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的流失,可经由多种途径——尿液、呼吸、流汗、粪便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07)、血液和眼泪。其中最主要的是由尿液流失,其次是经由皮肤出汗,以及由肺部借着呼吸蒸发出去。一个成年人,平均一天流失2〜3升的水。甚至,有些人一天可流失3.8升左右的水分。
尿液流失——在调节体内水分平衡上,肾脏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平均一分钟可以过滤120毫升(或一天190升)的水,其中只有5%〜7%用来制造尿液,用来溶解代谢废物,将其排出体外。
人体每天至少需要300〜480毫升的液体,以溶解代谢废物。事实上,这个量有很大的差异,完全依代谢废物的多寡而异=饮食中含高量的蛋白质和盐,则代谢负担增加。若没有足够水分制造尿液,则某些代谢废物会积留在组织内,甚至会累积到造成伤害的程度。若是饮食中含较少蛋白质和盐分,且含较多糖时,则产生的代谢废物会较少,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所需的水分相对减少。
皮肤蒸发流失——体液蒸发,包括出汗及肺的呼吸作用。在正常的温度和湿度下,由皮肤流失的水分约0.3〜0.6升。若在一个湿度低、温度高的环境下,流汗会增加,每小时约0.5升,在激烈运动下,1小时内可能达1升左右。每天由呼吸所流失的水分大约0.3升,当温度高、湿度低时,其流失量当然也会明显增加。
消化液——每天需要7.5〜10升的水来制造消化液(包括唾液、胃液、胆汁、小肠液、胰液及淋巴液)。这些消化液和饮入的水分,用来帮助吞咽食物和刺激消化酶的作用。一个正常成年人在一天当中,平均会制造1.4升唾液,6升胃液,0.5升胆汁,0.4升胰汁和3升以上的小肠液。其中2升水,在消化过程中被用掉。因此,这全部需9.5升以上的水9事实上,水分经过小肠时,大部分会被再吸收回来,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会随着粪便排出。因此,一个正常成年人一天当中,需要在食物、饮料和饮水中,至少摄取2000毫升的水(相当6听铝罐饮料的体积量),以维持人体内液体平衡。
通常,人们每天摄入、排出的水及电解质会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如出现疾病的时候,水及电解质就可能出现失衡现象,也就是临床上所称的水及电解质平衡紊乱。出现脱水时,由于水的丢失常常伴随着盐的丢失,这样就会影响到渗透压。当盐的丢失量比水的丢失量少时,体液渗透压升高,为高渗透性脱水,而当盐的丢失量比水的丢失量多时,体液渗透压降低,为低渗透性脱水. 要注意适时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因为口渴时组织已受到损伤了。另外要适量补盐,保持体内盐分充足,只喝水不补盐也会引发水中毒.
1、人体的需水量
水的需求量主要受年龄、环境温度、身体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人体一天所排出的尿量约有1500毫升,再加上从粪便、呼吸和皮肤等途径丢失的水,总共消耗水分大约是2500毫升左右,所以,健康成年人每天需水量为2500ml左右,其中饮水约占50%,食物中含的水为40%左右,体内代谢产生的水占10%。?
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日最少饮水1200ml。?
在高温或强体力劳动的条件下,应适当增加。?
生病时特别是发烧时也要多喝水,因为体温每升高1°新陈代谢就加快大约7%。?
合理的方式是,喝水每次以一百毫升至一百五十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二十至三十分钟。
2、坏处:
(1)长期过量饮水会导致人体盐分过度流失,一些水分会被吸收到组织细胞内,使细胞水肿。
(2)会出现头昏眼花、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痉挛、意识障碍和昏迷,即水中毒。
(3) 正常人偶然喝太多水对健康不会有太大影响,只是可能造成排尿量增多,引起生活上的不便。但是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喝水量的多少必须特别注意:
比如浮肿病人、心脏功能衰竭病人、肾功能衰竭病人都不宜喝水过多,因为喝水太多会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容易导致病情加剧。
?
拓展资料:
水不仅是构成身体的主要成分,而且还有许多生理功能,主要分为两种自由水和结合水。饮用水的溶解力很强,许多物质都能溶于水,并解离为离子状态,发挥重要的作用。不溶于水的蛋白质和脂肪可悬浮在水中形成胶体或乳液,便于消化、吸收和利用。
水在人体内直接参加氧化还原反应,促进各种生理活动和生化反应的进行;没有水就无法维持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吸收、分泌、排泻等生理活动,体内新陈代谢也无法进行;水的比热大,可以调节体温,保持恒定。
当外界温度高或体内产热多时,水的蒸发及出汗可帮助散热。天气冷时、由于水储备热量的潜力非常大,人体不致因外界寒冷而使体温降低,水的流动性大。
一方面可以运送氧气、营养物质、激素等,一方而又可通过大便、小便、出汗把代谢产物及有毒物质排泄掉。水还是体内自备的润滑剂,如皮肤的滋润及眼泪、唾液,关节囊和浆膜腔液都是相应器官的润滑剂。
参考资料:
喝水
水是生命的起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见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无可替代,水也是我们平时生活中最常见和最不可或缺的。人体需要大量的水来供应我们每天的生活所需,但喝水看似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却也有大学问,饮水过多过少都会影响身体 健康 。正确饮水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还有助于控制体重,而关于喝水的正确方法与饮用禁忌,大约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正确方法:
1.起床前先喝一杯温热水。经过一晚上的睡眠之后,身体会因呼吸而消耗水分,所以喝一杯温热水不仅可以补充身体散失的水分,还能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从而促进血液循环,以维持体液的正常水平。还可帮助肾脏和肝脏排毒,刺激肠胃蠕动。
2.运动前半小时喝适量的水,运动后补充盐水。运动前半小时到两小时喝适量水,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人体新陈代谢,但不宜饮水过多,会造成胃胀。运动完后建议补充电解质水或盐水,可以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
3.每天喝2升水。正常体重下的人们每天最好喝2升水,大约是6到8杯。这个水量是最适合的饮水量,可以满足人们每天正常生命活动的需水量。
4.餐前餐后要喝水。在吃饭之前喝水可以使水分被充分吸收形成胃液,为接下来的食物消化做好准备,再加上喝水会增加饱腹感,能有效使食量减少,避免吃得过饱而对 健康 不利。饭后大约两小时适量喝一些水,可促进饱足激素分泌,同时还能增强肠道消化功能。
5.少量多次饮水。如果平时补水不均衡,一会儿多,一会儿少,会让身体干湿不定,对脏器和身体都是有害的。所以平时我们在喝水时尽量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使身体一直处于平衡状态。
6.尽量喝温热水。温热水温和不刺激,可帮助分解脂肪,还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二、饮用禁忌:
1.不能一次喝大量的水。一次喝大量的水会使肾脏接到进水过多的信号,会加快排尿速度,从而会让摄入的水快速流失。平时喝水的正确方式还是以少量多次最为适宜,一次饮用尽量不超过100ml。
2.感到口渴才去喝水。当我们感到口渴时,其实身体已经出现缺水的状况,通常身体内水分流失量达到身体体重的1%到2%时,身体就会发出口渴的信号,所以我们每天应该合理补充水分,不能等到感到口渴才想到要喝水。
3.尽量不喝冰水。最适宜喝的水是温热水,最好不要喝过凉的冰水,尤其是刚剧烈运动完时,心率比平时快,毛细血管也处于扩张的状态,加上大脑的供血不足,此时如果立即喝凉水,除了会损伤心脾肾之外,还可能导致猝死。
4.睡觉前一小时不要喝水。睡前一小时尽量不要喝水,可能会使睡觉时因尿频尿急中断睡眠,降低睡眠质量,还会造成面部尤其是眼部水肿。
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如果你之前还有一些不好的喝水习惯没注意,从现在就需要开始改变过来,我们也可以掌握正确的喝水方式,拥有 健康 有品质的生活。
首先需要给你科普一下人体和水的关系,在人体中,水的含量大概占70%左右,身体不同部位的水分含量也不同,例如大脑组织中的水分占到了80%,血液中的水分则高达90%,就连骨骼中都有15%的水分。水是人体内细胞和体液的主要来源,它对人体很多功能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体的皮肤处于湿润状态,平衡体液,不同的年龄,性别。身体的水分也会有所不同。人喝水之后主要经过肠道吸收到细胞内,细胞上有水通道,就相当于专车专道不收费,所以水会很快的补充到细胞内,但是它会受到体内钠离子的影响,一般我没口渴的时候就是体内钠离子浓度高了,大脑感受的细胞们的反馈,它们说环境太咸了,快给我们补水,然后就会产生渴觉,你就会去找水喝了。一般情况下,人体是不会让自己处在不平衡的状态的,也就是水不多也不少,你的器官和细胞都会参与调节,比如你水喝多了,就会排更多的尿。再比如你跑步出汗多了,就需要喝水补充。
那么针对你所说的需水量大,在你没有什么特殊体力劳动,或者饮食习惯偏重,又或者生活环境过热的情况下,可以理解为你喜欢喝水。但是它对你没有什么危害,也不需要去刻意降低需水量,多喝水更有助于自身代谢废物的清除,比喝饮料不知好多少倍。至于你的母亲喝水少,是因为她本来不爱喝水,但是在她的其他饮食中摄入水已经完全够她使用了,她是平衡的,所以没什么问题。但是喝水少的人更易产生泌尿系统的问题,所以还是鼓励大家多喝水的。
最后,如果你非要减少需水量,那就改成吃水果,总之是你身体需要才会大量摄入。但根据你的描述来讲,你的需水量并不大,属正常范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74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调理肠胃还需顺应季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