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为了缓解孩子的视力疲劳、用眼过度的现象,会在每一餐中给孩子都添加动物肝脏类食物,就因为吃肝明目这个词。那么吃肝就真的会明目吗?
中医讲“肝开窍于目”,并不是指吃肝明目,中医认为所谓肝好目自明,当肝出现问题时,往往能从眼睛上反映出来,如果肝血不足,就会出现夜盲症;肝阴不足,则两目干涩;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从这个角度来说,肝的确会影响到眼睛的健康。但动物的肝脏是污染物和毒素容易聚集在动物肝脏中,尤其是肝脏的血管里,所以最好不要常吃。明目其实有更好的食疗方,比如在植物性食物中,枸杞所含胡萝卜素很高,在人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促进视网膜内视紫质的合成或再生,维持正常视力。因此,枸杞向来被广泛应用在眼病的治疗中。
推荐明目方
1、枸杞粥
材料枸杞1两、粳米2两,加水煮成稀粥,即可食用。也可在粥料中加1两菟丝子,可加强养肝明目的效果。有补肝肾、明目的功效,对肝肾阴虚型近视者很适合。
2、参杞饮
材料枸杞4钱,红参1钱,冰糖1两。将枸杞洗净,晒干红参放锅中蒸软,切成薄片将枸杞、红参片一起放入茶杯内,加冰糖,冲入沸水,泡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可连茶及茶料同服,适合各类视力疲劳者。
食补毕竟不是药,想要有效果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效的,得持之以恒方能有保健功效。
肝经上循目系,这在《灵枢·经脉 》中早有记载:「 ”足厥阴肝经……连目系。”肝脏血气能够循此条经脉上注于目,补充目系气血。肝脏濡养目系。肝脏主宰藏血功能。它可以调节血量、储存血液和防止出血的作用。因此它可以濡养目系,从而使其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素问·五脏生成》认为「 ”肝受血而能视”。如果肝脏出现疾病,肝脏储存血量减少,肝血亏虚,濡养目系功能障碍则会出现两目干涩昏花、夜盲等表现。目的视觉功能正常发挥还依赖五脏六腑的精气上充,因肝主疏泻之能,当肝脏的功能调和,疏泻畅达时,协调五脏六腑的功能,才能使目系气血充足,功能更好发挥。因此当临床出现目系疾病时,多从肝脏论治。 中药资源丰富,治疗目系疾病的药物也很多。常用的治疗明目的药物有以下几类: 1.发散风热 薄荷、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等。上几味药物主要治疗风热上攻导致目赤,眼眦瘙痒、见风流泪、红肿、翳膜遮睛症状。如桑菊饮,治疗风热上攻头目导致的目赤留泪症状。 2.清肝火 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槐花、栀子、龙胆草。这几味药物主要作用在清泻肝热,因肝目关系密切,当肝热时连累及目,出现羞明多泪、目生翳障、视目昏暗、目红等症状。常用的龙胆泻肝汤,旨在清泻肝胆实热,治疗肝火上炎导致的目赤口苦。 3.平肝潜阳 石决明、珍珠母、牡蛎、蒺藜等,这类药物所治疗的肝火与前不同,多用治疗肝肾亏虚,肝阳上亢之虚火导致的目系病症。常用的六味地黄方,旨在制约阴虚导致的目眩头晕等症状。 4.清热消肿 这类药物常外用以软坚散结消肿,常用有芒硝。常用的冰硼方,用芒硝、冰片、硼砂研末吹于患处。 5.补益肝肾 常用得药物有磁石、枸杞子、女贞子、黑芝麻等。如枳实菊地黄汤,通过滋补肝肾达到清肝明目的功效。 【本文由「 ”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文枢,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65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