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魇俗称“做噩梦”,指恐怖、害怕、焦虑的梦境。对患者的身体有立即威胁,使患者自恐惧中惊醒,事后能回忆,对刚才发生的事历历在目。症状发生时,患者的情绪表现通常是焦虑、害怕、惊恐,也有愤怒、生气、难为情、厌恶及其他的负面情绪表现。
梦魇的发生
研究报告,梦魇好发于快速眼动期的下半夜。性别上,在孩童阶段男女发生率相等,至成人期男女差异是1:2~1:4,且女性较常见。另有报告,10%~50%的儿童3~5岁时常发生梦魇。75%的人可记得一次或几次儿童期的梦魇发作。50%的成人承认至少有偶然梦魇发作。频发性发作(一周一次或多次)的发生在10%的成人中。
梦中可怖的情况绝不会出现在现实日常生活中,一般的情形是儿童自3岁开始就有梦魇发生,但一直到3~4岁才能描述,几乎一半以上的小孩都有梦魇的经验,6岁以后才逐渐消失,只有少数的青少年和成年人持续梦魇,这些人通常是边缘型人格疾患(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且是感情脆弱的女性。50%成人的梦魇;找不到精神科或内科的问题,只是与白天的压力有关而已,如创伤后压力引起的梦魇。
心灵深处有重大创伤经验的人,容易出现反复性的梦魇。研究报告指出,这类型梦魇的发生,可从快速眼动期或睡眠的第二、三期发生,通常是发生创伤后或1个月之后,80%的患者发生在创伤后的3个月内,并且有将近50%的患者,在发生梦魇后的3个月内症状会缓解,也有例外的持续发生者。
梦魇的发生也有由药物导致者,如某些安眠药或戒断症。特定的人格特征、童年艰难成长境遇、青壮年人际关系不良、带有恐怖色彩的事件、睡姿不当、躯体不适或精神分裂症等,都是梦魇产生的因子。
梦魇发生时,想跑跑不了,想喊喊不出,想起起不来,拼命挣扎也不能挣脱,一旦醒来仍心有佘悸,恐惧不安,呼吸心跳加快,影响睡眠质量。
处理建议
梦魇的治疗以精神心理及行为治疗为主,包括认知治疗(cognitivetherapy)、行为治疗(behavioraltherapy)、系统减敏(systematicdesensitization)、松她技术(relaxationtechniques)、冥想(imagery)及催眠(hvpnosis)。
对于频繁发作者,考虑使用抑制性药物治疗,但必须由专业医师处理。
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也越来越注重,在白天忙碌了一天以后,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在床上好好地休息一下,美美地睡上一觉,但是我们有时候在做梦时梦见?梦魇?,那么有人提出了问题人在睡觉遇到?梦魇?时,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其实?梦魇?是反映我们的心理状况的现象,我们应该积极调解我们的精神状态。
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每一个人在白天的所思所想也许会在梦中反映出来,那么睡觉做梦出现?梦魇?的现象是我们在白天工作生活时精神压力较大所导致的,如果一段时间内我们经常遇到?梦魇?我们就要积极调整自我的心情和精神状态,这样就会减少做梦时遇见?梦魇?的次数,有时候梦境也是反映我们身体状况的一种方式,我们的身体压力过大或者超负荷运作就会导致睡眠不好。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状态,早睡早起,生活作息规律,拒绝暴饮暴食,增强体质锻炼。身体好了,我们的睡眠也就自然好了,在睡前注意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这也会影响我们的睡眠。还有一部分人群常年在晚上睡觉遇到?梦魇?,这就有可能是身体出现了某些病症,建议这一部分的朋友及早去医院检查自己的身体状态。
其实?梦魇?也不是特别可怕,当我们遇到?梦魇?时不应该过于敏感,积极地调整自己的状态。晚上做噩梦醒过来也可以站起来放松一下,喝一点水或者舒展一下筋骨,这样可以促进我们的睡眠质量,我们每一个人拥有一个好的身体健康状况才是获得良好睡眠的基础,谢谢大家的观看
梦魇的感觉很不好,醒着却无法发出声音,无法移动肢体,就像灵魂附着在一具尸体上面。不但如此,这时候大脑会急切的想要入眠,人会无法抗拒的入睡,眼前会慢慢变黑,意识也会模糊。但这时候人出于对渴望拥有意识的本能和对梦魇的恐惧,极力想摆脱梦魇立刻醒来,却因为不能动,苦于无法起身。这时候有人来碰你一下或则叫你名字,就可以立刻醒来。
人在睡觉中,大脑处于休眠状态,中途会做梦。很多人都知道,在睡觉的时候,大脑中深睡眠浅睡眠不停交替。当大脑浅睡眠时,人就会做梦;深睡眠的时候,就完全没有意识,感觉是在没有光的深海里一样。正常情况下人都是从浅睡眠中醒来,当你很不幸从深睡眠中醒来时,发生梦魇的可能就很高了。这时候,如果你醒来却不能动,是因为大脑中负责接收信息的中枢苏醒了,而负责运动的中枢仍然在睡眠中,这时候你就只能眨眼,出气,但是却动不了,甚至连想咬自己的舌头弄醒自己都办不到。关于梦魇的解释就这么简单,其实和中风的病人没什么区别。因为大脑中一部分仍在睡眠,醒来的那部分在影响下而继续入眠,所以会产生无法抵挡的悃意。在这半梦半醒过程中,人脑在这时候想到的东西都极容易投射成幻觉,和视网膜传送来的信息中途结合,传到人的信号处理中枢。因为真实程度极高,通常连大脑也会被欺骗。
了解了梦魇,希望大家不要对其感到过分恐惧,也不要因为以前梦魇时产生的幻觉有什么心里的阴影。我之所以了解这么多,是因为有很多这样的经历,大多和睡眠不规律有关,呵呵~。还有就是因为很讨厌梦魇时候的感觉,发生梦魇时都要想方设法把自己弄醒。办到这个也不容易,我先给大家说些预防梦魇的方法。
主要是养成健康的生活规律,还有就是睡前少喝水啊,不想睡的时候不要勉强自己啦。因为入睡的时候也有可能会有梦魇,不过好象出现幻觉的几率比较低。
当你梦魇了的时候,想弄醒自己,也有几个方法。梦魇的时候动手和脚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可以试着摆动脑袋。我现在已经练到可以90度摇动脑袋,和四肢的轻微移动了。还有就是弄醒自己后不要睡在那里不动,这样极有可能又出现梦魇。最好要立即开灯起身,去喝点水,坐一坐,等头脑清醒一点再继续睡觉。
清理一下自己坏的想法。凡遇到的事情多往好处想。在改变一下自己睡觉的姿势:右侧卧,腿自然弯曲,左臂自然放松放在左侧身上,右手轻轻触及脸,这是佛教里的“吉祥卧”,试试吧!
做梦是一种生理现象,但有些人认为做梦是一件坏事,认为做梦使自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时间长了还会损伤大脑。其实这种担心和恐慌是没有必要的。
做梦对人有许多好处,德国神经学家科思胡贝尔教授认为,做梦可以锻炼脑的功能。他说,大脑细胞平时活动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就是在强烈的脑力劳动时,活动的脑细胞也只是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脑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如果这些休眠状态的脑细胞长期得不到使用,势必会逐渐衰退。休眠状态的脑细胞为了自我防止这种衰退现象,就只有借助睡眠时做梦来锻炼自己和演习自己的功能,以达到自我完善、不致衰退的目的。也有人认为做梦可能是人脑的一种工作程序,对大脑白天接受的信息进行整理,大脑白天不能处理的信息能在梦境中得到很好的处理,白天苦苦思素而无法解决的难题能在夜晚的梦境中迎刃而解。例如,俄国著名文学家伏尔泰常常在睡眠状态中完成一首诗的构思,苯分子的环状结构是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梦中发现的。
根据脑电图的测试也发现,人脑在做梦时的活动是相当强烈的,我们能够从做梦时测到快速的、紊乱的脑电波,其强度有时会超过觉醒时的强度。从这一点来看,做梦是锻炼人脑功能的一种自身需要。我国古代有句话说:“盲人无梦、愚夫寡梦。”这话虽有点武断,但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见识少和愚笨者是很少做梦的。反之,做梦多者也多半是思维和想象能力较丰富的人。当然,不睡则罢,一睡就恶梦连篇,就应另当别论了。
做梦也应像做其他事一样,有一个度,过度则会适得其反,损害人的身心健康。惊慌恐怖的梦境常常使人从睡眠中惊醒,醒后又很难再入睡;强烈而深度的梦会在大脑细胞中留下深深痕迹,使大脑得不到休息而疲劳。一般认为,做梦最好以第二天能回忆起昨晚做过一场梦而又不能回忆起具体梦境为度。
神经衰弱患者往往入睡困难,好不容易睡着了又往往被恶梦惊醒,干扰了其正常睡眠,使其白天昏昏沉沉、无精打采,甚至由梦还会产生疑病症和焦虑症,加重病情的发展。
据湖北省中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周晓宁介绍,人的睡眠是由深入浅的,一睡觉就处于深睡眠期,这时的人不会做梦。1-2个小时后,人开始进入浅睡眠期,首个梦便由此开始,而后循环出现,人一晚上通常要做4-6个梦。
有的人多梦,有的人少梦,这主要是因为有些人喜欢回想梦,因此就会感觉自己梦多。
周晓宁说,梦的回想力主要与人的性格和思维方式有关。一般来说,性格内向、有些神经质的人会多梦。特别是当他们处于忧虑、压力过大之后,出现睡眠障碍导致频繁做梦,醒来后又不问缘由地把它视为症状而枉自恐慌,同时,为摆脱失眠痛苦想方设法寻求安眠措施,结果情况越来越严重。
对于这样的人,周晓宁建议,看看心理医生,尽量把注意力从自身转移到外界,同时再辅以一些促进睡眠的药物。
对于做梦,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精神科主任黄怀钧也认为,做梦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人在睡眠过程中,意识的清晰度会下降,当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回忆和想象刺激人的大脑皮层的某些部分并留下痕迹,并且当大脑皮层的这些部分在人的睡眠中还保持着兴奋状态时,日常生活中留下的痕迹就活跃起来,引起了梦。
不过,黄怀钧提醒,人要是经常做噩梦或梦游就一定要就医了,因为这样的人是一种睡眠障碍上的疾病,长期有睡眠障碍容易导致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栓的发生。
当人做噩梦时,一定要及时把他叫醒,因为在梦魇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痛苦。当人起来后,还会带来情绪的沮丧、焦虑不安、失眠抑郁、反应迟钝,如果这样的情况反复出现,就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威胁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84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