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韦为少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别名:石苇、石尾。
来源:为蕨类水龙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韦、庐山石韦、毡毛石韦、有柄石韦、北京石韦等多种石韦的干燥带柄叶片,均为野生。
产地:主产于华东、中南、西南各地区,此外华北、西北、东北各地也有分布,喜生长于温热潮湿的山林溪流地带。
性状鉴别:叶片多披针形也有戟形。有长柄,大小不一。最小者长5~10厘米,最大者长30~60厘米。叶片表面黄绿色,老叶面上生有多条纵顺棕黑色小店,背面密生星状柔毛如毡,嫩时灰白色或驼色。老后满布孢子囊群,呈棕色,叶片革质,硬脆易碎断,气无,味微苦。
习惯以叶大、质厚,表面淡绿色,背面有棕色毛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皂甙、蒽醌类、黄酮类绵马三萜、异芒果素等。
药理作用:1、利尿;2、清热止血;3、抗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4、抗流感病毒。
炮制:刷去背面星状毛和孢子囊,切丝生用。
性味:甘苦、微寒。
归经:入肺,膀胱经。
功能:利尿通淋。
主治:热淋、血淋、尿涩作痛。
临床应用:实际应用不如萹蓄、萆薢普遍。但在利尿清热和止血方面,仍有其特长。
1、用于治疗热淋,有小便不利、涩痛,配车前子、滑石等。
2、用于清热止血,如血淋或石淋而有血尿,可配当归、芍药、紫珠草等,方如石韦散加减。如为热症吐血,可用石韦50g,浓煎顿服。
3、近年来试用于治白细胞减少,配红枣,方如石韦红枣汤:石韦30g、红枣15g,水煎服,每日一剂。
用量:6~30g。
处方举例:石韦散加减(《普济方》):石韦30g,旱莲草18g,紫珠草12g,白芍12g,瞿麦12g,冬葵子30g,白术12g,滑石18g,当归9g,炙甘草4.5g,水煎服,治肾结石血尿。
注:石韦的原植物很多,分布地区甚广。商品分为大叶石韦和小叶石韦两类,同等药用。但叶片的背面必需具有密生棕黄色柔毛者才能药用。多种瓦苇和骨牌蕨,星蕨,其叶背面孢子囊作两列点状排列,而无星状密生的柔毛,习惯不作药用。
1、猕猴桃根为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的根或根皮,猕猴桃根有清热、利尿、活血、消肿的功效,猕猴桃根有治疗肝炎,水肿,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淋浊的作用。
功效:清热,利尿,活血,消肿。
主治:治肝炎,水肿,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淋浊,带下,疮疖,瘰疬。
2、石韦的功效与作用是利水通淋,清肺化痰,凉血止血,治淋病,水肿,小便不利,痰热咳喘,崩漏,咯血,吐血,石韦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石苇散,石韦茶,石韦治尿结石茶,石韦王不留行散。
石韦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毡毛石韦、有柄石韦、北京石韦或西南石韦的叶,石韦有利水通淋;清肺化痰;凉血止血的功效,石韦主治淋病;水肿;小便不利;痰热咳喘;咯血;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
石韦也可以用来治疗一些支气管哮喘,对于一些慢性气管炎,以及急性、慢性肾炎及肾盂肾炎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1、石韦(拉丁文名:Pyrrosialingua(Thunb.)Farwell).水龙骨科、石韦属中型附生蕨类植物,植株可达30厘米。横走根状茎,鳞片披针形,叶远生,干后革质,上面灰绿色,孢子囊群近椭圆形,初时为星状淡棕色,成熟呈砖红色。附生于低海拔林下树干上,或稍干的岩石上,海拔100~1800米。分布于中国、印度、越南、朝鲜和日本。
2、石韦别名:石_(《本经》),石皮(《别录》),石苇(《滇南本草》),金星草、石兰(《纲目》),生扯拢(《分类草药性》),虹霓剑草、石剑、潭剑(《福建民间草药》),金汤匙、石背柳(《中药材手册》)。
3、石韦,其性味甘、苦,微寒。入肺、膀胱经。有利水通淋、清肺泄热等作用。能清湿热、利尿通淋、治刀伤、烫伤、脱力虚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89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榧子_榧子有什么功效和作用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