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者多采用节食和药物治疗方法进行减肥,但是不当的节食和药物治疗往往带来较多的副作用也应当引起注意。近年来,关于减肥导致的神發注厌食的报道日渐增多,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神经性厌食(anorexianervosa)-词系1874年首创,亦称神经性食欲不振,以长期原因不明的厌食,显著的体重减轻为其特征。发病年龄在10岁以上,女性青少年为多见,约占90%,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家庭条件比较优越,自我要求比较高的女性身上。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与极度衰竭,影响身心健康与发育。
这样的女性年龄多在15〜25岁,为苛求体形美,严格限制进食或采用不正确的药物减肥方法,不吃正常饭只吃零食,最终使大脑的摄食中枢发生紊乱,以致食欲极度缺乏而出现明显的消瘦。
内分泌专家常把神经性厌食者的临床特点归纳为〃两个25,两个有,两个无"。"两个25〃是说年龄低于25岁,体重比正常体重低25%以上;"两个有〃是指对进食有偏见和进食习惯的改变,常有明显的消瘦和闭经;〃两个无〃是指既无器质性疾病,又无明显的精神系统疾病。大部分患者对食物感到厌恶,或者进食后立即恶心呕吐,长期如此就发生了严重的营养不良。这种表现多数只属于精神性反应,而不是由于消化道或体内其他系统的器质性疾病所致。个别人还有神發注贪食或者贪食和厌食交替出现的情况。
神经性厌食在国外为常见病,患者绝大多数由于畏惧肥胖影响形体美,而有意识地限制饮食,多数学者认为是一种精神内分泌疾病,由于特殊的精神心理变态而进食过少,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体重减轻,以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根据我国医学界的研究,国内神發注厌食患者多数是由于减肥不当、慢性精神刺激或学习工作过度紧张而逐渐发病,以青春期女性为多见,表明这一时期性格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剌激的影响。
神经性厌食患者的下丘脑释放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的功能减低或丧失,可能是由于中枢神经中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代谢紊乱所致,患者的精神心理异常,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能活性增强的结果,其内分泌改变可能由于严重营养不良引起,而不是原发性下丘脑功能紊乱的结果。
明显的厌食是本病的典型症状,每日进食量较发病前减少2/3以上,患者消瘦,体重下降超过原体重的20%以上,除厌食外并可见恶心、呕吐及顽固性便秘。
由于长期的进食过少,营养极度缺乏,患者可出现营养不良及低代谢症状,显得身凉、畏冷、苍老,皮肤干燥、脱屑并缺乏弹性,体表毛发浓长。由于代谢低下,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降低、体温降低,甚至出现水肿。女性患者由于卵巢功能萎缩而出现闭经。多数病例尚能支持一般室内活动、能上学念书等。但容易疲乏无力,少数病例精神抑郁、反应淡漠,虽然已极度消瘦,但仍不思饮食。出现这种副作用,主要由于节食的不当。如果长此下去,最后会导致全身功能衰减,甚至造成死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80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新药好还是老药好(老药新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