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情神症状。这是因为慢性疲劳综合征常存在心理疲劳。
心理疲劳也称为精神疲劳或心因性疲劳,其表现有感觉体力不支、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情绪低落,并同时伴有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上升等现象。心理疲劳的持续发展,将导致头痛、眩晕、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紊乱、食欲减低、消化不良以及失眠等。生活中的表现:轻者轻度厌恶、逃避工作、学习和生活;重者出现抑郁、神经衰弱、强迫行为以及开始吸烟、酗洒等生活习惯改变的现象。
心理疲劳与体力疲劳和脑力疲劳不同,不是发生在劳动或学习进行之中,而往往在刚刚开始甚至还没开始时就出现。患者觉得很累、不想活动、对劳动或学习失去兴趣,严重者会感到极度厌烦。比如有些人刚上班,还没干活儿,就觉得全身乏力、四肢倦怠,甚至心烦意乱;有些人刚上课,手一拿起本,就觉得头昏、厌倦、打不起精神来等。这些都属于心理疲劳。所以,心理疲劳的人不是不能做,而是不愿意做。心理疲劳大都是由情绪低落引起的,而且是常见的长期性疲劳。比如讨庆自己的工作、学习,或婚姻生活不愉快,闷在心里成为一种思想负担,惴惴不安,形成一种精神上的痛苦而出现疲劳。
心理疲劳的调节方法
l、自我调适,及时放松心情:平时工作繁忙,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的人应学会自我调适,及时放松自己。工作之余可以参加体育活动,泡泡热水澡,与家人、朋友聊天,双休日出游。同时在复杂紧张的工作中,也应保持心理的平衡与宁静,及时放松,如边工作边听轻音乐;与同事聊聊天、谈谈笑话;在办公室里来回走走,伸伸腰;打开窗户,临窗远眺,做深呼吸等等。
2、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在工作上,分好轻重缓急,应用统筹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划好工作和生活的明确界限,下班后就应充分休息,而不应还惦记着工作,多参加体力活动,做到劳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另外,不要目标过高,要制定切合实际的追求目标。同时,慢生活节奏,把无所事事的时间安排些具体的放松活动,如打篮球、演唱会。
3、寻求外部帮助:如产生心理问题,可经常向家人、知己倾诉;心问题严重的可去寻求心理医生治疗;平时可参加有关心理学的培训学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52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要远离这五种隐形含盐高的食物
下一篇: 春季容易抑郁,有哪些应对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