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应该废弃电视、游戏等电子机器呢?如同任何事物一样,电子技术的开发是一柄双刃剑。对于技术开发者而言,游戏只是玩,我们没有必要在玩的时候还要背上那么多的疑虑和负担。玩就是玩,只要玩家能从中感到乐趣就足够了。
但从人脑发育的长远眼光来看,不是不可以玩游戏,关键是要掌握好平衡,而现状是一些孩子已经失去了平衡,整日沉溺于游戏,却让自己的大脑发育水平下降,这真是得不偿失的举动。
一个职员如果白天在公司用脑,感到疲劳的时候,晚上可以玩玩电子游戏或看看电视。这样会让大脑得到休息,做到了劳逸结合,大脑就会精神起来,第二天工作时也许会想出一个好的方案。如果能够这样对待玩电子游戏和看电视的话,那就是积极可取的。
人们只要用大脑,它就会疲劳,所以让大脑休息是很有必要的。我们玩电子游戏,只是为了让大脑得到休息。如果能把握好这个分寸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了。
2 回复:网络的利与弊
中国青年报消息:2月26日,民盟北京市委发布了题为"关于电子游戏与未成年人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他们在对北京市9个区县的600余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后发现,88%的学生玩电子游戏,昼夜连续(20小时以上)玩过电子游戏的学生达7%,14.8%的学生患有网络成瘾症。这份报告提供了中学生接触电子游戏情况的有关数据,分析了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症情况,并呼吁警惕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症"的蔓延。
成瘾"症状":身体心理俱受害
调查报告指出:电子游戏可以训练人的手脑配合能力,起到开发大脑、提升智力的作用;可以激发钻研、创造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但是,未成年人由于社会认知不足和自我防护意识缺乏,沉湎于游戏会引发违法犯罪,带来游戏者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伤害。同时,网络游戏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具有文化内涵的计算机软件,内容情节和背景信息必然反映制造国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具有制造国的文化特征。未成年人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必然在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上受到影响。
一、网络成瘾带来心理和躯体疾病
报告指出,网络成瘾不仅影响人的心理,还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引起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病,紧张性头疼,焦虑,忧郁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同时,由于玩游戏时全神贯注,身体始终处于一种姿态,眼睛长时间注视显示屏,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睛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脖子酸痛,头晕眼花等。本次调查显示:玩电子游戏后感到眼睛痛的占36%;脖子酸痛的占27%;头晕的占15%。同时,沉迷于网络游戏,容易使未成年人减少人际间交流,产生自闭倾向,甚至会患上"电脑自闭症"。
二、使在校生学习成绩下降
目前,在校生因迷恋网络游戏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旷课、逃学的现象日益普遍。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容易上瘾,很难控制自己的占65%;玩起来就没完,自己控制不了的占18.1%;总想玩游戏,不想上学也不愿做作业的占5%;认为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玩游戏会使学习成绩受影响的占73.4%。
三、引发社会难题
电子游戏一般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未成年人长期玩飞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会使他们模糊道德认知,淡化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到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因为玩电子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正逐渐增多。本次调查的数据显示:认为因玩游戏性情变暴躁的占27%;认为玩游戏与校园暴力相关的达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了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条款,但可操作性不强,还缺乏必要的惩罚性条款,执法力度弱。对法律的普及、宣传也不够。
此外,缺少针对网络成瘾症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专业机构,缺乏及时救助的措施,一旦孩子出现成瘾问题,家长干着急,不知怎么办。
Q浪费学生时间
去年5月,广州市芳村区教育局在一家网络公司的帮助下,实现了"校校通",学生和学校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交流。芳村教育局此举,标志着广州的教育部门,第一次对网络的使用采取正面的态度。在"校校通"网络中,学生和教师,便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沟通。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教师也认为QQ与网络是一个中小学生难以回避的新生事物,但对学生是不是要使用QQ以及学习网络,表现出一种非常矛盾的心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近中学的徐老师就在一次家长会上说,现在一些学生开始玩网络游戏了,有些还偷偷地用QQ进行一些交友活动,如果学生沉浸在这种难以自拔的QQ交流中,会占去大量的时间,而现在学生这个时候,最重要的还是学习,如果让孩子过多玩这类游戏,显然对孩子的学习不利。
作者:大魔导师R2C62008-3-11 14:52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网络的利与弊
我个人认为网络这东西,在于人自己的自觉性和自我控制.
作者:大魔导师R2C62008-3-11 14:55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网络的利与弊
在平常的生活中,一种物体都有它的利与弊。比如像味精,它可以调味,使饭菜更香,但如果吃多了,会中毒;酒,每天喝一小杯,可以强身健体,可是喝多了,反而对身体有害……所有的物体都是这样的,何况是网络,这样一个有着巨大诱惑力的现代化科技。
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老师让查资料,用网络;同学聊QQ,用网络;观看电影,也用网络……网络的作用几乎是大于了书籍,电视。果真如此吗?让我们做个调查来看看吧。
我个人认为,小学阶段,网络对同学们的利占30%,弊占60%,休闲,娱乐占10%。
全班100%的同学可以上网,但在网上干什么,就有不同了。现在我们班男生中兴玩一种名叫《冒险岛》的网络游戏,这种游戏一玩就上瘾,因为它是一种不会完的游戏。每次“盛大网络公司”都会出新的关数。我们班有许多同学为了玩它,都忘了写作业,吃饭。这里面居然还有班上数一数二的好同学。他们 每个星期五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开电脑,打游戏,平时等到家长不在家,他们也偷偷地打游戏。他们不光在家里打,还把这些话题带到学校里,这样也影响了上课、学习,有的同学还因为睡眠不足而上课走神。
我认为还有更为严重的是,现在的同学不管家里有没有钱,他们都用金钱来交换游戏,为了这个虚拟的世界,不惜花费真的金钱。QQ中的QQ秀、领养宠物,网络游戏里面的点卡……我们班的同学还开始“卖号”,他们在买《冒险岛》游戏里的帐号,密码。练得等级越高,卖得价钱就越高,有的同学由此就得到了80元钱,而有的同学为得到高级,居然花100多元钱买好号,这样一来,网络游戏的性质就变成了金钱的交易,它的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网络游戏本来就是不让未成年人玩的。但同学们不仅要玩儿,而且还要搞出这些东西,真是可恶。网络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游戏,而且还有色情,暴力等对青少年有害的信息!真是弊上加弊!
网络可以让我们的学习更方便一些,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一些。可是当我们不正确地对待网络时,那么,它可能就是个危险的工具。我认为,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网络还是弊大于利。
让我们正确地看待网络,使用网络,让网络更好地造福于大家吧!
有害。
有些东西在某些方面来说的确是非黑即白的。我以前也觉得不就是游戏嘛,玩一下会怎样呢?可当我前两个星期回家,看到家里小孩(侄子外甥堂弟)的时候,我就对给小孩子玩电子游戏的行为深恶痛绝。
两个小外甥,一个小男孩一个小女孩,姐姐一年级,弟弟幼儿园大班,父母教的很好,和乡下的小皮孩完全不同,很少吵闹。就是这样的小孩,我表妹在某个晚上给他们手机玩吃鸡,随后连着几个晚上都跑来闹着玩手机,表妹拗不过他们只好给他们玩。后来表妹回自己家了,他们又看上了我的手机,我当时心软给了他们玩,他们的小手还没手机大,怎么玩也不知道,但那目不转睛,全神贯注的样子,和那些瘾君子一样!我当即决定不能再给他们玩了,电子毒药的名号原来不是凭空而来!我很震惊,也很担心,现在的小孩子都在做些什么?
电子游戏作为一种娱乐方式,设计者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给人满足感,然后是如何加强玩家的粘性,你想想,作为成人都有那么多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更何况是没有任何阅历的小孩?
有人说可以玩益智游戏,益智游戏首先是游戏然后才是“益智”,益智我始终觉得是噱头,要不父母怎么会安心给孩子玩呢?你以为你能控制住自己的孩子,其实你并不能,放任去玩,你得到的是一个整天哭闹,没有活力,早早学会宅在家的小大人,这不是危言耸听!!!与其玩那些益智游戏,不如自己花多一些时间好好陪伴自己的孩子。孩子需要的不是手机,而是父母的陪伴。
还有些人说,那我和孩子约法三章,每天规定玩多少时间不就好了,肯定不会沉迷。首先,玩电子游戏不应该成为孩子的日常活动,而应该作为一种奖励性质的东西,表现好了四五天才玩一次,甚至是一个星期一次。你和孩子约法三章的应该是在完成作业的前提下,学多少新知识,新才艺,这才是应该有的约定。备受敬仰的乔布斯曾经也透露过他不会让自己的孩子玩电子游戏,并且尽量少的接触电子产品(大意如此)。
孩子一旦玩过游戏,就很难忘记那种滋味了。急需成长的年龄,需要各种养分的浇灌,这时候有多用心,日后就有多优秀。给孩子玩游戏,的确会有一时的安稳,但孩子的其他方面都会被荒废,以后再想纠正就很难了。
其实吧,这是现代都市青年普遍都有的一种“病”,叫“报复性失眠”
什么意思呢?就是白天属于自己的时间太少了,工作太忙碌,比如只能坐在公司洗手间的马桶上刷刷抖音什么的。
到了晚上,闲下来了,虽然感觉困,但大脑认为你要珍惜属于自己的时间,于是去指挥你玩游戏、看视频,这是大脑的一种报复行为。
至于怎么办,其实作为过来人,我给你的建议是顺其自然,以后的人生中你会渐渐地减少这样的情况,那时候周围的人会说你变成熟了,可你那时也无法区分区别在哪儿,到时你回来再看看我的回答,你会淡淡一笑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84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大人和小孩缺钙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