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
当归:20克。
生地:20克。
乌蛇:20克。
玉竹:20克。
蝉蜕:20克。
刘寄奴:20克。
苦参:30克。
白鲜皮:30克。
黄芪:30克。
地肤子:50克。
蜂房:50克。
防风:25克。
羌活:15克。
独活:15克。
【用法】
大枫子、黄柏、白矾各30克,苯甲酸、水杨酸各15克,冰片、狼毒各10克,均制细粉,加白凡士林50克混合调匀即得,外用。内服药每剂水煎3次,混合浓缩至450毫升,每天早、午、晚服,每次服150毫升。病灶处涂上消屑膏,用蜡纸或薄纸严密敷盖,并用绷带包扎紧实。每隔1周换药1次。如癣灶面积大,可分次涂消屑膏治疗。
【功效】
治银屑病。
现在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一个治疗银屑病(牛皮癣)的验方,这个验方是别人的,不是我发明的,但是效果我觉得还是比较好,我治疗了6个患者,治愈了4个,两个好转。
配方:单位:克。
京红粉10,生南星10,雄黄5,硫磺5,铜绿1,石蜡油20,凡士林100
先将前5味研末,再加入后2味调和。每天外涂患处3次。本药对神经性皮炎也有效果。
本方以毒攻毒,杀虫止痒,去腐生肌。银屑病临床一般分为进行期,静止期,退行期。这种药对这3期都可以使用,如果同时配合口服药效果更加理想。
原方注:本方治疗银屑病治愈率在8成左右,有效率在9成以上。治疗神经性皮炎治愈率在6成左右,有效率近9成。
注意:本方对红皮症银屑病不能使用。
(1)雷公藤或昆明山海棠(片剂、多苷、糖浆)。属同科目植物,适用于泛发性地图状、脓疱型、关节型银屑病。
(2)复方青黛胶囊(丸)。由青黛、白芷、紫草、丹参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风止痒等功效,见效快,有效率高,尤其适用于进行期银屑病(血热型)患者。
(3)郁金银屑片。由多种清热活血中药制成,起到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养血祛风、软坚散结之功效,临床上疗效确切,对进行期与静止期银屑病有效,并且其有效性不受皮损形态的影响。
(4)消银胶囊。具有清热凉血、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之功效,适用于血热风燥型和血虚风燥型银屑病。
(5)阿维A 酯。主要成分为白癣皮、苦参、土茯苓、金银花、蝉蜕、生地黄等,具有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功效。常用于银屑病的稳定期。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皮损特征是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有明显的季节性,多数患者病情秋冬季加重,夏季自然缓解。根据其皮损的不同特点,临床上一般将银屑病分为四型:寻常型、脓疱型、关节型、红皮病型。银屑病病因目前仍不清楚,一般和遗传、免疫、感染、精神等因素有关。
银屑病相当于中医学的“白疒”、“松皮癣”等,其发病原因复杂,概括起来有外因和内因两种。外因为风、寒、湿、热、燥、毒之邪侵袭肌肤;内因可由素体血热、饮食不节、情志内伤等。疾病初期多夹有风热之邪侵袭肌肤,以致营卫不和,气血不畅,阻于肌表而生;或因湿热蕴积,外不能宣泄,内不能利导,阻于肌肤而发病;病久不愈,风寒、风热、湿热之邪化火,而耗伤气血,则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所致;或因营血不足,气血循行受阻,以致瘀阻肌肤而成;或因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更使营血亏损,血虚生风所致。
少数患者可因调治不当,兼感毒邪,湿邪化燥,以致燥热成毒,热毒流窜,入于营血,内侵脏腑,造成气血两燔的证候,临床上表现为严重型银屑病,即泛发型、脓疱型、红皮病型银屑病。
导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治疗银屑病四证四法四方:
(一)血热证
临床表现:红斑、丘疹、银屑,新皮疹不断出现,皮疹散发,不连片,脱屑多,红斑压之褪色,瘙痒甚,伴见口干舌燥,心烦易怒,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滑或数。
治法:疏风清热,凉血活血。
方药:皮内2号方(即自拟荆芩汤加味)。
药物组成为:荆芥15g,枯芩15g,生地30g,丹皮15g,生槐花30g,赤芍30g,紫草30g,水牛角30g,小红参30g,乌梢蛇30g。
(二)毒热证
临床表现:红斑、丘疹、银屑,皮疹泛发全身,潮红热,压之褪色,皮肤肿胀,大量脱屑,瘙痒剧烈,伴见发热烦躁,形寒身热,重则神昏,口干口渴,便秘溲赤,舌质红绛,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护阴。
方药:皮内4号方(即黄连解毒汤加味)。
药物组成为:川黄连10g,枯芩小红参30g,生地榆30g,紫草30g,九里光30g,乌梢蛇30g,冰糖1小块。
(三)血瘀证
临床表现:红斑、丘疹、银屑,皮疹暗红,白屑难脱或屑多且薄,或疹色淡红,病程较长(半年以上),皮疹压之不褪色,伴见口干欲漱不欲咽,舌质暗紫或暗红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涩或沉涩,可有舌下脉络迂曲。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皮内6号方(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物组成为:黄芪60g,当归12g,川芎15g,桃仁15g,红花5g,赤芍30g,水牛角30g,小红参30g,生地榆30g,三棱15g,莪术15g,水蛭15g。
(四)血燥证
临床表现:红斑、丘疹、银屑,病情稳定或皮损部分消退,细碎脱屑,伴见口干舌燥,欲饮,秋冬加重,舌质淡红或舌质淡,舌尖红,苔少,少津,脉缓或沉细。
治法:养血活血,祛风润燥。
方药:消燥救肺汤加味,药物组成:炙枇杷叶15g,冬桑叶15g,炙甘草10g,阿胶(烊化)15g,炒胡麻仁15g,煅石膏30g,杏仁15g,麦冬30g,沙参15g,白藓皮30g,地肤子30g,小红参30g,乌梢蛇30g。
加减运用:
1.若咽痛、红肿者,加马勃15g、青黛(包煎)15g、白僵蚕15g。
2.鳞屑较厚者,乌梢蛇炒黄后研细末吞服(用药汁),并加紫草30g。
3.大便秘结者,可酌加生首乌45g或秦艽30g;
4.热盛伤阴者,加女贞子30g、枸杞30g、白芍50g;
5.脾虚湿盛者,加茯苓50g、白术15g、生苡仁30g;
6.脓疱型,加金银花30g、蒲公英30g、白花蛇舌草30g。
通过一年的跟师学习,我们体会到老师治疗银屑病有三个特点:
第一,辨证分型论治。
导师主张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认为血热毒盛为其基本病机,热邪侵淫营血为其表征,瘀血阻络贯穿于病程始终。加之患者多为阳热之体,且发病诱因以感染者居多,进而说明当病邪侵犯人体后,邪热郁搏而发为本病。因此,银屑病之病因,在外当推风热毒邪内侵,为病之标;在内责之素体血热蕴毒,属病之本。根据上述病因病机特点,将银屑病分为血热、毒热、血瘀、血燥共四型进行辨证论治。在病变过程中,各型可以相互转化或并见,在治疗时应注意标本缓急。
第二,方药应用特点:
(1)应用云南特有中草药小红参,该药属云南民间草药,为茜草科植物云南茜草的根,性味微苦、甘、凉,功效补血活血,祛风除湿。
(2)重视顾护阴液。热毒之邪,最易灼伤阴液,肌肤失于濡养,致皮损干燥,叠起鳞屑;加之清热解毒之药多为苦寒之品,苦寒也易伤阴,因此,临证中要重视顾护阴液,导师刘复兴常以乌梅合冰糖,酸甘化阴,并加用女贞子、枸杞、白芍以滋养阴液。
(3)常用虫类药。血瘀证用水蛭,咽痛者,用僵蚕,其余几型均用乌梢蛇。水蛭为环节动物水蛭科的蚂蝗和水蛭及柳叶蚂蝗等的全体。
性味咸、苦、平,有小毒,入肝、膀胱二经。功效破血逐瘀。张锡纯认为,水蛭“破瘀血而不伤新血,专入血分而不损气分”。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蚕的幼虫在未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菌而发病致死的僵化虫体。性味咸、辛、平,归肝、心、脾、肺四经。功效散风泄热,化痰消坚,解毒镇痉,活络通络。乌梢蛇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性味甘平,无毒,入肝、脾经。
功效搜风通络,攻毒定惊。它能外达皮肤,内通经络,其搜风透骨之力最强,有“截风要药”之称。
第三,强调饮食宜忌。
导师认为,饮食宜忌在银屑病的治疗中占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临证时他不厌其烦地告诫患者忌口甚为重要:忌辛热刺激之品,如酒、韭菜之类;忌水产或海产品,如鱼、虾、蟹、海带、紫菜等:忌腥臭发物,如牛羊肉、臭豆腐、腌卤食品、牛奶、鸡蛋等;忌野菜类,如竹笋、蘑菇、香椿等;忌水果中之草莓、芒果、菠萝等。《外科正宗》:“凡病虽在于用药调理,而又要关于杂禁之法。……牛、犬、腥膻、腌腊、熏藏之物,俱能作渴;生干瓜、果、梨、柿、菱、枣等类,又能损胃伤脾;鸡、鹅、羊肉、蚌、蛤、河豚、虾、蟹海腥之属,并能动风发痒;油腻、煎、炒、烹、炙、咸、酸原味等件,最能助火生痰。”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典型表现就是境界清楚的红色斑块,在斑块上面覆盖着厚厚的银白色的鳞屑,因此得名银屑病。银屑病目前的病因还不清楚,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主要的治疗首先是一般性的治疗,要避免精神紧张,保证休息和睡眠,同时避免诱发银屑病或者是病情加重的因素,像上呼吸道感染等等,外用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第一、润肤剂;
第二、糖皮质激素的霜剂或者软膏;
第三、维酸类的制剂,像他扎罗汀凝胶等等;
第四、维生素D3的衍生物,像卡泊三醇软膏;
第五、还有就是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常见的有他克莫司和吡美莫司乳膏。此外,一些水杨酸软膏、焦油制剂也对银屑病有治疗的作用。
严重的银屑病在外用药的基础之上,需要口服维甲酸或者免疫抑制剂带进行治疗,目前出现了大量的生物制剂,对于重度的银屑病来说,生物制剂的治疗效果会更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98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丝瓜络汤治蝴蝶斑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黄甘草粉外敷治疖肿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