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居然会影响(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导致哪些疾病)

祝由网 2023-07-08 20:26:40

很多人都认为,智商高低是先天的,是在母体里就已经决定的。其实不然,因为人的聪明才智与天赋,除了遗传很重要之外,与营养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都有很重要的联系。只有吃的营养吃的健康,才能够填补上发育期所需要的维生素营养素等物质。因此,为了智商,为了头脑的聪慧,一定要多吃一些益智健脑的食物。

饱食:人进食时,消化道血管扩张,周身血液集中在胃肠道,以至脑部缺血缺氧。如果吃的过饱,容易造成脑部长时间缺血,从而不利于大脑的发育。

节食:虽然说吃的太饱会导致大脑早衰,但是并不意味着吃的越少越好,大脑和智力的发育需要全面的营养。蛋白质、核酸、磷脂和卵磷脂的缺乏会使脑细胞数减少,脑体积变小,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纤维发育差,造成智力发育迟缓。

素食:有的人荤食不沾口,导致脂肪摄入减少。占脑细胞成分60%的不饱和脂肪酸人体不能合成,需经食物补充,特别是鱼类富含的多味不饱和脂肪酸,是人脑中含量最高的脂肪酸,它关系到脑细胞的生长与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护。因此,荤素兼顾的饮食不但是儿童健康发育的重要条件,也是成年人的饮食原则。

炸食:在烹饪中经受高温焦化,不仅可使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物活性作用,而且还可转化成致突变物质,容易使细胞退化,因此不宜长期食用。

不健康的饮食方式一定要避免。除了对智商发育会有影响,对身体的健康也有害而无一益。因此,膳食的均衡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保证全面完整生活状态的重要机制。

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导致哪些疾病

?1.饮食不足?长期饥饿或饮食数量不足,或某些营养素摄入过少,即可出现消瘦、乏力和各种营养素缺乏症。《内经·素问》曾指出:“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饮食不足,特别是蛋白质和热能的缺乏,使机体处于负氮平衡,不断消耗体内蛋白质而转化为热能以供需要,这就会引起代谢紊乱、生长发育障碍、免疫功能低下,导致恶性营养不良的发生。?2.饮食过量?饮食过量,不仅因胃肠负担过重而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而且可导致营养过剩而发生疾病。暴饮暴食或长时期过饱,均可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乱,这早在《内经·素问》中就曾指出:“饮食自倍,脾胃乃伤。”过食肥甘,营养失却平衡,某些营养素过剩,在体内堆积并造成代谢紊乱,可产生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症等。?3.饮食偏嗜偏废?饮食偏废,由于某些营养素的不足,是造成各种营养素缺乏症的原因之一。饮食偏嗜,同样可以造成营养素缺乏症以及某些营养素过剩或影响各脏腑功能。如爱吃零食的人,胃肠功能容易紊乱,而由于零食多含糖类和脂肪,缺少蛋白质和维生素,可造成营养不良或维生素缺乏症。又如偏嗜咸食的人,可引起高血压或因肾脏负担过重,而引起水肿。?4.不良的进食习惯?良好的进食习惯也是饮食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若进食过快、狼吞虎咽,由于食物未能充分发挥唾液的消化作用而加重胃的负担,往往形成胃炎或胃溃疡。又如,烫食可灼伤味蕾,而造成食欲减退,以及口腔粘膜出血、牙龈溃疡或过敏性牙病,还可诱发口腔及食道肿瘤。再如吃饭时吸烟,则可使有毒物质随食物进入肠胃,并可抑制消化腺分泌而导致消化吸收功能紊乱,或引起胃的病变。?5.饮食不洁?不洁食物是食物在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中受污染,人吃了被细菌、霉菌、有毒化学物质及各种毒素污染的饮食,即可引起各种食物中毒。?饮食伤身还体现在病人的饮食不调,而加重病情,饮食往往是导致疾病发展或加重的因素,如糖尿病人过食碳水化合物,可使血糖增高、病情增重;水肿患者多食咸味食品,可使水肿增剧、病情恶化。病人进食尤需谨慎,不少疾病进食过量或不当,即可出现病情反复。

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引起哪些问题呢?

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引发很多健康问题,比如说胃病、肥胖以及心脑血管等疾病。

饮食无规律,容易对胃造成直接的伤害

这一点想必大家都很清楚,经常吃一些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动不动吃点烧烤来点夜宵,甚至是三五个朋友不醉不归,这些都属于不良饮食习惯的范畴。

人的胃是机体组织构成的,不是钢铁容器,即便是钢铁容器,也不能乱装东西啊,遇到腐蚀性大的同样会造成损伤,而胃就更不用说了,生冷辛辣各种刺激,出问题是早晚的事。

另一方面,过于甜食或油腻的食物,容易刺激胃造成过多的胃酸分泌,要知道胃酸的腐蚀性是很强大的,久而久之,胃黏膜受到损坏,胃病也就“水到渠成”了。

夜宵,损害的不仅仅是胃

我们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跟人一样也是需要休息的,只有在休息期间他们才能得到完好的恢复与修缮。那么身体各组织什么时间休息呢?最佳的修复时间就是夜间、我们熟睡以后。

而对于那些喜欢吃夜宵的人来说,你就是在剥夺内脏的休息时间,你吃饱了倒头便睡、觉得很舒服,殊不知你体内的肝脏、脾脏等各个脏腑组织可就倒了霉了,他们工作了一天,本想着跟你一同休息呢,你却突然给来个加班,他们会舒服吗?时间久了,一旦他们罢工了,你也就要“凉凉”了。

吃着烧烤喝啤酒,看着很爽,殊不知你的肝在饱受折磨

临床研究发现,人每大醉一次,对肝脏的损失相当于得了一场肝病,三天两头喝酒,肝脏整天疾病不断,酒精肝脂肪肝,甚至发展为更严重肝硬化、肝癌,这都不是危言耸听。

另外,长期的喝酒吃辛辣的食物,对食管的损伤也是很大的,而这一点很多人都认识不足,都觉得有些小题大做,一旦患病了将悔之晚矣。

总之,经常回家吃饭、按时按量进餐、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健康的保证,也是幸福的保证。

不健康饮食方式会引发哪些危害

1】Cell Metab:科学家找到高脂饮食、肥胖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直接关联

DOI: 10.1016/j.cmet.2017.01.008

肥胖和高脂饮食会导致免疫系统发生有害激活,增加心脏疾病风险。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将他们的这一发现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Metabolism上。

之前研究曾发现肥胖会导致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升高,这两个都是心脏疾病的风险因素。现在研究人员认为肥胖还会触发免疫应答增加心脏病发作风险。这些发现或可帮助开发靶向炎症降低心脏病风险的新疗法。

在这项研究中共有1172名正常人、超重和肥胖者的血液样本,研究人员发现肥胖个体血液中T细胞的水平更高。通过对相同人群进行脂肪分布测量他们还发现身体中部脂肪更多的人与大腿和下半身脂肪更多的人相比,身体中部脂肪更多的人体内有更多的T细胞。

T细胞是免疫应答过程中的重要细胞类型能够保护机体对抗感染。但是这些细胞也会引起炎症加重一些心血管疾病的病情。比如,T细胞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脂肪斑块在动脉的聚集,可能导致心脏病发作或中风。

【2】可怕!不健康的饮食方式或可致超过40万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

原始出处:Unhealthy diets linked to more than 400,000 cardiovascular deaths

近日,在举办的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流行病学与预防/生活方式和心血管代谢健康分会上,来自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仅2015年,缺乏健康饮食或者摄入大量不健康食物或许和40多万心脏和血管疾病的发生直接相关。

研究者指出,摄入高水平有利于心脏健康的食物,或者少摄入盐和反式脂肪,或许每年会挽救成千上万名美国人的生命。研究人员Ashkan Afshin教授说道,健康食物的摄入水平较低,以及不健康饮食组分摄入水平较高或许是美国人群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因素,这些健康食物包括坚果、蔬菜、全谷类食物和水果,而不健康的膳食组分包括盐分和反式脂肪。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全球的疾病负担、机体损伤以及风险因素之间进行了一项最新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美国近乎一半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都能够通过改善饮食来预防;而这项研究设计的目的就在于阐明饮食影响心脏和血管疾病的机制,研究依赖于1990年至2012年美国国家卫生和营养的调查数据,相关的食物供应数据来自美国粮食农业组织和其它来源等。

【3】Science:不健康饮食有可能危及子孙

原文报道:Your poor diet might hurt your grandchildren’s guts

现在有一个新的理由可以说服你吃蔬菜。人体肠道内上千亿的微生物以蔬菜中的纤维素作为营养来源,并给我们提供能量。如果纤维素的摄入量下降,大量细菌将不能存活。如今,一项研究通过对几代小鼠连续饲喂低纤维的饲料,发现它们肠道内的微生物多样性随着代际的流传越来越少。这对我们人类的饮食习惯也起到了一定的暗示作用,同时,也可能解释了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的人群高发免疫性疾病以及肥胖症。

在人类狩猎采集到早期耕种的时代,每日的纤维素摄入量是如今的三到四倍。这差距在美国尤为明显。研究者们指出,发达国家的人体内微生物多样性相比发展中国家的人要少30%,这很有可能是由于纤维素摄入量不足导致的。

这项新的研究在小鼠水平证实了这说法。Sonnenburg教授与同事们将小鼠在无菌环境中培养,之后给他们喂人类的粪便,使之肠道内定殖人类的肠道微生物。当饲喂低纤维素饲料时,动物们肠道内的微生物多样性发生了明显的下降(60%)。之后,这部分小鼠进行交配,繁殖后代小鼠。结果显示,它们的后代小鼠肠道内竟然没有微生物!作者解释说这是因为亲本肠道内的微生物数量已经低到一定程度,因而无法通过分娩,哺乳等方式传给子代。

【4】孕期饮食不健康容易导致儿童多动症

新闻阅读:Unhealthy diet during pregnancy could be linked to ADHD

一项新研究发现,孕期的高脂肪、高糖饮食可能与儿童多动症相关。

在英国,儿童早发的行为问题(如说谎、好斗)和注意力不集中或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这两种障碍往往会一前一后发生(超过40%的有行为障碍儿童也同时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这与产前母亲痛苦或营养不良等经历相关。

这个新研究的参与者来自“90年代的孩子们”,研究显示,与81名有较少行为问题的儿童相比,83名儿童有早发性的行为问题。研究人员评估母亲的营养如何影响IGF2的表观遗传变化(或DNA甲基化),该基因(IGF2)参与涉及注意力不集中的胎儿发育和大脑发育区域 -小脑和海马。值得注意的是,在荷兰二战期间,IGF2的DNA甲基化被发现在孕妇体内,这些母亲在此期间忍受着饥饿之灾。

【5】Cell Rep:这么可怕!高糖饮食或让人寿命变短?

doi:10.1016/j.celrep.2016.12.029

近日,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有高糖饮食史的果蝇或许寿命较短,甚至改善果蝇饮食后结果依旧不变,这或许是因为不健康的饮食能够驱动果蝇基因表达的长期重编程效应,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

文章中,研究者发现,在果蝇早期生活中给予其高糖饮食能够抑制一种名为FOXO基因的活性,从而诱发长期的效应,FOXO基因对于多种类型有机体的长寿非常重要,包括酵母、果蝇、线虫以及人类等,因此研究者认为这项研究发现具有广泛的意义。

研究者Adam Dobson博士表示,饮食史对于机体健康具有长期的效应,如今我们阐明了其中的一种机制,我们认为,高糖饮食引发的果蝇机体基因重编程或许在其它动物机体中也发生,但我们并不清楚这种现象是否在人类机体中也存在,但种种迹象表明,这种现象在人类机体中也会发生。

【6】Genome Med:怀孕期间母亲高脂肪饮食或可影响婴儿肠道的微生物组

doi:10.1186/s13073-016-0330-z

母亲在怀孕期间的饮食会影响“寄居”在婴儿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落—微生物组;近日来自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怀孕期间进行高脂肪饮食的孕妇所生的孩子机体中肠道微生物组和非高脂肪饮食孕妇所生孩子机体肠道的微生物组有着明显的不同,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Genome Medicine上,这项研究非常重要,因为肠道微生物组能够影响婴儿免疫系统的发育以及其从食物中获取能量的能力。

研究者Kjersti Aagaard教授说道,此前研究中我们发现,怀孕期间进行高脂肪饮食的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分泌的乳汁会影响后代肠道微生物组长达一年时间,而我们想通过对人类进行研究来找到答案;随后研究者对来自美国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孕妇群体进行研究,他们让157位母亲回答了调查问卷中的一系列问题,此前研究者证实,快速的饮食调查问卷可以帮助有效鉴别女性在怀孕期间所摄入的饮食类型。

【7】高脂饮食致大脑“挨饿”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新陈代谢研究所28日发布公报说,最新研究发现高脂饮食会对实验鼠大脑产生影响,让大脑因无法获得充足的葡萄糖而“挨饿”,长期持续可能会导致糖尿病。

研究人员发现,被喂食高脂肪食物后,实验鼠血脑屏障处的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很快减少,大脑出现了缺糖的情况,特别是在控制新陈代谢的下丘脑和负责学习和记忆的大脑皮层处。

缺少能量的大脑会对此做出反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开始促进GLUT1形成,并将GLUT1直接释放在血脑屏障处,使其更好地为大脑运送葡萄糖。

【8】高盐或高糖饮食会让你快速患高血压

新闻阅读:The downside of your sweet and salty addiction could be rapid-onset high blood pressure

食用果糖是一种水果衍生的糖类,它在许多含糖饮料和加工食品中都存在。在美国和世界各地食用果糖与许多流行病如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和高血压都有关。近期一项新研究发现果糖大量存在于美国饮食中,可促使个体快速患上盐敏感性高血压。

“大多数美国成年人会从添加的糖中消耗10%或更多的总热量。”Kevin Gordish博士说。因为在美国的饮食中饮料是最常见的添加糖来源,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实验,该实验将大鼠分为两组,第一组大鼠喂养含有20%果糖的饮用水用来模拟人类软饮料过度消费。第二组大鼠除食物外用白开水喂养两周。在第二周期间,第一组大鼠在它们的饮食中还额外添加了盐。

“第一组大鼠在第二周期间引入果糖和高盐的特定组合从而引起血压迅速增加,导致高血压发生。果糖相关的高血压与增加的钠潴留,减少的钠排泄,以及帮助清除体内多余盐分的因素减少有关。我们观察到果糖相关的高血压仅仅由有果糖和高盐的饮食引起的,这种饮食并不是一个正常的盐饮食。”Gordish说。“在美国饮食中大量摄入的果糖可导致正常大鼠迅速出现盐敏感性高血压。果糖相关高血压明确是由于果糖(而不是葡萄糖)引起的。此外,果糖对肾有不同程度的有害影响,而相同数量的葡萄糖不见得如此。”

【9】Nature:揭秘高脂饮食如何影响个体结肠癌的发生

doi:10.1038/nature17173

近日,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高脂肪饮食如何促使肠道内皮细胞更加易于癌变,研究者发现,肥胖、高脂肪及高卡路里饮食是引发许多类型癌症的明显风险因子。

文章中,研究者Semir Beyaz指出,对小鼠进行研究我们发现,高脂肪饮食可以驱动肠道干细胞数量激增,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其它同干细胞行为非常类似的细胞,也就是说这些细胞可以进行无限期地繁殖并且分化成为其它类型的细胞,这些干细胞及干细胞样细胞更加易于引发肠道肿瘤。此前研究发现,肥胖个体更易于患结直肠癌,而且肠道干细胞更易于积累突变引发结肠癌,这些干细胞位于肠道内侧,名为上皮细胞,其可以产生多种类型的细胞从而形成上皮结构。

文章中研究者对健康小鼠喂食以60%脂肪含量的饮食长达9-12个月,同时调查了小鼠机体中肠道干细胞和肥胖相关癌症之间的关联,典型的美式饮食中通常包含有20%-40%的脂肪,而高脂肪饮食的小鼠体重指数可以增加30%-50%,同时相比正常饮食的小鼠而言,这类小鼠更易于发生肠道肿瘤。高脂肪饮食的小鼠通常在肠道干细胞上会表现出明显的改变,相比正常饮食的小鼠而言,其不仅拥有较多的肠道干细胞,而且这些干细胞可以自行运转。

【10】Cancer Res:西方糖类饮食或增加乳腺癌发生及转移的风险

新闻阅读:Sugar in western diets increases risk for breast cancer tumors and metastasis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Cancer Research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典型的西方饮食中大量糖的摄入或可增加个体换乳腺癌及癌症向肺部转移的风险,文章中研究者阐明了膳食糖类对名为12-LOX(12-脂氧合酶)的酶类信号通路的效应。

研究者Peiying Yang表示,我们发现,相比进行无糖淀粉饮食的小鼠而言,机体中蔗糖摄入量和西方饮食水平相当的小鼠或许会增加机体肿瘤生长和转移的风险,而这种效应部分取决于12-LOX及相关脂肪酸12-HETE水平的增加。此前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膳食糖类摄入或对乳腺癌的发生产生重要影响,而炎症被认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研究者Lorenzo Cohen博士表示,当前研究调查了在多种小鼠模型中,膳食糖类摄入对机体乳腺肿瘤发生的影响,同时我们还阐明了其中所涉及的机制,尤其是果糖、蔗糖和含高水平果糖的玉米糖浆都会促进乳腺癌中12HETE的产生及癌症向肺部的转移。同时他们还指出,膳食糖类可以诱导12-LOX信号从而增加乳腺癌发生及转移的风险。

不健康的饮食方式会引发哪些健康危害

不健康饮食习惯危害引发的健康隐患:
在吃包含大量糖,盐和防腐剂的食品或饮料时,就等于让身体走下坡路。我们都知道暴饮暴食和不运动,会使人发胖,而这反过来会让人吃的更多。除了导致肥胖以外,饮食习惯不健康还会造成以下不良影响:
新陈代谢降低
新陈代谢率是指身体燃烧食物的速度,该指数越高,胃倒空的速度越快。如果每天吃六顿小餐,再结合适当锻炼,新陈代谢率能保持最佳状态,充分燃烧脂肪并保持理想身材。在吃错食物时,新陈代谢率会被食品包含的毒素和化学品干扰而降低。肝脏会努力将它们过滤出去,并容易因负载过重而降低功能;长期如此,脂肪就会积聚在体内。
肥胖病
现代人类努力抗争的一大问题就是肥胖。尽管许多人都在尝试减肥并转变为健康生活方式,但肥胖者仍然越来越多。肥胖不仅影响形象,还会导致女性初经延迟,呼吸困难,心脏病,糖尿病,骨质疏松和肌肉流失等健康问题。
免疫力下降
随着不良饮食习惯的形成,免疫系统也会受负面影响,变得容易感染和生病。身体不仅失去抵御疾病的能量,生病后还需要更长时间康复。吃错食品会迫使身体逐渐退化。因此,吃正确食物对保持健康非常重要。
生育问题
女性超重难以怀孕,因为子宫时遭受的压力过大。而且她们还容易流产。肥胖导致身体荷尔蒙失衡,并且会给女性生育能力带来负面影响。医生通常会告知肥胖女性先减肥,然后要孩子。
发展成饮食失调
吃的不健康还会迫使人拼命减肥,甚至采用不健康方法。厌食症和贪食症就是两种有害健康的饮食失调,最终会导致死亡。饮食失调的女性月经周期会改变,难形成受孕卵子,而且容易流产。
如果吃的聪明,适当运动,是完全可以避免不健康饮食习惯影响的。有很多方法能帮助你转变为健康饮食习惯,如参加瑜伽班,咨询营养师或医生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有助于保持好身材,还能让人的心智更健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64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