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在中医病机上主要反映为脾、肺、肾三脏虚损,如肝火犯肺、外邪犯肺、脾虚生湿、肾气虚衰,具体如下:
1、肝火犯肺
肝、肺可通过经络相通,肝气升发、肺气肃降,两者具有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作用,如出现肝气郁结现象,导致其升发疏泄作用减退,就会影响肺气肃降功能,使患者出现咳嗽症状。
2、外邪犯肺
风、寒、暑、湿、燥、火被称为六淫之邪,六淫之邪可由鼻窍、皮毛入侵,外邪内犯肺后会导致肺气壅遏不宣、清肃之令失常,从而导致气道不利、肺气上逆,出现咳嗽症状。
3、脾虚生湿
肺主气、脾主运化,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可充养肺气,所以长期脾虚会导致肺气衰退,从而出现咳嗽、气促等不适症状。
4、肾气虚衰
中医认为肾主纳气,肾气充足时吸入的气体经肺肃降,可下达于肾,若肾精亏虚时无法助肺吸气,就会使患者出现呼吸短促症状。
患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应及时就诊,根据自身情况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辨证论治,以免延误病情,患者经过治疗病情可以控制稳定,无需过度紧张。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关注袁大夫,科普 健康 知识,同享 健康 生活。欢迎收藏+转发!
医学知识科普我们是认真的,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慢性支气管炎是因长期的物理化学性刺激,反复感染等综合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凡有慢性咳嗽、咯痰连续2年,每年持续3个月以上者,在排除其他心肺疾病后,即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本病多见于老年,晚期可引起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对人民 健康 危害极大。其常见病因有:反复多次的病毒和细菌感染、大气污染、寒冷空气的刺激、过敏因素、机体内在因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吸烟使本病的发生率明显提高。
慢性支气管炎又分为:慢性单纯性支气管炎和喘息性支气管炎。本病属于中医学上的“内伤咳嗽”、“痰
证”、“饮证”、“喘证”等范畴。
【辨证用药】
见咳嗽痰多,痰白而稀,胸脘作闷,或胃纳不振,神疲乏力,大便时溏,苔白腻,脉濡滑。
二陈丸 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组成。功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用于咳嗽,痰多,痰白而粘,舌质淡胖,舌苔白腻,脉滑者。口服,每次9克~15克,每日2次。
止咳宝片 由紫苑、橘红、枳壳、百部、五味子、陈皮、干姜、荆芥、罂粟壳浸膏、甘草等药组成。功能:理肺祛痰,止咳平喘。适用于外感咳嗽,痰多清稀,色白而粘,咳甚而喘,或原有咳喘,因寒而发,痰多不易咯出之慢性支气管炎。口服,每次2片,每日3次。孕妇、婴儿及哺乳期妇女忌服。肺热、肺燥之干咳及咳痰带血者慎用。
桂龙咳喘宁胶囊 由桂枝、龙骨、半夏、黄连等组成。功能:化痰止咳,降逆平喘。用于风寒或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气喘,痰涎壅盛者。口服,每次3粒,每日2次。
气逆咳嗽,面红喉干,咳时引胁作痛,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黛蛤散 由青黛、蛤壳组成。功能:清肝利肺,降逆除烦。用于咳嗽,痰少,两胁胀痛,烦躁易怒,舌红苔黄少津者。口服,每次6克,每日1次。
干咳短气,痰少而稠,口咽干燥,午后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
百合固金口服液 由百合、地黄、熟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当归、白芍、桔梗、甘草组成。功能: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肾阴虚,燥咳少痰,痰中带血,咽干喉痛者。口服,每次10毫升~20毫升,每日2次。
蛤蚧定喘丸 由蛤蜥、瓜萎子、紫苑、麻黄、鳖甲、黄芩、甘草、麦冬、黄连、百合、紫苏子、石膏、苦杏仁、煅石膏组成。功能:滋阴清肺,止咳定喘。用于虚劳久咳者。口服,小蜜丸每次9克,或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
喘促短气,动则尤甚,声低气怯,舌淡,脉虚浮无根。
金咳息胶囊 由生晒参、蛤蜥、黄芪、川贝母、五味子等组成。功能:补肺纳气,止咳平喘,理肺化痰。适用于肺脾两虚,肾不纳气所致咳痰白,气喘时作,疲乏无力,畏寒背冷,苔白,脉沉的患者。口服,每次3粒,每日2次~3次。
新碧桃仙片 由淫羊藿、知母、百部、粉草藤、夏枯草、土茯苓、何首乌、胆汁、马兜铃、甘草酸铵组成。功能:化痰,止咳,清热,平喘纳气。治疗痰热阻肺,肝肾不足引起的痰多而黄或黄白相兼,咳嗽气短,气喘,动则喘甚,手足冷。口服,每次4片,重者每次6片~8片,每日3次~4次。寒性咳喘不宜用本品。
以上药品尽管均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但用药指征明显不同。二陈丸用于咳痰稀白,容易咯出之咳嗽。止咳宝片适用于痰多不易咯出的患者。桂龙咳喘宁胶囊适用于痰涎壅感,气喘的患者。黛蛤散清肝利肺,降逆除烦,适用于咳嗽,痰少,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者。百合固金口服液、蛤盼定喘丸均可用于肺阴不星型的慢性支气管炎,后者补气降气作用稍强。金咳息胶囊、新碧桃仙片均用于肺肾气虚咳喘,前者补肺肾之气作用较强,后者化痰止咳作用强于前者。患者可根据自身症状分别选用。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关注袁大夫,科普 健康 知识,同享 健康 生活。欢迎收藏+转发!
# 健康 科普大赛# #新作者扶植计划# #青云计划# #把 健康 带回家#
3.热闭心神证
证候:咳嗽气促,痰声辘辘,烦躁,神昏谵语,高热不退 ,甚则四肢厥冷,舌红绛,苔黄而干,脉细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化痰开窍。
方药:清营汤加减。
4.阴竭阳脱证
证候:高热骤降,大汗肢冷,颜面苍白,呼吸急迫 ,四肢厥冷,唇甲青紫,神志恍惚,舌淡青紫,脉微欲绝。
治法:益气养阴,回阳固脱。
方药:生脉散合四逆汤加减。
5.正虚邪恋证
证候:干咳少痰,咳嗽声低,气短神疲,身热,手足心热,自汗或盗汗 ,心胸烦闷,口渴欲饮,或虚烦不眠,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润肺化痰。
方药:竹叶石膏汤。
细目四:肺结核
一、西医病因病理
1.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原学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支杆菌 引起。
(2)感染途径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排菌的肺结核患者 是主要传染源。
2.病理: 结核病基本病理是炎性渗出、增生和干酪样坏死 。
二、诊断标准
(1)全身结核中毒症状及呼吸道症状:
1发热(长期午后低热或不规则高热)、盗汗、体重减轻;
2纳差、乏力;
3咳嗽、咳少量黏液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
(2)体征 多无阳性体征,如肺上部尤其肩胛间区 出现叩诊音浊、湿啰音等应疑诊肺结核。
(3)结核菌素试验:3岁以下婴幼儿呈阳性反应,提示有活动性结核;成人阳性只说明有结核感染史,但若高稀释度(1IU)呈强阳性,常提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灶 。
(4)血沉 增快有助于结核活动性的判断及治疗效果判定,但血沉正常亦不能除外活动性肺结核。
(5)X线检查: 对肺结核诊断有很高价值 。肺结核早期发现、分型和分期,确定病变性质、范围、部位、转归以及治疗方案等都必须依据X线检查。
(6)痰结核菌检查: 是诊断肺结核的主要依据 ,亦是考核疗效、随访病情的重要指标。
(7)纤维支气管镜及活组织病理检查 : 有助于不典型或疑难病例的诊断。
三、肺结核分类
1999年我国制定了结核病新的分类法,分为原发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型肺结核(包括浸润性肺结核、空洞性肺结核、结核球、干酪样肺炎、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其他肺外结核、菌阴肺结核。
四、西医治疗
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 化疗应该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使用敏感药物 的原则。我国应用的第一线化疗药物主要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第二线化疗药物有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
具有独特的杀菌作用,能杀灭酸性环境中的结核菌:吡嗪酰胺;
最常用的`抗结核药――异烟肼;
主要不良反应为第VIII对颅N损害的氨基糖苷类:链霉素。
五、预防
接种卡介苗 是预防肺结核病最有效的办法。
中 医:
一、中医辨证论治
1.肺阴亏损证
证候:干咳,咳声短促,咳少量白黏痰,或痰中有血丝或血点,色鲜红 ,胸部隐隐闷痛,低热,午后手足心热 ,皮肤干灼,口咽干燥,少量盗汗 ,舌边尖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
方药:月华丸加减。
2.阴虚火旺证
证候:咳呛气急,痰少黏稠或吐少量黄痰,时时咳血,血色鲜红,午后潮热,五心烦热,骨蒸颧红,盗汗量多 ,心烦失眠,性急善怒,胁肋掣痛,男子梦遗失精,女子月经不调 ,形体日渐消瘦,舌红绛而干,苔黄或剥,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3.气阴耗伤证
证候:咳嗽无力,气短声低,咳痰清稀,色白量较多,偶或夹血,或咯血,血色淡红,午后潮热,伴有畏风怕冷,自汗与盗汗并见 ,纳少神疲,便溏,面色白,舌质光淡,边有齿印,苔薄,脉细弱而数。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保真汤加减。
4.阴阳两虚证
证候:咳逆喘息少气,喘促气短,动则尤甚,咯痰色白,或夹血丝,血色暗淡,潮热,自汗,盗汗 ,声嘶或失音,面浮肢肿,心慌,唇紫肢冷,形寒,或见五更泄泻 ,口舌生糜,大肉尽脱,男子滑精、阳痿,女子经少、经闭 ,舌质光淡隐紫少津,脉微细而数,或虚大无力。
治法:滋阴补阳。
方药:补天大造丸加减。
细目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一、西医病因病理
1.病因:①吸烟;②空气污染;③职业危害;④电离辐射;⑤遗传因素等。
2.病理
(1)解剖学分类 ①中央型肺癌;②周围型肺癌。
(2)组织学分类
1)小细胞肺癌 :又称小细胞未分化癌,恶性程度最高 ,约占肺癌的10%~15%。
2)非小细胞肺癌:主要有以下几种:
鳞癌 :又称鳞状上皮细胞癌,包括梭形细胞癌,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 .
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胸部X线检查是发现肺癌的最基本方法 。
2.病理学检查对肺癌的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 。
四、诊断
40岁以上男性长期或重度吸烟者应提高警惕。
早期,刺激性咳嗽,咳痰,痰中带血;
中期,胸痛,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晚期,恶病质;
五、西医治疗
非小细胞癌早期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可切除的晚期(ⅢA)患者可采取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放疗,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ⅢB)患者可采取化疗与放疗联合治疗,远处转移的晚期患者以姑息治疗为主。小细胞肺癌以化疗为主,辅以手术和(或)放疗。
中 医:
一、中医病因病机
全身为虚、局部为实的疾病,虚以阴虚、气阴两虚 多见,实则不外乎气滞、血瘀、痰凝、毒聚 之病理变化。
二、中医辨证论治
1.气滞血瘀证
证候:咳嗽不畅,咯痰不爽,胸胁胀痛或刺痛,面青唇暗,大便秘结,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或涩 。
治法:活血散瘀,行气化滞。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2.痰湿毒蕴证
证候:咳嗽,痰多,气憋胸闷,或胸胁疼痛, 纳差便溏,身热尿黄,舌质暗或有瘀斑,苔厚腻,脉滑数。
治法:祛湿化痰,清热解毒。
方药:导痰汤加减。
3.阴虚毒热证
证候:咳嗽,无痰或少痰,或有痰中带血,甚则咯血不止, 心烦,少寐,手足心热,或低热盗汗 ,或邪热炽盛,羁留不退 ,口渴,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或数大。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散结。
方药: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
4.气阴两虚证
证候:咳嗽无力,有痰或无痰,痰中带血, 神疲乏力,时有心悸,汗出气短 ,口干,发热或午后潮热,手足心热 ,纳呆脘胀,便干或稀,舌质红苔薄,或舌质胖嫩有齿痕,脉细数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化痰散结。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细目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一、西医病因
最常见的病因――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 。
二、临床表现
1.主要症状及体征
(1)代偿期 常有慢性咳嗽、咯痰和喘息,稍动即感心悸、气短、乏力和劳动耐受力下降,并有不同程度紫绀等缺氧症状。
(2)失代偿期 主要表现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2.主要并发症 主要并发症有肺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
三、西医治疗
(一)急性期
1.控制呼吸道感染 :是本病治疗的关键所在;
①院外感染:一般以革兰阳性菌 为主,可首选 大环内酯类、二代以上头孢菌素类和三代以上喹诺酮类,可口服或静脉滴注。
②院内感染:一般为革兰阴性杆菌 为主,首选 三代头孢菌素类。如合并真菌感染,则给予抗真菌药。
2.改善呼吸功能,抢救呼吸衰竭 持续低浓度(24%~35%)给氧。
3.控制心力衰竭 轻度心力衰竭给予吸氧、改善呼吸功能、控制感染后症状即可减轻或消失。较重者加用利尿剂能更快控制心衰。如果心衰控制不满意再考虑使用强心药物。
(1)利尿剂
(2)强心剂
(3)血管扩张剂
4.控制心律失常
5.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短期大剂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抢救早期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有一定作用。
6.营养支持疗法
7.并发症的处理
(二)缓解期
积极治疗肺部原发病,防治引起急性发作的诱因,如感冒和呼吸道感染等,提高机体免疫力。
中 医:
一、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病位在肺、脾、肾、心 ,属本虚标实之证。
二、中医辨证论治
(一)急性期
1.痰浊壅肺证
证候:咳嗽痰多,色白黏腻或呈泡沫样,短气喘息,稍劳即著,脘痞纳少,倦怠乏力 ,舌质偏淡,苔薄腻或浊腻,脉滑。
治法:健脾益肺,化痰降气。
方药:苏子降气汤加减。
2.痰热郁肺证
证候:喘息气粗 ,烦躁,胸满,咳嗽,痰黄或白,黏稠难咯 ,或身热 ,微恶寒,有汗不多,溲黄便干,口渴,舌红,舌苔黄或黄腻 ,边尖红,脉数或滑数 。
治法: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方药: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3.痰蒙神窍证
证候:神志恍惚,谵语,烦躁不安,撮空理线,表情淡漠,嗜睡,昏迷,或肢体#FormatImgID_3#动,抽搐,咳逆,喘促,咯痰不爽,苔白腻或淡黄腻,舌质暗红或淡紫,脉细滑数。治法:涤痰开窍,息风止痉。
方药:涤痰汤加减,另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4.阳虚水泛证
证候:面浮,下肢肿,甚则一身悉肿 ,腹部胀满有水,心悸,咳喘,咯痰清稀,脘痞,纳差,尿少,怕冷 ,面唇青紫,舌胖质暗,苔白滑,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二)缓解期
1.肺肾气虚证
证候: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白清稀如沫,胸闷,心慌形寒,汗出,舌淡或暗紫,脉沉细微无力,或有结代。
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方药:补肺汤加减。
2.气虚血瘀证
证候:喘咳无力,气短难续,痰吐不爽 ,心悸,胸闷,口干,面色晦暗,唇甲紫绀,神疲乏力,舌淡暗,脉细涩无力。
治法:益气活血,止咳化痰。
方药: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89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山楂生姜枸杞红枣茶的功效
下一篇: 女性宫寒最怕三种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