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定位:颅息穴在头部,当角孙至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中三分之一的交点处。
颅息穴的准确位置图
正坐或侧伏位,于耳后发际,当瘈脉与角孙沿耳轮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颅息穴位于头部,角孙与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1/3与下2/3的交点处。
坐位或侧伏坐位。可见耳后有一凸起高骨,即耳后乳突,在其前上缘,按压有酸痛感处即为此穴。
有耳后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和枕大神经的吻合支。
颅息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有耳后动、静脉。为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分布处。皮肤由耳大神经分布。皮内含有大量有毛囊、汗腺和皮脂腺。皮肤筋膜由致密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其内除上述皮神经外还有耳后动、静脉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刺入枕额肌的肌腹,该肌腹由面神经的耳后支支配。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耳后肌。
布有耳大神经和耳小神经的吻合支,并有耳后动、静脉通过。
颅息穴意义:三焦经的天部之气在此收引冷降。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
运行规律:散热冷降后下传瘈脉穴。
颅息穴有清热散风,开窍镇惊,清热降浊,通窍聪耳,泄热镇惊作用。
颅息穴主要用于耳、目和神志疾患等:如头痛、耳鸣、耳聋、耳痛、目视不明、视网膜炎;小儿惊痫、瘈疭、呕吐涎沫、喘息等。
颅息穴主治头痛、耳鸣、耳聋、惊痫、抽搐等。
头面五官科疾病:耳鸣耳聋,耳肿流脓,中耳炎,头痛,视网膜出血。
神经系统疾病:小儿惊风,瘈疭,呕吐涎沫。
呼吸系统疾病:喘息哮喘。
其他疾病:身热,胁肋痛不得转侧。
颅息穴配太冲穴治小儿惊痫、呕吐涎沫、瘈疭;
颅息穴配天冲穴、脑空穴、风池穴、太阳穴治偏头痛、头风病。
颅息穴配风池穴、外关穴、太阳穴、足临泣穴治偏头痛。
颅息穴配翳风穴、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治一切耳病。
颅息穴配风池穴、角孙穴、太阳穴、合谷穴治视网膜出血。
颅息穴配听宫穴、听会穴、中渚穴,有开窍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
颅息穴配角孙穴、头维穴、太阳穴,有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颅息穴配人中穴、中冲穴、合谷穴,有泄热镇惊的作用,主治小儿惊痫。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一般沿皮刺0.3~0.5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沿皮平刺0.3-0.5寸,局部酸胀。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颅息为经穴名(Lúxī TE19)。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颅囟。属手少阳三焦经。颅即头颅,息即安宁,此穴在头颅部,可安脑宁神,故名颅息。
颅息。颅,头盖骨也、肾主之水也,此指天部的冷降水气。息,停息也。该穴名意指三焦经的天部之气在此收引冷降。本穴物质为角孙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其变化为进一步的散热冷降,如风停气止之状,故名。
颅骢。颅,头盖骨也、肾主之水也,此指天部的冷降水气。骢,同囟,囟为连合胎儿或新生儿颅顶各骨间的膜质部,亦即间隙也。颅骢名意指天部的水湿之气在本穴由天之上部降至天之下部。理同颅息名解。
《针灸甲乙经》:身热痛,胸胁痛不可反侧,颅息主之。
《针灸大成》:主耳鸣痛,喘息,小儿呕吐涎沫,瘈疭发痫。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身热头重,胁痛不得转侧。
《备急千金要方》:主小儿痫喘不得。
道医培训你这个情况可能是胆火干活旺盛所导致的你说的这些的穴位也都是在胆经上面的,建议你可议去医院检查需一下吧如果是这个情况可议适当的吃些的清火 的药物试试吧比如说这个龙胆泻肝丸之类的是可议的
第一章 经络——气血运行的通道
第一节 人体经络基础知识
001.人体的经络有哪些?
002.十二经脉如何在人体内部循环?
003.手太阴肺经上有哪些主要穴位?
004.手阳明大肠经上有哪些主要穴位?
005.足阳明胃经上有哪些主要穴位?
006.足太阴脾经上有哪些主要穴位?
007.手少阴心经上有哪些主要穴位?
008.足太阳膀胱经上有哪些主要穴位?
009.手太阳小肠经上有哪些主要穴位?
010.足少阴肾经有哪些主要穴位?
011.手阙阴心包经上有哪些主要穴位?
012.手少阳三焦经上有哪些主要穴位?
013.足少阳胆经上有哪些主要穴位?
014.足厥阴肝经上有哪些主要穴位?
015.督脉上有哪些主要穴位?
016.任脉上有哪些主要穴位?
017.足厥阴肝经的循行路线是怎么样的?
018.大肠经的经脉循行路线是怎样的?
019.大肠经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020.手阳明大肠经异常会导致哪些疾病?
021.足厥阴肝经异常会导致哪些疾病?
022.肺经在人体内的循行路线是怎样的?
023.手太阴肺经出现异常会导致哪些人体疾病?
024.足阳明胃经的循行路线是怎样的?
025.如何通过观察胃经的循行部位诊断人体疾病?
026.脾经的循行路线是怎样的?
027.脾经异常会导致哪些疾病?
028.心经的循行路线是怎样的?
029.小肠经的循行路线是怎样的?
030.心经异常会导致哪些疾病?
031.小肠经异常会导致哪些疾病?
032.膀胱经的循行路线是怎样的?
033.膀胱经异常会导致哪些疾病?
034.肾经的循行路线是怎样的?
035.肾经异常会导致哪些疾病?
036.心包经的循行路线是怎样的?
037.三焦经的循行路线是怎样的?
038.三焦经异常会导致哪些疾病?
039.奇经八脉的作用是什么?
040.督脉的循行路线是怎样的?能主治什么疾病?
041.任脉的循行路线是怎样的?能主治什么疾病?
042.如何开通体内的奇经八脉?
第二节 经脉与养生
043.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044.什么是藏象和藏象五系统?
045.“五脏”与经络五行的关系是什么?
046.藏象学说主要来源于哪三个方面?
047.“六腑”与经络五行的关系是什么?
048.根据人体经络五行,心与肺、肝、肾、脾的关系是什么?
049.根据人体经络五行,肺、脾、肝、肾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050.如何根据人体经络和五行解释气血津液和人体的关系?
051.根据人体经络和阴阳五行,脏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052.如何根据人体经络和五行关系解释辨证?
053.什么是脏腑辨证?和五行具有什么关系?
054.气病与气有什么关系?
055.如何根据阴阳来解释人体的痰症?
056.什么是针灸治病?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057.什么是经络?为什么根据经络可以治病?
058.什么是卫气营血辨证?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059.中医六经是指什么?
060.什么是六经辨证?
061.“三焦”是指什么?
062.为什么说三焦具有通行元气的作用?
063.如何根据经络阴阳五行解释三焦病症的特点?
064.什么是八纲辨证?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065.什么是脉诊?如何诊断?
066.如何利用经络五行原理解释舌诊?
067.如何利用经络五行原理解释望诊?
068.如何根据人体气血来辨络脉?
069.如何根据《周易》经络五行学说为患者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
070.什么是刮痧疗法?
071.为什么刮痧能够对人体进行信息调整?
072.为什么刮痧能够帮助人体排毒?
073.什么是针灸疗法?
074.推拿具有哪些保健作用?
075.不同的先天体质与疾病的对应关系是什么?
076.《周易》对中医阴阳学说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075
077.为什么说中医养生的基础建立在阴阳平衡的理论上?
078.根据“天人合一”的理论,为什么养生要顺应天地?
079.根据“天人合一”的理论,养生如何顺应四季时间的变化?
080.根据人体经络的理论,子时和丑时养生要注意什么问题?
081.根据人体经络的理论,寅时和卯时养生要注意什么问题?
082.根据人体经络的理论,辰时和巳时养生要注意什么问题?
083.根据人体经络的理论,午时和未时养生要注意什么问题?
084.根据人体经络理论,申时和酉时养生要注意什么问题?
085.根据人体经络理论,戌时和亥时养生要注意什么问题?
086.根据人体经络理论,卯时和酉时应该预防什么疾病?
087.根据人体经络理论,子时和午时应该预防什么疾病?
088.根据人体经络理论,春夏季如何养阳?
089.根据人体经络理论,秋冬季如何养阴?
090.为什么要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来养生?
091.什么是元气?
092.为什么说五脏之病源于亏气?
093.什么是心气?
094.如何保养肾气和脾气?
095.根据人体经络原理,为什么保养身体不能受寒?
096.什么是调补阴阳?
097.什么是节能养生?
098.什么是中医的食物疗法?
099.什么是药膳?
100.食物疗法与普通膳食的区别是什么?
101.根据阴阳五行和人体经络原理,如何进行辨证施膳?
102.什么是全面膳食和审因用膳?
103.饮食定量定时和经络脏腑的关系是什么?
104.什么是太极拳
105.太极拳的运动如何体现人体和宇宙的阴阳平衡?
106.什么是五禽戏?
107.脏腑在面部如何分布?
108.如何从手指看出人体健康状况?
109.什么是足部疗法?
110.什么是耳压疗法? 098111.指甲可以反映身体健康状况吗?
第二章穴位——经络线上气血出入的点
第一节 手厥阴心包经上的主要穴位
112.天池穴具有什么功用?
113.曲泽穴具有什么功用?
151.鱼际穴具有什么功用?
152.少商穴具有什么功用?
第五节 手少阳三焦经上的主要穴位
153.外关穴具有什么功用?
154.支沟穴具有什么功用?
155.会宗穴具有什么功用?
156.关冲穴具有什么功用?
157.液门穴具有什么功用?
158.中渚穴具有什么功用?
159.阳池穴具有什么功用?
160.天井穴具有什么功用?
161.肩髎穴具有什么功用?
162.颅息穴具有什么功用?
163.角孙穴具有什么功用?
164.耳门穴具有什么功用?
165.丝竹空穴具有什么功用?
第六节 手阳明大肠经上的主要穴位
166.商阳穴具有什么功用?
167.三间穴具有什么功用?
168.合谷穴具有什么功用?
169.温溜穴具有什么功用?
170.上廉穴具有什么功用?
171.阳溪穴具有什么功用?
172.下廉穴具有什么功用?
173.手三里穴具有什么功用?
174.手五里穴具有什么功用?
175.曲池穴具有什么功用?
176.肩髃穴具有什么功用?
177.扶突穴具有什么功用?
178.迎香穴具有什么功用?
第七节 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位
179.大敦穴具有什么功用?
180.太冲穴具有什么功用?
181.行间穴具有什么功用?
182.蠡沟穴具有什么功用?
183.中封穴具有什么功用?
184.曲泉穴具有什么功用?
185.膝关穴具有什么功用?
186.阴包穴具有什么功用?
187.足五里穴具有什么功用?
188.阴廉穴具有什么功用?
189.急脉穴具有什么功用?
190.章门穴具有什么功用?
191.期门穴具有什么功用?
第八节 足少阳胆经上的主要穴位
192.瞳子髎穴具有什么功用?
193.天冲穴具有什么功用?
114.郄门穴具有什么功用?
115.间使穴具有什么功用?
116.内关穴具有什么功用?
117.大陵穴具有什么功用?
118.劳宫穴具有什么功用?
119.中冲穴具有什么功用?
第二节 手少阴心经上的主要穴位
120.极泉穴具有什么功用?
121.青灵穴具有什么功用?
122.灵道穴具有什么功用?
123.少海穴具有什么功用?
124.通里穴具有什么功用?
125.阴郄穴具有什么功用?
126.神门穴具有什么功用?
127.少府穴具有什么功用?
128.少冲穴具有什么功用?
第三节 手太阳小肠经上的主要穴位
129.少泽穴具有什么功用?
130.后溪穴具有什么功用?
131.阳谷穴具有什么功用?
132.养老穴具有什么功用?
133.支正穴具有什么功用?
134.臑腧穴具有什么功用?
135.小海穴具有什么功用?
136.肩贞穴具有什么功用?
137.天窗穴具有什么功用?
138.肩外腧穴具有什么功用?
139.天宗穴具有什么功用?
140.肩中腧穴具有什么功用?
141.听宫穴具有什么功用?
第四节 手太阴肺经上的主要穴位
142.中府穴具有什么功用?
143.孔最穴有什么功用?
144.云门穴具有什么功用?
145.天府穴具有什么功用?
146.列缺穴具有什么功用?
147.经渠穴具有什么功用?
148.太渊穴具有什么功用?
149.侠白穴具有什么功用?
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中医理疗是一部很高深的学问,而各种隐讳难记的穴位更是让人头大,好在自己比较善于分析和组合,终于利用口诀的形式把它们串在了一起。下面我给大家介绍穴位养生的口诀,希望对你有用!
穴位养生的口诀
一、十二原穴
五脏及膏肓的十二个原穴。即肺之原太渊,左右各一;心之原大陵,左右各一;脾之原太白,左右各一;肾之原太溪,左右各一;肝之原太冲,左右各一;膏之原鸠尾;肓之原气海。十二原穴主治五脏六腑的疾病。出《灵枢?九针十二原》。
二、下合穴
六腑在下肢足三阳经的合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下合穴共有6个,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从?合治内腑?的治疗原则出发,按疾病所属内腑的不同,而取其相应的下合穴治疗。如胃病取三里,大肠病取上巨虚等。
小肠:下巨虚;大肠:上巨虚;三焦:委阳;膀胱:委中;胃:足三里;胆:阳陵泉。
三、八会穴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分别所会聚之处的八个腧穴。八会穴首载于《难经》,它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有着密切关系,
并与经穴中的某些特定穴有重复。如章门为脏之会穴,因五脏皆禀于脾,为脾之募穴;中脘为腑之会穴,因六腑皆禀于胃,为胃之募穴,膻中为气之会穴,因其为宗气之所聚,为心包之募穴等。
在临床方面凡与此八者有关的病证,均可选用八会穴治疗。如脏病取章门,腑病取中脘,各种出血病证取血会膈俞。另外,八会穴还能治疗某些热病。
八会穴: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又名悬钟)。
四、八脉交会穴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经气相通的八个腧穴。均分布在肘膝以下。因这八个穴是金元时代窦汉卿常用的有效穴位,故又称窦氏八穴。结合天干、地支、九宫、八卦等应用,称为飞腾八法和灵龟八法,是一种按时取穴治疗疾病的方法。
由于奇经与正经的经气通过八穴相会通,所以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又能治正经病。如公孙通冲脉(冲脉为十二经之海、血海,通治血病,治疗妇科病效著),故公孙既能治足太阴脾经的病,又能治冲脉的病。
在临床上常采取上下相应的配穴法。如公孙配内关治心、胸和胃部疾患;后溪配申脉治目内眦、颈项、耳、肩膊、小肠、膀胱部疾患;临泣配外关治目外眦、耳后、颊、颈、肩、缺盆、胸膈部疾患;列缺配照海治咽喉、胸膈部疾患。
五、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六、手足十二针(合谷曲池三里阳陵内关三阴交)
主治:①半身不遂②高血压③瘫痪④痹症
七、十全大补方
组方:合谷、曲池、内关、足三里、阳陵泉、中脘、太冲、三阴交、章门、关元
主治:心脾两虚、脾肾两虚、肝肾两虚、神经衰弱、久病体弱。
八、胃家病验方
主穴:中脘、足三里
组方: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天枢、内关、足三里
范围:胃痛、腹痛、食滞、腹泻、便秘。
九、四大系统调节主穴
血液循环系统:内关
消化系统:承浆、足三里、中脘
神经系统:风池、率谷
免疫系统:大椎、足三里、合谷
十、常用配穴
手颤:少海
五指不伸:中渚
指痛:少商
臂痹:肩髃
吐血:尺泽
流涎:地仓
男蛊女孕:涌泉
鬼邪妖癫:神门、人中、间使
冷风湿痹:环跳、阳陵泉
头面病:曲池、合谷
鼻渊:合谷、太冲
泄泻:足三里、内庭、申脉、中脘
五痫(如五畜叫):劳宫、涌泉
心肾不交:神门、太溪
心力衰竭:内关、膻中
注:自《杂病穴法歌》《灵光赋》《长桑君天星秘诀歌》《常见病信息穴一针疗法》。
十一、常见病一针疗法
退热穴:曲池 胸闷穴:膻中 调心穴:内关 急救穴:人中 神衰穴:脐中
精神病穴:百会 癔瘫穴:涌泉 面瘫穴:下关 偏瘫穴:率谷 脑缺血穴:风池
前头痛穴:中脘 偏头痛穴:太冲 后头痛穴:至阴 失眠穴:大陵 失眠2穴:风池
胃痛穴:中脘 止泻穴:申脉 肾结石穴:精灵 利尿穴:三阴交 落枕穴:悬钟
腕痛穴:太溪 肘痛穴:阴陵泉 腰肌扭伤穴:后溪髋痛穴:合谷 肋痛穴:阳陵泉
膝痛穴:曲池 踝痛穴:合谷 足跟痛穴:大陵 手麻穴:后溪 催乳穴:涌泉
上牙痛穴:下关 下牙痛穴:合谷 鼻炎穴:下关 眩晕穴:百会 耳聋穴:听宫
耳鸣穴:听会
十二、千金十一穴歌
三里内庭穴,肚腹中妙诀。
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
腰背痛相连,委中昆仑穴。
胸项如有痛,后溪并列缺。
环跳与阳陵,膝前兼腋胁。
可补即留久,当泻即疏泄。
三百六十名,十一千金穴。
十三、回阳九针歌
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
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十四、禁针穴歌
脑户囱会及神庭,玉枕络却到承灵,
颅息角孙承泣穴,神道灵台膻中明。
水分神阙会阴上,横骨气冲针莫行,
箕门承筋手五里,三阳络穴到青灵。
孕妇不宜针合谷,三阴交内亦通论,
石门针灸应须忌,女子终身孕不成。
外有云门并鸠尾,缺盆主客深晕生,
肩井深时亦晕倒,急补三里人还平。
刺中五脏胆皆死,冲阳血出投幽冥,
海泉颧髎乳头上,脊间中髓伛偻形。
手鱼腹陷阴股内,膝髌筋会及肾经,
腋股之下各三寸,目眶关节皆通评。
十五、针灸取穴要诀
病在上,取肺大肠经;病在中,取脾胃经;病在下,取肝肾。
宁失其穴,不失其经,离穴不离经。
女性养生常用穴位
第一要穴:天柱穴
天柱穴就在我们的后颈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后发际正中线上半寸处约2厘米左右,往两旁各1.3寸各有1个穴位。
养生功能:感到疲乏困倦的时候按摩这个位置,可以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功效。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
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
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第二要穴:膈俞穴
背过手,可以摸到在肩胛骨和脊椎骨之间凹陷,这个地方就是,而且左右各有一个。
养生功能:用指压的话,可以促使血液流通。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
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
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第三要穴:命门穴
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肚脐在同一水平处。用手指按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养生功能:按摩命门穴能改善性冷感,平衡和回复性功能,还能有效的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督脉起于少腹内,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脊柱内部,上达项后风府穴,进入脑内,上行巅项,沿前额下行至鼻柱。
第四要穴:承扶穴
在臀部横纹线的中央下方,位于左右臀下臀沟中心点。
养生功能:这个穴位主导生殖器官的神经从此处经过,经常按压可以强化阴道的收缩力,中医也利用刺激这个穴位来治疗女性性冷感。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
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
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第五要穴:肾俞穴强壮肾气
肾俞穴:与命门穴的位置持平,就是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一个。
养生功能:这里是肾经的主要穴位,经常按压可以强壮肾气,增强肾的功能,尤其对月经不调有帮助。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
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
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第六要穴:中府穴丰胸美体
中府穴:立正、叉腰站直,用手可以摸到在锁骨外侧下端的三角窝,那里的中心就是云门穴,在这个窝的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的地方就是中府穴。
养生功能:中府穴是肺经上的大穴,经常按摩可以顺畅肺的经脉,有丰胸的作用,还可以强化淋巴循环,减轻胸闷、肩背痛。并且可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是调理内息的一个重要穴位。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络大肠,转回,沿胃上口过膈肌,属于肺,由?肺系?横出向下。
于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前,沿上臂前侧下行至肘横纹,沿小臂前侧的桡侧缘入寸口、过大鱼际,沿大鱼际边缘出手拇指内侧端。
第七要穴:商阳穴促进新陈代谢
商阳穴:这个穴位在手上,抬起手,在食指靠拇指的那一侧,在指甲角正后方2毫米的地方。
养生功能:这也是一个调理内息与肠胃的穴道。这个穴位位于大肠经脉上,经常掐一掐这里,能旺盛大肠经的气血,调节消化道功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有强壮身体的作用。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末端,沿食指桡侧经第1掌骨与第2掌骨间入两筋间,沿小臂桡侧上行至肘外侧。
经上臂后侧桡侧缘上肩,出肩峰前侧上行交会于头部,下入缺盆络肺,过膈肌属于大肠。
由锁骨上窝分出支脉1上行颈旁,过面颊入齿槽,转回出挟口旁,交会于人中部,然后左脉向右、右脉向左上挟鼻孔两旁接足阳明胃经。
第八要穴:委中穴
委中穴:在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中点。也即是小腿中间关节背后,也就是膝盖后正中点。
养生功能:这个穴道主导生殖器官神经延伸到这里,用手指轻轻抚压穴位,除了可以缓和紧张情绪,并能很好地消除腰酸背痛的疲劳症状。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
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
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图解经络穴位按摩速查手册》
学会自我按摩的五大好处
速查表
阅读导航
第1章 手太阴肺经经穴
中府穴 通畅肺腑无阻碍
尺泽穴 腹痛发热首选穴
孔最穴 久坐不痔的秘诀
列缺穴 “列缺”霹雳,阴霾消散
经渠穴 呼吸畅通的法宝
太渊穴 气血不足太渊相助
鱼际穴 失声莫担心,鱼际在手边
少商穴 没事常掐,感冒不来烦
第2章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
商阳穴 胸中气闷找商阳
三问穴 五官病痛全拿下
合谷穴 牙疼是病也不怕
阳溪穴 头痛耳鸣一扫光
下廉穴 肠胃健康,一身轻松
曲池穴 腹痛吐泻不用愁
肩髃穴 肩膀的保健医生
扶突穴 止咳平喘有奇效
迎香穴 抛掉鼻炎鼻塞的烦恼
第3章 足阴明胃经经穴
承泣穴 还你一双明亮的眼睛
四白穴 明目养颜的好帮手
地仓穴 祛风、治感冒,地仓有疗效
颊车穴 口眼歪斜按颊车
下关穴 要想口耳好,按摩下关少不了
头维穴 头痛不可怕,头维赶走它
人迎穴 咽喉肿、高血压,人迎有办法
第4章 足太阴脾经经穴
隐白穴 要想止血快,马上按隐白
太白穴 消除湿疹有太白
公孙穴 调理脾胃的保健师
三阴交 穴妇科疾病的克星
阴陵泉穴 让您便便畅通
血海穴 清血利湿,血海本事
府舍穴 腹痛不愁,府舍解忧
大横穴 大肠疾病找大横
周荣穴 让您心平气顺
大包穴 常按大包穴,睡觉更安稳
第5章 手少阴心经经穴
极泉穴 按压极泉,强健心脏
青灵穴 祛除疼痛无烦恼
少海穴 常按少海,疼痛不来
神门穴 宁心提神疗效好
少府穴 治疗心胸痛,少府最有效
少冲穴 急救中风,要掐少冲
第6章 手太阳小肠经经穴
少泽穴 昏迷不用怕,少泽唤醒他
后溪穴 腰痛按后溪,为您解忧急
阳谷穴 耳鸣不担忧,阳谷是帮手
养老穴 晚年体健靠养老
小海穴 按小海,脸色红润气色佳
肩贞穴 消炎止痛,肩贞常用
天宗穴 美体健胸按天宗
肩中俞穴 常按肩中俞,肩背更有力
颧髎穴 面部疼痛,常按管用
听宫穴 耳朵聪灵听力好
第7章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
睛明穴 还您一个明亮的世界
眉冲穴 常按眉冲穴,眩晕都退却
曲差穴 鼻窍通透有曲差
五处穴 癫痫不可怕,五处治好它
承光穴 止痛祛热,还您快乐
通天穴 鼻内畅通无阻
攒竹穴 消除疲劳眼睛好
天柱穴 头脑清楚,天柱帮助
大杼穴 祛热祛痛,大杼常用
风门穴 治疗感冒,风门疗效好
会阳穴 止血治痔疮,全都找会阳
承扶穴 臀部减肥按承扶
殷门穴 强健腿腰,殷门有绝招
委中穴 腰痛背痛求委中
承筋穴 小腿痉挛揉承筋
承山穴 腿脚有力不抽筋
飞扬穴 祛除头痛,神采飞扬
昆仑穴 常按昆仑,清晨睡安稳
申脉穴 宁神止痛不眩晕
至阴穴 难产别发愁,至阴有特效
第8章 足少阴肾经经穴
涌泉穴 缓解腰酸背疼就找涌泉
太溪穴 治疗生殖系统病的好手
复溜穴 肾脏功能的调理师
筑宾穴 筑宾帮您,安心宁神
横骨穴 摆脱男人难言的痛苦
大赫穴 男性健康的福星
气穴 专治生殖泌尿疾病
肓俞穴 告别便秘的痛苦
商曲穴 帮你解决腹痛的烦恼
神封穴 咳嗽气喘点神封
俞府穴 胜过止咳良药
第9章 手厥阴心包经经穴
天池穴 让全身重新焕发活力
曲泽穴 速效“定心丸”
内关穴 安抚你的胃,体贴你的心
大陵穴 让你口气清新每一天
劳宫穴 手瘁难忍,重掐劳宫
中冲穴 迅速降低体温就找中冲
第10章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
关冲穴 调整身体内分泌
液门穴 清火散热的“牛黄解毒片”
中渚穴 治疗更年期女性的疾病
阳池穴 提高怀孕妈妈的幸福度
支沟穴 摆脱便秘痛苦的秘密
天井穴 清热凉血,调理麦粒肿
消泺穴 不花一分钱的减肥法
肩髎穴 上班族的好帮手
颅息穴 耳呜耳痛揉颅息
角孙穴 让眼睛不再受“伤害”
耳门穴 护耳有绝招
丝竹空穴 头痛了点,头晕了还点
第11章 足少阳胆经经穴
瞳子髎穴 为你擦亮“心灵的窗户”
悬颅穴 注意力集中不走神
悬厘穴 结束头痛烦恼,提高工作效率
天冲穴 牙龈肿痛快找天冲
阳白穴 眼保健操现在开始
目窗穴 眼睛疲劳不再用滴眼液
风池穴 清热醒脑还治感冒
肩井穴 防治乳腺炎有特效
环跳穴 轻松解决腰腿疼痛
风市穴 中风瘫痪有望行动自如
阳陵泉穴 抽筋痛苦及时了
阳辅穴 增强你的腰肾功能
足临泣穴 脚上功夫治头痛
足窍阴穴 止痛定咳顺气必点穴
第12章 足厥阴肝经经穴
大敦穴 小腹疼痛有特效
太冲穴 药物降压之外的好方法
曲泉穴 解决男女生殖系统问题
足五里穴 让排尿不再困难
阴廉穴 给女人多一点呵护
中封穴 关爱男人每一天
章门穴 五脏病变的“门户”
期门穴 疏肝利气化积通瘀
第13章 督脉经穴
长强穴 通大便,疗便秘,止腹泻
命门穴 关乎生命存亡的“命门”
身柱穴 小儿止咳定喘有特效
大椎穴 小儿感冒发烧不再犯愁
哑门穴 声音沙哑不必苦恼
脑户穴 头痛感即刻减轻的方法
风府穴 感冒头疼不再打针吃药
强间穴 让你睡好自然心情好
百会穴 忧郁烦躁失眠点百会
前顶穴 头晕头痛找前顶
神庭穴 头晕呕吐眼昏花,神庭一针病如抓
水沟穴 紧急救命它最及时
第14章 任脉经穴
会阴穴 专治男女性功能障碍
中极穴 妇科疾病不用愁
关元穴 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阴交穴 腹泻不止轻揉阴交
神阙穴 肠炎腹痛腹泻有特效
上脘穴 增加你的胃动力
膻中穴 减肥不点增肥点
廉泉穴 治疗舌头不听使唤
《打开五脏说养生(黄帝内经中的清调补五行养生观)》
前言:中医是科学、哲学,还是神学、玄学、伪科学?
序:中医清调补五行养生观的由来
一、清(清毒)
二、调(和调)
三、补(养正)
第一章 21世纪的健康经济学:健康资产与健康负债
第一节 清算你的健康资产与健康负债
一、巨星仙逝,驾鹤西游
二、赚钱容易,赚健康难
三、健康资产与健康负债
四、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健康自测”
第二节 制订个人及家庭健康计划
一、漠视保健预防的中国人
二、公共营养师。为个人与家人的生命保驾护航
第二章 清毒篇: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第一节 健康人体如何排毒?——六大排毒系统的养护之道
一、人体垃圾输出网——淋巴系统
1.淋巴系统的排毒流程
2.肥胖加重排毒负担
二、人体解毒的将军之官——肝脏
1.强大的解毒功能
2.顽强的再生能力
3.酒精是肝脏的天敌
4.肝损伤的种种表现
5.保肝护肝的保健之道
三、人体的血液过滤网——肾脏
1.憋尿约等于“吸毒”
2.充分饮水,排除肾毒
3.多吃补充肾气的食物
四、废物垃圾的代谢通道——肠道
1.肠健康自测
2.粪便里有什么?
3.人体宿便,百病之源
4.什么人宿便多?
5.促进排便,顺利排毒
五、人体面积最大的排毒器官——皮肤
1.皮肤的排毒代谢作用
2.皮肤的基本结构
3.促进皮肤的代谢作用
六、最容易积存毒素的器官——肺脏
1.肺脏最容易被污染
2.身体的废气——呼气与放屁
3.协助你的肺脏排毒
第二节 毒素垃圾来自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食品、饮品、家居用品与仪容化妆品的种种危险
一、五脏六腑毒素知多少
二、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
第三节 人体的代谢消化过程
一、食物在口中的消化过程
二、食物在胃里的消化过程
三、食物在小肠内的消化过程
第四节 多吃肉食的危害——相当于慢性自杀的“自体中毒”
一、自体中毒:慢性自杀的“毒药”
二、淀粉+蛋白质=难以消化
三、多吃肉食的危害
第五节 你吃的“健康”吗?——无处不在的食物污染
一、多吃零食的危害
二、多吃腌制食品的危害
三、多吃油炸食品的危害
四、吃变质油粮的危害
五、重金属污染
六、土地污染
七、农药污染
第六节 你的家居环境“健康”吗?——无声无息的家居环境污染
一、空气污染
二、室内污染
三、洗涤剂的伤害
第七节 你喝的“健康”吗?——触目惊心的水质污染
一、人类80%的疾病与饮水有关
二、如何选择健康的饮品?
第八节 你的仪容“健康”吗?——世界上受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就是女人的脸
一、越描越黑的化妆品
二、引发皮肤过敏的三大物质
三、强碱性化妆品的危害
四、能引起皮肤痤疮的化妆品
五、动物油脂类化妆品的危害
六、选择植物配方的化妆品
第九节 你的心理“健康”吗?——体壮日“健”,心怡日“康”
一、不良情绪产生毒素
二、压力导致体内垃圾
三、来自生活的四种主要压力
第十节 形成体内垃圾毒素的其他因素
一、遗传因素
二、观念因素
三、习惯因素
第十一节 如何清洁体内垃圾?
一、把握毒素入口关:科学地吃,吃健康的食物
二、把握毒素出口关:及时排泄体内垃圾。疏通经络
第十二节 十二时令季节排毒法
一、春季排毒法
二、夏季排毒法
三、十二时令养生排毒法
第十三节 最佳健康食物排毒法
一、车前子壳:肠胃的“清道夫”
二、草莓:水果皇后
三、沙棘:藏药“圣果”
四、日常生活中的排毒养颜水果
第十四节 饮茶排毒法——为什么说红茶养胃?
一、茶叶的药用价值
二、为什么说红茶养胃?
第十五节 睡眠排毒法
一、睡眠与健康是“终生伴侣”
二、睡眠有助于身体代谢排毒
三、作息养生提倡睡“子午觉”
四、如何改善睡眠?
第三章 调和篇:阴阳平衡,阴平阳秘
第一节 从面色看五脏的荣枯——颜面色诊,察言观色
第二节 《黄帝内经》中的“调和论
一、调节“阴阳平衡”
二、调节“免疫力”
三、调节“酸碱平衡”
四、调节“正邪平衡”
五、调节“五脏平衡”
第三节 调节“酸碱平衡”
一、如何判断体质的酸碱性?
二、酸性体质的危害
三、酸碱性食物如何辨别?
四、调整酸性体质的方法
1.为什么人体会酸化?
2.调整酸性体质的方法
第四节 调节“免疫力”
一、你的免疫力下降了吗?
二、了解人体的自我保护系统
三、损害免疫系统的主要因素
四、提高免疫力的健康生活方式
第五节 调节“五脏平衡”
一、调节五脏六腑的必修课“藏象学说”
1.五脏:心、肝、脾、肺、肾
2.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和三焦
3.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4.五体五官与九宫七窍
二、十二脏腑分工协作
三、五行养生中的“生克乘侮”
第六节 将军之官:肝系统的调节
一、了解自己的肝系统
二、肝主疏泄,影响健康
三、肝主藏血。影响健康
四、促进脾胃运化
五、肝脏的解毒免疫作用
六、肝脏的再生能力
第七节 营养肝系统需要增强机体免疫力——固本培源,自主健康
一、我国居民的肝病现状
二、肝系统的常见问题
三、春天是养肝护肝的最好时令
四、饮酒对人体的益处和害处
第八节 肝系统与氨基酸
一、生命的基础一一蛋白质
1.蛋白质与人体健康
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3.蛋白质的缺乏与过量
4.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5.膳食参考摄入量
二、蛋白质的基础一一氨基酸
1.三大类22种氨基酸
2.氨基酸对人体有哪些作用?
3.氨基酸从哪里来?
三、各种人群对氨基酸的需求
1.青少年人群对氨基酸的需求
2.中壮年人群对氨基酸的需求
3.老年人群对氨基酸的需求
四、重要的“L-半胱氨酸、L-丙氨酸与牛磺酸”
1.L-半胱氨酸与L-丙氨酸
2.牛磺酸
第十一节 君主之官:心系统的调节
一、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
二、心系统对生命的独特意义
三、心华、心窍与心液
四、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保健
五、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1.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
2.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3.大蒜油:血管的“清道夫”
4.沙棘籽油:生命的“软黄金”
5.银杏:植物界的千岁寿星
第十二节 仓廪之官:脾系统的调节
一、人体的后天之本
二、食物在体内的运化过程
三、脾系统与四肢肌肉
四、对脾胃系统的调节保健
五、膳食纤维对肠道健康的作用
1.长寿=“肠”寿
2.膳食纤维是肠内有益菌的重要食物
3.减少食物在结肠中的停留时间
六、肠道益生菌:双歧杆菌
1.便秘的危害
2.清理肠道的方法
3.将衰老制止在肠道中的双歧杆菌
4.双歧杆菌的“营养餐”:低聚糖
第十三节 相傅之官:肺系统的调节
一、肺为“相傅之官”
二、肺主一身之气
三、肺主皮毛
四、肺部容易出现的问题
五、呼吸系统的调理保健
第十四节 作强之官:肾系统的调节
一、人体的先天之本
二、循环系统的常见问题
三、循环系统的调理保健
第四章 补养篇:虚则补之,损则益之
第一节 中医“八法”之“补法
一、均衡补充,细胞再生
二、合理搭配。协同作用
三、中医“八法”之“补法”
四、“春困秋乏”。四季养生
第二节 “补”,从体质养生开始
一、中医养生的“体质”指的是什么?
二、各种体质的综合评价指标
三、如何判断自己的体质?
第三节 八种体质的补养要领
一、阳盛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二、阳虚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三、痰湿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四、阴虚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五、气郁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六、气虚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七、血瘀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八、血虚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第四节 食品+保健品=清调补节食养生
一、神奇的清调补节食养生现象
二、到底该不该吃早餐?
三、节食方案(健康食品+保健食品)
第五节 要健康更要长寿——不容忽视的保健食品
一、是药三分毒
二、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区别
三、人们为什么需要保健食品?
四、营养保健食品的优点
五、正确使用保健食品
第六节 调节人体五大系统的补养食物
一、大豆(大豆异黄酮、大豆蛋白、大豆卵磷脂、大豆肽):豆中之王
二、糙米:提高人体免疫力的预防食品
三、芦荟:一种“神秘的植物”
四、螺旋藻:全球最理想的食品
五、燕麦:十大健康食品之一
六、蜂王浆:蜂王幼虫的高活性美食
七、油菜花粉:人体的“完全营养库”
八、玉米:食品之王
九、南瓜:糖尿病人的佳品
十、薏仁:养颜美容,延年益寿
十一、莲子:补中益气,养心益肾
十二、灵芝:被称为瑞草、仙草的灵芝草
十三、冬虫夏草:与人参、鹿茸并称的三大补药
十四、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
十五、山药:保护身材的使者
十六、枸杞子:百果之王
十七、肉桂:南方的人参
第七节 人体五大系统容易缺失的补养矿物质
一、钙:人体不可或缺的生命物质
二、维生素C:抗氧化的人体卫士
三、锌:人体的“生命之花”
四、铬:远离糖尿的病矿物因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25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