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医生,和我一起学健康,涨姿势~
小腿是人体下半身最大的肌肉,小腿前侧有足阳明胃经通过,胫骨内侧有足太阴脾经通过,而小腿后侧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还有与肾关系密切的太溪穴,所以小腿其实与脾、肾、胃的健康息息相关。
小腿上肌肉丰厚,用手按一下,如果肌肉充盈有弹性,说明胃部健康;如果一拍小腿,肌肉就左右摇晃,捏上去十分松软,可能说明胃部虚弱。
当我们站立的时候,小腿肚下垂,或者一伸腿,胫骨和肌肉分离,就是脾肾两虚;要是小腿肿胀,一按下去就是一个坑,代表着肾阳不足,容易身体疲乏,精力不济。
在这里教给大家3个动作,称为理血通络三式,可以帮助你锻炼小腿,抻筋活血。
01 拿捏小腿
抬右腿,右腿脚踝放在左腿膝盖上,双手拿捏小腿,从脚踝开始到膝盖,拿捏的时候不能跳,要一点点往上,每条腿做10次。
手按摩人体小腿肌肉
02 膝推小腿
抬右腿,把右腿脚踝放在左腿膝盖上,手推右腿膝盖,膝盖蹭小腿后面;再把腿放下,掌心贴在膝盖外侧,拇指放在胫骨上,小指放在小腿肚后面,从上到下推小腿外侧,左右各10次。
03 踩脚抻足
先保持端正坐姿,用一只脚的脚后跟放在另一只脚的脚趾上,慢慢向上抬起来到最大极限,坚持5秒,以自己的耐受为度,左右脚都要牵拉。
再来说说另一个关联内腑健康的重要部位,肚脐。它就像是人体的源泉,以它为中心,全身的筋脉形成了一个网络。
平时我们可以围绕肚脐来按揉腹部,便秘时便秘顺时针揉;腹泻逆时针揉;糖尿病人揉左肋下。能改善胃胀、便秘、腹泻等症状,还可辅助治疗脏腑代谢性疾病。
而腋窝、肘窝、腹股沟、膝盖窝这些部位因为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而且是人体筋络的汇合点,很容易受到外界寒湿邪气的入侵,中医上称为八虚。抻一抻这些部位的筋络,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好处。
01 左右开弓理心肺
两腿开立,与肩同宽,左腿向前迈开一步,前弓后蹬。两手平伸慢慢靠拢,两掌并拢,身体逐渐右转,右手慢慢往回拉,身体回正,慢慢往前推,回到合掌,连续做5遍,之后换方向做。找到肘关节酸疼的感觉。
02 跨步调肝脾
往前迈一步半,右手斜向上,左手斜向后,人体向后转看自己的左手,坚持10秒。换另一边。找到抻腋窝和腹股沟的感觉。
03 勾脚强肾气
左腿向前迈一小步,右腿膝关节微屈,双手伸直缓慢地放到膝关节上,身体弯腰,然后脚尖慢慢地往上勾,坚持5秒,换另一边,感到腘窝微酸即可。
今日小结
小腿和肚脐是两个常常被我们忽略的重要部位,经常按摩其周围穴位,有助于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增强各器官功能。
——
喜欢我们的文章记得点赞、转发、收藏
有什么想说想问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大医生会及时为你解答
——
首先说一下,舌头有裂纹,一小部分人属于先天形成的沟纹舌,不用特别担心。
主要是病态的裂纹需要注意,主要是由于肾水不能充分的上行濡养心火,就会导致心火旺盛,阴液虚损,导致津液亏虚,不能营养到舌头,就会出现裂纹。
针对于这种情况,一定要从滋补肝肾,温煦下焦,引火下行,只有下焦火烧的旺旺的,才能保证全身的气血运行正常。
当然了,舌根属于肾脏反射区,如果舌苔白腻,也是肾气虚的问题。
如果舌头中间有裂纹,舌苔厚腻,发白或者发黄,舌头两侧有齿痕,都跟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有关,脾胃虚弱,肝胃不和,导致肝胆湿热,脾胃湿热,湿气严重,形成痰湿淤堵,导致舌苔厚腻,舌体胖大,有齿痕。
既然弄清楚了根源所在,那么调理起来就有针对性了。
脾虚湿滞证的舌脉与症状表现 人体饮入的水液经脾的运化,转为供人体所需的体液,中医说脾主运化水液,因饮食生冷油腻,饮酒过多,饥饱无度或情绪不畅,气郁脾胃,日久损伤脾的运化功能,水湿停滞就形成了脾虚湿滞问题。 脾虚与湿滞互相影响,脾虚形成湿滞,湿滞加重脾虚,脾虚后常导致消化系统症状,胃肠功能减弱紊乱,例如腹胀,食少,口淡无味,消化不良。湿滞常出现水湿过多注入肠道,引起大便不成形,腹泻便溏,湿邪的性质粘腻秽浊,水湿上犯于口腔,常导致口中粘腻,口臭口粘,舌苔为脾胃的津液上达舌体而成,湿滞后津液过剩,整个舌面的舌苔厚腻,脾胃被湿邪困阻,正常的津液水分无法吸收代谢,失去了津液的滋润,厚腻的舌苔可出现裂纹。这个裂纹并非津液不足干燥导致的,而是湿邪停滞津液无法上达于舌面,出现的裂纹。
前面已经说过,齿痕舌的发生多与脾气虚、脾虚湿盛、脾肾阳虚有关,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接下来将从几个方面来细说调理之法。
脾气虚原因:脾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失常及运化水湿功能减弱引起的证候。
主要症状:
水湿内生——腹胀、神疲乏力、大便溏稀、纳少、四肢浮肿等等。 气血生化不足——肢体倦怠、精神不振、少气懒言、消瘦、面色萎黄等症状。
调理方法:
饮食上多吃清淡食物,多吃营养又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忌烟限酒; 生活作息上需要养成良好睡眠习惯,早睡早起,不宜劳累过度,保持好的情绪; 药物方面可以服用补脾气的中药,具体还需根据临床的表现辨证选用,同时可配合针灸内关、足三里、关元等穴位。 脾阳虚原因:大部分情况下是由于长期脾气虚引起的脾阳虚,属于脾胃虚寒,是以阴寒内生为主的虚寒证候。
主要症状:腹胀腹泻、喜温喜按、疲乏无力、四肢湿冷、腹部冷痛、消化不良、五更泄泻、大便稀溏等。
调理方法:
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腹部背部的保暖工作,同时注意坚持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睡眠上也要注意多休息。 饮食清淡,忌食生冷寒凉之物,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难消化的食物,适当吃点暖胃的食物,多吃红薯、小麦、羊肉、梗米、山楂、枸杞、黄芪、大枣、肉桂或者当归苁蓉羊肉汤等。 治疗上需健脾温中,药物方面,在医生辩证下选用一些温阳暖胃的药物,或者选用方剂理中汤等汤剂。 脾虚湿盛原因:脾气虚弱,湿邪内盛,中阳受困的一种表现。
主要症状:
脾气亏虚——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四肢不温、口淡不渴、面色萎黄、舌淡苔白等。 湿邪偏盛——头身困重、肢体浮肿、大便黏腻、小便短少、食少便溏、舌体胖大或者有齿痕、舌淡苔白、口中粘腻等等。
调理方法:
饮食方面,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红豆薏米粥、南瓜、冬瓜、山药,白扁豆,红薯、鲤鱼等食物,少吃或不吃寒凉、难消化、煎炸、油腻或辛辣的食物。 尽量不要居住在潮湿环境,也不要穿湿的衣物,家里可以经常开窗通风,经常晒晒被褥,不要过度劳累,注意保持好一些的生活习惯,保持心情舒畅。 常用的中成药参苓白术颗粒、人参归脾丸、附子理中丸、香砂六君丸、四君子丸、理中丸、实脾散等,需要中医望、闻、问、切以后,明确病因再对症治疗。配合艾灸脾经的三阴交,阴陵泉,胃经的足三里等穴位。
结语:
舌头有裂纹、舌根、舌苔白厚有齿痕,其实是脾胃虚弱的一些临床表现,脾主运化,当脾胃出现问题时,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以及水湿的能力都会减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26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