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大便溏稀经常按摩这几个穴位

祝由网 2023-07-08 19:29:07

进入伏天,尤其是到了夏秋之交的时候,许多人都发现自己的大便总也不成形,且伴有慢性消化不良的症状。这一方面和伏天潮湿、闷热的自然环境影响脾胃功能有关,也和入夏以来总吃凉食,导致脾阳不振有关。如何才能有效缓解呢?中医认为,常按下面五个穴位有效。

一、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部虎口处,具有清热解表、祛风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症,是伏天、长夏时节调理脾胃、预防和治疗消化道疾病的要穴。

二、天枢穴

天枢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属于足阳明胃经,是人体阴阳之气升降的枢纽,也是大肠经的募穴,它能很好地治疗腹胀、肠鸣、腹泻、便秘、痢疾、月经不调。长夏季节,该穴可以有效防治急慢性肠炎、痢疾等消化系统疾病。

三、公孙穴

公孙穴位于足部第一跖骨基底部的下缘,赤白肉际处,属于足太阴脾经,具有调理脾胃、通经止泻、利湿化滞的作用,可以治疗胃脘疼痛、呕吐、腹痛、便血,对于消化不良有很好疗效。

四、阴陵泉

阴陵泉穴位于下肢内侧,属于足太阴脾经,具有健脾祛暑、利湿的功效,能治疗和预防夏季因为湿热困阻导致的大便溏泻。

五、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属于任脉,为八会穴之一。为胃经经气输注之处,是治疗脾胃疾病的要穴。应用该穴能很好地防治夏季腹痛腹胀、肠鸣腹泻、胃脘疼痛、嗳气吞酸、饮食无味等症状。

以上穴位,依次按摩,每穴每天按摩10到20分钟即可,以感觉酸胀为度。

经期腹泻按摩哪些穴位好?经期腹泻如何按摩?

在女孩来月经期间,很多女孩都非常容易出现一些健康问题的,比方说拉肚子,有些女孩没有痛经的毛病,但是身体会出现腹泻的症状,那么,经期腹泻按摩哪些穴位好?经期腹泻如何按摩?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文章是怎么说的吧。
1、经期腹泻的原因
肝肾脾代谢失调女性经期易腹写
女性月经期间常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便质软或腹泻的情况,主要与脾、肾、肝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彰化基督教医院中医师董懿容表示,月经期间,女性气血往下跑集中于子宫,不仅容易引发感冒、头晕等不适症状,气血循环变差也会影响肠胃功能,身体水分无法顺利透过脾、肾和肝的调节而代谢,造成体内湿气蓄积导致腹泻。
若月经前或期间常吃冰品、西瓜、瓜果类等冰冷食物,寒气易凝结子宫,也会伤及肠胃功能,导致腹泻和痛经。此外,中医认为“肝木克脾土”,若压力大、思虑多、情志抑郁、自律神经失调,肝经无法获得疏通,也会连带影响脾经功能,引发经期腹泻的症状。
董懿容中医师表示,若要改善经期腹泻的情况,可以健脾利湿的药物调理体质,也能常吃四神汤、四君子汤等药膳,或透过穴位按摩以达保健之效。
2、治经期腹泻的穴位
1.足三里穴:走胃经,可同时改善腹泻和便秘等肠胃不适症状。位于膝盖下缘外侧凹陷处下方3寸。
2.三阴交穴:是脾、肝、肾三条经络交汇的穴位,位于小腿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可促进气血循环,缓解经痛和腹泻。
3.公孙穴:走脾经,位于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可安胎、缓解腹痛腹泻。
4.太白穴:属于健脾要穴,位于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可缓解胃痛、腹涨、腹泻等。
子宫内膜异位按压太冲等穴位利湿
至于部分女性因子宫内膜异位症所引发的经期腹泻,中医认为是因气血不循原有通道、体内痰湿所导致的瘀症,药物调理以活血化瘀和利湿为原则,平常则可按摩三阴交穴、太冲穴和公孙穴,改善腹泻的症状。
3、白胡椒能治痛经
白胡椒对于女性痛经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不过,女性朋友要避免在经期时进食白胡椒,应当在经前或经后进食。当然,也不是让痛经的女性直接进食胡椒粉,而是用胡椒粉制作一些美食,比如白胡椒猪肚汤。
既然白胡椒可以治疗痛经,那我们就应该学习几款白胡椒食疗,帮助调理痛经。白胡椒猪肚汤的作用有温中散寒和补中益气,所需食材有白胡椒和白果,还有腐竹。猪肚处理干净加沸水煮3分钟,把表面的白色肥油刮干净;白胡椒洗用毛巾包好,煲内加水,同时放入猪肚、白胡椒、白果和姜一起煮沸,再用小火煲六十分钟,把猪肚捞起来切条,重新放回锅内,放入腐竹再煲二十分钟便可。
经常痛经的女孩子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白胡椒鸡肉,在经前食用。制作方法如下:准备些新鲜的鸡肉、一只青彩椒和红彩椒,一个柠檬、少许香菜、白胡椒粉等。柠檬榨汁,鸡肉切小块,用盐、白胡椒粉和柠檬汁腌制一段时间,然后粘上干面粉用热油煎至金黄色便可。
以上就是关于白胡椒能治痛经吗的详细介绍了。痛经女性除了可以利用白胡椒治疗之外,平常还要注意调节饮食,不要吃太甜或太咸的食物,尽量多吃蔬果、鸡肉和鱼肉。冷饮和辛辣食物也要少吃。富含钾及镁等矿物质的食物都可以治疗痛经,所以经前可以多补充这类食物。日常还要注意温暖,身体暖和了,血液才能正常运行。

常按揉三大穴位,可以祛湿排毒

我们对湿气可能并不是很了解,其实湿气的症状表现还是很明显的,湿气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如果我们不注意的话可能会给我们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的。

长时间湿气重会给我们的身体、脏腑、经络带来病变。

夏季雨水多,温度和湿气上升,空气中的湿邪加重,湿邪入侵人体,由表入里。

我们的经脉受湿邪所影响,身体就会觉得颈部很累、肢体麻木、背部酸痛、关节疼痛,甚至出现皮肤的肿胀,这就是因为湿气侵犯导致经络不通、经气不畅引起的表现。

严重的会出现关节炎,游走性关节炎、痛风等,这些都跟湿邪有关,如果皮肤,经络被湿邪侵犯没有治愈,就会侵犯我们的五脏。

如果长时间湿邪没有得到缓解,那么第一个入侵的脏腑就是脾,因为脾主湿,湿邪会入侵脾胃,所以中医的说法是湿困脾土,脾土被入侵以后,胃口很差、不想吃饭、腹部胀满、大便稀溏,甚至恶心呕吐,这就是湿邪困住了脾胃,一般情况下,湿邪所致的病症比较多见,

我们经常按揉三大穴位,可以祛湿排毒。

1、委中穴

祛湿气重要的穴位——委中穴,此穴位和膀胱经相通,是最大的排毒祛湿通道,也是人体一个重要的排污口。

2、承山穴

承山穴是人体中祛湿排毒的一个关键穴位。经常对承山穴进行按摩,可以很好地疏通膀胱经的作用,起到激发阳气升起,排出体内的湿气。

3、曲池穴

祛湿效果极好的穴位——曲池穴,。曲池穴是大肠经的原穴,湿浊都汇集在此处。因此,早上对曲池穴进行按摩便能将湿气转化成阳气,促进其排出体外。

所以,对于体内有湿气的人,早上千万别忘了按一按。

我们也可以食用一些利水、化湿、健脾、养胃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红豆、冬瓜等等。

再者就是中药祛湿,可以通过健脾除湿的中药来除湿,这是非常好的办法。不仅可以达到除湿的目的,还会改善人体脾虚的一些表现,从根本上缓解人体湿气重的情况。

大家对除湿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可以来问我,我帮你辩证分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641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