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六耳苓(中药材植物名:山黄菊)(植物科目:菊科)能治什么病

中药大全 2023-10-04 11:35:43
六耳苓(中药材植物名:山黄菊)(植物科目:菊科)能治什么病|六耳苓(中药材植物名:山黄菊)(植物科目:菊科)有什么作用|六耳苓(中药材植物名:山黄菊)(植物科目:菊科)什么样真假辨别

六耳苓(中药材植物名:山黄菊)(植物科目:菊科)

别名:鹿耳苓。

植物名:山黄菊。

生长环境:本品为多年草本。为一种野草,常见于草地或荒山上。

分布:我国南部地区,广东以中南和南部较多。

入药部分:全株。

采集期:夏、秋。

自采地点:山岗。

性味:性平、味辛、气香。

功能:祛风消肿、散瘀血、理跌打、解蛇毒。

主治、用量和用法:1、风湿:干用1至2两,清水煎服及外洗患处;2、风火牙痛:适量,煎服,含漱;3、皮肤湿毒:适量,煎水外洗;4、疮毒、烂肉:用如上法;5、跌打,配伍用。

验方:(治跌打方)六耳苓1两、九层塔5钱、入地金牛1两、泽兰叶5钱、血见愁5钱,为末,加酒煮热,外敷患处。

(方解)本方以六耳苓、九层塔通利血脉。入地金牛根祛风止痛,泽兰散瘀消肿,血见愁止血,加酒煮以行血,合为通血脉、止痛、散瘀、理血之剂。

(方歌)跌打良方六耳苓,九层塔与金牛根,血见愁添泽兰叶,为末酒敷瘀肿清。

参考资料:《广东省中医验方交流汇编》内载洗外痔方:冬青头、榕树须i、六耳苓各适量、水煎至蚊沸,候温,坐盆内浸之。

走马风功效与作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走马风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走马风病有什么特效药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走马胎的用法与功效?2、走马胎的中药材3、中药走马胎4、什么叫顺筋条5、陆英的用法与功效?6、请问有人认识一种潮汕草药:走马风走马胎的用法与功效?【别称】山鼠、血枫、走马风、大叶紫金牛。
【形态特征】常绿小灌木,高1米左右。
地下根茎膨大,外皮淡棕色或灰褐色,有纵棱,内皮黄白色,有香气,断面有血点。
叶互生,常集生于枝头,阔椭圆形,顶端短尖,基部渐狭而具翅柄,边缘有整齐的密细齿,背面淡绿色或带紫色。
夏季开白色或淡红色的花,花排成顶生或腋生,呈圆锥花序;萼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花冠裂片5片,卵状长圆形;雄蕊5枚,着生于花冠裂片基部并与其对生。
果球形,宽约6毫米。
夏、秋季采根和叶。
根切片晒干备用,叶多为鲜用或加工研粉备用。
【生长环境】我国福建、广东、广西及云南等省、区有分布。
生长于山谷、溪旁及丛林下湿润处。
【性味功效】味辛微苦,性温。
理血,解毒生肌,祛风湿。
【验方精选】第一方:走马胎叶1张,虾钳草6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崩漏。
第二方:走马胎60克,大风艾60克。
用法:水煎洗患处。
主治:妇女产后关节痛。
第三方:走马胎60克,鸭脚木根100克,朱砂根100克,五指毛桃120克,倒扣草(土牛膝)120克。
用法:浸好酒1500毫升,浸3~7日可用,每日早晚各服30~60毫升,兼用此药酒搽患处。
主治:跌打损伤肿痛,风湿骨痛。
第四方:走马胎15克,半枫荷15克,五加皮15克。
用法:酒、水各半煎服。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
第五方:鲜走马胎叶1张。
用法:用温水烫软,敷患处。
主治:痈疮脓肿(可拔疮脓)。
第六方:走马胎30克,土茯苓30克,栀子30克,红花15克,皂角刺15克,防风15克。
用法:共浸酒过药面,浸半月可用,每服20~30毫升。
主治: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引起的下肢麻冷胀痛,行走困难。
第七方:走马胎6克,防己6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小儿惊风。
第八方:走马胎叶研细粉,先用金银花藤、葫芦茶各适量。
用法:煎浓汁洗患处,后将走马胎叶粉撒上。
主治:疮疡溃烂。
八画
走马胎的中药材【别名】:血枫、山鼠、山猪药、走马风
【来源】: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大叶紫金牛ArdisiagigantifoliaStapf,以根叶或全株入药。
秋季采挖根、全株,洗净切片晒干。
夏季采叶,晒干。
【性味归经】:苦、微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呼吸,消肿止痛。
根: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跌打肿痛;叶:外用治扭伤,痈疖肿毒,慢性溃疡。
【用法用量】:根0.3~1两;根、叶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或用干叶研粉撒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拼音名】:ZǒuMǎTāi
【别名】:大发药、走马风、山鼠、血枫、九丝马、马路、山猪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走马胎的根及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gigantifoliaStapf[A.Pseu-doverticillataMerr.」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大灌木,高约1-3m。
具粗厚的匍匐根茎;茎粗壮,通常无分枝,幼嫩部分被微柔毛。
叶通常簇生于茎顶端;叶柄长2-4cm,具波状狭翅;叶片膜质,椭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25-48cm,宽9-17cm,先端钝急尖或近渐监,基部楔形,下延至叶柄,边缘具密啮蚀状细齿,齿具小尖头,背面叶脉上被细微柔毛,具疏眼点,以近边缘较多,不成边缘脉。
由多个亚伞形花序组成的大型金字塔状或总状圆锥花序,长20-35cm,宽约10cm或更宽,每亚伞形花序有花9-15朵;花梗长1-1.5cm;萼片狭三角状卵形或披外形,长1.5-2mm,被疏微柔毛,具腺点,缘毛不明显;花瓣白色或粉红色,卵形,长4-5mm,具疏腺点;雄蕊为花瓣长的2/3,花药卵形;雌蕊与花瓣几等长,子房被微柔毛。
果球形,直径约6mm,红色,具纵胁,多少具腺点。
花期4-6月,有时2-3月,果期11-12月,有时2-6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m以下的山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根呈不规则圆柱形,略呈串珠状膨大,长短不一,直径1.5-4cm。
表面灰褐色或带暗紫色,具纵沟纹,习称蛤蟆皮皱纹,皮部易剥落,厚约2mm。
质坚硬,不易折断。
断面皮部淡红色,有紫红色小点,木部黄白色,可见细密放射状菊花纹。
商品常切成斜片,厚约2mm。
气微,味淡,略辛。
相以质干硬、色红者为佳。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木栓层由数列栓细胞组成。
皮层宽广,细胞类圆形,排列疏松;内皮层细胞凯氏带明显。
韧皮部狭窄,初生木质部6原型。
【性味】:苦;微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止痛;化毒生肌。
主风湿痹痛;产后血瘀;痈疽溃疡;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浸酒。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祛风痰,除酒病。
治走马风。
2.《本草纲目拾遗》:研粉敷痈疽,长肌化毒,收口。
3.《本草求原》:壮筋骨,已劳倦。
4.《岭南采药录》:理跌打伤,止痛,治四肢疼痛,俱水煎服。
5.《陆川本草》:祛风湿。
治风湿骨痛,风瘫鹤膝。
6.《广西中药志》:活血行血。
治产后血瘀。
【摘录】:《中华本草》【药材名】:走马胎
【英文名】:GiantleafArdisiaRhizome
【拉丁名】:RhizomaArdisiaeGigantifoliae
【别名】:大发药,走马风,山鼠,血枫,山猪药
【名称考证】:走马胎(《生草药性备要》),大发药(《陆川本草》)、走马风(《广西中药志》)、山鼠、血枫(《广西中草药》)、山猪药(海南岛)。
【科目来源】:紫金牛科植物
【药用部位】:走马胎的根茎。
【性味归经】:辛,温。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劫辛,性温。
”②《岭南采药录》:“味辛,性温。
”③《陆川本草》:“甘,平。
”入肝、脾、肾经。
【功效分类】:祛风湿药,祛风湿强筋骨药
【功效主治】:祛风湿,壮筋骨,活血祛瘀。
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产后血瘀,痈疽溃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浸酒。
外用:研末调敷。
【资源分布】:分布广西、广东、江西、福建等地。
【药材鉴定】:干燥根茎呈圆柱形,常膨大呈念珠状,径1.5~4厘米,表面灰褐色至暗紫色,有纵向沟纹,皮部易剥离,厚约2毫米。
质坚硬,断面皮部淡紫红色,有紫色小窝点,木部白色。
加工的切片,斜切呈长椭圆形,厚约2毫米,皮部与木部分离,木射线清晰。
有时掺入茎基部的切片,中央有淡红紫色的髓部。
以干燥、念珠状、皮色紫褐多皱缩、断面有菊花纹者为佳。
【古籍考证】: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纲目拾遗》:“走马胎,出粤东龙门县南周山中,山大数百里,多低槽、深峻岩穴,皆藏虎豹,药产虎穴,形如柴根,干者内白,嗅之清香,研之腻细如粉,喷座幽香,颇甜静袭人。

【原生形态】:走马胎,又名:走马藤、大叶紫金牛。
常绿小灌木。
根茎呈念珠状,膨大,粗壮。
叶通常集于枝端,纸质;叶片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0~40厘米,宽达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而成一短柄。
边缘有细锯齿,下面红色。
圆锥花序顶生;花淡紫色;萼片5裂,裂片近三角形;花冠5深裂,裂片卵形至广卵圆形,长约3毫米;雄蕊着生于花冠管的基部;子房上位,花柱线形,浆果圆形,熟时红色,具细长的果柄。
花期4~7月。
果期10~12月。
生于林下、山谷或溪旁等潮湿处。
【参考出处】:《生草药性备要》,《纲目拾遗》
【功效分类】:祛风湿药,祛风湿强筋骨药
【相关药材】:走马胎叶,红毛走马胎
【关键词】:祛风湿壮筋骨活血祛瘀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产后血瘀痈疽溃疡
中药走马胎走马胎本品为紫金牛科植物走马胎的干燥根。
功用祛风活血,强壮筋骨,散瘀消肿。
用于风湿关节痛,筋骨疼痛,跌打肿痛,产后风瘫,半身不遂,慢性溃疡。
用量10~15克;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
别名血枫、山鼠、山猪药、走马风
什么叫顺筋条学名陆英,别名臭草、走马风等。
可用于肾炎水肿,腰膝酸痛,外用治跌打肿痛,脚气水肿,荨麻疹等。
陆英的用法与功效?【别称】走马风、蒴藿、走马箭、接骨木、大臭草、七叶金、八棱麻。
【形态特征】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高1~2米。
根圆柱形,黄白色,有多数须根。
茎有细棱,无毛,髓部白色,茎节和叶柄常带紫色。
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片狭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钝圆,两侧不对称,边缘有细锯齿,嫩时叶面有疏毛,老叶无毛,侧生小叶片边缘中部以下和基部有1~2对腺齿;托叶叶状或有时退化为腺体;小叶无托叶。
四~五月开花,花小,白色,排成伞房花序生于枝顶,有杯形不孕性花;萼筒杯状;花冠5裂;雄蕊5枚。
八~九月结果,果实近球形,成熟时红色,直径约4毫米。
茎叶及根全年可采收,鲜用或晒干用。
【生长环境】我国大部地区除东北、新疆外有分布。
多生于山沟、路旁、村边湿润处、山坡林下或草丛中。
【性味功效】味辛,性温。
祛风湿,壮筋骨,活血祛瘀,利尿消肿。
【验方精选】第一方:陆英根15克,过江龙(樯藤茎)30克,穿破石10克,美丽胡枝子根15克,对叶榕根1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风湿关节炎。
第二方:鲜陆英茎叶120克。
用法:水煎,待凉,洗患处。
主治:漆疮。
第三方:陆英茎叶30克,牛尾菜3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腰痛。
第四方:鲜陆英根、嫩叶适量,盐少许。
用法:捣烂,外敷伤外,每日换药1次。
主治:扭挫伤肿痛。
第五方:陆英根3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
第六方:陆英30克,制香附30克,益母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血滞经闭。
第七方:陆英茎叶2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肾炎水肿。
第八方:陆英茎、叶一斤。
用法:煎水洗患处。
主治:风疹、皮肤瘙痒。
第九方:陆英茎叶30克,臭茉莉30克。
用法:煲鸡肉适量或鸡蛋1~2只服。
主治:鹤膝风。
请问有人认识一种潮汕草药:走马风如果你能详细描述一下就容易多了,因为叫走马风别名的草药挺多的。
也不知道是哪一种是您所说。
走马胎
Ardisiagigantifolia?Stapf
紫金牛科Myrsinaceae紫金牛属
别名:走马风走马胎大叶紫金牛九丝马马胎山鼠山猪药血枫农马树
心叶紫金牛
Ardisiamaclurei?Merr.
紫金牛科Myrsinaceae紫金牛属
别名:心叶紫金牛?红云草?梦氏紫金牛?红云草?红铺地毡?麦氏紫金牛?走马风
中国猪屎豆
Crotalariachinensis?Linn.
蝶形花科Fabaceae猪屎豆属
别名:中国猪屎豆华百合华野百合华猪屎豆走马风岭鼠草中华猪屎豆
厚藤
Ipomoeapes-caprae?(L.)Sweet
旋花科Convolvulaceae番薯属
别名:二叶红薯红花马鞍藤马蹄草厚藤白花藤海薯鲎藤马鞍藤马六藤沙灯心沙藤走马风滨旋花二叶薯海薯藤海滩牵牛厚藤牵牛狮藤西沙藤bayhops
杜虹花
Callicarpaformosana?Rolfe
马鞭草科Verbenaceae紫珠属
别名:粗糠仔紫珠草鸦鹊饭杜虹花粗糠柴大走马杜红花老蟹眼螃蟹目草台湾紫珠通草贼子草止血草紫珠白粗糠仔白毛紫大丁黄禾马芭毛将军鸦鹊板雅目草止血树走马风
接骨草
Sambucusjavanica?Reinw.exBlume
别名:接骨草?Sambucusjavanica?八棱麻?八里麻?八轮麻?草接骨木?臭草?挫挫草?过山龙?接骨木?苛草?陆英?排风草?七里麻?珊瑚花?蜀蜀草?蒴(艹+翟)?蒴_?蒴藿?蒴翟?笤笤苗?乌头苗?秧心草?英雄草?珍珠花?走马风?走马箭
千头艾纳香
Blumealanceolaria?(Roxb.)Druce
菊科Compositae艾纳香属
别名:千头艾纳香?大叶艾纳香?火油草?香艾纳?走马风?赶风茜?山艾?走马胎
六耳铃
Blumealaciniata?(Roxb.)DC.
菊科Compositae艾纳香属
别名:吊钟黄六耳铃波缘艾纳香赶风茜裂叶艾纳香六耳苓鹿耳苓走马风感风茜裂叶毛将军牛耳草cutleaffalseoxtongue
朱砂根
Ardisiacrenata?Sims
紫金牛科Myrsinaceae紫金牛属
别名:红铜盘大罗伞朱砂根朱砂根矮婆子八角金龙八爪八爪金八爪金龙八爪龙白开口剑百两金豹子眼睛果大凉伞地红硝粉红丹凤凰肠高脚金鸡高脚郎伞红八爪红八爪金龙红开口剑开喉剑开喉箭郎伞树凉伞盖珍珠凉伞遮金珠凉伞遮珍珠凉伞子凉_遮金珠木罗伞平地木三两金三两银散血丹山背两红山豆根石青子天青地红铁凉伞铁雨伞万两金小郎伞小罗伞圆齿紫金牛珍珠伞珠砂根矮脚凉伞树矮脚娘伞白丹参白开喉剑大种地竹独脚金鸡杜根凤凰翔富贵子高八爪金龙高脚铜盘红粉丹红开喉剑黄金树火龙珠金锁匙开口箭凉伞遮金株龙山子马胎木本反背红娘伞树破雨伞三条根砂根殊砂根水龙珠土丹皮万龙万雨金小凉伞园齿紫金牛紫背紫金牛紫金牛
走马风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走马风病有什么特效药、走马风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六耳苓有哪些药用价值?

六耳苓是一种不太常见的中药,一般我们在生活中不是很常见到六耳苓,但是中药里面六耳苓被用得比较多,六耳苓味辛,所以一般主要有发散的作用,但是六耳苓其实还有很多种其他的作用,特别是具体到病症上面之后。那么,一般六耳苓都有哪些功效作用呢?
别名:鹿耳苓。
植物名:山黄菊。
生长环境:本品为多年草本。为一种野草,常见于草地或荒山上。
分布:我国南部地区,广东以中南和南部较多。
入药部分:全株。
采集期:夏、秋。
自采地点:山岗。
性味:性平、味辛、气香。
功能:祛风消肿、散瘀血、理跌打、解蛇毒。
主治、用量和用法:1、风湿:干用1至2两,清水煎服及外洗患处;2、风火牙痛:适量,煎服,含漱;3、皮肤湿毒:适量,煎水外洗;4、疮毒、烂肉:用如上法;5、跌打,配伍用。
验方:(治跌打方)六耳苓1两、九层塔5钱、入地金牛1两、泽兰叶5钱、血见愁5钱,为末,加酒煮热,外敷患处。
(方解)本方以六耳苓、九层塔通利血脉。入地金牛根祛风止痛,泽兰散瘀消肿,血见愁止血,加酒煮以行血,合为通血脉、止痛、散瘀、理血之剂。
(方歌)跌打良方六耳苓,九层塔与金牛根,血见愁添泽兰叶,为末酒敷瘀肿清。
参考资料:《广东省中医验方交流汇编》内载洗外痔方:冬青头、榕树须i、六耳苓各适量、水煎至蚊沸,候温,坐盆内浸之。
附方:
①治妇女头风痛:走马风二两,同鸡蛋煲,冲酒服。
②治产后关节痛:鲜走马风、鲜大风艾各适量,共捣烂,用酒炒热后,敷患处;或用水煲,洗患处。
③治跌打肿痛:走马风、泽兰、土加皮、鹰不扑各适量,共捣烂,用酒炒热后,敷患处。(①方以下出《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④治风湿骨痛:走马风、大风艾、大力王各适量,共捣烂,用酒炒热,敷患处;或用水煎,洗患处。(《广西中草药》)

三种以上植物的名称、所属科目、主要特征以及主要用途(注:身边随处可见的植物。)

石榴:(学名:Punica granatum),别名安石榴、海榴,石榴科石榴属。具有杀虫、收敛、涩肠、止痢等功效。石榴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梨要高出一二倍。

马齿笕(茎、叶)
马齿苋是田头路边随处可见的一种野菜,它耐旱,生命力很强,即使拔起久晒,也不会枯死。也叫马苋、五行草、五方草、长命菜、九头狮子草、马胜菜。叶像马齿,而且具有滑利性,中医认为,马齿苋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的作用。民间常用来治疗肠炎、痢疾等多种疾病,煎汤内服;还可以将马齿苋捣烂外敷,治疗疔疮痈疽、无名肿物,均可以获得明显疗效。
马齿苋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不但可以食用,还具有药用价值。马齿苋含有维生素A样物质,能维持上皮组织包括皮肤、粘膜、角膜等生理功能。因此他可以治疗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疾病。
马齿苋具有保护心血管、防治冠心病的作用。地中海人喜欢吃马齿苋,所以冠心病的发病率低;法国人喜欢把马齿苋调和在色拉油中,心脏病发病率也低。科学家发现马齿苋含有丰富的钾盐、黄酮类、强心苷、生物碱等药理成分,可以降低血压、抑制心肌兴奋和减慢心率,从而减轻心脏负荷于减少心肌耗氧量。
头发菜
拉丁学名:Bangiaatropurpurea(Roth)C.Agardh,又名:含珠藻、龙须菜、发菜
头发菜不但脆滑细嫩,味道鲜美,而且还具有利尿、化痰、清热解毒、顺肠理肺、滋补等功效。常食头发菜,对高血压、佝偻病、营养不良、慢性气管炎、内热痰结、甲状腺肿大、妇女月经不调等病均有一定疗效,
蒲公英-原植物蒲公英又称尿床草,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oraxacum mongolicum Hand. Mazz.、碱地蒲公英Toraxacum borealisinense Kitam. 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对于利尿可是有非常好的效果,它具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C及矿物质,对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的作用,另外叶子还有改善湿疹、舒缓皮肤炎、关节不适的净血功效,根则具有消炎作用,可以治疗胆结石、风湿,不过在没有专业医师指导下还是不要擅自使用为佳,花朵煎成药汁可以去除去雀斑,可说是非常有用的一种香药草,新鲜蒲公英要选择叶片干净、略带香气者,干燥蒲公英则选颜色灰绿、无杂质、干燥者.
蒲公英
蒲公英属菊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药食兼用的植物。据《本草纲目》记载,它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及催乳作用,对治疗乳腺炎十分有效。无论煎汁口服,还是捣泥外敷,皆有效验。此外,蒲公英还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草纲目》有句云:“蒲公英嫩苗可食,生食治感染性疾病尤佳。”《神农本草经》、《唐本草》、《中药大辞典》等历代医学专著均给以高度评价。蒲公英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
枸杞
枸杞(学名:Lycium chinense)是茄科枸杞属的多分枝灌木植物,高0.5-1米,栽培时可达2米多。国内外均有分布。枸杞全身是宝,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枸杞嫩叶亦称枸杞头,可食用或作枸杞茶。现代研究,枸杞子有降低血糖、 抗脂肪肝作用,并能抗动脉粥样硬化。
野菊花
野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的头状花序,外形与菊花相似,野生于山坡草地、田边路旁。以色黄无梗、完整、气香、花未全开者为佳。野菊花含可广泛用于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证。同时又有很好的降压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95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