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是婴幼儿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许多小儿疾病在一开始时就表现为发热。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卫反应,它可使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白细胞内酶活力和肝脏解毒功能增强,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因此,对小儿发热不能单纯地着眼于退热,而应该积极寻找小儿发热的原因,治疗原发病。
中医认为,小儿发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感受外邪,邪郁卫表,邪正相争所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一般多采用清肺经、揉太阳、清天河水、推脊等推拿方法。
肺经位于无名指末节螺纹面,推拿时采用清法,即由手指末端向指根方向直推,连续200一300次;太阳穴位于眉梢后凹陷处,推拿时采用揉法,即以双手中指端按揉此穴,连续3O一50次;天河水位于上肢前臂正中,推拿时用食指和中指,由腕部直推向肘,连续l00一200次;推脊是指用食指和中指在脊柱自上而下作直推,连续100——200次。通过这些手法,可以疏通经络,清热解表,从而达到退热目的。
对小儿长期低热,中医认为是由于久病伤阴而产生的虚热。治疗可采用揉内劳宫、清天河水、按揉足三里、推涌泉等推拿方法。内劳宫位于手掌心,推拿时采用揉法,连续100——200次;清天河水方法同上;足三里穴位于下肢胫骨前峙稍外处,推拿时用拇指端在该穴按揉,连续50一l00次;涌泉穴位于足掌心前正中,推拿时用拇指向足趾方向直推,连续50——lO0次。通过这些推拿方法,可以调节脏腑功能,引热下行,清退虚热。
推拿方法简便,患儿没有痛苦,没有任何副作用,家长可以自己操作,在小儿发热时,建议家长不妨试一试。
小儿感冒发烧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其治疗以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为主,其中小儿推拿效果很好。
小儿推拿,退热主要是清理小儿头部、心肺部的热,另外还要温暖患儿的手脚,头面部可选择以下手法开天门、揉攒竹、推坎宫、揉太阳及揉耳后高骨;胸背部可选择天突、肺俞及腹部揉脐;手部可选择清肺、清肝、清天河水、清大肠、 清小肠;背部可采取工字形推拿,以上治疗都有利于小儿退热。孩子感冒发烧,可以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穴、清天河水、清肺经。偏风寒者,加推三关、拿风池穴、掐揉二扇门。偏风热者,加推脊柱、多推天河水合300次以上。如果通过推拿治疗效果不佳,可以口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能够治疗和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各种症状,如发烧、头痛、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咽喉疼痛等。如果是风寒感冒,可以口服中成药,如正柴胡饮颗粒、伤风颗粒等疏风散寒药物。如果是风热感冒,可以口服中成药,如蓝芩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清热解毒药物。
小儿发烧按摩手法:
1、清肺经:用拇指罗纹面自小儿无名指指端向指节直推,称为“清肺经”,约100次,能宣肺清热、化痰止咳。2、按天突:用中指指端按胸骨切迹上缘的凹窝处的天突穴,称为“按天突”,约10次,能理气化痰、降逆平喘、止呕。
3、黄蜂入洞:用食中两指端在小儿鼻孔下缘揉动,称为“黄蜂入洞”,约100次,能发汗解表、开肺窍、通鼻心。
4、推太阳:用拇指或食指指端自前向后直推眉梢后的太阳穴,称为“推太阳”,约50次能疏风解表、止头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34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灯心草治疗孩子夜啼真的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