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三高是最常见的疾病了,相信小编不说大家也知道,三高就是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对于三高的人群来说,饮食是最大的问题了,很多食物都不能乱吃,如果吃错食物的话,就会导致病情加重。那么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讲解一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禁忌都有哪些。
1、切不可用增加药量来“抵消”多吃的食物
一些患者在感到饥饿时常忍不住多吃饭,此时他们可能采取自行加大原来服药剂量的方法。其实这样的方法是大错特错的,这样不仅不会降低血糖,反而会因为药物的原因而引起其他的疾病。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需要定量定餐,还要定时,不能依靠药物来控制血糖。
2、某食品可以降糖的说法万不可信
总听一些糖尿病朋友说,多吃某某食物可以降低血糖,这是一种误解。饮食确实是可以缓解血糖,但是不能一味的就依靠固定的食物来缓解血糖,在饮食上面,我们还要多方面的饮食,当然也不能依靠药物来维持,平时养成控制血糖的好习惯,不仅饮食上面要注意,生活方面也要注意。
3、早餐重要莫轻视
不吃早餐是不会降低血糖的。头一天晚饭后至次日清晨,已有近10个小时未进食,血糖可达最低值。早上的时候需要多吃一些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不然也会出现低血糖的现象。早餐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还是非常的有必要的,可以很好的缓解血糖。
要想缓解病情,我们就要注意好饮食。从上述的知识我们就可以看出,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非常的重要,一些多糖的食物不要吃,一次刺激过大的食物也要少吃。上述就是小编为大家讲解的关于糖尿病患者的一些饮食禁忌,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一下。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如果饮食不当很容易导致病情加重,对健康危害极大,那么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注意什么?适合糖尿病的食疗膳食有哪些?适合糖尿病患者吃的食物有很多,下面就来详细了解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吧。
1、糖尿病患者饮食需知
一、切勿盲目的食用补品。
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要结合自身特点以清补为主,选择一些既有丰富营养,又有降糖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莲子、银耳、芹菜、燕麦、百合等,有助于增强人的体质。肉类则适当多吃鱼虾等水产品以及鸡鸭等禽类(白肉),少吃猪牛羊肉等红肉。
二、适当多吃一些润燥、降糖的食物。
比如蔬菜、水果,可以多吃一些冬瓜、萝卜、胡萝卜、西红柿、茄子、土豆、藕、洋葱、绿叶蔬菜、海带、香菇、木耳及猕猴桃、柚子、山楂、苹果、香蕉、梨、柑橘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钾离子,可以对抗钠离子对血糖升高的作用,同时也起到补中益气,生津润燥的作用。
三、饮食安排应少量多餐,避免过饱。
糖尿病者通常较肥胖,必须吃低热能食物,总热量宜控制在每天8.36兆焦左右,每天主食150~250克,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各占50%。食用油要含维生素E和亚油酸的素油;不吃甜食。
2、适合糖尿病的食疗粥
1、菠菜粥:菠菜100~150克,粳米50克,煮粥食用。适用于糖尿病阴虚化热型。便溏腹泻者禁服。
2、芹菜粥:鲜芹菜60~100克,切碎,粳米50克,煮粥食用。适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
3、木耳粥:黑木耳30克,粳米50克,大枣3枚,先浸包木耳,将粳米、大枣煮熟后加木耳共煮粥食。适用于糖尿病血管病变者。美国明尼索达大学医学院汉穆希密特教授认为,常食木耳可以减少和预防心脏病的发作。
4、萝卜粥:新鲜白萝卜适量,粳米50克,煮粥服用,适用于糖尿病痰气互结者。
5、山药粥:生山药60克,大米50克,先煮米为粥,山药为糊、酥油蜜炒合凝,用匙揉碎,放入粥内食用。适用于糖尿病脾肾气虚,腰酸乏力、大便溏泄者。
6、槐花粥:干槐花30克或鲜品50克,粳米50克,煮粥服用。适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中风患者。槐花可扩张冠状动脉,可防治动脉硬化,常服用有预防中风作用。
7、菊花粥:秋菊烘干研末,先以粳米50克煮粥,调入菊花末10克稍煮一二沸即可服用。适用于糖尿病双目干涩、视物昏花者。菊花清肝明目,临床用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
8、荔枝粥:荔枝5~7个,粳米50克,水适量,煮粥服用。适用于一般糖尿病患者。
9、葛根粉粥:葛根粉30克,粳米50克,共煮粥服用:适用于老年人糖尿病,或伴有高血压、冠心病者。葛根含黄酮类,具有解热、降血脂、降低血压、降低血糖作用。
10、生地黄粥:鲜生地150克,洗净捣烂取汁,先煮粳米50克为粥,再加入生地汁,稍煮服用。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者。
11、杞子粥:枸杞子15~20克,粳米50克,煮粥服用。适用于糖尿病肝肾阴虚者。
12、天花粉粥:天花粉30克,温水浸泡2小时,加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入粳米50克煮粥服用,适用于糖尿病口渴明显者。糖尿病孕妇禁用。
3、如何预防糖尿病
1、控制饮食
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在于控制饮食。通过饮食控制,可促进尿糖消失,空腹血糖降至正常,纠正代谢紊乱,防止各种并发症。应根据病人体重、劳动强度测出所需主粮的量。每天主粮不高于250克。如再感觉饥饿时,可增加些既含有高纤维,又能降血糖的蔬菜量,如洋葱、芹菜、海带、菠菜等。蛋白质类副食品如豆制品、牛奶、瘦肉等都可食用。
2、经常运动
保持运动对于1型糖尿病的预防至关重要,每天运动30分钟,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绝对有益。1型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胰岛素抵抗,就是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无法正常利用,而运动恰好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芬兰一项调查发现,运动能激发胰岛细胞的活性。每周运动4小时,或每天运动35分钟的人,即使体重没有变化,其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下降80%。
3、劳逸结合
一般病人可参加正常工作,但不宜过度劳累。要节制房事。保持精神乐观,避免精神创伤。运动可增强对糖的耐受性和降低对胰岛素的依赖性,减少胰岛素需要量,降低血糖,改善血脂的代谢异常。适当的运动可控制肥胖。选择慢跑、散步、练功十八法、健身操、太极拳等项目,从短时间,小运动量开始,持之以恒。但空腹时及重症糖尿病人不宜运动,以防发生低血糖休克等疾病。
4、控制血压
通过运动和饮食来实现减肥,特别要关注腹部脂肪,因为腹部减肥能大大提高糖耐量。控制高血压,这与糖尿病病情发展密切相关。
5、控制体重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胖孩子越来越多,糖尿病开始“瞄上”青少年,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有效预防1型糖尿病,首先就要把体重降下来,使体重接近正常。
6、控制盐量
多尿是1型糖尿病的症状之一。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和肥胖,多吃盐会使血压升高,不利于高血压的防治,故必须限盐。少吃盐可以减少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可能性。
糖尿病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代谢障碍疾病,导致人体血糖代谢出现异常,从而导致高血糖状态对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除了治疗之外,在生活中控制血糖很重要,那么糖尿病患者如何做到健康饮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禁忌是什么?下面就来详细了解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吧。
1、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饮食
1、浅尝辄止即知足
宴席上大家喜欢边吃边聊,有经典菜肴大家一起品尝点评,加之其他人可能会热情帮着夹菜,不知不觉中摄入过多,导致血糖升高。也许有些人会问,吃饭多,多吃点药不就可以了吗?其实不然,口服药的剂量不是想调就调,使用不当容易发生低血糖。如果血糖经常处于波动状态,一方面对血管损伤大,另一方面可能会导致药物中毒或失效,因此我们要控制好进食量。为防止进食过多,糖尿病患者可根据平时饭量,将各种食物先夹到盘子里后再慢慢品尝。蜻蜓点水般地少吃,多样性地品尝,浅尝辄止即知足,这样既可以一饱口福,又不至于吃的过多,可以稳定血糖,何乐而不为呢!
2、点菜原则很关键
为表示东家的热情好客,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一般宴席以大鱼大肉菜肴为主,蔬菜只是点缀而已,殊不知这些高能量、高脂、高糖菜肴血糖生成指数很高,很容易升高血糖,很多糖尿病患者赴宴后血糖波动大也不足为奇了。蔬菜是膳食中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含有的膳食纤维可以减缓胃排空的速度,不仅增加了饱腹感,还能降低血糖和血脂。一桌菜肴中素菜数目最好不要少于荤菜数,其中以深颜色的蔬菜为佳。
此外先进食蔬菜再吃其他食物,可以起到纤维包裹的作用,更好地降低餐后血糖。在荤菜选择上要以瘦肉类菜肴为主,尽量少或不选择如猪脑、肥肠、肥肉等高脂食物,也可以豆制品来代替部分荤菜。
3、餐盘旁放杯水吃菜前涮一下
点餐最好荤素搭配,条件允许可以让厨师适当少放油、盐、糖。所点菜肴的烹饪方法最好是蒸、炖、煮、煲、清炒、凉拌,不推荐的烹饪方法是炸、煎、勾芡、过油红烧。
很多饭店做菜用油量大,这时可向服务员要杯清水,吃菜前将菜用水涮一下,防止摄入过多的油脂。此外,在食物种类繁多的宴会上,可以对每一道菜略尝一二,同时做到细嚼慢咽,这样既饱了口福,又不至于超量。
4、饭前先喝汤吃完主食再吃肉
那么,是不是只要点对了菜,就可以尽情享用美食了呢?当然不是。糖尿病患者吃饭的顺序同样有讲究:在吃饭前应先喝一杯温水或一碗汤,可以暖胃,润滑一下胃肠;然后吃蔬菜,蔬菜粗纤维含量比较多,可以增加饱腹感;吃了一部分青菜后,再吃主食,提倡多选粗粮杂粮,能延缓血糖升高的时间;吃完主食再吃肉。很多糖尿病患者误认为自己不能吃肉了,其实不然,医生不提倡吃肥肉,但是精瘦肉可以定量吃。吃过主食之后,会有饱腹感,此时再吃肉,数量自然就得到了控制。
2、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禁忌
1、切不可用增加药量来“抵消”多吃的食物
一些患者在感到饥饿时常忍不住多吃饭,此时他们可能采取自行加大原来服药剂量的方法,误认为饮食增加了,多吃点降糖药可把多吃的食物“抵消”。事实上,这是将饮食控制和药物控制的相互关系搞颠倒了。这样做不但使饮食控制形同虚设,而且在加重了胰腺负担的同时,还增加了低血糖及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的可能,非常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做到饮食定时、定量、定餐,并在饮食保持一定规律的基础上,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糖药物的用法和用量。
2、某食品可以降糖的说法万不可信
总听一些糖尿病朋友说,多吃某某食物可以降低血糖,这是一种误解。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食物含有能量,而只要含有能量,摄入体内后就会升高血糖,只是有的食物因为能量密度低,或含有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升高血糖的速度不快、力度不大,但总的趋势是使血糖升高,而不会降低血糖。人们常说的苦瓜、南瓜等,都是如此。
因此说,用食物“降”血糖是不可能的,除非食物中违禁添加降糖药物,但这是绝不允许的。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食用这样的食物,会导致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后果不堪设想。
3、早餐重要莫轻视
不吃早餐是不会降低血糖的。头一天晚饭后至次日清晨,已有近10个小时未进食,血糖可达最低值。此时应该补充碳水化合物,否则易发生低血糖。血糖降低后,若得不到补充,我们的身体会动员脂肪快速分解。脂肪分解代谢不完全会引起酮症,不仅血糖会更高,还很危险。所以,糖尿病患者定时定量进餐非常重要。
4、不要放弃主食
粮食类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分解后生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胰岛素则把葡萄糖转化为能量,供给身体所需。胰岛素的分泌和发挥作用,是靠葡萄糖刺激来实现的,如果长期不进食碳水化合物,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会废用而退的。所以主食一定要吃,每天不要少于150克,合理分配到三餐。要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因为低血糖更容易发生意外,威胁生命安全。
3、如何预防糖尿病
1、控制饮食
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在于控制饮食。通过饮食控制,可促进尿糖消失,空腹血糖降至正常,纠正代谢紊乱,防止各种并发症。应根据病人体重、劳动强度测出所需主粮的量。每天主粮不高于250克。如再感觉饥饿时,可增加些既含有高纤维,又能降血糖的蔬菜量,如洋葱、芹菜、海带、菠菜等。蛋白质类副食品如豆制品、牛奶、瘦肉等都可食用。
2、经常运动
保持运动对于1型糖尿病的预防至关重要,每天运动30分钟,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绝对有益。1型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胰岛素抵抗,就是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无法正常利用,而运动恰好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芬兰一项调查发现,运动能激发胰岛细胞的活性。每周运动4小时,或每天运动35分钟的人,即使体重没有变化,其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下降80%。
3、劳逸结合
一般病人可参加正常工作,但不宜过度劳累。要节制房事。保持精神乐观,避免精神创伤。运动可增强对糖的耐受性和降低对胰岛素的依赖性,减少胰岛素需要量,降低血糖,改善血脂的代谢异常。适当的运动可控制肥胖。选择慢跑、散步、练功十八法、健身操、太极拳等项目,从短时间,小运动量开始,持之以恒。但空腹时及重症糖尿病人不宜运动,以防发生低血糖休克等疾病。
4、控制血压
通过运动和饮食来实现减肥,特别要关注腹部脂肪,因为腹部减肥能大大提高糖耐量。控制高血压,这与糖尿病病情发展密切相关。
5、控制体重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胖孩子越来越多,糖尿病开始“瞄上”青少年,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有效预防1型糖尿病,首先就要把体重降下来,使体重接近正常。
6、控制盐量
多尿是1型糖尿病的症状之一。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和肥胖,多吃盐会使血压升高,不利于高血压的防治,故必须限盐。少吃盐可以减少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可能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55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