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

时间: 阅读:997

我朋友身体一直很好,也没有生过什么大病,前段时间去医院检查出来有什么多发性骨髓瘤,还在住院,想问一下多发性骨髓瘤是什么?


最佳回答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2023-05-04 11:15:20

您好,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骨髓肿瘤,肿瘤细胞起源于浆细胞。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全身慢性骨痛不适,贫血,感染,肾功能不全,肝脾肿大,高血钙,神经症状等。注意无症状稳定期骨髓瘤无须治疗,定期随访。血或尿中M蛋白进行性升高或出现临床症状者,必须治疗。年龄小于70岁的病者,若条件允许尽量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祝您身体健康。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常州-薛**
    回复
    2023-05-04 14:14:13

    引言: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多发性恶性的骨髓瘤,这种骨髓瘤的发病率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非常高,在中国却很少见。但是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疾病的并发率也在逐步提升。它的早期症状比较隐秘,但是只要发现及时,提早治疗的话,对于病情的控制还是有很大帮助的。今天小编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多发性骨髓瘤的危害。

    一、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属于一种恶性的浆细胞病,它的肿瘤细胞最早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慢慢发育得来的,多发性骨髓瘤这个病症会出现一些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这种疾病的患病人群中,男性要多于女性,并且患病的大概年纪大都在40岁左右。最常见的症状就是骨痛,肾功能不全,神经症状等。

    二、多发性骨髓瘤会有什么危害?

    多发性骨髓瘤会导致骨损害,发展成各个关节部位疼痛,例如骨关节、腰背,颅骨、胸肋。会出现一些软骨性酸,或者是鼠咬状圆形骨质缺损的特征。并且会紧接着出现一些病理性的骨折,截瘫等。它会导致肾脏损害,多发性骨髓瘤能造成肾脏上的损害,从而间接导致蛋白尿,肾小管病,肾病综合征,尿毒症等。还会导致血液异常,患者出现血液黏稠,从而引起头晕,头痛,视力障碍,胸闷出血等症状。并且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抵抗力比较低,容易引发各种感染,例如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三、怎样预防多发性骨髓瘤?

    首先要有良好的个人习惯,平时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清洁,作息要规律,尽量不要熬夜,在寒冷的时候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受凉。平时也要注意锻炼身体,可以做一些轻微运动,但不能剧烈运动,比如打太极拳,散步,慢跑,做瑜伽等。这些运动,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缓慢舒适的,不会给身体造成过多的刺激,并且也能够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在饮食上也要补充营养,多喝汤类,例如鸡汤,鱼汤,排骨汤等。

  • 江苏-吴**
    回复
    2023-05-04 14:14:13

    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感恶性增生性疾病,主要侵犯骨髓,产生溶骨性病变。临床以骨痛、病理性骨折、贫血、出血倾向、肾功能损害、反复感染和免疫球蛋白异常为特征,另随病程进展可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症状。该病好发年龄为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

  • 常州-薛**
    回复
    2023-05-04 14:14:13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简称MM)是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由于骨髓中有大量的异常浆细胞增殖,引起溶骨性破坏,又因血清中出现大量的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尿中出现本周氏蛋白,引起肾功能的损害,贫血、免疫功能异常。 MM起病徐缓,早期可数月至数年无症状。出现临床症状繁多,常见贫血、骨痛、低热、出血、感染、肾功能不全,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髓组织浸润、M球蛋白比例异常增高,从而导致肝脾淋巴结肿大、反复感染、出血、高粘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等。
    MM的发病年龄多见于中年和老年,以50-60岁之间为多,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2:1。MM在所有肿瘤中所占比例为1%,占血液肿瘤的 10%。本病的自然病程为0.5-1年,经治疗后生存期明显延长或长期“带病生存”。
    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可能的病因有电离辐射、接触工业或农业毒物,与慢性感染、慢性抗原刺激有关,还可能与遗传有关,以及与IL-6等细胞因子有关。日本原子弹爆炸后幸存者中,骨髓瘤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有增加。本病可发生于慢性骨髓炎、肾盂肾炎、结核病、慢性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础上,因为长期慢性感染可表现为淋巴-网状系统增生,自身免疫反应及高丙种球蛋白血症。
    【临床表现】
    MM起病徐缓,可有数月至十多年无症状期,早期易被误诊。MM的临床表现繁多,主要有贫血、骨痛、肾功能不全、感染、出血、神经症状、高钙血症、淀粉样变等。
    症状:
    (一)MM瘤细胞浸润表现
    1.骨痛、骨骼变形和病理骨折 骨髓瘤细胞分泌破骨细胞活性因子而激活破骨细胞,使骨质溶解、破坏,骨骼疼痛是最常见早期出现的症状,约占70%,多为腰骶、胸骨、肋骨疼痛。由于瘤细胞对骨质破坏,引起病理性骨折,可多处骨折同时存在。
    2.贫血和出血 贫血较常见,为首发症状,早期贫血轻,后期贫血严重。血小板减少,出血症状多见、皮肤粘膜出血较多见,严重可见内脏及颅内出血。
    3.肝、脾、淋巴结和肾脏浸润 肝、脾轻度、中度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骨髓瘤肾。
    4.其他症状 部分病人在早期或后期可出现肢体瘫痪、嗜睡、昏迷、复视、失明、视力减退。
    (二)骨髓瘤细胞分泌大量M蛋白引起的症状
    1.继发感染 感染多见于细菌,亦可见真菌、病毒,最常见为细菌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败血症,病毒性带状庖疹也可见。
    2.肾功能损害 50%-70%病人尿检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高磷酸血症、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可形成尿酸结石。
    3.高粘滞综合征 约为2%-5%发生率,头晕、眼花、视力障碍,并可突发晕厥、意识障碍。多见于IgM型MM。
    4.淀粉样变 发生率为5%-10%,常发生于舌、皮肤、心脏、胃肠道等部位。
    (三)浆细胞性白血病 符合外周血浆细胞数大于20%,肝脾肿大,白细胞数大于15×109/L,则为浆细胞白血病。
    体征: Ⅱ、Ⅲ期病人见贫血貌,睑结膜苍白,有或无淋巴结肿大,心率增快,肝脾轻、中度肿大,胸骨、肋骨、腰椎骨等部位压痛,或骨局部触及骨肿块,或有病理性骨折,伴出血可见皮肤瘀点瘀斑,伴肺部感染时,常有湿啰音。
    常见并发症: 主要有肺炎、泌尿系感染、败血症、肾功能衰竭、病理性骨折。

  • 李雲松
    回复
    2023-05-04 13:13:03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多见中老年的B淋巴细胞的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其特征是恶性浆细胞在骨髓中过度增殖和积累,产生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引起溶骨性破坏、骨质疏松,出现骨痛、病理性骨折。又因中出现大量的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尿中出现本周氏蛋白,引起肾功能的损害,正常造血受抑出现贫血、感染、肾功能不全、高粘滞血症等。
    其治疗主要靠药物治疗。西医常选用“M2”、“VAD”、“MP”等方案化疗。用药有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强地松、马法兰、卡炎芥等细胞毒药物,但临床效果不够理想,毒副作用突出,患者难以坚持至终。由于多次化疗可产生耐药及骨痛、病理性骨折等问题困扰治疗、严重降低患者生命质量,所以单西医治疗效果是有限的。

多发性骨髓瘤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多发性骨髓瘤会传染给其他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