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肝脏排毒拔罐拔哪里

医点通 2023-07-31 21:34:46

肝脏排毒可选择肝俞穴、太冲穴、合谷穴等位置进行拔罐,具体分析如下:

1、肝俞穴

肝俞穴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在此处拔罐可以疏肝理气、清热除湿,提高肝脏功能,避免体内毒素堆积。

2、太冲穴

太冲穴属于足厥阴肝经,若肝脏内毒素堆积过多,在此处拔罐可平肝息风、清热利湿,帮助机体排毒。

3、合谷穴

还可选择合谷穴进行拔罐,该穴位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处,可改善因肝脏毒素堆积所致的发热、头疼、多汗、黄疸等表现。

此外,还可选择行间穴、膻中穴、支沟穴等穴位拔罐,帮助肝脏排毒。患者饮食上需忌辛辣、生冷、油腻的食物,还可适当运动,促进机体代谢,必要时可前往医院处理,提高生活质量。

拔罐减肥是拔哪个部位?拔罐减肥穴位图?

拔罐是古老的一种治病方法,虽然过程很痛苦,但是可以为人体带来很多的好处,可以消除身体的多种不适症状,对健康可以带来很多的好处,但是拔罐也是要讲究方法的,正确的方法才可以为人体带来很多的好处,下面就来详细了解拔罐减肥是拔哪个部位吧。
1、背部拔罐减肥穴位
以下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上拔罐,留罐10~1
5分钟,每周2~3次。
1、脾俞穴
位置: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功效:发散脾胃之热,主治腹胀。
2、三焦俞穴
位置:第一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2指宽处;功效:将全身水湿气通调至膀胱经,再排出体外。
3、膈俞穴
位置:背部第七胸椎棘突,正中线旁开1.5寸处;功效:瘦背,利气、开胸膈。
4、肝俞穴
位置: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功效:疏肝利胆,理气明目。
5、胃俞穴
位置: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功效:主治胃脘痛、腹胀。
2、腹部拔罐减肥穴位
以下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留罐20分钟,每周2~3次。
1、中脘穴
位置:上腹部,位于肚脐上方4寸;功效:聚集及传导水液和脂肪。
2、天枢穴
位置:腹中部,肚脐旁边2寸;功效: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
3、气海穴
位置:下腹部,肚脐正下方1.5寸;功效:可治水肿鼓胀,脘腹胀满,大便不通。
4、关元穴
位置:上腹部,肚脐正上方1.5寸处;功效:募集小肠经气血、传导任脉水湿的效用。
5、建里穴
位置:上腹部,肚脐正上方3寸处;功效:主治腹胀、水肿,可消除腹部水中肥胖。
6、水分穴
位置:上腹部,肚脐正上方1寸处;功效:健脾和胃,益气行水,可治腹胀浮肿。
7、石门穴
位置:下腹部,脐中下2寸;功效:可消水肿,缓解腹胀。
3、大腿拔罐减肥穴位
以下穴位选择适宜体位,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5分钟。每周2~3次。
1、血海穴
位置: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功效:瘦腿,清血利湿。
2、承扶穴
位置:位于臀部横纹线的中央下方;功效:瘦大腿,促进腿部脂肪燃烧。
3、风市穴
位置:位于下肢的大腿外侧部;功效:运化水湿,消除下肢水肿肥胖。
4、殷门穴
位置:大腿后面,承扶穴与委中穴的连线上,承扶穴下6寸;功效:瘦大腿,改善大腿水肿。
5、伏兔穴
位置:位于大腿前隆起的股直肌处;功效:主治膝腿麻痹,能减肥瘦腿。
6、梁丘穴
位置: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的凹洼;功效:能消除下肢浮肿肥胖。
4、小腿拔罐减肥穴位
1、足三里穴
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功效:通经活络、促消化。
5、拔罐注意事项
1、拔火罐要找准穴位
拔火罐,首先要讲究部位是否正确,拔火罐不只是哪里疼在哪里拔火罐,中医讲究辨证施治,除了疼痛部位的穴位要拔火罐外,还要在疼痛的相关穴位拔火罐,才能达到效果。如有的患者腰疼,可能还需要在腿部的穴位拔火罐。很多市民并不了解人体的穴位情况等,因此拔火罐最好到相应正规医院拔。
2、紫印未消失不宜重复拔
有的人在一次拔火罐后,疼痛没有完全消失,又在疼痛部位继续拔火罐,希望能够通过这种强效的手段治愈疾病。其实,这种是错误的。如果上次拔火罐部位的紫红印记还没有完全消失,是不能在紫印部位连续拔火罐的,要更换到相关穴位。否则不但不能缓解疼痛问题,还可能带来更多的问题。
3、拔火罐两小时后再洗澡
拔火罐时,有的人尽可能地延长拔火罐的时间,以为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然而专家提醒,拔火罐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0分钟或10分钟之内,如果时间太长,拔火罐部位很可能出现起泡、破溃甚至感染。

女人拔罐哪个部位排毒

女人拔罐哪个部位排毒

女人拔罐哪个部位排毒,拔罐可以说在我国有很悠久的历史了,而且在中医疗法中非常的受欢迎,很多人都会将这个应用于中医,它对人体很多疾病有一定疗效,那么女人拔罐哪个部位排毒?

女人拔罐哪个部位排毒1 女性拔罐排毒,常用到以下几个穴位:

1、背俞穴,指人体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后正中线旁开1、5 寸处,左右各12穴,在此条线上拔罐,能畅通五脏六腑之经气,调理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促进全身气血运行,起到排毒的作用。

2、涌泉穴,足少阴经第一个穴位,位于人体最下部足掌心处,体内湿毒之邪容易蕴集于此,在此拔罐能够疏通足少阴之经气,排除体内湿毒浊气。

3、天枢穴:位于肚脐两边左右各三指宽处,与肠胃联系紧密,对调节脏腑有明显的双向性疗效,既能止泻,又能通便。通过拔罐刺激,能确保肠道健康,清除肠道内累积的宿便,排除体内多余的毒素。

4、合谷穴: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通过拔罐刺激合谷穴,能减轻或消除大肠经脉处组织和器官疾患,排出体内堆积的毒素。

一、能否排毒

事实上,拔罐是医学专家所认可的一种养生方式,如今人们对这方面的需求也比较多,所以现在非常火。中医里常说,无痛则无痛,无痛。这就是说毒素积聚堵塞,而把它疏通就好了。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拔罐也能起到排毒的作用。

二、利益

此疗法在热的帮助下,除去皮肤上的空气,然后吸收皮肤,让局部排淤,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它能很好地清除体内的寒气、湿气、淤积、毒素等,此外,舒筋活络、活血止痛都有不错的效果,对于某些疾病的治疗或预防也有很好的效果。

三、什么地点有效

实际上拔罐的位置可以选择的比较多,但对女性来说,两旁、腰、及肩周和膝盖部位比较好。女性体寒多半是由于女性多发于上边这几个部位,而且这些部位的穴位比较多,可以调理身体。

女人拔罐哪个部位排毒2 拔罐排毒的原理

拔罐主要是利用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子吸附在施治部位,造成充血现象,从从而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逐寒祛湿,排毒祛病的效果。拔罐的排毒功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拔罐的排毒功效

调整阴阳

针对人体经络穴位拔罐,配合针刺或艾灸,可以使机体阴阳偏胜,偏衰得以纠正,促使阴阳转化,达到阴阳平衡,调整某些脏器之功能。

疏通经络

拔罐疗法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历上的相互影响机制,通过对经络,腧穴的负压吸引作用,鼓动经脉气血,濡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衰弱的脏腑机能得以振奋,鼓舞正气,加强祛除病邪之力,从而使经络气血恢复正常,排毒祛病。

调节血液循环

拔罐所产生的充血,淤血,或血液反复灌注,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负压的良性刺激,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血管舒张功能和管壁的.通透性,加强局部血液流动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增强新陈代谢

拔罐产生的负压可使消亡的上皮细胞迅速脱落,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及皮下组织血液罐流量增加,改善皮肤的呼吸作用,更有利于汗腺与皮脂腺的分泌,协助肾脏加强排泄体内的废物,加强了局部气体交换,从而加速排出体内的废物,毒素,加强新陈代谢。

拔罐排毒位置

合谷穴:手背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骨头延长线交点位置。

体内毒素沉积,容易导致新陈代谢运作受影响,扰乱正常的生理机能。通过刺激合谷穴,能减轻或消除大肠经脉处组织和器官疾患,排出体内堆积的毒素。

天枢穴:位于肚脐两边左右各三指宽处。

天枢穴与肠胃联系紧密。对调节脏腑有明显的双向性疗效,既能止泻,又能通便,通过拔罐刺激,能确保肠道健康,清除肠道内累积的宿便,排除体内多余的毒素。

曲池穴:位于手肘内侧弯曲位置,将手臂弯曲时用拇指按压凹陷处感到微痛即为该穴。

曲池穴与人体新陈代谢练习密切,人体日常排泄废物都要借助肠道器官,所以经常刺激该穴位,可以帮助排毒减压。

女人拔罐哪个部位排毒3合谷穴:手背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骨头延长线交点位置。

体内毒素沉积,容易导致新陈代谢运作受影响,扰乱正常的生理机能。通过刺激合谷穴,能减轻或消除大肠经脉处组织和器官疾患,排出体内堆积的毒素。

天枢穴:位于肚脐两边左右各三指宽处。

天枢穴与肠胃联系紧密。对调节脏腑有明显的双向性疗效,既能止泻,又能通便,通过拔罐刺激,能确保肠道健康,清除肠道内累积的宿便,排除体内多余的毒素。

曲池穴:位于手肘内侧弯曲位置,将手臂弯曲时用拇指按压凹陷处感到微痛即为该穴。

曲池穴与人体新陈代谢练习密切,人体日常排泄废物都要借助肠道器官,所以经常刺激该穴位,可以帮助排毒减压。

在拔罐的穴位上涂按摩乳或凡士林,选择大小适宜的火罐或真空罐对穴位进行留罐,时间保持10-15分钟左右即可。

1、应根据不同的部位选择大小合适的罐子,拔罐时火焰要旺,动作要快,罐口向上倾斜,避免火源掉下烫伤皮肤。

2、拔罐时要选择适当的位置,像皮肤褶皱处,凹凸不平的骨骼处以及毛发较多的地方,均不宜拔罐。

3、使用多个罐子拔罐时,火罐的排列距离一般不宜太近,否则会因皮肤被火罐牵拉而产生疼痛,同时由于罐子的互相排挤,也不容易拔牢。

4、皮肤具有过敏,溃疡以及水肿等病症的患者不宜拔罐。

家庭拔罐常用穴位

01大椎穴
这个穴位位于是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节阴阳等功效。

02风门穴
此穴在第二椎下两旁,为风邪出入之门户,主治风疾,如头痛,,感冒,咳嗽,发热等病症。

03膏肓穴
此穴位于位于人体的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宽处,本穴为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的常用穴,可缓解支气管炎,哮喘,慢性胃炎等病症。

04脾俞穴
此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腹胀、腹泻、呕吐、水肿等病症。

05合谷穴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位于在手背,第1、2掌骨间,该穴可治疗牙痛、面部等疾病。

06命门穴
此穴位于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间,对于胃下垂,前列腺炎,虚损腰痛,遗尿,月经不调病症等一定的缓解作用。

07承山穴
此穴承山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该穴是治疗小腿痉挛,腿部转筋等疾病的的常用效穴。

08委中穴
此穴位在人体的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如果是腰部及背部的病,都能用这个穴位治疗,例如腰背痛、下肢痿痹、腹痛,等病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88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