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饮酒对健康的利弊(喝酒真的一点好处都没有吗?喝酒对身体的利弊有哪些?)

祝由网 2023-07-11 19:20:48

传统医学认为,酒为水谷之气,味辛甘,性热,适量饮酒有活血行血、祛风散寒之功效。所以,酒为百药之长,从古到今都有饮酒可治病强身的观点。但传统医学也认为“酒极则乱”、“酒大伤身”。长期大量饮酒则会伤气耗血、损肾之精、生疾动火、损害健康。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若夫沉湎无度,醉以为常者,轻则致疾败行,甚则伤躯陨命,其害可甚言哉。”

饮酒的利

饮酒对健康的利弊不能一言以蔽之,要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偶尔小酌,可使人精神振奋,欣快,解除消极情绪。或是在受凉感冒,乍暖还寒时,饮用少量的酒可以防止感冒,这都是我们的一些生活常识。

现代医学认为,适量饮酒,可以增加食欲,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减轻心理负担,预防心血管疾病;同时酒精还能扩张血管,加快心率,促进血液循环,有效地调节、改善体内的生化代谢及神经传导,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古代中医很早就知道酒有舒筋活血等药用作用,将酒中加泡药材,制成各种药酒,如虎骨酒、史国公酒等,能治愈许多病症,如关节炎、神经麻木等。跌打损伤,也多用白酒进行外部揉擦,清瘀止痛。适量饮酒还具有防止心肺病发作和减少动脉硬化的危险。有研究显示中小剂量的饮酒能够降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病率或死亡率。适量地饮用葡萄酒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减轻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有利于身体健康。

饮酒的弊

但长期过量饮酒则对人体各器官系统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导致脏器的损害。短时间内大量饮酒,可致急性中毒。

轻者,肢体控制不灵,往往丧失了文明和礼貌,表现为兴高采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喋喋不休,夸夸其谈,但其辨别力、集中力、理解力明显下降,反应迟钝,或烦躁多语,恶心呕吐,失去自制。

重者,可见昏睡、昏迷、面色苍白,呼吸缓慢,体温下降,甚至危及生命。长期过量饮酒,则会引起慢性中毒,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表情淡漠,或出现慢性胃炎及心、肝、肾、神经等脏器组织病理性改变。

酗酒可导致多种疾病而缩短寿命

有资料表明,因酗酒患脑中风而死亡者为不饮酒者的3倍。长期饮酒多的人,还会发生酒精中毒性心脏病、冠心病,严重者可出现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这是因为过量饮酒者,酒精的吸收与排泄都较快,此时,血浆中有收缩血管作用的儿茶酚胺浓度升高,引致血压升高。而且经常饮酒者喜食荤菜、咸菜下酒,因而摄入大量的钠,导致血压增高。急性酒精中毒的兴奋期,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样管壁薄弱的脑动豚更易破裂而发生脑中风。据统计,酗酒者寿命比不喝酒的人平均短20年。

饮酒的量

关于饮酒量的问题,目前在饮酒的人口调查和临床研究中,一般以饮酒单位来计算。1饮酒单位指1杯(ldrink),为13.2克酒精,相当于124~180毫升葡萄酒,360毫升啤酒,45毫升烈性酒。非饮酒者指任何酒精饮料类型的乙醇饮量<1杯/月;饮酒者指任何酒精饮料类型的乙醇饮量>0.5杯/日。少量至中度饮酒者的酒精饮量0.5~1杯/日或1~14杯/周;重度饮酒者为>14杯/周或2杯/日。

饮酒与健康的关系是复杂的,饮酒量也因人而异。因职业和个人健康状态而不同,健康饮酒量亦不相同,统一的标准未必适应,但必须以不损害健康为原则。

许多专家建议:对少量至中度饮酒习惯者,经医生核实后,不因饮酒影响健康问题,可不必要求戒酒;对无饮酒习惯者也不要因健康问题或为了预防冠心病而尝试饮酒;对重度饮酒者应坚决劝告戒酒,杜绝再饮酒。

喝酒真的一点好处都没有吗?喝酒对身体的利弊有哪些?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在我国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都占有重要的位置,酒成了一种传统文化。在现代,酒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交际纽带,觥筹交错中得到乐趣,酒到微醺时气氛活跃,酒过三巡后敞开心扉,可以说是人们的壮胆药,也是人们的忘情水。

一、酒对人体的好处

1.酒能壮人胆

中医上讲,胆气虚的人易胆怯易惊,优柔寡断。而《汉书·食货志》中曾这样记载,“酒,百药之长也”,酒是烈燥火热之物,而胆气虚的人饮酒后可以补充胆气。中医认为,肝胆相照,肝胆相表里,饮酒过多,血热内盛,肝火旺盛,人处于火气大的状态,就容易冲动,一冲动就能做出许多平时不敢做的事情,所以酒能壮胆。

2.酒能通神明

酒能通神明、畅心智、活血络,在人心情不舒服,或者抑郁愁苦的时候,喝酒能畅达气机、舒筋活血,所以才有人“借酒消愁”,喝酒之后,身体飘飘然,忘掉许多愁事,肝脾之间的郁结之气也暂时被解开。但“借酒消愁”的方式并不可取,因为真正的忧愁,还是需要去解决问题的根源,喝酒只是逃避,终究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本,所以才有“借酒浇愁愁更愁”的说法。

3.酒能当中药

在中医里,酒也是一味中药,比如《药性赋》中记载,“酒有行药破结之用”,而且在中药炮制过程中,有很多中药是需要使用酒来炮制的,一些眼科和头面部疾病常用的清热苦寒之药用酒炮制之后可以引药上行;一些温补肝肾的中药通过酒制之后可以缓和酸涩之性,增强温补肝肾的作用;一些活血通络的中药,经过酒制之后,活血通络的作用会更强;还有一些有腥气的中药,用酒制之后可以起到矫臭的妙用。

二、酒对人体的害处

酒对人体有很多益处,是不是就可以无节制的饮用呢?肯定不是,古人曾经告诫,“人生有度,过则为灾”,正如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面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过饮不节,害人顷刻”,所以,为了健康,不要酗酒。

1.酒对肝的伤害

酒为大热之品,长期大量饮酒,会让酒毒入体,最易伤肝,肝主筋开窍于目,酒伤肝,会出现爪甲不荣、手足震颤、视力减退、视物昏花等症状;肝主疏泄,促进体内水谷精微的吸收和糟粕的排泄,饮酒过度,会给肝脏带来大量负担,疏泄失常,酒毒累积,从而引发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等疾病。肝为将军之官,仅次于心为君主之官的地位,牵一发而动全身,肝脏受伤之后,身体解毒能力也会下降,从而造成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2.酒对脾胃的伤害

酒毒湿热,伤及脾胃,就容易出现纳差、脘腹痞满、倦怠乏力、嗳气等症状。一次超量饮酒就会导致胃出血、急性胃炎,而连续大量饮酒,极有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慢性胃炎和胃溃疡。长期喝酒伤胃,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消化不好,身体失养,体质就差,也容易感染其他病。

3.酒对心的伤害

酒毒入心,心主神明,就容易出现记忆衰退、心悸失眠等症状,脾气也会变得暴躁不安;过度饮酒引起心肌纤维变性,失去弹性,心脏扩大,胆固醇增高,不仅心肌炎的病例高发,而且动脉硬化、冠心病的患病机率也远远高于适度饮酒者。整个心脑血管系统因而呈现危机四伏的状态。

4.酒对肺的伤害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而酒具有辛热散气的作用,长期大量饮酒容易耗散肺气肺阴。

5.酒对肾的伤害

酒毒日久则伤肾,容易出现腰膝酸软,甚则生理功能衰退。

饮酒对健康的利弊

其实,中医认为:酒具有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的功能;但是长期饮酒、过饮、痛饮则有害健康。原因是什么?小编就分益处和害处讲一讲。

缓和不安、减轻痛感。

少量饮酒,可以使人情绪欢心,减弱大脑抑制功能,缓和紧张情绪。

适量饮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适量饮酒,可以扩张血管,使人心跳加快,引起人的温暖感。

可以改善吸收更能。

少量饮酒,可以增加胃液分泌,胃液可以改善胃粘膜的吸收功能,因为酒呈弱酸性,这就是可以助消化的依据。

严重醉酒,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损害。

如:头晕、呕吐、口渴、昏睡,引起胃炎和肝炎,这样的不适,一般要持续24小时才会缓解。

慢性乙醇中毒。

这是长期饮酒的恶果,据统计,10个酗酒的人,会出现1个肝硬化,还会引起脑萎缩,多发性神经炎还有严重的对酒精的依赖性,停止喝酒,可见惊恐不安、还可能出现幻觉或癫痫发作。

心理行为变化。

长期大量饮酒,会使自己麻木,缺乏责任感与道德感,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不关心他人,因此,造成家庭破裂,打架斗殴,自己毁灭自己。

喝酒的好处和坏处有哪些

喝酒有利于身体健康
如果适量地喝酒,又有点好菜,心情舒畅,往往会化害为益,收到意外的好处。因为酒精经肝脏分解时需要多种酶与维生素的参与,酒的酒精度数越高,肌体所消耗的酶与维生素就越多,故应及时补充。新鲜蔬菜、鲜鱼、瘦肉、豆类、蛋类等均可作为佐菜。
而咸鱼、香肠、腊肉等食品,因含有色素与亚硝酸盐,与酒精反应不仅会伤害肝脏,而且易造成口腔与食道粘膜的损害,所以,不宜过多用以佐菜。
只喝酒不吃菜肝脏遭殃
有些人饮酒时只喝酒不吃菜,就会使肝脏遭殃。从保健角度来说,酒的醇度越高,越要吃动物性蛋白质丰富的菜,这也是饮酒的一个窍门,市场上出售的保肝药中就含有蛋氨酸和胆碱成分。
而牛肉、烧鸡、鱼以及其他动物性食品和大豆制品中,含大量蛋氨酸和胆碱。因此,吃这些食品等于服了保肝药。碱性食物,如醋拌的凉菜、青菜及水果等,对保护肝脏也有益。
另外,酒和肉都是酸性食物,喝酒同时吃些呈碱性的食物如蔬菜,就可以中和酸性,从而减轻肝脏的负担。在喝酒时多吃鱼、鸡肉、豆腐和豆豉等也有益处。
酒后易渴可吃些水果
酒精有利尿作用,能将盐分随尿排出。为补充体内盐分的损失,饮酒后的翌日清晨,最好喝一杯淡盐水。由于酒本身的利尿作用,加之菜肴中的盐分增加了血液浓度,所以酒后易产生渴感。这时一杯接一杯地饮水,对肝脏也不利。
最好的办法是吃些水果,这样既可中和酸性,水果中的糖分又能促使酒精在体内燃烧,从而减少其对肝脏的毒害。
在喝酒的同时吃饭,补充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减少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饮酒同时吃些蔬菜,也可减轻肝脏负担。醋拌凉菜以及水果都是很好的选择,它们既可起中和作用,水果中的糖分又能加速酒精在体内燃烧,同时补充的维生素C、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等重要的抗氧化剂,也可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毒害。
饮酒的危害

日常生活中,经常饮用的酒有啤酒、葡萄酒及白酒。各种酒的来源,酿造工艺及乙醇含量即酒精度数各不相同。酒精度数通常是指酒中所含乙醇量的百分比(按容量计)如北京啤酒含乙醇5.4%,葡萄酒含乙醇约11-16%,通常称11-16度,白酒含乙醇38-60%,其中含乙醇38%的又称为低度白酒。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第七条是“如饮酒应限量”,并有一段文字说明过量饮酒的害处。少量饮低度酒并不一定有害,但过量饮酒甚至酗酒肯定是有百害而无一益。那么究竟可以饮什么酒?又如何限制饮酒的量呢?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大量数据提示,如果每天饮酒量不超过24克乙醇,即相当于540毫升啤酒,200毫升果酒,60毫升40度的白酒则危险性降低。
长期饮酒可以导致体内多种营养素缺乏。酒是纯热能食物之一。在体内可分解产生能量。但不含任何营养素,过量饮酒第一减少了其它含有多种重要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的摄入.其次,可使食欲下降,摄入食物减少,以及长期过量饮酒损伤肠黏膜,影响肠对营养素的吸收,以上都可导致多种营养素缺乏。
酒中乙醇对肌体的组织器官有直接毒害作用,对乙醇最敏感的器官是肝脏。连续过量饮酒能损伤肝细胞,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进而可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
过量饮酒影响脂肪代谢。乙醇减慢脂肪酸氧化,可能有利于膳食脂质的储存,肝脏脂肪合成增多,使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发生甘油三酯血症的可能性增大。
此外人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过量饮酒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危险。酗酒还可引发暴力事故等,对个人健康及社会治安都有害。
最近人们常常谈到果酒的有益作用。法国有一项报告发现某些饮酒地区的冠心病较其它地区少。但是,心脏病危险性的减少不能全都归因于红酒中的某些成分,因为在法国红酒消费量高的地区,蔬菜和水果的消费量也多,而蔬菜和水果的抗氧化能力较高。这些资料表明是饮果酒者的生活方式(如吸烟较少,蔬菜,水果消费量高等)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减少。
综上所述饮酒对人体健康有利有弊,少量饮用低度酒有些益处,但长期多量饮酒有害。尤其对青少年及孕妇。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酒精的危害更为敏感。因此青少年不能饮酒。乙醇对孕妇的有害作用波及胎儿发育,甚至诱发胎儿先天性畸形,所以孕妇绝对禁止饮酒。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84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