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图然谷穴的名词解释然谷穴的功效与作用然谷穴的配伍功效然谷穴的主治病症然谷穴的按摩手法
然谷穴,也许我们很多人都不是很熟悉。不过,然谷穴是一个针对脾胃功能,帮助肠胃恢复,增强胃动力的一个穴位。按摩然谷穴,可以治疗暴食不消化,和各种肠胃不适。经常按摩然谷穴,对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脾和胃,都会有很好的养生保健的作用。
然谷穴位位置图
然谷穴,位于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当公孙后1寸。
然谷穴的名词解释
然谷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少阴肾经。荥(火)穴。别名:龙渊,然骨。舟骨粗隆部称“然骨”,穴在其下方凹陷处,故名“谷”。或释“然”为“燃”,穴属足少阴肾经荥(火)穴,故名。别名“龙渊”(见《针灸甲乙经》)谓有水中龙火之象,义同。穴义为,肾经外涌的地部经水在此大量蒸发水气。
1、然谷:然,燃也。谷,两山所夹空隙也。然谷名意指肾经外涌的地部经水在此大量气化。本穴物质为肾经涌泉穴传来的地部经水,性温热,至本穴后水液大量气化水湿,经水如同被燃烧蒸发一般,故名然谷。
2、龙渊:龙,变幻莫测、能大能小、见首不见尾之物也,此指本穴地部经水的各种变化。渊,深渊也,范围大也。龙渊名意指肾经经水在此由液化气,范围巨大。理同然谷名意。龙泉名意与龙渊同。
3、肾经荥穴:荥,极小的水流也。本穴物质为肾水气化的天部之气,在本穴的变化为散热冷降,冷降之液在地部形成极小的水流,故为肾经荥穴。
4、然谷穴属火:属火,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之气,其变化为散热冷降,所散之热直冲天之天部,有火的炎上特征,故其属火。
然谷穴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咽喉肿痛、消渴、月经不调、阳痿、阴挺、阴痒、遗精、足跗肿痛等。
2、然谷穴按摩然谷穴的功效:升清降浊;益气固肾、清热利湿、泻热、消胀、宁神。
然谷穴的配伍功效
1、然谷穴配肾俞穴、气海穴、志室穴:缓解治疗遗精;
2、然谷穴配肾俞穴、关元穴、太溪穴、三阴交穴:缓解治疗月经不调;
3、然谷穴配中极穴、血海穴、三阴交穴:缓解治疗阴痒;
4、然谷穴配承山穴治转筋;配气冲穴、四满穴:治石水;
5、然谷穴配太溪穴:治热病烦心、足寒、多汗。
然谷穴的主治病症
1、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膀胱炎,尿道炎,睾丸炎,精液缺乏,遗尿;
2、五官科系统疾病:咽喉炎,扁桃体炎;
3、妇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不孕症;
4、其它:心肌炎,阴痒,糖尿病,精神病。
然谷穴的按摩手法
1、准确地找到然谷穴,用大拇指用力往下按,按下去后马上放松。
2、当大拇指按下去的时候,穴位周围乃至整个腿部的肾经上都会有强烈的酸胀感,但随着手指的放松,酸胀感会马上消退。
3、等酸胀感消退后,再按上面的方法按,如此重复10—20次。双脚上的然谷穴都要按。如果是自己给自己做,则两个穴位可以同时进行。
然谷然谷 Rángǔ《灵枢·本输》
然谷-体表图(点击放大)
【定位】在足内侧缘,舟骨粗隆下缘凹陷中,赤白肉际。
【解剖】有(足母)趾外展肌,有跖内侧动脉,足底内侧神经。
【主治】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痿,小便不利,泄泻,胸胁胀痛,咳血,小儿脐风,口噤,消渴。
【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配伍】配承山治转筋;配气冲、四满治石水;配太溪治热病烦心、足寒、多汗。
【附注】足少阴经所溜为“荥”。
然谷
【穴位名】然谷Rangu 属足少阴肾经穴
【定位与取法】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仰卧位,取穴用体表标志法。
【局部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拇屈肌→趾长屈肌腱。浅层布有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支、足底内侧神经皮支和足背静脉网的属支。深层有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内侧动、静脉。
【功能主治 】①通经通络:下肢痿痹,足跗痛;胸胁胀痛;咽喉痛。②调理肾气: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不利,阴痒,白浊,泄泻;消渴。③清热利湿:黄疸。现用于肾炎,膀胱炎,不孕症,糖尿病等。
【操作方法】直刺0.5~0.8寸。可酌情使用灸法。
【配伍举例】配承山治转筋。配太溪治热病烦心。
道医培训然谷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灵枢·本输》,别名龙渊,然骨。位于在内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方凹陷中。现代常用于治疗咽喉炎、膀胱炎、尿道炎、月经不调等病症,直刺0.5~1寸。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17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9则养生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