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介于小暑和大暑之间的一段时间,正是一年中最为炎热、闷热、潮湿的季节。这段时期,大家都纷纷吃起了冷饮、雪糕、冰汽水等来降温。大量摄入寒冷的食物,再加上空调等,会导致寒气入侵体内,使得人体出现湿寒。有人说,这个时候可以喝一些生姜茶,可以起到去湿寒的作用。那么,三伏天真的可以喝生姜茶吗?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具有温补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点姜,补补阳气。生姜性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各种功效。喝姜茶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保健方法,而夏天是最适宜喝姜茶的季节。生姜4片,大枣4枚,红糖适量,同放入杯中沸水冲泡,一杯温胃散寒的姜枣茶就沏好了。
中医认为,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夏天草木茂盛,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此时人体的阳气也由内而外的散发到体表。所以此时是“阳气在表,胃中虚冷”。提倡夏天吃姜,原因在于生姜性温,属于阳性药物,中医讲春夏养阳,也就是说在春夏要顺应阳气生发特点,顾护人体阳气,所以吃些生姜能帮助阳气生发。
此外,夏吃姜可以预防感冒。朱医生指出,夏天天气炎热容易出汗,出汗过多就会损伤人的正气。适量的姜可以预防感冒。因为风寒、风热的都可以致病。风的特点是四处游走,突然大风、夹热、受凉等都可能成为致病因子,容易损伤胃气。而生姜的主要作用是发散风寒,温胃止呕。特别是对于一些经常出入空调房的白领而言,夏天吃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感冒。
在晋东南晋城、长治等地的农村地区流传着大暑时节晒伏姜的习俗。夏季,人们常会出现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的情况,只要喝点伏姜水就好了。大暑因正值中伏前后,天气炎热正是晒伏姜的好时节。
晒伏姜的方法非常简单,老人们从农田里拔出一兜生姜,将其刚长出来的嫩芽掰掉,只剩下皮色灰褐的老姜,再将泥土清洗干净,把姜丢在屋瓦的背垄上,防止被雨水浸泡。这样生姜就在屋顶上白天经受酷暑骄阳的灸烤,晚上承受着露水浸润。等三伏天过去,从屋顶上将它捡回来,这就是伏姜了。伏姜颜色灰黑,完全没有了生姜那些坚韧的丝状纤维,却变得异常辛辣。本来就是暖性的生姜,变成大热的物件。
也有些地方晒伏姜的方法稍微复杂一些,人们在伏天买上新鲜生姜,将其切片然后捣碎,用干净纱布包好使劲拧出姜汁,在姜汁里放上红糖,然后放到一个器皿里面,上面盖上一层干净纱布,每天放到太阳下面晒,直到出了伏天,再做成黑色的伏姜。
伏姜的姜辣素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喝过伏姜水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
1、多吃发汗利水的食物:多吃发汗利水的食物,如红豆绿豆、薏米、冬瓜、西瓜、生姜、绿茶花茶等,从皮肤及小便处排出湿气,促进体内代谢运转。也可以喝生姜红糖水、红豆绿豆薏米汤、香菜丝瓜汤、翠衣玉米须汤、绿茶花茶等来达到食疗祛湿的目的。
2、运动:防湿、祛湿的最佳运动方式是“微动四极”,也就是轻微的活动四肢,使身体的阳气慢慢的恢复,湿气逐渐散去。不可大运动出大汗,这样气随汗泄,气受伤了,水湿的的代谢受到影响,水湿虽然随着汗液散出一部分,但内湿又出来了,最终湿气还是没有去掉。
3、按承山穴:每天早上起床时,将两腿伸到床外,让承山穴(微微施力垫起脚尖,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即为承山穴)正好搁在床沿上,两腿左右摆动,以按摩承山穴。按揉承山穴会有明显酸胀痛感,这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按揉承山穴一段时间后,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是膀胱经上的阳气在起作用,身上的湿邪正随着微微升高的体温向外逃逸。
4、温水泡脚:三伏天一般会天天洗澡,但是却很少有人泡脚。其实天气越热,湿邪越重,泡脚就显得更有必要。温水泡脚可以通过刺激足部众多经络,从而起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睡前用40℃温水泡脚,还能提高睡眠质量。
5、多喝姜茶: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具有温补祛湿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点姜,补补阳气。生姜性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各种功效。喝姜茶是一种简便易行的祛湿保健方法,而三伏天正是最适宜喝姜茶的时节。
6、刮痧防暑:三伏天湿气重,易出现呕恶头昏等病症,可采取刮痧办法。具体是用刮痧板或酒精消毒过的纱布,上下刮背脊两侧,或肋骨两侧或额头,出现紫暗色即可,也可涂上清凉油刮。或服用藿香正气丸(水),多喝绿豆汤、荷叶、藿香代茶饮,出汗多要及时补充淡盐水。
可以喝红糖姜茶。
盛夏季节特别是在三伏天天气炎热,饮食上要注意季节保健。那么,三伏天喝红糖姜水好吗?有些人认为三伏天喝红糖姜水容易“火上加火”,事实上,在三伏天喝红糖姜水可以帮助现代人治疗空调病。
不少人贪凉长时间呆在空调屋里,肩、腰、腿易受风寒湿的侵袭,结果“空调病”、“腰背酸痛”等疾病高发。空调冷气导致的感冒一般是在夏季炎热的时候,这是一种寒包火的感冒,比普通感冒更难治疗。在此建议您,每日一杯姜丝红糖水助您有效对付空调病。
民间有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这话颇有科学养生道理。生姜含有挥发性姜油酮和姜油酚,具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等功能,生姜中的姜辣素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等功效,还能刺激舌头的味觉神经和胃粘膜上的感受器。
通过神经反射促使胃肠道充血并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从而起到开胃健脾,促进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故医家和民谚称“家备小姜,小病不慌”。红糖含有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两者并用可发汗解表,温胃散寒。
遇到空调引起的“腰背酸痛”这种情况,可烧制一些热姜汤,先在热姜汤里加少许盐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痛处,反复数次,可达到舒筋活血、祛寒止痛的作用。
用生姜丝泡水喝,姜汤不可过淡也不宜太浓,一天喝一碗就可以起到作用。红糖有活血化淤、调经等作用,姜汤中加适量的红糖,对经常畏寒的女性朋友尤为适合。
尽管生姜可以在夏季发挥一些治病作用,但因为它属于辛热燥烈之品,故阴虚有热者及孕妇必须忌用。姜辣素还能使肝炎病人的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以及间质组织增生,使肝功能失常。因此,肝炎病人要忌食生姜。
三伏天一天当中早上喝姜较好。
从一天来讲,早上吃生姜对身体有易。古人说“早上吃姜,胜似喝参汤。”意思是早上吃一点姜,对健康有利。但因为生姜味辛性温,含有挥发油、姜辣素、树脂及淀粉等,属热,会让人上火,所以不宜晚上吃。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此时人容易贪凉,吃些冷饮、过多的吹空调、洗冷水澡、游泳、玩漂流等,从而导致体内寒湿较重,若经常喝些生姜水能起到驱除寒湿的作用,因为生姜性温,煮水后饮用可增加体内的热气,以去除身体内的寒气,避免伤及人体阳气,很多玩漂流的地方,上岸后都会准备一杯生姜茶来饮用,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扩展资料:
在夏季三伏天时期,人容易因为高温而时常出现没有胃口的现象,可以喝杯生姜水开胃助消化,因为生姜味道辛辣,里面的辣素有刺激消化的作用,喝后可温养脾胃,从而胃口变好,身体也更有活力,办事更有效率。
生姜富含抗氧化剂姜辣素,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还能缓解疼痛,对偏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痛都很有效果,而夏季三伏天人容易因为贪凉而出现身体酸痛症状,常喝生姜水可以起到防治疼痛的目的。
人民网-三伏这样吃生姜,祛除病邪!全年安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66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哪些人食姜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