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中药材植物名:小叶羊角藤)(植物科目:茜草科)
别名:巴山虎、下山虎。
植物名:小叶羊角藤。
生长环境:本品为扳援灌木,我国南部极常见的野生植物,路旁、山坡、旷地,都有生长。
分布:广东各地可见,以至亚洲热带地区亦有。
入药部分:根。
自采地点:山岗。
性味:性微凉,味甘。
功能:散瘀、止痛、解毒。
主治、用量和用法:1、劳伤苦伤:干根1~2两,加猪瘦肉,清水煎服;2、跌打,配伍用。
验方:(治跌打瘀肿方):爬山虎1两、金牛根1两、血见愁5钱、红丝线5钱、清水四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本方以爬山虎善散瘀患为君,血见愁去瘀生新为臣,红丝线凉血和血为佐,金牛根行气通络为使,对积瘀肿痛跌打患者用之有效。
(方歌)跌打挫伤爬山虎,红丝线挂金牛牯,散瘀消肿血见愁,煎服数剂愈疾善。
本文解释权归中药大全,本文地址:/post/1517.html
百眼藤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爬山虎、五眼子、下山虎、泥藤草、鸡眼藤。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小叶羊角藤的根、茎。
【植物形态】小叶羊角藤
藤状灌木。茎黑褐色,嫩枝被柔毛。叶对生,纸质,椭圆状矩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2~6厘米,宽0.8~3厘米,先端钝或短锐尖,除背脉腋内有束毛外两面均秃净;托叶膜质,草黄色。头状花序顶生,具短柄,由2~6个合成一伞形花序;花白色或绿白色;花萼合生;花冠管极短,裂片矩圆状披针形。果球形,熟时红色。花期夏季。
生于山野灌丛中。分布我国南部。
【采集】夏、秋季采收。
【性味】甘,凉。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祛风化湿。治消化不良,腹泻,大便秘结,感冒咳嗽,跌打扭伤,腰肌劳损。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两。
【临床应用】治疗支气管炎、百日咳
用百眼藤1~2两(百日咳用1两,加糖少许),水煎服,每天1次。试治支气管炎500余例,有一定的镇咳效果;试治百日咳6例,全部治愈。
提醒您:百眼藤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94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