善动而热,间使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狂邪发无常,被头大唤欲杀人,不避水火,及狂言妄语,灸间使三十壮。
《针灸大成》:治月水不调,血结成块。
《针灸大成》:咽中如梗,间使、三间。
《医宗金鉴》:主治脾寒证,九种心痛,脾疼,疟疾,晚,及瘰疬久不愈。
有报道间使穴对心脏功能影响较大,如对冠心病的治疗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改善心电图,使左心室舒张期终末压降低。另有实验证明,电针间使和内关,可使冠脉流量和心肌血氧供应量增加,使冠脉阻力、心肌氧提取率降低,最大冠状动脉血氧含量差减少,心肌氧耗量降低,从而改善、调整心肌对氧的供求失衡,有利于濒危区缺血心肌损伤程度的减轻,使心肌坏死区减少。
道医培训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28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