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即消瘦烦渴之意,先天禀赋不足者,尤以阴虚体质者易患本病,或者与后天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原因导致阴津亏虚,燥热偏胜。阴虚燥热是糖尿病的基本病机。
1、饮食不节,积热伤津。长期过食肥甘、醉酒厚味、辛燥刺激性食物,导致脾胃损伤,脾胃运化失司,积于胃中酿成内热,消谷耗液,津液不足,脏腑经络失调,引发消渴。
2、情志失调,郁久伤阴。由于长期精神刺激,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郁久化火,火热炽盛,上灼胃津,下耗肾液,则火炎于上,津液泄于下,三多(多饮、多食、多尿)之症随之而起,导致消渴。此外,心气郁结,郁而化火,心火亢盛,致使心脾精血暗耗,肾阴亏损,水火不济,亦可引发消渴。
3、先天束赋不足。五脏虚弱,特别是肾虚,与消渴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五脏主藏精,精为人生之本,肾又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若五脏虚弱,则精气不足气血虚弱,肾亦无精可藏,又因调摄失宜,最终致精亏液竭而发生消渴。
4、房劳过度,肾精耗损。房劳过度,肾精耗损,最终致精亏液竭而发生消渴。
5、过服温燥药物,耗伤阴津。嗜服壮阳药物,致使燥热伤阴,阴津亏损,与消渴病有一定关系。
糖尿病在临床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随着病程发展,会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或肥胖、疲乏无力等典型症状,严重者可发生酮症酸中毒,危及生命。“三多一少”指喝的多、尿的多、吃的多。
糖尿病患者白天可饮水2一3瓶,一天的尿量达5000一10000毫升。患者食欲亢进,总觉吃不饱,而且体重减少,消瘦。有相当一部分糖尿病病人症状不典型,如2型糖尿病、老年糖尿病等。化验检查血糖升高,血糖的测定是诊断糖尿病的唯一标准。
糖尿病足属于糖尿病病人最常见的一个并发症,由于糖尿病病人周围神经病变,以及外周小血管的硬化,足部的神经、血管调节能力下降,导致足部的微循环障碍,在下肢局部压力过高的情况下,出现溃疡、坏疽、感染,有截肢的风险。
中医认为糖尿病足的主要病因是气虚、阳衰、寒凝,气虚不能统血,阳衰不能温熏,寒凝则血液瘀滞,血行不畅,脂端失养,加上湿热下注,热毒血瘀,而成溃疡。本病的治疗,首先应该严格的控制患者的血糖,做好糖尿病教育,其次要采用内外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外治以局部的清创换药,防治感染,局部保暖,避免局部皮肤的碰撞、磨擦等损伤。再此基础上可以采用中药汤济辩证治疗。
常见的辩证治疗分型如下。1.阴虚热盛廉瘀证,治疗以滋阴解毒,活血止痛为方法,可以用桃仁,红花,大黄,生地,玄参,当归,水蛭,银花,桂枝等治疗。2.痰湿化热廉瘀证,治疗以清热化痰除湿、活血止痛为方法,可以用当归,黄芩,猪苓,茵陈,苦参,泽泻,白术,苍术,党参,防风,水蛭等治疗。3.气阴两虚廉瘀证,治疗以益气养阴通络为方法,可以用黄芪,桃仁,熟地,玄参,白芍,当归,虎杖,川牛膝等治疗。4.阴阳两虚廉瘀证,治疗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为方法,可以用附子,怀牛膝,熟地,麻黄,肉桂,鹿角胶,白芥子,鸡血藤,泡姜等治疗。
糖尿病这一概念是不确切的。确切的说法应该是糖尿症,是某种病引起的一种症状。其中80%以上的糖尿病是弓形虫引起的。大量的弓形虫寄生于大脑细胞内和神经细胞内。使人的各种腺体的分泌都有可能紊乱,其中也包括胰岛素的分泌。如果弓形虫同时寄生于胰脏,就直接破坏胰脏的细胞。当B细胞受到破坏时,胰岛素的分泌就会受到影响。神经系统的失调和胰腺细胞的破坏是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弓形虫破坏胰腺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亢进阶段,这一时期神经细胞和β细胞破坏较少,在虫子的干扰下胰腺处于亢进状态,胰岛素分泌有时过多,往往造成低血糖或一过性低血糖,此阶段往往是在青少年时期;第二阶段是紊乱阶段,这一时期神经细胞和胰脏的β细胞有相当数量受到破坏,在正常情况下,胰岛素的分泌就会不足,机体便会启动代偿功能。因此,这一阶段的胰岛素分泌时多、时少,处于紊乱状态;第三个阶段,是衰退阶段,这一阶段神经细胞和β细胞破坏更多代偿功能达到极限。胰岛素分泌呈见不足,出现持续的血,尿糖偏高。为什么过去不能治愈呢?第一个原因是不知病因,盲目降糖,或只治并发症;第二个原因是没有治疗弓形虫的药物,也不能化验确诊;第三个原因是一旦出现持续性的血,尿糖偏高时,已是弓形虫破坏神经系统和胰脏的晚期,累及多个器官造成恶性循环。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73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粉葛清热润燥的两款养生汤
下一篇: 大胸人见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