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络?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什么是穴位?穴位又称孔道、穴道,它有三大作用:一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出入的特殊部位,二是疾病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三是通过针灸、推拿、点按、艾灸刺激可以治疗疾病的部位。自古以来,穴位在临床医学上就具备调理亚健康,治疗疾病的神奇功效。
中医临床发现:绝大多数穴位都处于骨骼的间隙或皮肤的凹陷间,如果不在骨骼的间隙或凹陷间,那么穴位下面必定分布着较多较密的血管,如手部和腹部。
中医确认的正经有12条,另外,身体正面中线有任脉,身体背面中线有督脉两条特殊经络纵贯全身,合计14条,这14条经络上所排列着的人体穴位,统称为正穴,共有365处,由于14条正经所主管的功能不同,其经络上的穴位也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
人体穴位那么多,在中医师的手中,这些穴位都能分别对应相同的部位,通过按摩、推拿、针灸达到神奇的效果。那么,人体有专门治疗白发的穴位吗?答案是肯定的,就是位于足少阳胆经上的浮白穴,在头顶部,耳后乳头的后上方。
浮白?就是浮在头上的白发吗?如果我们这样望文生义,就太小瞧古代医学了,古人也不会这么肤浅给穴位取名。所谓浮白,是因为胆经的阳热之气在此穴转化为温热的水湿云系,如白色的雾气一样,漂浮在头顶之上。所谓的水湿云系,直白的说,就是肝火旺盛,直达头顶,淤积此穴,导致头部毛细血管供血障碍,毛囊无法得到来自血液的营养,黑素细胞无法合成黑素颗粒,白发自然浮上头顶。
什么样的人最容易肝火旺盛呢?自然是青少年。青少年气血充足,血气方刚,遇事怒发冲冠,人体如一堆暴晒百年的干柴,一点就燃,这就是除了偏食习惯,营养不均衡的原因之外,大部分少白头也与肝火旺盛、血热偏盛有关。
为什么很多成年人也肝火旺盛呢?经常熬夜不睡觉,习惯性失眠,压力增大无处发泄,精神紧张神经紧绷,必然导致血不养肝,肾气不足,肝肾不足,必然肝火上扬,虚火飘头。
传统中医认为治疗肝火旺引起的白发可以用两种方式:一是用何首乌、黑芝麻、黑豆、核桃、熟地等中药配治.,二是常揉或者针灸浮白穴,三是头部经络刮痧调整虚火。
这就是为一些养发馆在外涂中药补充营养的同时,给顾客进行头部刮痧与重点穴位按摩的主要原因。
浮白穴中文名 浮白穴 解剖 有耳后动、静脉分支 主治 头痛,颈项强痛 配伍 配风池
[解剖]有耳后动、静脉分支;布有耳大神经之分支。
[主治] 头痛,颈项强痛,耳鸣,耳聋,齿痛,瘰疬,瘿气,臂痛不举,足痿不行。
[配伍]配风池、行间治偏头痛、目赤肿痛;配听会、中渚治耳鸣、耳聋;配肾俞、太溪、耳门治耳鸣、耳聋。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太阳、少阳之会。
【穴意】浮是漂浮的意思,白是指白发。总起来的意思是,漂浮再头是 的白发,此穴专治白发。
治疗少白头之法—刺激浮白穴//vodjk.com/sxzd/141128/103975.shtml //upload.vodjk.com/autothumb/c/cd/thumb_1024_576_cd351d42c5b3e13fa3d50d6920da53ea-1.jpg //vodjk.com/yclm/sxzd/ true 健康一线 健康一线 少白头 治疗 白穴 刺激浮白穴 治疗少白头 中医认为头发与肝肾有密切关系。肾藏精,肝主血。很多人经常熬夜不睡觉或者失眠,导致肝肾虚则精血不足,毛囊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反之,肝肾强健,上荣于头,则毛发浓密乌黑。而压力过大,情绪刺激或过度忧愁也是导致出现白发的原因。浮白穴具有理气止痛的功效,对于治疗少白头有着不错的效果。 2014-11-28
道医培训穴名 取法 功能 主治 备注
瞳子 在目外眦外0.5寸,当眶骨外侧缘凹陷处取穴 平肝熄风、明目退翳 头痛、目疼、目
赤、怕光羞明、迎风流泪、远视不明、内障、目翳 手足少阳之会
听会 在目屏间切?前,下颔股骨果状突后缘,张口有空处取穴 开窍聪耳、舒筋活络 耳鸣
、耳聋、聤耳流脓、齿疼、头面痛、下颔脱臼、口眼涡斜
上关 在颧骨弓上缘,当下关直上凹陷处取穴 聪耳镇痉、舒筋活络 耳鸣、耳聋、聤耳、口
眼涡斜、齿痛、面痛、惊痫、瘈__、青盲 手少阳、足阳明之会
颔厌 在鬓发中,当头维穴与曲鬓穴联机之上1/4与下3/4的交点处取穴 平肝熄风、镇痉止
痛 头痛、眩晕、目外眦痛、齿痛、耳鸣、惊痫、瘈__ 手足少阳、足阳明之会
悬颅 在头维与曲鬓穴之间,沿鬓发弧形联机之中点取穴 平肝熄风、消肿止痛 偏头痛、面
肿、目外眦痛、齿痛、鼻流浊涕 手足少阳、阳明之会
悬厘 在鬓角之上际,当悬厘穴与曲鬓穴之中点取穴 清热解表、消肿止痛 偏头痛、面肿、
目外眦痛、耳鸣、上齿痛、热病汗不出 手足少阳、阳明之会
曲鬓 在耳前上方入鬓内,当角孙穴前1横指处取穴 散风止痛、开关利窍 头痛连齿、颊颔
肿、口禁 足太阳、少阳之会
率谷 在廓尖上方、角孙穴之上,入发际1.5寸处取穴 平肝熄风、宁神止吐 头痛、眩晕、
呕吐、小儿惊风 足太阳、少阳之会
天冲 在耳廓根后上方,入发际2寸,率谷穴后约0.5寸处取穴 宁心安神、消肿止痛 头痛、
齿龈肿痛、癫证、痫证、惊恐、瘿气
浮白 在耳后乳突后上方,当天冲穴与头窍阴穴的弧形联机之中点取穴 祛风止痛、理气消
痰 头痛、耳鸣、耳聋、齿痛、瘰苈、瘿气、颈项强痛 足太阳、少阳之会
头窍阴 在乳突后上缘,当浮白穴与完骨穴的联机上取穴 平肝熄风、开窍聪耳 头痛、头晕
、颈项强痛、胸胁痛、口苦、耳鸣、耳聋、耳痛、四肢转筋 足太阳、少阳之会
完骨 在颞骨乳突后下缘凹陷处取穴 平肝熄风、宁神镇痫 头痛、颈项强痛、颊肿、喉痹、
龋齿、口眼歪斜、癫、痫、疟疾 足太阳、少阳之会
本神 在前发际上0.5寸,督脉(神庭)旁开3寸取穴 安心宁神、熄风镇惊 癫疾、痫证、小儿
惊风、头痛、目眩、半身不遂、颈项强痛、胸胁痛 足少阳、阳维之会
阳白 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取穴 头痛、目眩、目痛、雀目、外眦疼痛、眼睑润动
手足少阳、阳明、阳维五脉之会
头临泣 阳白穴直上,入发际0.5寸处取穴 散风清热、明目聪耳 头痛、目眩、目赤痛、流
泪、目翳、鼻塞、鼻渊、耳聋、小儿惊痫、热病 足少阳、太阳、阳维之会
目窗 在临泣后1寸,当头临泣与风池之联机上取穴 开窍明目、熄风镇惊 头痛、目眩、目
赤肿痛、远视、近视、面浮肿、小儿惊风、上齿龋肿 足少阳、阳维之会
正营 在目窗后1寸,当头临泣与风池之联机上取穴 平肝熄风、舒筋活络 头痛、头晕、目
眩、唇吻强急、齿痛 足少阳、阳维之会
承灵 在正营后1.5寸,当头临泣与风池之联机上取穴 宣肺利鼻、清热祛风 头痛、眩晕、
目痛、鼻渊、鼻衄、鼻窒、多涕、喘息 足少阳、阳维之会
脑空 在风池直上,督脉脑户穴相平处取穴 清热止痛、宁神镇惊 热病、头痛、颈项强痛、
目眩、目赤肿痛、鼻痛、耳聋、癫、惊悸 足少阳、阳维之会
风池 在项后与风府相平,当胸索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取穴 平肝熄风、清热
解表 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衄、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
、热病、感冒、瘿气 足少阳、阳维之会
肩井 在肩上,当大椎穴与索骨肩峰及索骨与肩胛冈两者联机的中点取穴 祛风清热、消肿
止痛 中风、乳痈、瘰历、难产、诸虚百损、肩背痹痛、手臂不举、颈项强痛。(孕妇禁针
) 手足少阳、阳维之会
渊腋 侧卧,当腋中线上,于第四肋间隙,举臂取穴 宽胸止痛、消肿通经 胸满、胁痛、腋
下肿、臂痛
辄筋 在渊腋前1寸,当第四肋间隙,侧卧取穴 降逆平喘、理气止痛 胸胁痛、喘息、呕吐
、吞酸、腋肿、肩臂痛 募穴;足太阳、少阳之会
日月 在乳头下方,当期门下1肋间隙取穴 疏肝利胆、健脾降逆 胸肋疼痛、胀满、呕吐、
吞酸、呃逆、黄疸 募穴;足太阴、少阳之会
京门 侧卧,于侧腹部,当十二肋骨游离端下际取穴 益肾健腰、健脾利水 肠鸣、泄泻、腹
胀、腰肋痛、溢饮、脊强反折、水道不利 募穴
带脉 侧卧,第十一肋骨游离端直下与脐相平处取穴 调理月经、健脾固带 月经不调、赤白
带下、疝气、腰腹无力、腰胁痛 足少阳、带脉之会
五枢 腹侧髂前上棘之前0.5寸,平脐下3寸处取穴 调经固带、理气止痛 阴挺、赤白带下、
月经不调、疝气、少腹痛、便秘、腰胯痛 足少阳、带脉之会
维道 在五枢穴前下0.5寸处取穴 调经固带、利水止痛 少腹痛、阴挺、疝气、带下、月经
不调、水肿、腰胯痛 足少阳、带脉之会
居? 在髂前上棘与股大转子最高点联机的中点处,侧卧取之 疏通经络、行气止痛 腰腿痹
痛、瘫痪、少腹痛 阳维、足少阳之会
环跳 侧卧屈股,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骨裂孔的联机上,外1/3的交点处取穴 祛风化湿
、疏通经络 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遍身风疹、挫闪腰疼、膝踝肿痛不能转侧
足少阳、太阳之会
风市 1.大腿外侧,腘横纹上7寸,大腿外侧中点2.直立垂手时,中指端止点处取穴 祛风化
湿、疏通经络 中风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遍身搔痒、脚气
中渎 在大腿外侧中点,腘横纹上5寸处取穴 祛风化湿、疏通经络 下肢麻痹、麻木、半身
不遂
膝阳关 在阳陵泉直上3寸,股骨外上骨果上方凹陷中取穴 化湿散寒、疏通经络 膝膑肿痛
、腘筋挛急,小腿麻木
阳陵泉 在腓骨小头前下缘,凹陷中取穴 疏肝利胆、舒筋镇痉 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
、膝肿痛、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破伤风、月经过多 合穴
阳交 外踝高点上7寸,当腓骨后缘取穴 宁心安神、疏肝理气 惊狂、癫疾、契?苁?、面肿
、胸胁满疼痛、膝股痛、下肢痿痹 阳维、足少阳之会
外丘 外踝高点上7寸,当腓骨前缘取穴 安神镇痉、疏肝宽胸 癫疾、胸胁痛、肤痛痿痹、
颈项痛 隙穴
光明 外踝高点上5寸,腓骨前缘处取穴 清肝明目、消胀止痛 目痛、夜盲、乳胀痛、下肢
痿、胫热膝痛 络穴
阳辅 外踝高点上4寸,腓骨前缘处取穴 祛风清热、疏通经络 偏头痛、目外眦痛、缺盆中
痛、腋下痛、瘰历、胸、胁、下肢外侧痛、疟疾、半身不遂、喉痹、缺盆肿痛 经穴
悬钟 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处取穴 平肝熄风、疏肝益肾 半身不遂、颈项强痛、胸腹
胀满、胁肋疼痛、腋下肿、膝腿痛、脚气、中风 八会穴之一,髓会
丘墟 在外踝前下缘与舟骨前上方凹陷处取穴 扶正祛邪、疏肝健脾 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中风偏瘫、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疝气、疟疾、下肢痿痹、外踝肿痛 原穴
足临泣 在第四、五跖趾关节后,当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处取穴 平肝熄风、化痰消肿 中风偏
瘫、疟疾、头痛、目外眦痛、目眩、乳痈、瘰历、胁肋痛、痹痛、足跗肿痛 输穴
地五会 第四、五跖趾关节后,当小趾伸肌腱的内缘取穴 散风清热、疏肝消肿 头痛、目赤
痛、耳鸣、耳聋、腋肿、胁痛、乳痈、跗肿、内伤吐血
侠溪 第四、五跖趾关节后,当趾蹼缘的纵纹头处取穴 平肝熄风、疏肝宁心 头痛、头晕、
惊悸、耳鸣、耳聋、目外眦赤痛、颊肿、胸胁痛、膝股痛、月行酸、足跗肿 荥穴
足窍阴 第四趾外侧,距爪甲角约0.1寸之爪甲根部处取穴 平肝熄风、聪耳明目 偏头痛、
目眩、目赤肿痛、耳聋鸣、胸胁痛、多梦、热病 井穴
肾精包括了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掌管着生育繁衍的功能,是生殖之精;后天之精是咱们食物中的水谷精微化生而来的,帮助人体生长发育,所以叫水谷之精或者脏腑之精。
男女的精华结合在一起会孕育出新的生命 。
肾精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荣华五脏 ,我们心、肝、脾、胃、肾这些五脏,还有六腑,就依靠这个肾精来滋养,好像是营养品一样。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消耗肾精,纵欲、熬夜、动怒更是会严重损耗人体的肾精,说话、做事、思考也会消耗肾精,可以说肾精支持着咱们所有的日常活动。
我们的肾脏里有固定的肾精,如果把身体比作一盏油灯,里面的油就是肾精,如果我们只点灯不加油,那迟早会油尽灯枯。人应该遵循昼夜转换的自然规律,该睡觉的时候要睡觉,咱们的各个脏器都需要正常休息来新陈代谢,输送营养、排除垃圾、更新血液,很多都需要人在深度睡眠时完成。每个时间都有每个器官的当令,如果器官不能休息,身体就会调动精气来自我保护。
我们的大脑的下面是脊髓,脊髓的下面是肾精,它们都是连通在一起的。中医讲“精生髓,髓生海”,精就是肾精,它坚固充盈,就往上生,生骨髓;骨髓又坚固,很充盈饱满,就能长养你的脑海,这个人的脑子就好使,四肢骨骼也强壮。所以大家都要好好珍惜保护自己的肾精,才能拥有 健康 快乐的人生。
长白发是人体衰老的一种表现,但现在有些年轻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白发也越来越多,看起来非常显老。中医认为头发是肾脏开出的花朵,肾中精气充足头发才会乌黑光亮。长期熬夜、缺乏 体育 锻炼、饮食不 健康 等导致的气血亏虚,头发的毛囊得不到濡养,头发就会变白、干枯、脱落。
所以想要头发变黑,应该以滋补肾精、益气养血、疏通经络为主,可以找专业的中医辨证服用 中药调理 。
平时也可以 按摩穴位 来辅助,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个穴位,可以帮助白发变黑,它就是 浮白穴 。这个穴位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距离耳尖一横指处,用拇指的指腹按住浮白穴,逐渐用力深按保持2到3秒松开,休息3秒再按,一按一松为一次,这样重复3到5分钟,会产生明显的酸麻感,每天早晚各做一回。
浮白穴属于足少阳胆经,具有疏肝利胆、散风通经、清热除湿、填精补肾的作用,也是治疗白发的常用穴位,当肝阳上亢直达头顶时,头部就会出现供血障碍,使毛囊得不到肝血的滋养,按揉浮白穴可疏通头部经络,清肝泻火,改善头部的气血运行,促进人体黑色素的分泌,逐渐让头发变黑。
关注 健康 ,关爱自己和身边人
点赞让爱心闪亮,转发让爱心传播,关注让爱心延续
您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互相交流,同享 健康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22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