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肠胃炎艾灸哪个位置

时间: 阅读:1289

最近,我总是容易得肠胃炎,想试试艾灸;请问,肠胃炎艾灸哪个位置呢?


最佳回答

凌泉

凌泉

2023-05-04 09:59:32

肠胃炎患者,可以艾灸的位置有神阙穴,足三里穴,中脘穴,三阴交穴,关元穴,气海穴。神阙穴是肚脐,足三里穴位于外侧膝关节下方凹陷处向下约四指处,中脘穴位于肚脐上方4英寸处,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上方三寸处,气海点位于肚脐以下1.5寸,关元穴位于肚脐下3寸,艾灸时要注意。艾条与穴位的距离为5厘米。建议艾灸时间一般为30分钟,体位舒适,易于观察皮肤变化。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成都-陈**
    回复
    2023-05-04 12:12:26

  • 姜齐
    回复
    2023-05-04 12:12:26

    一般情况下,艾草是可以熏肚脐的。艾草熏肚脐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效果,能增强体质、缓解身体不适,防治多种疾病。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艾草可以熏肚脐吗

    艾草是可以熏肚脐的。

    艾草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艾草熏肚脐具有养生保健,祛病的作用。尤其对宫寒效较好.点燃艾灸后,可以直接对脐部熏.可以感到有热感温度即可.也可贴一片生姜去对脐部熏.主要勿烫伤.经期勿去熏.

    艾草熏肚脐的功效与作用缓解胃部不适

    艾草熏肚脐有缓解胃部不适的作用。

    艾草性温,用熏肚脐的方法处理的话,可以驱散胃部的寒气,缓解脾胃功能失调,增强脾胃功能,可以缓解因为胃寒导致的胃胀、胃痛、胃不适等情况。

    暖宫

    艾草熏肚脐有暖宫的作用。

    宫寒的女性常有经痛的情况,而艾草是治疗女性疾病的佳品,因为可以通过艾草熏肚脐产生良性刺激的神经反射作用,能促进血流量和血液循环加速,使人气血畅通,有行气活血、暖宫的作用。

    补肾

    艾草熏肚脐有补肾的作用。

    艾草入肾经,用艾草制成的艾灸条来熏肚脐附近,其药效会从肚脐的皮肤进入人体,具有很好的补肾的作用,因此也适合男性食用。

    消炎退肿

    艾草熏肚脐有消炎腿肿的作用。

    用艾操灸肚脐以及肚脐附近穴位,性温、味辛的艾草可以促进局部血液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善局部周围营养组织,从而达到消炎退肿的作用。

    提高机体免疫力

    艾草熏肚脐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用艾草熏肚脐,可以刺激神经系统,并通过中枢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自身调节作用,促使机体某些抗体形成,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并且艾草还有杀菌的作用,艾草熏制的气体,可以杀灭呼吸道中的很多病菌,因此也可以提高免疫力。

    防病治病

    艾菜熏肚脐有防病治病的作用。

    艾草熏肚脐有扶正祛邪的作用,可以起到宣畅气机,调和阴阳,激发机体功能的作用,有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血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因此可以防病治病!

    治疗拉肚子

    艾草敷肚脐可以治疗急性肠胃炎。

    将艾草灸用酒拌匀炒热,制成饼状趁热效于脐部,然后将加了热水的热水袋,敷在艾饼之上,可以治疗因为饮食不当或者寒凉导致的急性肠胃炎。

    什么人不能用艾草熏肚脐1、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的人禁止使用

    在进行艾灸肚脐眼之前一定要测量自己的脉搏,如果脉搏跳动的次数在每分钟90次以上,那么是肯定不能使用此方法的。此外,吃得过饱或者是过饥的人同样也是不适合艾灸肚脐眼的,一定要注意。

    2、面部或者身上有痤疮的人不适合

    如果患者脸上或者是身上长有痤疮,那么同样也是不适合用艾灸肚脐眼的。且如果有出现身发高热或者是局部皮肤出现破损的人也是不能使用此方法进行治疗病症的,患者在做之前一定要仔细判断自己的身体健康是否符合。

    3、女性怀孕期间不适合

    有的女性在怀孕初期的时候想到孩子还小,应该不存在什么风险。这样的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女性在怀孕期间以及月经期间都是不能使用艾灸的,若使用了,不仅达不到预料中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4、患有遗传疾病的患者不适合

    患有遗传病的患者千万不要艾灸,这样不仅自己得不到治疗,甚至可能传染给其它患者,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一定不能尝试,且患者如果处于昏迷阶段或者高热期间,是一定不能使用艾灸的。

  • 成都-陈**
    回复
    2023-05-04 12:12:26

    艾灸足三里的神奇功效

    艾灸足三里的神奇功效,足三里是人体最重要的穴位之一,适当按摩足三里具有补益气血的功效,能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艾灸通常在这个针灸穴位进行,这对身体有益。以下是关于艾灸足三里的神奇功效内容分享。

    艾灸足三里的神奇功效1

    以下是艾灸足三里的作用:

    1、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的穴位之一,其位置在外膝部三寸处,长期艾灸足三里可提高病人机体免疫力,减轻病人疲劳等。

    2、艾灸足三里对耳鸣、尿频、遗尿、【遗】精有明显疗效。

    3、足三里、急慢性肠胃炎、消化不良、肠梗阻等疾病都能在艾灸患者中起到辅助作用,对病人的身体也有一定的帮助。

    4、艾灸足三里可增强下肢体力,防治四肢肿满、倦怠、股膝酸痛、软弱无力等症状,有很好的通经活络等作用。

    另外,艾灸时病人还要注意保暖,不受风寒的袭击,艾灸前及做完艾灸后,要喝些温水,而且不能马上洗澡。还要注意患有过度饥饿、过饱、酗酒等症状的病人,不能用艾灸,以免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

    "足三里穴,位于胃经上的穴位。所以,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治疗胃部相关疾病,如胃痛、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痢疾、食物吞咽困难等胃肠病症。 又因为足阳明胃经的循行部位原因,即循行经过鼻、唇、胸、下阴等部位,所以,艾灸足三里穴还可以治疗心悸、失眠、癫狂等心脑病症,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以及下肢痿痹。此外,足三里穴作为强壮保健要穴,临床上还长通过艾灸该穴位治疗虚劳诸证。

    现代临床还常用足三里穴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支气管哮喘、阑尾炎、坐骨神经痛、动脉硬化等疾病。

    艾灸足三里的神奇功效2

    艾灸足三里的功效

    1.补肾益气

    民间常有“常炙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一说,鸡【肉】具有补肾益精、益气安神的功效,能够缓解【遗】精、阳痿、闭经等症状,而常用艾灸刺激足三里,同样也能够起到补肾益气的作用,可以有效促进人体内阳气上升,补益肾气。

    2.健脾和胃

    胃和脾互为表里,在受纳、运化水谷,输送精气和津液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中最重要的穴位之一,通过艾灸的热量和药物性质刺激足三里穴,能够起到调理脾胃、促进消化、健脾和胃的功效,调理脾胃虚寒的情况。

    3.温经通络

    中医认为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依赖气血运行,气滞血瘀会产生一系列的不适症状,而艾灸可以通过艾条燃烧的热度和药物作用,起到温经散寒、舒经通络的.作用,促进气血运行,避免气滞血瘀。而足三里穴是人体重要的穴位之一,常通过艾灸刺激该穴位,能够刺激下肢气血运行更加顺畅,具有良好的温经通络、强健肢体作用。

    4.祛湿排毒

    艾灸是一种通过热量及药物作用共同生效的治疗方法,足三里穴具有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的作用,常用艾灸刺激足三里穴,能够有效祛除体内的湿气,加速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排出湿气与有毒有害的代谢废物。

    5.增强体质

    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的第一要穴,常使用艾灸刺激足三里穴,能够达到强壮体魄、燥化脾湿的目的。艾灸能够补益阳气,温经通络,帮助足三里穴更好地发挥调理身体、防治疾病的作用。

    结语:艾灸足三里的功效有哪些呢?主要包括补肾益气、健脾和胃、温经通络、祛湿排毒、增强体质等。足三里穴是人体保健的重要穴位之一,常针对足三里穴进行理疗,有助于调理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

    艾灸足三里的神奇功效3

    长期按摩按摩足三里穴还可以收获到这些好处:

    1、补中益气

    这是按摩该穴位的主要功效之一,足三里穴是土经土穴,可帮助调整脾胃,而脾胃又是气血生化之源,所以按摩该穴位,可以起到补中益气的效果。老话有一句是这么说的“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其理亦在此。

    2、止泻功效

    如果你属于脾胃虚弱或虚寒引起的腹泻,那么,你就可以试试刺激足三里穴,止泻效果明显;但如果是因痢疾或湿热引起的腹泻,单独按摩该穴位效果不理想,需配合其它穴位。

    3、促进食欲

    该穴位还是胃经合穴,所以按摩它,还可以帮助治疗胃病及胃经诸病,尤能调畅胃气,从而改善饮食不节、食欲不振等症状。

    4、安神止痛

    该穴位所在的足阳明胃经可治疗神志病,所以按摩它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安神镇静的效果。此外,按摩足三里穴该可以帮助缓解气滞、气虚、血虚、积食、胃虚以及脾虚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腹痛的症状。

    可见,按摩足三里穴,可帮助我们解决多种健康问题。但是它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找准了位置,掌握了正确的按摩方法,才能达到想要的目的。那么,在家想要按摩足三里穴,应该如何取穴呢?

    在家如何自行取穴?教你正确方法

    第一步:将腿部保持屈膝状态,先找到外膝眼。

    第二步:明确好剧烈,差不多在外膝眼下四指宽。

    第三步:在外膝眼下四指宽与小腿正中央的骨头外侧交汇处,用拇指按在骨头与肌肉的缝隙里。

    找准位置后,可以试试以下2种方式来自我保健:

    一是按摩:这个操作比较简单,平时闲的时候就可以按一按,力度以可以忍受的程度为宜,按揉结合,直到出现酸、麻、胀等岗位为宜,1次5-10分钟左右。

    二是艾灸:主要有艾炷灸和艾灸条两种,前者对操作有严格要求,需在专业人士下进行,以免烫伤;后者相对安全点,很多药店或网上都可以买到,方法是点燃一头的艾条,然后放到合适的距离,以皮肤保持热而不烫为最佳距离,1次灸10-20分钟左右。

    适当按压或针灸足三里穴,可以起到多种功效,上述已经将足三里的位置以及按压方法都给大家详细介绍过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逍遥子
    回复
    2023-05-04 11:11:16

    关门穴是近代中医治疗急慢性胃炎的重要穴位,不仅针刺,艾灸有很好的效果,而且点按,按揉等推拿手法的刺激也具有一定的效果。而且对胃部疾病也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因此本穴位不仅是治疗胃部疾病的要穴,而且是保健 养生 的重要穴位。保健中常联合足三里等共同使用,具有很好的效果。


    穴位定位

    标准定位

    关门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定位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八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横结肠)


    名称释义

    关,关卡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胃经中的脾土物质在此屯驻。本穴物质为梁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其水为满溢之水,量小,但因其由上而下,故有脾土微粒随水而下。经水传至本穴后,由于受腹内部的外散之热及胃经区域自身之热,经水气化为枯竭之状,脾土物质随之屯驻,如被关卡一般,故名关门。

    功能主治

    腹胀,腹痛,肠鸣泄泻,水肿


    操作方法

    推拿:按揉,点按均可

    艾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针刺:直刺0.8-1.2寸。

    保健 养生

    用一手食、中指指端分开对按两侧关门,每天一次,每次10分钟,能够有效预防急慢性胃炎


为什么得慢性肠胃炎长期不好

马蹄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