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蟛蜞草(中草药名称:鳢肠)(中药大全科目:菊科)
古籍名:鳢肠《唐本草》。
植物名:鳢肠。
别名:旱莲草、墨斗草、白花蟛蜞菊、白花蟛蜞、黑墨草、墨汁旱莲草、鳢肠草、莲蓬草。
生长环境:本品为一年生草本,平原地区极为常见,喜生于湿地上、田基、路旁或休闲的田中。
分布:产于全球的温带地,广东中部和北部、东部到处皆有。
入药部分:全草。
采集期:全年有产,夏秋为宜。
自采地点:荒地。
性味:性凉、味平淡。
功能:清肝肺热、明目养阴、散瘀。
主治、用量和用法:1、肺燥吐血:干用5钱至一两,煎水服;2、小儿疳积发热,配伍用;3、香港脚:生用适量,捣烂敷患处;4、脚边虫子蛀食痕痒:用法同上。
验方1:(治肺燥咳方)旱莲草1两、猪瘦肉2两、蜜枣4个、清水三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旱莲草清肝润肺,蜜枣甘以润燥、佐以猪瘦肉煎汤,更为滋润可口,治燥咳甚效。
(方歌)肺金燥咳有验方,旱莲草煲煮肉汤,蜜枣四枚须加入,润燥滋金肺自安。
验方2:(治小儿疳积)旱莲草5钱、独脚金2钱、清水三碗,煎成半碗服。
(方解)疳积为病,小儿最多,大抵由于饥饱失宜,多食生冷肥滞之品、以致损伤脾胃而成。方中旱莲草平肝;独脚金理脾开胃而消谷食,脾胃健运,疳积自消。
(方歌)小儿疳积不用愁,白花蟛蜞荒野求,独脚金来同煎服,健脾开胃乐悠悠。
验方3:(治热眼方)旱莲草1两、黄豆5钱、或猪瘦肉2两、清水四碗,煎成两碗,作汤服。
(方解)旱莲草清热养阴、黄豆性凉清肺,加入猪瘦肉营养之品,对治热眼痛有效。
(方歌)肝经热郁视不明,旱莲草合黄豆成,或入瘦肉同煎服,清肝解热眼复明。
验方4:(治吐血不止方)生旱莲草8两,取汁加热,加蜜糖2两冲服。
(方歌)吐血不止心勿忙,旱莲草汁炖蜜糖,平肝润肺胃不逆,血自为经气自藏。
参考资料:《广东省中医验方交流汇编》内载治小便下血方:旱莲草、车前草、取汁每日空心温服一杯。
治新吐血验方:鲜旱莲草4两,擂烂,冲童便饮,家生柏子共擂烂同煎服尤效。
本文解释权归中药大全,本文地址:/post/1611.html
艾叶
【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
八角枫花
【功效】治头风痛及胸腹胀痛。
百合干
【功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草豆蔻
【功效】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满冷痛,嗳气呕逆,不思饮食等证。
草乌
【功效】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破伤风,头风,脘腹冷痛,痰癖,气块,冷痢,喉痹,痈疽,疔疮,瘰疬。
生活中能止血的草药有哪些?
含羞草
清热利尿,化痰止咳,安神止痛、解毒、散瘀、止血、收敛等功效。用于感冒,小儿高热,急性结膜炎,支气管炎,胃炎,肠炎,泌尿系结石,疟疾,神经衰弱;外用治跌打肿痛,疮疡肿毒、咯血、带状疱疹。
小蓟
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用于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地榆
地榆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
槐花
槐花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即使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脾胃虚寒及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用。
侧柏叶
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枝梢和叶。多在夏、秋二季采收,阴干。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肺热咳嗽,血热脱发,须发早白。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93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