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生食物的营养价值极高,成分内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脂肪等多种营养物质,不过因为海生物被打捞上来以后,存放时间不久,在选购的时候就要注意了,不要选择放置时间过久的海鲜,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正确分辨海鲜。
如何辨别鱼是否新鲜?
1.鱼腮
新鲜的鱼鳃是呈现紧闭状态,并且鱼鳃色泽鲜红,没有异味和粘液。如果是已经不新鲜的鱼鳃则会呈现灰白或者黑色,并伴有浓厚粘液与污垢,也会有腐臭气味。
2.鱼眼
新鲜的鱼眼很明亮,并且是略显凸状,如果是不新鲜的鱼眼则呈现灰暗无光,上面还有有一层厚膜或者是污垢物,如果发现鱼眼凹陷就不要购买了。
3.鱼鳍
新鲜的鱼鳍会仅仅的贴着鳍条,并且颜色光亮,而不新鲜的鱼鳍则表现颜色色泽变暗,并且会有破裂的情况,如果是变质的鳍条会表现出散开的情况。
4.表皮
新鲜鱼的表皮会很有光泽,并且鳞片完整,在鱼鳞上还会附着薄粘液,如果是不新鲜的鱼表皮则会呈现灰暗无光泽,并且鳞片会出现脱落的情况,甚至有的鳞片还会出现变色,粘液会很厚重。
5.肉质
新鲜的鱼肉会很紧密,并且用手按压的情况下会很有弹性,而不新鲜的鱼肉则会表现为按压后鱼肉不能回复的情况。
6.体态
新鲜的鱼拿起来时会表现为身体硬直,切头尾都会出现上翘的情况,如果是不新鲜的鱼则会头尾都出现下垂的情况,并且拿在手上时没有弹性。
上述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六点就是明显辨别鱼是否是新鲜的做法,建议大家在选购鱼的时候可以根据小编的介绍试试看。另外,像挑选虾以及螃蟹的时候,方法大致与挑选鱼的方法相似,主要就是根据外表、形态、分泌、色泽等方面分辨。
如何挑选新鲜鱼x0dx0ax0dx0a1.观鱼形。污染重的鱼,形态异常,有的头大尾小,脊椎弯曲甚至出现畸形,还有的表皮发黄、尾部发青。x0dx0ax0dx0a2.看鱼眼。饱满凸出、角膜透明清亮的是新鲜鱼;眼球不凸出,眼角膜起皱或眼内有淤血的则不新鲜。x0dx0ax0dx0a3.嗅鱼鳃。新鲜鱼的鳃丝呈鲜红色,黏液透明,具有海水鱼的咸腥味或淡水鱼的土腥味;不新鲜鱼的鳃色变暗呈灰红或灰紫色,黏液腥臭。x0dx0ax0dx0a4.摸鱼体。新鲜鱼的表面有透明黏液,鳞片有光泽且与鱼体贴附紧密,不易脱落;不新鲜鱼表面的黏液多不透明,鳞片光泽度差且较易脱落。x0dx0ax0dx0a5.掐鱼肉。新鲜鱼肉坚实有弹性,指压后凹陷立即消失,无异味;不新鲜鱼肉稍呈松散,指压后凹陷消失得较慢,稍有腥臭味。x0dx0ax0dx0a6.看鱼腹。新鲜鱼的腹部不膨胀,肛孔呈白色、凹陷;不新鲜的鱼肛孔稍凸出。
吃鱼的人都知道,鱼肉的鲜美程度和鱼的新鲜程度有关,越是新鲜的鱼做出来的鱼汤越是鲜美,所以,大家在买鱼的时候,一定要睁大眼睛,挑选新鲜的鱼。那么,如何判断一条鱼新不新鲜呢?
1、看眼睛
新鲜的鱼眼睛透明、洁净而突出。次鲜鱼眼球平坦或稍凹陷,角膜暗淡或微混浊,不新鲜的鱼则眼球凹陷,角膜混浊或发糊。
2、看鱼鳃
新鲜的鱼鳃盖紧合,鳃丝鲜红或紫红色,清晰、粘液透明。次鲜鱼鳃盖较松,鳃丝呈紫红、淡红或暗红色。不新鲜的与鳃盖松驰,鳃丝粘连,呈淡红、暗红或灰红色。
3、看鱼鳞
新鲜的鱼,鱼鳞完整或稍有花鳞,紧贴鱼体不易剥落;具有鲜鱼固有的鲜明体色与光泽。次鲜鱼鱼鳞不完整,较易剥落;体色暗淡光泽度差,粘液透明度较差。而不新鲜的鱼鱼鳞不完整、松弛、易剥落;体表暗淡无光,粘液混浊。
4、触摸检查
新鲜的鱼用手指按压或将鱼置于手掌,可感觉鱼肉坚实富有弹性。
5、次鲜鱼肌肉也有弹性,压陷后能很快恢复。不新鲜的鱼肌肉松弛,弹性差,压陷后复平较慢。
6、闻味道
新鲜的鱼没有异味,次鲜鱼有较重的腥味,而不新鲜的鱼则有显著臭味。
7、冻鱼的注意事项
(1)僵硬的鲜鱼不好吃
所有动物死后肌肉都会逐渐僵硬,并随着时间的推迟达到“最高僵硬”,这种现象叫死后僵硬。在僵硬之前和处在僵硬阶段的死鱼,其肌肉组织中的蛋白质还没有分解产生氨基酸,因此,这个时段的鱼吃起来不仅肉质较硬,也不利于人体对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吸收。不同品种和大小的鱼达到“最高僵硬”的时间有所不同,不过,只要用手触摸鱼体,发现呈硬硬的“棒子状”,即说明鱼肉已处于僵硬状态。
(2)科学冻鱼好吃又营养
鲜鱼死后先进入高度僵硬期,随后便开始软化,也就是进入了自溶阶段,鱼体中的蛋白酶会使蛋白质逐步分解为人体容易吸收的各种氨基酸,此时,肉质松软、易于消化,味道也非常鲜美。所以,处在自溶阶段前期的鲜鱼营养价值最高,而经过科学处理合理冷冻的鱼,一般都处在自溶阶段的前期,不仅受到较少微生物的污染,而且营养价值也较高。
(3)冷冻鱼肉不宜久
冻鱼好吃,也不宜长期冷冻。储存温度高于-40℃时,鱼类的脂肪会与氧气作用发生氧化,在冷冻过程中还会发生缓慢脱水,使鱼肉的味道和品质被破坏,鲫鱼等长时间冷冻还会发生酸败。所以,鱼类不可在冷冻室中久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54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治疗痤疮的偏方
下一篇: 海鲜清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