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止头痛
头痛时,用食指按揉太阳穴,有胀痛感为度,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揉2分钟或冲一杯淡盐水饮服,一般性头痛可得到缓解。若是偏头痛可拿一张纸卷成圆锥形(最好不透孔),将开口一端捂住鼻子和嘴,用力向袋内呼气,以减少大脑中的氧气,反复数次可缓解或解除头痛症状。
耳鸣不止
耳鸣时立即咬牙切齿,右耳鸣咬左边牙,左耳鸣咬右边牙,两耳齐鸣,双侧都要咬。每天早晚空抖下巴、磕牙各百余回,也可减轻耳鸣。
心烦不安
揉捏小指端少冲穴和中指端的中冲穴各3分钟,心烦不安会渐渐消除。
肾虚腰痛
先将双手互搓至发热,然后用手掌上下来回搓腰部,每日3〜4次,每次3〜5分钟。也可用双手握拳,自上而下、自右而左,轻轻捶敲腰部,每曰数次,每次5分钟。
听力下降
用双手食指对耳前正中耳孔口的耳门、听宫、听会3个穴位进行按摩。按摩时张口,听到耳内〃隆隆〃声为度,每日3次,每次2分钟。长期坚持能提高听力,延缓耳背的出现。
大便难解
在如厕时,用左手中指和食指夹在右手食指根部一节上,它是促使解便的有效穴道。只要反复揉压数分钟,就会有便意;或喝上一杯淡盐温开水,同时手压肚脐上3寸处的关元穴并按摩2分钟,也可排出、排尽大便。
视力减退
用指肚按摩两眼眶四周各36次,再闭眼轻揉眼36次,至微有眼泪分泌为度,然后按摩睛明穴(位于内眼角)36次。还有一招是转眼珠,顺时针、逆时针各转20余次,再用双手中指和无名指压在上下眼皮上左右来回搓36次。
以上二招常练习可延缓眼睛老花,防治目赤肿痛、近视、早期白内障、迎风流泪等症,能有效地提高视力。
小便不尽
只要平时按摩双腿的阴陵泉穴(位于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每天早晚各按摩1次,每次150下左右,一般1个月即能见效。
入夜难眠
促进入眠的方法之一是揉捏耳屏和后脑。耳屏(位于耳道口和耳背中央部)相当于人的头部,有脑干、脑点和失眠点。
用拇、食指夹住耳屏内侧,不分高低凹凸地进行揉揑按摩2分钟。然后以中指按揉后脑的风池穴(枕骨下缘凹陷处)1分钟。第二种方法是刺激足反射区,用手指按捏足拇趾,用小木捶对足底的足心、足跟中央各捶敲1分钟。
小腿抽筋
立即掐人中穴半分钟,或用拇指按压膝窝中心与足跟正中连线中点的承山穴,即可缓解。
自我训练以及自我治疗焦虑症的应对法则
什么是自我训练 一种新的自我治疗方式(二) 自我训练计划
我用了25年的从医经验来写这本书。不是因为我动作特别慢或者是太懒(我绝对不懒),而是因为,焦虑和忧郁往往以欺骗性的外表出现,要看清楚它们实在是需要很长的时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欺骗性,原因之一就是我在心理学上的短视。和其他许多专家一样,我学到的知识告诉我,治疗是一个相对被动的过程,必须对病人的过去有全面的了解和剖析才行,而这个过程常常令人觉得很痛苦。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也就是,如果你对病人的潜在原因不了解的话,根本谈不上治疗。
在打破了这样传统思维模式下的行规,并开始依靠自己的自觉来行事之后,我才开始用新的角度看问题。我发现,焦虑和抑郁并不是什么神秘的疾病,不过是人的观念误入歧途或是有所缺陷罢了,而这样的感觉,常常会很快将你侵蚀击垮。有意思的是,只有了解了这些错误观念的本质后,你才能真的明白焦虑和抑郁是怎么回事。就像猜谜一样,只要你看出谜语中的关键语,谜底也就迎刃而解了。不管你是多么不理智地认为自己的症状是如何的与众不同,你也最终会恍然大悟的。这样的领悟就是我推出新疗法的催化剂,我用这样的方法来指导病人,教他们怎样可以使自己感觉更好(我不喜欢“病人”这个称呼,但是更不喜欢“客户”这个叫法,所以,我整本书还是会用“病人”这个词)。我把这个新疗法称作“自我训练”(强调“自我”)。
在阐述我的计划的具体起源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对焦虑和抑郁的一些常见误解。每个人都会有那么一段时间有点焦虑或者抑郁,这在人生中是很常见的。生活中,因为赴约要迟到而紧张,或是因为和朋友发生争执而沮丧,都是不可避免的。和人们平时想的不一样,并不是生活带给我们的种种挑战(或是由于我们自身基因的缘故)导致了临床上的焦虑或是抑郁(这一部分我会在后面的章节中谈到),而是我们在面对挑战时所做出的反应,导致了我们的焦虑或抑郁。当生活中出现难题时,由于不必要的怀疑、恐惧和消极情绪,不安全感会加剧,比如面对查税、没机会加薪、与配偶打架等。这时你的情绪就不是由事实来控制,而是由假设来控制了,假设都是由于不安全感引起的。你就不禁会想:“我肯定挺不过去了!”或是“我应付不了!”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自己。”并不是生活欺骗了我们,让我们屈服于生活,是我们自己对生活的解读和反应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当不安全感占据了你的生活时,就好像是用两张砂纸互相摩擦所产生的摩擦力,这种心理上的摩擦力,会毫无疑问地使你崩溃,就像砂纸摩擦在木头上一样,当然,也就会产生我们通常所说的焦虑、恐慌、抑郁等临床症状。
直觉
作为一个心理医师,我最看重自己的直觉。直觉是一种能力,像荣格曾经说过的那样,这是一种能在事情即将发生时就先预见到的能力。直觉和智力正好相反,不太能刻意为之,而是出其不意的。在心理学中,敏锐的直觉就好像天文学家的望远镜那么重要。用望远镜,可以看到月球的表面有如弹坑般凹凸不平,而凭借直觉,却可以发现焦虑和抑郁背后隐藏的秘密。
关于焦虑和抑郁的想法清晰化以后,我发现自己在对待病人时也大不一样了。我不再用传统的被动的方法来治疗病人,而是以积极和更精神饱满的态度来面对他们。我这么做并不是刻意为之,只是跟着自己的直觉走罢了。比如,在面对抑郁症的病人时,我感觉到他们正在丧失某种至关重要的活力,所以无法应付自己的困境。于是我用自己的活力、乐观、热情为病人树立榜样,让他们明白这样的态度才能对付消极、沮丧和惰性。基本上,我如果观察到自己的病人缺什么,我就为他们创造什么。
对那些有焦虑症的病人,我也跟着自己的直觉走。在面对他们时,我就成了安抚、鼓励和说服的声音。我不断敦促他们鼓起勇气,敢于冒险,来面对生活中的担心和恐惧。那些有焦虑倾向的人一般都是想得过多的人,他们必须学会克服自己的疑心病,要勇于相信自己,相信生活。
焦虑和抑郁是生长在不安全感这片肥沃土地上的杂草。要应对生活中强大的不安全感,我们不仅要有“我能”的态度,还要挑战焦虑和抑郁。
今天你焦虑了吗? 什么是“ 焦虑症 ”
焦虑是人们对情境中的一些特殊刺激而产生的正常心理反应,只是每个人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或程度不同。只有当焦虑原因不存在或不明显,焦虑症状很突出而其他症状不突出,焦虑的持续时间及程度均超过一定的范围,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时,才可以认为患了焦虑症。
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可分为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发作(惊恐障碍)两种形式。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
特别提醒大家要注意区分正常的焦虑情绪,如焦虑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或处境明显不符,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可能为病理性的焦虑。
四大常见“焦虑症”
为大家整理了以下四大常见焦虑症:
1. 职场 焦虑
一个紧急项目、一次危机处理、一段晋级考验、一场职业人生价值观的抉择,担心紧张、胸闷出汗、窒息感,恐惧去工作、低效率、工作分心、对自己未来发展莫名其妙的担心,出现如上症状,警惕职场焦虑症。
2.社交焦虑
与人交往时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社交焦虑的人群会惧怕眼神交流、惧怕公共场合、惧怕聚会,一想到要面对群体就紧张,甚至有时还会为将要面对的场合失眠、担心,进而出现逃避活动的行为。
3.考试焦虑
纠结于为什么无论自己如何努力,有的同学仍不费吹灰之力的超过自己?考前恐惧考试的失败而心慌甚至试图放弃考试?因考试期的临近,紧张焦虑以至于无法集中精力复习?无法战胜自己莫名的心慌体验?
4.躯体性焦虑
莫名的恐慌、胸闷、血压升高、呼吸急促、坐立不安甚至有濒死感,怀疑自己患上或即将患上某个疾病但无法确诊,产生挥之不去的恐惧和忧虑。
以上四款“焦虑症”,你有没有“中招”呢?如果焦虑症已经影响到你的正常生活,要警惕起来,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就诊。
无故泪流是不是焦虑症的原因焦症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
(1)情绪的改变:
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与他人好像隔了一堵墙”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多数时间情绪是低落的,即使其间有过几天或1~2周的情绪好转,但很快又陷入抑郁。尽管如此,患者抑郁程度一般并不严重,情绪反应依然存在,几句幽默解嘲的警句,能使之破涕为笑。一场轻松的谈话,能使之心情暂时好转。患者本人也能够觉察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或环境。
(2)认知改变:
患者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对各种娱乐或令人愉快的事情体验不到愉快,常常自卑、自责、内疚。常感到脑子反应迟钝,思考问题困难。遇事老向坏处想,对生活失去信心,自认为前途暗淡,毫无希望,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甚至企图自杀。
(3)意志与行为改变:
患者意志活动减低,很难专心致志地工作,尽管他们可能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但很少脚踏实地去做。他们想参与社交,但又缺乏社交的勇气和信心。患者处处表现被动和过分依赖,心理上的症结在于不愿负责任。一般说,抑郁性神经症很少自杀,但也有部分患者感觉活着空虚,人生乏味,声称想死。
(4)躯体症状:
约80%的病例,以失眠、头痛、身痛、头昏、眼花、耳鸣等躯体症状为主向医生求助。这些症状往往给人体诉多而易变的感觉,有些症状可以长期存在,但无明显加重或缓解。这些症状多随着抑郁情绪的解除而消失。
心理频道我温馨提醒: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已经了解焦虑症患者的早期症状了,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躯体层面都反映出明显的异常,如果不加以重视,就可能发展到很严重的程度,因此及早治疗很必要。
国庆节前上班族调节焦虑方法 职场新人加班忙
学习影视制作的王玥,2012年毕业后被妈妈托人安排进入一家广告公司,和那些专业不对口的同学比起来,王玥既喜欢这个专业,又能进入正规企业,别提多有优越感了。可是,上班不到三个月,王玥就有点吃不消,虽然专业对口,可许多操作上的技术技巧自己不懂,总去询问别人也很不好意思。眼看春节将至,公司的任务就下来了,放假前某企业产品宣传策划案必须通过。王玥进组配合工作,内容包括打杂跑腿兼剪辑,一天忙到晚要十多个小时。再加上部门别人忙正事,把年会流程、串词、PPT,全交给王玥负责,没几天他眼睛看东西就感觉重影了。
虽说工作有半年了,但上班的滋味实在很辛苦,最近半个月,王玥早晨起床头疼,进公司胃疼。焦虑,像一条冰凉的巨蟒裹缠着他,令他痛苦不堪,却又诉说无门。一个爱说爱笑的大学生,现在整天一言不发地做事。
新任主管压力大
收到老同事的短信,活泼可爱的谭玲玲抑郁了。前些年,这位毕业于民办大学的女孩,幸运地进入一家国有大企业。但是这幸运的背后却是无穷的压力,天天被父母告知进这样的企业不容易,要拼搏努力才成。同事之间聊天,谁的父亲是某领导,谁的后台是某老总,谁毕业自某某名校,让压力源源不断地灌进她心里。
去年她得到提升,可心里没有兴奋只有更加紧张。小谭私下总是想,自己没背景,没学历,没资历,要是管理别人会获得支持吗?别人眼里的机会,她却是接不敢接,推不敢推,纠结得心乱如麻。带着如此复杂的情绪,上任后小谭一门心思要干好,年终临近,小谭眼看自己部门任务完成无望,团队人员在她长期压抑的管理氛围中,也都开始抱怨投诉,这个女孩终于承受不住,倒在了她认为可以释放压力的假期前面。
调整情绪缓压力
最近小林火气特别大,她经手的统计数据连续出错,虽然错都不大,但统计工作返工又耗时又耗神儿。头天返工到半夜,第二天又发现出错,再返工到半夜,如此反复让她精疲力竭。这位中年妈妈哭着说:“我也不想这样,可是不知道怎么了,我现在一进办公室就心慌,看电脑就心率过速。”这是典型的焦虑症状。对于春节前大量的统计工作,小林本就感觉压力大,再加上新领导要求不一样,新系统用着不顺手,连续出错带来的压力,让她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面对越来越普遍的职场焦虑症,我们不得不反思,人在职场,压力无法逃避,但压力如何管理,情绪如何调节,如何成为情绪的驾驭者而不被其所驾驭呢?情绪并非野马,管理情绪,减轻和规避压力,是职场人以及企业面临的当务之急。
职场焦虑已经不再是影视中的题材,而是每个职场人要面对的问题,及时、正确、科学的职场舒压,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社会开办职场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企业设心理咨询室,大型企业设置心理辅助教室,定期进行员工心理关注,教授职场人情绪转移和压力管理方法是当下社会、企业、个人三个方面共同努力和配合的方向。
提示 缓解心理压力 规避职场忧郁1.定期自检:参照焦虑症的典型症状,进行自我检查,发现已有明显症状时,迅速调整工作节奏,适时安排休假,及时与心理咨询师沟通。
2.提示改善:容易感情用事的人要注意通过提示、转移等手段,时时告诫自己职场之上从容应对,情绪发生波动时,要主动调节或求助他人,以保证及时调整至平缓状态。
3.适应环境:人不能和环境作对,当自己进入一个职场环境中,尽量从自身方面进行改善,让自己尽快融入环境中。一味的挑剔环境问题,长期拒绝与环境融合,是导致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4.借力减压:通过小环境布置调节情绪,收听喜爱的音乐,贴一些放松情绪的图片,设置绿色、自然景色屏保,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以达到舒缓情绪,减少压力的作用。
5.建立沟通:搭建起职场人脉,是减压的最好手段,当你的人际圈子较为广泛,话语渠道丰富时,压力自然会得到释放,焦虑也就慢慢离我们远去。
现代人克服心理焦虑症的6个小窍门 1、保持乐观
对自己充满自信,会让我们面对各种困难都能够克服,从而化解心理焦虑。当你缺乏自信的时候,不妨进行自我暗示
2、放松方法
焦虑症会让人处于心慌、肌肉紧张、身体发抖等不良反应状态。进行身体放松可以减轻这些不适,让焦虑症得到缓解。进行身体放松可以通过深呼吸,有助于让紧张感消失,从而克服焦虑心理。
3、倾诉方法
轻松是解决心理焦虑的一种很好方法,通过倾诉可以把我们内心的想法都表达出来。让被倾诉者成为你的支持者,帮你度过难关,远离焦虑。
4、转移注意力
如果觉得最近心烦,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来使身心松弛,让你暂时缓解心理压力。转移注意力可以听听音乐、户外走动等。
5、适应方法
对产生焦虑的对象要勇敢的面对,这是克服焦虑心理的最佳方法。焦虑者尅把某个害怕的情形分解成几个小目标,循序渐进,就可以逐渐适应这个情景,以后面对它不再焦虑
6、注意休息
多休息可以让身心轻松,减轻心理焦虑。所以,平时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睡前洗个热水澡对睡眠质量更有帮助。
以上就是对现代人克服心理焦虑症的小窍门相关知识的介绍,希望大家要坚持。有心理焦虑症的患者朋友要及时进行心理调节,让身心轻松,才能缓解心理焦虑,避免心理疾病的加重。
心情烦躁怎么办什么是“心理烦躁症”呢?其实,总的来说,就是很容易心烦气躁,一点小事就想要发火。而且,总是不明原因地发火,怎么努力也控制不了,烦着呢、别惹我……似乎烦躁已经成了生活工作的一部分,有人把这种情况形象地称作习惯性烦躁。其实,烦躁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偶尔这样,无需太担心;可若天天如此,则难免影响工作效率。
那么心情烦躁怎么办?下面就来介绍几种有用的解决“心理烦躁症”的方法。
1、心理暗示法:
暗示是一种心理现象,有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之分。心情不佳时,如果对自己采取消极暗示,只会“雪上加霜”,更加烦躁。这时应该对自己采取积极暗示,告诫自己是正常现象,乌云总会散尽,同时多回想一些以前经历过的美好情景和值得自豪的事情,就能够缓解心理压力。
2、目标转移法:
如果你是因为某件事或者是某个人感到心情烦躁,注意力无法集中,就不要强迫自己了。这时最应该做的是放松心情,做一些打发时间同时又不会耗费脑力的事,不妨听听音乐、看看电视。只有在你的心情得到缓解和放松以后,你才能够有精力去做自己该做和想做的事情。
3、思想交流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同他人交流的欲望和需要。有些人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心事,无论是喜悦的还是悲伤的,不愿意把自己心理的感受说出来,这样不仅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而且会加重自己的烦躁情绪,久而久之还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找一位知心朋友倒倒苦水,说出心理真正的感受,在这之后,你往往可以感受到心里的烦躁能够得到消除。
4、运动释放法:
如果说前三种方法是“精神疗法”,那么这一种就是“物质疗法”了。通过消耗体能来达到消除烦躁的目的。心情烦躁时,不妨到操场上跑几圈,打一场球,出一身汗,心情自然也就得到放松了。
心情烦躁的原因实在太多了,无法一一根究。怎么解决“心理烦躁症”?关键还是在自己的努力问题。只要是想要真切地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找准方法,就完全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了。但是对于常年心烦意乱的人还是建议去找专业的人士咨询,或者自己摸索一些更适合的缓解方法。
;
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不建议在家自行治疗,应尽快去当地的正规医院做检查,查明引起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确诊后再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安排治疗,不可轻信偏方,防止耽误患者病情,引起病情恶化。可以适当的改掉错误的姿势,有利于本病的治愈,例如睡姿改变,仰卧时在双下肢下面垫一软枕,有利于全身肌肉放松、椎间盘压力降低。或者坐姿,上身挺直,收腹,下颌微收,下肢并拢,在此基础上将腰背紧贴椅背,可有效防止肌肉疲劳。
腰椎间盘突出护理法
注意减轻腰部承受的压力,避免过度劳累,尽量不要弯腰提重物。保持腰部的各种功能锻炼,要遵医嘱订出锻炼计划,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确保腰椎曲线平坦,患者在行走时身体重心要保持平衡。生活一定要规律,忌烟忌酒,少吃肥甘厚味、辛辣刺激、生冷食品。保持良好的心态,患者要有战胜病魔的决心和信心,应保持愉快的心情。
如何自我保健
一、动髋:仰卧位,右腿向脚的前方伸直,同时髋部向右摆,左腿重复动作,二十次即可;
二、蹬腿:仰卧位,弯曲膝关节,足背勾紧。足跟用力向斜上方蹬出,使大小腿肌肉绷紧,左右腿交替二十次即可;
三、昂胸:俯卧位,用双手支撑于床上,从头部后仰开始,渐渐撑起再把胸部向上昂起,最后使劲后仰,力度达到腰部为止。五次即可;
四、鱼跃:俯卧位,双手背后于腰部,将上身和两腿同时后伸抬起,成弓状。膝部不要弯曲。持续时间越长越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75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