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8月,全国着名中医内科学家。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后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近70载。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对内科杂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先后研制了“益肾蠲痹丸”、“复肝丸”、“痛风冲剂”等中药新药,获部、省级科技奖。2007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称号。2009年获首届“国医大师”称号。
“国医大师”朱良春93岁了,但他读报纸、看韩剧、用iTouch,笑称自己“年岁是大了,但反应思维还可以,心态没有老”。在他看来,真正的养生法则“一定是平实的、要靠坚持的,绝不会颠覆常识,也没有捷径可走。”
一喝70年的“养生粥”
朱良春有一碗喝了70年的“养生粥”。
在上世纪30年代末,他随老师章次公在上海行医,师徒日夜操劳,人逐渐消瘦。母亲把绿豆、薏仁、扁豆、莲子、大枣清洗干净,用黄芪浸泡过的水大火煮开,换小火煮40分钟,再放入枸杞煮10分钟,煮出来的粥不仅味美,而且能抗疲劳、强体力,朱良春吃了几个月后,精神开始好转,不再感觉疲劳,这个习惯保持了下来,到现在还坚持每天喝上一碗。
朱良春解释说,为心主血脉,心的功能正常,则气血运行正常、精力充沛,而有清热解毒功效的绿豆是入心经的、带点苦味的莲子也正好能够清心养心;肝藏血,肝经气血充足则体力强健,枸杞是补肝佳品;脾主运化,承担消化吸收功能,红枣、薏仁、扁豆都是健脾的,并有防病抗癌的作用;肺主气,肺气足了才会生机旺盛,薏仁补肺清热化痰的功效非常好;肾藏精,莲子、薏仁、枸杞都对肾有补益作用。“这几样东西合在一起能滋补、调和五脏,使正气充足、精力、体力旺盛,再加上大补元气的黄芪,食疗效果非常好。”
“养生没有捷径”
在他看来,维护健康没有秘诀,就是精神愉快、适量运动、勤于动脑、作息规律、饮食平衡5条。
朱良春认为,情绪困扰是百病之源,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冲动、暴怒等情绪波动、失衡,容易削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乐则长寿,神安延年,保持良好的情绪非常重要。
朱良春强调运动。“我的办法是,每天晚上站着收看新闻联播,一边看一边活动四肢,手臂来回摆动,有点像打太极拳,腿则下沉、弯曲,呈半蹲姿势,这样5分钟就能感觉身体变热,十来分钟就觉得微有汗意,这时我就不动了,慢慢放松。我认为运动一定要适量,贵在坚持。”
朱良春坚持“每日必有一得”。“我没什么嗜好,唯一的乐趣就是读书。每天晚上临睡前,我都要回顾自己今天有没有什么新的知识和体会,如果没有,我一定要去翻书看报,直到发现哪个观点特别好、哪句话特别精彩,我才能酣然入睡。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填补,让我不会感觉自己精神空虚,从而心安理得地入眠。”
“古人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符合人体规律的。朱良春感慨地说,现代人经常熬夜,但无论如何,要争取在夜里11点前睡觉。“每天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是阴阳交接的时候,这是一天中阴气最盛、阳气最弱之时,是最好的睡眠时间,如果连续熬夜,就会损耗人体阳气,即使你第二天睡到10点也不容易补回来。”
在饮食方面,朱良春讲究“节食可去病”,即饮食一定要合理搭配并有所节制。“宴请一般多是肥甘厚重的美食,我是不太参加的,实在推辞不掉,也尽量以素食为主,肥腻少吃一点。”
在朱良春看来,真正的养生法则必然是平淡的、朴实的,但又是需要坚持的。“养生没有捷径,健康也不可能一朝一夕获得,全靠自己身体力行、持之以恒。”
1 为什么黄芪比人参还好人参为大补元气之品,补气力量大,疗效快,却容易上火。临床上多用来治疗大病或久病,或血脱致气脱而出现短气神疲,周身乏力,肢冷,汗出而多,脉微欲绝等症。
黄芪补气,力量比较小,起效缓慢渐渐增加,不容易胸闷上火。
1.补气效果不输人参与西洋参、太子参相比来说,黄芪补气的效果毫不逊色,是适合老百姓补气的药。对于气虚、气短,容易感冒、易出汗的朋友,经常的吃黄芪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中医治疗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等,以及对于大病初愈的调养,和促进手术后伤口的愈合,都会用到黄芪。
2.心脑血管保护神黄芪本身具有强心、降压、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血管系统等作用,因此心血管系统不太好的人特别适合,普通人泡水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保护胃肠肝胆无论是胃肠还是肝胆,黄芪都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像肝炎、胃炎、胃溃疡等患者都是使用黄芪来进行治疗的。
4.抗癌黄芪中含有的多糖配合抗肿瘤药物能够增强药效,而且副作用会降低。有癌症的人,长期服用黄芪,能起到较好的抗癌效果。
区别二:一般来说,补气固表(提高抵抗力),健脾利湿(消肿)要用生黄芪。
区别三:炙黄芪擅长益气补中、治疗脾气亏虚,内脏出现下垂等情况,比如胃下垂
2.泡茶黄芪片5~10克(原则上每次不能超过15克),用沸腾的开水直接冲泡,盖好泡10~20分钟,当茶饮用。若想黄芪味出得更彻底,可反复冲泡。
3.煮粥黄芪15克,党参10克,梗米100克,大枣30克,先将黄芪和党参一起煎水取汁,再放大枣和梗米一起熬成粥,味道可口。国医大师朱良春每天就必吃一碗黄芪长寿粥。
4.烹饪若平时喜欢吃烧肉、烧鸭等,可以放适量黄芪,味道更独特,还可以起到滋补作用,效果非常不错。
对应症状:容易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气短懒言,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等。
禁忌人群:上火的人不能喝,容易火上加火。
2.贫血气短补血汤做法:取生黄芪25克、当归12克、生姜3片,大枣10克,鲤鱼洗净后放入煲滚的清水中,用大火煲开,改小火煲2小时后,下盐调味即可。此汤可补气生血,老少皆宜。
对应症状:容易疲累,心慌心悸,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唇甲淡白,头目眩晕,劳累时加重。
3.乏力腿肿、没胃口黄芪薏米粥做法:取生黄芪15g、薏米40g、茯苓20g、粳米200g、红枣10克。洗净放入沸水煮至成粥即可食用。
对应症状:眼睑或下肢轻微浮肿(常见于月经生理期前后、更年期、刚生完孩子时);倦怠乏力腿肿;肢节疼痛,小便不利,饮食没有胃口,大便稀溏等情况。
禁忌人群:小便频数,尿多,阴虚津伤,口燥咽干的人群。
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京联合举办首届?国医大师?表彰暨座谈会,30位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老专家获得了?国医大师?荣誉称号。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部门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92岁的朱良春获此殊荣。
当代中医界很多人都知道?朱良春现象?,这是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史载祥教授提出来的。他曾经跟随朱良春先生工作多年,目睹朱老不凡的学术成就, 深有体会地说:?朱良春先生在中医学术领域中的大家风范,博采百家,自成系统,更难能可贵的是,先生平生所处,偏于东南一隅,当今中医居地区一级,而影响 及于全国者,朱老一人而已。超越区位强势,独树一帜,声誉遍及国内外,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久病知医久病成医?
1934年,鲁迅先生在上海因结核病而痛苦的时候,朱良春在南通也遭受着同样病痛的折磨。但是,他们的结局大不一样。
朱良春因病休学一年,接受中医治疗。一年,对于一个勤学上进的17岁青年来说实在太长了。然而,朱良春并没有缠绵病榻,也没有仅仅停留在接受治疗上,而是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最后决定放弃商业中学的学习,转而学习中医。病愈后,朱良春发誓要?济世活人?。这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转折,也成就了又一段?久病知医?、?久病成医?的历史佳话。
多方拜良师 立志求高远
自1936年初起,朱良春先生先后学习于孟河御医传人马惠卿、章太炎任校长的国医专科学 校,还结交了曾国藩的外甥聂云台先生。聂先生不幸因糖尿病足而两下肢被截肢,但他矢志研究中医学,经过反复验证,总结出来两个治疗传染病很有效的方子:表 里和解丹、温病三黄丸。这位没有腿的研究者,把自己的智慧创造传给了朱良春,把自己身遭不幸却有大爱的精神也传给了朱良春。
1939年,朱良春在南通开业。当时正赶上登革热流行,他用聂先生的两个方子,或单行,或配以汤药,表里双解,解救了大批患者,也验证了中医药治疗外感热病的良好效果。朱良春名声大震。
育人不拘泥 山水万年青
1945年,朱良春与同道创办?南通国医专修学校?,培养合格的中医专科人才。而那时,上海的几所中医学校已经被国民党政府取消了。解放后,已经开业十年的朱良春,带头响应号召组办联合诊所、办私立中医院,后来又无偿地捐献给国家,成立了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公办中医院。
靠真诚,靠独特的人格魅力,他赢得了民间医生的信任,把他们的独门绝活变成国家的?科研成果?,让不识字的农民成了?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特约研究员?。这种?点石成金?的神奇事迹,不仅需要明亮的慧眼,更需要宽阔的胸怀,温暖的政策环境。
他讲课教学都是从临床实用出发,百分之百的都是?干货?,很受学员的欢迎。他常说:?经验不保守,知识不带走?。一定要把中医学的火种,播撒在祖国的山山水水,使之万年常青。
开拓虫类药 艰苦治顽痹
很多中医同人知道朱良春先生,都是因为他写的《虫类药之应用》。的确,在虫类药的应用上,朱良春先生是有开拓性贡献的。虽然古人早就认识了虫类药,也有运用虫类药的不少经验方剂。但是,没有系统地加以研究。
朱良春先生系统地搜集了古人的记载,而且一味一味地加以验证,取得经验之后再发表出来,提供给全国的中医同道。很多人在**之前就通过朱良春的文章,认识了虫类药的重要性,带动了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朱良春先生对于肝硬化的治疗,善于使用虫类药;对于脑外伤后遗症的治疗,也善于使用虫类药;类风湿关节炎号称?不死的癌症?,朱良春先生称其为?顽痹?,治疗的难度很大,他以虫类药加入祛风湿、补肝肾的药物之中,?益肾壮督治其本,蠲痹通络治其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顽痹?的控制和治愈,开辟了新的道路。
1989年根据朱良春的经验方研制的?益肾蠲痹丸?获国家新药证书,获国家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奖。该药的研制成功,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带来了福音,成为国家中医管理局?八五?科技成果推广用药和中国中西医风湿病专业委员会推荐用药并进入全国医保用药。
古稀再创业 志在千里心
1992,已经75岁、功成名就的朱良春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决心,支持子女艰苦创业,开创了?南通市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随着事业的发展,课题组经科技攻关,将朱良春先生所创?益肾蠲痹丸?改进成更高效、方便的第二代?浓缩益肾蠲痹丸?,深受海内外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和骨关节退变患者的青睐。2002年,该项目列入国家科技部?十五?重点攻关项目?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方案研究?。
研究所不断创下辉煌业绩,并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科研教学基地,应各地医院邀请开设特色门诊。2006年,以朱良春名字命名的?南通良春风湿病医院?正式成立。朱良春先生在90高龄、从医70余载的时候,又迈出了令人可羡可敬的一步。
国医大师的养生之道
很多初次见面的人,一听说老先生90多岁了还坚持每周出诊看病,身体还颇硬朗,必定打听他的长寿之道。
朱良春一辈子刻苦求学、艰苦创业、埋头研究,终年忙碌,很少有时间专门从事某种养生活动。也许正是这种长年牢筋骨、动心智的劳作,使他磨练出强健的体魄和过人的精力。如果一定要说有哪项具体养生措施的话,那就提两点:
一、一定要在子时前入睡
朱良春在担任院长的20多年中,白天既要上门诊,又要开会、处理行政事务,晚上回到家还要写文章,给患者回信。但是他都尽量在晚12点之前入睡。晚上23点到午夜1点,也就是子时,是人体阴阳交接的时候。这个时候是一天中阴气最盛、阳气最弱的时候。《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所以,这个时候是睡眠的最好时间。也就是要学会顺应大自然昼夜的阴阳变化,如果继续熬夜,或过了午夜1点入睡,就会耗损人体的阳气,第二天阳气不足,就打不起精神了。即使你睡到第二天10时都补不过来。
二、常年爱喝养生粥
朱良春为了解决身体疲劳的问题,经常用生黄芪煎沸,去渣后加入薏苡仁、杞子、百合、绿豆等同煮粥,早晚食之。此粥有益气健脾、解毒防病之功,朱良春常年服用。
朱氏养生粥:
配料:黄芪250克,绿豆50克、扁豆50克、莲子50克、薏米50克、大枣30克、枸杞10克。
做法:先做黄芪水:黄芪加入适量的水,小火煮15分钟,将水滗出,再加入适量的水,再煮15分钟,将水滗出。用这两次的黄芪水去熬粥即可。
其他原料加入特制的黄芪水,熬成粥即可。注意枸杞一定要等最后粥快熬好前再放,以免药性丢失。
这里给出的分量是五天喝粥需要总量,不是一天食用,否则就成了吃药了,而不再是饮食调养。
?朱良春:
此粥最早是母亲给我熬,后来是妻子给我煮,现在是女儿给我 做,可以说已经经历了三代人的手,坚持了几十年。虽然我觉得此粥使我受益匪浅,但是未必人人需要。就像中医的辨证论治需要个体化一样,中医的养生也需要个 性化,辨证养生是一个原则,不能跟着宣传跑,听别人一说就跟着学。应该结合自己的体质,做到辨证养生。?
大黄是中医常用的一味中药,被明代医家张景岳列为中药四维,大黄,人参,附子,熟地黄
给大家说一下大黄,大黄这个药首先他的作用就是推陈致新!
国医大师朱良春曾经患有血脂高,同时伴有冠心病和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经常交替服用麻仁丸和青宁丸,保持了大便的通畅,慢慢的血脂的问题就好了,冠心病也非常稳定!所以朱老说大黄可以推陈致新,延缓衰老。
他在胆结石,胆囊炎,冠心病血脂高等问题上都有应用。
并且亲自实践应用体会,生大黄确实有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功能。但是前提是体质必须是壮实的,体虚人群不建议去尝试。
胆结石一般和柴胡,蒲公英,郁金,金钱草,这些消炎利胆排石的中药一起用。
同时生大黄对于慢性肾衰竭,尿毒症人群有一定的降低血中尿素氮和肌酐的作用,可以内服也可以灌肠!
一般很多人都用来灌肠调理,大黄,附子,白花蛇舌草,丹参,六月雪等灌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14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