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治疗痛经的小偏方(民间偏方:妇科月经病治疗痛经单方)

祝由网 2023-07-07 14:16:49

作为女人,月经如期而至会让我们感到非常踏实,但是对于部分女人,痛经让她们痛苦不堪,严重者还会出现呕吐、面色苍白、冷汗淋漓等,影响生活和工作。痛经一般出现在行经前后和行经期间,表现为腹痛、腰酸、下腹坠胀等。疼痛的部位一般位于下腹部,有时也会延伸至背部和大腿上部。痛经有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之分。原发性痛经是指在月经初潮和初潮后不久出现,且无生殖器病变,多见于未婚或未产妇女;继发性痛经是指因生殖器病变引起的痛经,如子宫内膜异位和急慢性盆腔炎都可以引起痛经。

症状:小腹坠胀、痉挛性疼痛、恶心、呕吐、眩晕等。

治疗痛经的小偏方:

1、南瓜红花汤

原料:南瓜蒂l枚,红花5克,红糖32克。

制法:将南瓜蒂和红花煎两次,再将糖放入其中,待其溶化,在月经来前两天服用。

功效:红花可以活血通经、散疲止痛,常用于闭经、痛经、恶露不行、跌打损伤的治疗。

治疗痛经的中药足浴小偏方:

1、艾叶生姜方治疗畏寒肢冷

原料:艾叶60克、生姜30克、当归15克、川芎20克。

制法:将以上药物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人泡脚捅中。先熏蒸,后泡脚30分钟,每晚一次,在经前10天开始泡脚,直至经期结束。

功效:此种方法主治痛经伴有小腹疼痛、经色紫黑伴血块、畏寒肢冷。

2、益母草元胡足浴方治疗腹部胀痛

原料:益母草100克、元胡30克、桃仁30克、红花15克、白芷10克。

制法:将以上药物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脚桶中。先熏蒸,后泡脚30分钟,每晚1次,在经前10天开始泡脚,直至经期结束。

功效:此方主治痛经伴有腹部胀痛,经色紫暗拌血块。

3、丹参艾叶水温经散寒

原料:丹参50克,艾叶30克,桃仁、小茴香各20克。

制法:将上述药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盛有2000毫升开水的盆中。先熏蒸,后泡脚,每次熏泡40分钟,每天1次,月经前10天开始,14天为一个疗程。

功效:此方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主治畏寒肢冷、经色黯黑夹血块、小腹疼痛。

民间偏方:妇科月经病治疗痛经单方

处方与用法:白芥子3克。研末,敷于肚脐上以医用胶布固定;用热水袋(水温约50℃)熨烫,每日3次。每次30分钟。可以在月经来潮前2天开始使用,连用3次即可。下次月经来潮前如法用药,连用3个月经周期。
功效:行气止痛,主治痛经。一般用药2小时可以止痛,提前用药可预防疼痛发生。

提醒您:治疗痛经单方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请问解决痛经有什么秘方

痛经特别推荐:
1. 贴经书宁(经期前7天开始贴,贴在肚脐上就可以)
2.香蕉和蜂蜜调匀冲开水服用(前三天开始服用,一日2~3次,经期开始后3~4次)。
3.大量白糖加少量开水(开始痛时饮用)。
4.红糖泡开水(经期开始后方可饮用)。
5.用暖水袋捂小腹(痛时采取的措施)。
6.补充钙(经期开始直接吃钙片就行)。

?痛经验方秘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通治方]
蔡小荪:痛经多数是经血排出困难,瘀滞疼痛,治法以通为主。当归9克 川芎4.5克 牛膝9克 香附9克 元胡9克 丹参9克 红花4.5克 白芍9克水煎服。服药时间应在行经前三天即开始服用,特别是膜样痛经、及内膜异位症等,否则效果不显。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辨证方]
1、寒 证
韩百灵:温肾扶阳汤,治胞中虚寒型痛经,妇女经期小腹隐痛,喜温喜按,经色清稀,腰酸腿软,四肢不温,尿频,白带下注,面色淡白,舌质淡润,脉象沉缓无力。人参9克 山药9克 熟地9克 山萸肉6克 吴茱萸6克 菟丝子9克 肉桂6克 附子6克 补骨脂9克 白术9克《百灵妇科》
颜德馨:治疗之法,以通为主,多用温经逐寒,祛瘀止痛,王清任之少腹逐瘀汤独擅胜场,每于经前投此,多应手而效。曾以治痛经达十余年缠绵不愈者,或痛甚则厥,或剧痛需以度冷丁方得小安等顽固病例,亦有殊效。
小茴香7粒(炒) 干姜0.6克(炒) 元胡3克 没药6克(炒) 当归9克 川芎6克 官桂3克 赤芍6克 蒲黄9克(生) 灵脂6克(炒)水煎服。每次月经来潮前连服5~7剂,一般连续治疗3个月即获痊愈。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陈泽霖:临床所见以寒凝血瘀为多见,治宜温通为主。我曾以下方为主加减治愈了不少痛经病人。肉桂3~9克 小茴香6克 制香附9克 当归9克 川芎6克 赤白芍各15克 青陈皮各9克 阿胶9克 艾叶9克 益母草30克 乳没各4.5克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2、热 证
傅山:妇人有经前腹疼数日,而后经水行者,其经来多是紫黑块。方用宣郁通经汤。白芍15克(酒炒) 当归15克(酒洗) 丹皮15克 山栀子9克(炒) 白芥子6克(炒研) 柴胡3克 香附3克(酒炒) 川郁金3克(醋炒) 黄芩3克(酒炒) 生甘草3克水煎,连服4剂,下月断不先腹疼而后行经矣。此方补肝之血,而解肝之郁,利肝之气,而降肝之火,所以奏功之速。
《傅青主女科》卷上
3、虚 证
卓雨农:肾虚肝郁的,经来色淡而少,经后腹痛腰酸,肢软无力,益肾调经汤主之。
杜仲 续断 熟地各9克 当归6克 白芍(炒)9克 益母草12克 焦艾 巴戟 乌药各9克水煎服。
《中医妇科治疗学》
朱承汉:经行或经净后小腹绵绵作痛,按之舒适,经水色淡质清,面色苍白,精神萎弱。炒党参12克 炒白术9克 全当归9克 东白芍9克 炒川芎4.5克 炙甘草4.5克 大熟地12克 茺蔚子9克 制香附9克
《中医妇科》
4、实 证
刘赤选:妇女月经将来一两小时,因子宫后屈,瘀滞经血,阻其排出,以致小腹发生疼痛,必候经水排出一两天内,才能逐渐缓解,宜用失笑散合逍遥散,在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服,每天服1剂,连服3~6剂可经通痛除,照法再服3~6月,可以根治。蒲黄6克 五灵脂12克 当归9克 白芍12克 柴胡9克 茯苓12克 白术12克 炙甘草4.5克
《名老中医医话》
卓雨农:瘀血阻滞的,经来腹痛如刺,量少色紫有块,排出则痛减,加味失笑散主之。蒲黄 五灵脂各6克 延胡 丹皮各9克 桃仁6克 香附9克 台乌6克,水煎服。疼痛引及少腹两侧痛剧者,加姜黄6克、乳香6克;大便燥结,加大黄6克。
《中医妇科治疗学》
冉小峰:乳胀散,治月经前 *** 胀满。当归9克 红花9克 白术6克 王不留行9克 橘叶9克 陈皮3克,上6味,研为粗末,以水200毫升,浸泡30分钟,煮沸15分钟,滤过;残渣再加水150毫升,煮沸10分钟,滤过,合并两次滤出液备用。每日1剂,分2~3次温服。
《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李维芳:痛经一号方系青岛已故名老中医傅乃杰所传,余用于临床20余年,收效甚为满意。丹参30克 乌药10克 枳壳10克 香附12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次月经前服。有热者,方中丹参改为丹皮10克。
《千家妙方》下册
[食疗方]
陈修园:猪肚胡椒汤,治妇人经寒,往来时有痛。猪肚1个,洗净,入胡椒24克,装入肚内,炖烂食。(寒证)
《医学从众录》卷八
朱承汉:治疗痛经简便方。(寒证)
鲜姜 红糖各15克 焦山楂12克水煎服。
《中医妇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54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