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多孔均科植物雷丸菌的干燥菌体。野生,寄生于腐朽的竹根上。
产地:主产于四川、湖北、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性状鉴别:本品呈不规则的团块状,大小不等,直径1~5厘米。表面棕黑色或黑褐色,略显粗糙,有网状皱纹。质坚重,不易破碎。断面牙白色,角质,有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层纹相交错,呈颗粒集结样花纹。气无,味淡。以大小均匀,坚实沉重,外皮黑褐色,内碴牙白色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溶蛋白酶(约3%),为驱虫有效成分。
功效与作用:杀虫(主要为绦虫),口服后被绦虫体所吸收,通过溶蛋白酶作用,使虫体蛋白质分解破坏,虫头不再附于肠壁而排释。此外,体外试验又能灭猪蛔虫、蚯蚓和水蛭。
炮制:捣碎生用。
性味:苦、寒。
归经:入肠、胃经。
功能:杀虫。
主治:小儿疳积,虫疾腹痛等症。
临床应用:为驱绦虫常用药,对驱钩虫也有一定帮助。但对蛔虫、鞭虫疗效不高。
1、治绦虫,对猪肉绦虫和牛肉绦虫都有一定疗效。可用雷丸粉。
2、治钩虫,单用或配榧子肉、槟榔等。
使用注意:1、本品有效成分遇热易破坏,故不入煎剂,用粉剂以冷开水调服。
2、副作用极少,偶有轻度恶心。
3、雷丸本身含大量镁,有通便作用,服后一般不要另用泻药。
用量:粉剂一日量30~60g,分2~3次。用糖水送服较好。
处方举例:雷丸粉:雷丸粉45~60g(一日量),加少许冷开水把粉末调成膏泥样或糜粥状态,分3次口服,连服2~3天。
注:1、本品含一种蛋白酶,能破坏绦虫及囊虫虫体,达到杀灭的作用。此外对钩虫、蛔虫也有杀灭作用,临床报导用于治疗脑囊虫病获得满意效果。
2、本品所含蛋白酶,溶于水,加热至60℃,半小时后或在酸溶媒中失效,在碱性溶媒中作用最强。宜为丸散服,不宜煎煮。日用量6~18g。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911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细辛_细辛有什么功效和作用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麦芽_麦芽有什么功效和作用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