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缬草能治什么病

中药大全 2023-10-02 11:42:06
缬草能治什么病|缬草有什么作用|缬草什么样真假辨别

缬草
(《科学的民间药草》)

【异名】穿心排草(《物理小识》),鹿子草、甘松(《植物学大辞典》),猫食菜(《新疆药材》),满山香、小救驾、大救驾、七里香、拔地麻、抓地虎(《陕西中草药》),香草、蜘蛛香(《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来源】为败酱科植物缬草的根及根茎。

【植物形态】缬草
多年生草本,高100~150厘米。茎直立,有纵条纹,具纺锤状根茎或多数细长须根。基生叶丛出,长卵形,为单数羽状复叶或不规则深裂,小叶片9~15,顶端裂片较大,全缘或具少数锯齿,叶柄长,基部呈鞘状;茎生叶对生,无柄抱茎,单数羽状全裂,裂片每边4~10,披针形,全缘或具不规则粗齿;向上叶渐小。伞房花序顶生,排列整齐;花小,白色或紫红色;小苞片卵状披针形,具纤毛;花萼退化;花冠管状,长约5毫米,5裂,裂片长圆形;雄蕊3,较花冠管稍长;子房下位,长圆形。蒴果光滑,具1种子。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山坡草地,适于酸性肥沃土壤。分布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台湾、湖北等地。

此外,尚有东北缬草(东北),土名媳妇菜;毛节缬草(东北);黑水缬草(东北);西南缬草(四川、广西)亦均同供药用。

【采集】9~10月间采挖,去掉茎叶及泥土,晒干。

【药材】根茎呈钝圆锥形,黄棕色或暗棕色,长2~5厘米,粗1~3厘米,上端留有茎基或叶痕,四周密生无数细长不定根。根长达20厘米,粗约2毫米,外表黄棕色至灰棕色,有纵皱纹,并生有极细支根。易折断,断面黄白色,角质。有特异臭气,味先甜后稍苦辣。以须根粗长、整齐、外面黄棕色、断面黄白色、气味浓烈者为佳。

【化学成分】根含挥发油0.5~2%,主成分为异戊酸龙脑酯;还含龙脑、l-莰烯、α-蒎烯、d-松油醇、l-柠檬烯、吡咯基-α-甲基甲酮、α-葑烯、月桂烯。水芹烯、l-石竹烯、γ-松油烯、异松油烯、雅槛蓝树油烯、别香橙烯、毕澄茄烯、γ-芹子烯、缬草萜烯醇、橙皮酸、缬草烯酸、山辱酸、缬草萜醇酸、异戊酸、缬草酮、缬草烯醛、甘松香油醇、乙酸龙脑酯、l-桃金娘醇,乙酸桃金娘酯、异戊酸桃金娘酯、β-甜汉药烯、α-姜黄烯、喇叭醇等。又含缬草碱、鬃草宁碱、缬草生物碱A、缬草生物碱B、猕猴桃碱、缬草宁碱等生物碱。尚含缬草三酯、异戊酰氧基二氢缬草三酯、缬草环臭蚁醛酯甙、咖啡酸、绿原酸、鞣质、树脂、β-谷甾醇等。

【药理作用】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缬草有镇静作用,能加强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减低反射兴奋性,解除平滑肌痉挛。可与溴剂合并用于各种神经兴奋状态、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对青蛙、小鼠、家兔等均有镇静作用;自缬草中分离所得的缬草三酯一组物质对小鼠有安定作用,并有改善其协调动作的能力,对自由活动的猫也显示某种安定作用,使其兴奋、攻击状态有所降低,而对外界的反应性则不受影响。缬草本身并不引起动物睡眠,但可增强巴比妥的睡眠作用,抑制动物的一般活动。有入报告其浸剂给小鼠口服或腹腔注射(40毫克/20克体重),只有一般镇静作用,对条件反射仅有非常轻微的影响,故认为是属于非特异性的。也有人用时值计的方法证明,大鼠腹腔注射缬草提取物可抑制乙醇的作用,而与溴化物、吗啡、水合氯醛等不同。根的提取物对电刺激中脑网状结构、中心灰白质所引起的皮层额叶的觉醒波,有提高电刺激阈值的作用。对小鼠的士的宁性惊厥有抑制作用,并可用之作为生物效价的鉴定方法。浸剂或酊剂(蒸去乙醇)对豚鼠皮下注射,能升高体温,但又能增强安替匹林的解热作用(可能是缬草对血管运动中枢的抑制),用柱层析可分出其根中的降温成分。异缬草酸(α-烯丙基异缬草酸)有镇痛作用。缬草对神经系统的有效成分并非一种,主要是醚油及生物碱。也有人认为醇提取物最有效,新鲜汁液及挥发油作用较弱。

②对循环、呼吸的作用
缬草中某些成分对动物(犬、猫、兔、小鼠)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此作用与其拟副交感样作用、阻断颈动脉窦反射及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关。在离体蛙心上,它能抑制强心甙对蛙心的收缩期作用,但不能拮抗乌头碱引起的心律不整,适当剂量注入猫或兔的静脉或直肠,可兴奋呼吸,但在水合氯醛深麻醉时,则并无兴奋作用,大剂量还可抑制正常动物的呼吸。缬草根提取物与士的宁、苯丙胺等都能兴奋人的双眼拮抗试验,而巴比妥、安定等则可抑制此试验。

③抗菌作用
从缬草中提出的总生物碱有抗菌作用,特别是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效力较好。从其中分出的两种生物碱-缬草碱、鬃草宁碱亦有作用,但效力较低。

④其他作用
有某些抗利尿作用。浸剂静脉注射于犬,可加速体内的血凝过程,在体外则无影响。提取物可抑制离体小肠,大剂量则有兴奋作用,后者可被阿托品阻断。对垂体-肾上腺系统无作用。用柱层析法可从根中分出某种解除平滑肌痉挛的成分。对兔的四氯化碳性肝坏死,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缬草油之毒性颇低,大鼠口服的半数致死量与耐受量(即每日口服1次共8周,不发生明显损害,体重增长与对照组无异的量)之比为7.0,远低于芥子油。

【性味】①《四川中药志》:"味辛苦,性温,有微毒。"

②《新疆中草药手册》:"味辛微甘,性温,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心、肝二经。"

【功用主治】洽心神不安,胃弱,腰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①《科学的民间药草》:"用于神经衰弱,精神不安。"

②《山东中药》:"治妇女经闭,月经困难。"

③《四川中药志》:"治脑神经及心、胃衰弱,慢性神经失常及尿崩。"

④《陕西中药志》:"治心悸及腰痛。"

⑤《陕西中草药》:"安神镇静,驱风解痉,生肌止血,止痛。治癔病,克山病,心脏病(心肌炎、产后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腰腿痛,胃肠痉挛,关节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1.5钱;研末或浸酒。

【宜忌】《四川中药志》:"体弱阴虚者慎用。"

【选方】①治神经衰弱及神经病:缬草、五味子。煎服或浸酒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腰痛,腿痛,腹痛,跌打损伤,心悸,神经衰弱:缬草一钱。研为细末,水冲服,或加童便冲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③治神经官能症:缬草一两,五味子三钱,合欢皮三钱,酒半斤,浸泡七天,每次服10毫升,一日三次。(《新疆中草药手册》)

缬草的病虫害防治

主要疾病 这种草所能遇到的病还是很少的,因为它们主要以野生为主,人为栽培的时间还不是很长,所以病的种类也并不多。一旦发现病害,多半就是花叶病。这种病发病是比较普遍的,多在它们的有面漆出现。最开始的时候,叶片上面会渐渐产生斑点,斑点的颜色会渐渐变成褐色的。这种病要是严重的话,很容易影响整个草药的产量。

病害防治 我在种植之前最好选择抗病的品种,如果这种病已经发生,就要选用专用的药剂来定时喷施了。这种病症越早发现越好,农友们可以平时多多观察,或者定期去查看它们的长势,能预防的得当是最好不过的了。

主要虫害 这种草药也不是很爱出现虫害,但是还是逃脱不了万恶的蚜虫,小虫会啃食茎叶的汁液,甚至可能啃食到叶片正面,让植株的生存能力下降。蚜虫的种类也有很多,具体是那个种类,大家还要多多观察。

虫害防治 如果虫害不是很严重,并且有一定的闲暇时间,我们可以手动来清除这些蚜虫。但是若扩散的的面积比较大,就要去掉已经被啃食比较严重的叶片,并且用专用的药剂喷施,要根据草药的状态选择合适的剂量。如果有时间的话,也可以用洗衣粉加水,兑成溶液,或者直接买敌敌畏乳油稀释到特定剂量来使用。

好了,现在就不用害怕种植过程中遇到病虫了,大家可以放心了。

那么缬草该怎么种植呢 那么缬草该如何种植呢

1、繁殖管理。

(1)采种:于6~7月,待种子大多数呈黄褐色时,及时采收,将整个花序剪下,让其后熟几日,然后抖下种子,晒干备用,缬草种子细小,极易随风飘落,采种要掌握好最佳时期或用透明牛皮纸袋套袋,以免种子散落。

(2)播种:选择湿润,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的平地或缓坡地,每亩均匀撒施腐熟农家肥2500公斤,复混肥50公斤,硫酸钾15公斤。然后深耕耙细,作成宽1.5m,高20cm的厢,要求厢面平整,开好排水沟。一般采用秋播,于9~10月上中旬在整理好的厢面上按行距40cm,株(窝)距20cm进行种子直播,播深约1cm,若遇干旱,播后要及时浇水,约10天即可出苗。若属1400m以上的高寒地区,则可在3月中下旬进行春耕播。缬草第一年生长仅生根出叶,第二年抽茎开花。每亩播种量为0.5~1kg。

(3)分株:春秋均可进行,多在秋季结合采收挖出母株,掰取分生萌蘖,按行距30~40cm,株距20cm挖窝,每窝栽苗2~3株,栽后浇水,其它作厢方法同上。

2、栽培管理。缬草喜湿,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在出苗期,第一次施肥在春季出苗或返青后每亩用人畜粪水20~30担或尿素8~10公斤追施。第二次施肥在6月上中旬,每亩用人畜粪水30担,另用2%磷酸二氢钾每隔7天根外追肥一次,连续追施2~3次。除留种田外,所抽花苔应全部剪去以免消除养分,促进根部生长。

3、病虫害防治。缬草主要病害为病毒型花叶病,致使叶面皱缩畸形或植株矮小,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虫害多为蝼蛄和蚜虫,蝼蛄可用呋喃丹每亩1.5~2.5公斤点蔸,蚜虫用40%的乐果乳油500~1000倍液喷雾。

4、采收加工。缬草9~10月采挖,挖起全根,去掉泥土及残留茎叶后洗净,晒干或炕干即成。

甘松功效与作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甘松功效与作用,以及甘松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甘松的功效作用甘松还能抗癌?2、甘松有哪些功效与作用?3、甘松的功效与作用甘松在哪些书籍中有记载4、甘松有什么功效?5、中药甘松有别名吗?它的功效是什么?6、甘松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甘松的功效作用甘松还能抗癌?说起甘松,大家可能都不怎么了解,甘松属于一种中药材名,又叫“香松”,甘松是一种非常具有药用价值的一种植物,其药用成分为干燥根及根茎。
另外据中医养生记载,甘松具有理气止痛,外用祛湿消肿等方面的作用。
下面我带大家来具体了解看看关于甘松的功效作用,甘松还能抗癌?一起来看看。
甘松的三大功效与作用:一、甘松能改善消化
甘松的健康来自于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比其他的食用油更加健康,不会造成身体内部的脂肪堆积,从而避免了血脂类疾病问题的产生。
甘松还有多种多样的维生素和丰富的抗氧化成分,他们共同作用,帮助改善肠胃功能,促进消化。
二、甘松能护肤
甘松中有一种成分对我们人体的皮肤契合度极度的高,所以甘松能够给我们的肌肤天然的保护。
甘松在很多中药草本的护肤品中都有出现,添加甘松成分的护肤品含有的那些抗氧化成分又可以让皮肤保有年轻状态,缓解皱纹的产生。
在寒冷的季节,用甘松擦拭身体更能给皮肤以足够的滋养。
三、甘松能抗癌
甘松中的脂肪酸能够正常的抵抗癌细胞的增长,让血液中癌症因子得以更少的产生,所以甘松是抗癌的圣手这说法一点没有错。
甘松的食用禁忌:
甘松不适合特热的人食用,气虚血热的人食用甘松会加重问题。
甘松有哪些功效与作用?甘松性味为辛甘温,一般用量为3~6g,具有行气止痛、开郁醒脾、温肾壮阳的功效。
主要用于寒凝气滞之脘腹胀痛、不思饮食。
本品有行气畅中、散寒止痛、醒脾开胃之功效,常与木香、砂仁、厚朴等药物同用;用于思虑伤脾、气机郁滞之胸闷、腹胀、不思饮食,本品有开郁醒脾、行气消胀之功效,常与柴胡、香附、白豆蔻等药物同用。
甘松的功效与作用甘松在哪些书籍中有记载1、甘松又叫作香松、缬草,是一种矮小的、总散发着清凉香气的植物,虽然它不能像传说中那样具有“起死回生”的功效,但的确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最初,人们只把甘松当作一种香料,但通过长期接触和使用后,人们才发现甘松的根茎原来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它能够理气止痛,醒脾健胃,可以缓解乃至消除心慌、失眠、胃痛、胸腹胀满、头痛等症状。
因此,《开宝本草》、《本草拾遗》等许多医学典籍都将甘松作为重要药物收入。
2、宽叶甘松挥发油有微弱的抗菌、驱风及解痉作用,对皮肤、粘膜无局部刺激性。
宽叶甘松给兔皮下注射,兔表现对刺激的反应迟钝、困倦、食欲减退。
甘松醇提取物有降压和抗溃疡作用。
甘松有什么功效?镇静作用。
根据药理学研究来看,这味有奇怪味道的甘松具有想象不到的药物疗效,经过现代药物萃取提纯的新技术发展,将甘松有效药理成分提取出来发现,甘松的根及根茎主要含马兜铃酸和甘松酮的有效成分。
甘松酮是一种重要的中枢镇静药物,其功效可以用来是小动物产生安眠药一类药物的镇静作用,而且还发现甘松中的甘松酮能够用来控制心脏异常起搏点的电位激动,起到控制心率的作用。
扩展资料
甘松味道辛、甘而性温和,能够入脾经和胃经,与现代医学研究不同的是,中医学认为甘松是一味理气药物。
由于甘松能够入脾和胃经,其性味辛温行散。
脾主运化、胃主收纳,脾胃将胃中受纳的饮食物质运化为精微物质,并在升清降浊的作用下布散全身。
脾胃运化传输正常,则患者脾胃运化康健,而使得寒气瘀滞的肠胃疼痛疾病豁然而解,腹痛症状顿时减轻。
甘松这种植物较为少见,一般用的机会也较少,但是这也决不能够抹杀甘松能够健脾化湿,开郁化滞,还能够用来治疗脚气病,并且没有发现有什么严重的使用禁忌证。
凤凰网--这味药材“臭气熏天”,却是用来治疗脚气病和心律失常的良药!
中药甘松有别名吗?它的功效是什么?【异名】香松《中药志》,为败酱科植物甘松香或宽叶甘松的根茎及根。
【药理作用】①中枢镇静作用甘松香对蛙、兔有与缬草相似的镇静作用,而毒性较后者为强。
宽叶甘松之挥发性物质亦有相似的镇静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安定作用;其有机溶媒提取物对小鼠、大鼠、猫口服或腹腔注射,可引起镇静、升压,以乙醇提取物效力最高,大剂量有毒,1.5~3.75克/公斤可致死。
缬草酮在拮抗最大电休克方面的作用强于大仑丁及宽叶甘松挥发油,但对五甲烯四氮唑性惊厥,则并无保护作用。
②抗心律不整缬草酮有抗心律不整的作用,且为一较安全的药物。
对异位性室性节律(冠状动脉二期结扎术后的不麻醉犬)的抑制,强于奎尼丁及甘松挥发油;而在损伤性心房扑动及乌头碱性心房颤动方面的抑制,则与奎尼丁相同。
从宽叶甘松根中提出的挥发油在各种心脏标本上,延长反拗期、减慢传导方面的作用,弱于奎尼丁;在对小鼠急性静脉注射的毒性,也较奎尼丁为小。
对洋地黄引起的室性心律不整,无保护作用。
③对平滑肌的作用在给豚鼠喷射组织胺的前、后,应用宽叶甘松可使支气管扩张。
醇提取物在离体平滑肌器官上(小肠、大肠、子宫、支气管),具有拮抗组织胺、5-羟色胺及乙酰胆碱的作用;还能拮抗氯化钡引起的痉挛,故对平滑肌尚有直接作用。
临床上用治哮喘、咳嗽、下泻、腹痛等可能与此有关。
④其他作用宽叶甘松挥发油有微弱的抗菌、驱风及解痉作用,对皮肤、粘膜无局部刺激性
【功用主治-甘松的功效】理气止痛,醒脾健胃。
治胃痛,胸腹胀满,头痛,癔病,脚气。
①《本草拾遗》:主熏皮_黯,风疳齿匿,野鸡痔。
②《日华子本草》:治心腹胀,下气。
③《开宝本草》:主恶气,卒心腹痛满。
④王好古:理元气,去气郁。
⑤《纲目》:治脚气膝浮,煎汤淋洗。
⑥《现代实用中药》:适用于头痛、腹痛及精神忧郁等证,并能驱蛔,凡因蛔虫而发惊瘸者,用此有效。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
外用:泡水含漱或煎水洗。
【宜忌】气虚血热者忌服。
①《本草拾遗》:得白芷、附子良。
②《本草从新》:辛香伐气,挟虚者忌之。
甘松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甘松,又名香松、缬草,它是败酱科植物甘松的根及根茎,作为一味较为常用的中药材,它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的功效。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甘松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甘松的功效和作用
收湿拔毒,甘松辛香行散,甘缓解毒,外用则有收湿拔毒之功;更入脾胃经,故善治由脾胃两经湿热下注所成的脚气病,症见:脚趾痒痛,潮湿灼热,水泡糜烂等。
如《本草纲目》讲:“治脚气膝浮,煎汤淋洗。
”《普济方》甘松汤,也以本品配荷叶等,煎汤洗足,能收湿拔毒,善疗湿脚气。
鉴别应用,甘松与山柰,均为芳香辛温之品,皆能暖中而善治心腹冷痛,且常二药伍用使药力倍增。
然山柰主入胃经,功专暖胃辟恶;甘松主入脾经,长于醒脾开郁。
如《本草求真》讲:“甘松、虽有类山柰,但山柰气多辛窜,此则甘多于辛,故书载能入脾开郁也。

具有行气散寒,缓急止痛之功,乃理气止痛佳品,入脾、胃经,则善治脾胃虚寒之胃痛隐隐、喜食喜按及寒郁气滞之胸闷不舒、胃脘胀痛等症。
尤对恶气卒中所致的心腹痛适宜,《本草汇言》讲:其治“心腹满者痛、散满下气,皆取温香行散之意。
”故《开宝本草》曰:甘松“主恶气,卒心腹痛满”。
若配用驱风散寒药,则效果更妙,如《本草求真》载:“凡因恶气卒中而心腹痛满,不同白附子并用。

醒脾健胃,甘松温而不热,香而不燥,甘而不滞,入脾胃经则善开脾郁、善行胃气,为醒脾开胃要药。
凡思虑伤脾或脾胃虚寒之食欲不振、饮食无味、食多腹胀、倦怠气短、舌淡苔白、脉沉缓弱等症。
每多可用,用之则验。
正如《本草汇言》所讲:“甘松,醒脾畅胃之药也。
其气芳香,入脾胃药中,大有扶脾顺气,开胃消食之功。
入八珍散,三合粉中,老人脾虚不食至和至美。

甘松的食用方法
甘松粥
原料:甘松6克,粳米50一100克。
做法:先将甘松洗净,放入锅中水煎取汁。
再将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甘松药汁,稍煮一二沸即可。
药膳功效:本粥行气止痛、补脾健胃。
适用于胸闷气痛、脘腹胀疼、食欲不振等症。
甘松炖野鸡
原料:野鸡700克,甘松5克,酱油、小葱、黄酒、白砂糖、姜、花生油、盐、香油各适量。
做法:先将宰杀后野鸡处理干净,然后用刀拍松,抹上酱油晾干。
油炸野鸡至金红色取出,沥油,放小炖锅中。
加入适量清水,白糖炒片刻倒入炖锅中,再加入葱、姜、盐、酱油、黄酒。
再把甘松洗涤干净,沥水后,放入锅中炒香,倒进小炖锅内。
将炖锅盖上盖,小火焖煮至鸡肉酥烂,淋香油食用。
药膳功效:本品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之功效。
甘松牛肉汤
原料:甘松10克.牛肉1500克,调味品适量。
将甘松择净.布包;牛肉洗净与甘松同放锅中加清水文火煮沸后,下调味品,点至牛肉烂熟即成。
本食疗方补脾健胃,行气健脾。
适用于气闷胸痛.脘腹胀痛。
甘松的食用配方
甘松治各种肠胃疼痛:甘松香、木香、厚朴。
煎服。
甘松治湿脚气,收湿拔毒:甘松、荷叶心、藁本。
三味煎汤,洗之。
甘松治神经性胃痛:甘松香、香附、沉香。
煎服。
甘松治肾虚齿痛:甘松、硫黄等分。
为细末,百沸汤泡,漱口。
甘松治癔病,神经衰弱,肠胃痉挛等:甘松六钱,广皮一钱半。
水500毫升,浸于沸水内三小时(每半小时内煮沸一次)。
分十二次服,日服六次。
甘松治痰眩:半夏曲、天南星各二两,甘松一两,陈橘皮一两半。
上为细末,水煮面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食后。
甘松用于胸腹疼痛,食欲不振等症。
甘松温而不热,甘而不滞,其气芳香,能开脾郁;其性温通,能行气止痛。
在临床上常用于气郁胸闷、胃脘疼痛等症,可与木香、香橼皮等配伍同用。
治脚气:甘松、荷叶、蒿本格等分。
煎汤外洗。
方中甘松收湿拔毒,为君药。
大七香丸:香附、麦芽、砂仁、藿香、甘草、肉桂、陈皮、丁香、甘松、乌药。
治脾胃虚寒,心腹满痛。
猜你喜欢:
1.甘松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2.干桂圆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3.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及吃法
4.牛黄的功效有哪些
关于甘松功效与作用和甘松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缬草简介

目录1拼音2《全国中草药汇编》:缬草 2.1拼音名2.2缬草的别名2.3来源2.4性味2.5功能主治2.6缬草的用法用量2.7摘录 3《中华本草》:缬草 3.1出处3.2拼音名3.3英文名3.4缬草的别名3.5来源3.6原形态3.7生境分布3.8栽培3.9性状3.10化学成份3.11缬草的药理作用3.12毒性3.13鉴别3.14性味3.15归经3.16功能主治3.17缬草的用法用量3.18注意3.19附方3.20各家论述3.21摘录 附:1用到中药缬草的方剂2用到中药缬草的中成药3古籍中的缬草 1拼音 xié cǎo

2《全国中草药汇编》:缬草

2.1拼音名

Xié Cǎo

2.2缬草的别名

拔地麻、小救驾[陜西]、鹿子草、臭草

2.3来源

败酱科缬草属植物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及黑水缬草V. amurensis P. Smirn.,以根状茎及根入药。秋季采集,去净秧苗及泥土,晒干。

2.4性味

辛、甘,温。

2.5功能主治

安神,理气,止痛。用于神经衰弱,失眠,癔病,癫痫,胃腹胀痛,腰腿痛,跌打损伤。

2.6缬草的用法用量

1~2钱。

2.7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3《中华本草》:缬草

3.1出处

出自《科学的民间药草》

3.2拼音名

Xié Cǎo

3.3英文名

Valerian Root

3.4缬草的别名

穿心排草、鹿子草、甘松、猫食菜、潢山香、抓地虎、拔地麻、七里香、大救驾、小救驾、香草、蜘蛛香、潢坡香、五里香

3.5来源

药材基源:为败酱科植物缬草、黑水缬草、宽叶缬草的根、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Valeriana officinalis L.2.Valeriana amurensis Smir. Ex Kom.3.Valeriana officinalis L.var.latifolia Miq.

采收和储藏:910月间采挖,去掉茎叶及泥土,晒干。

3.6原形态

1.缬草 多年生高大草本,高达11.5m。根茎粗短呈头状,须根簇生,有香气。茎中空,有粗纵棱,被长粗毛。匍枝叶、基出叶和基部叶在花期常调萎。茎生叶对生,卵形至宽卵形,29对羽状深裂;中央裂片与两侧裂片同形同大,但常与第1对侧裂片合生成3裂状,裂片披针形或条形,先端渐窄,基部下廷,全缘或有疏锯齿,两面及柄轴多少被毛。花序顶生,成伞房产太三出降伞圆锥花序;苞片羽裂,长12cm;小苞片条形,长约1cm;花萼内卷;花冠淡紫红或白色,长约5mm,上部稍宽,5裂;雄蕊3,伸出花冠外;子房下位。瘦果长卵形,长约4mm,基部近平截,顶端有宿萼多条,羽毛状。花期57月,果期610月。

2.黑水缬草 多年生草本,高达1.5m。根状茎细长有毛气,不规则块状。茎上部具有柄的腺毛。叶对生,奇数羽状分裂,长1520cm;基生叶柄长约20cm,茎出叶柄向上渐短至无柄,具糙毛;基部的第12对小叶较小,中央裂片最大,宽卵形,常与上部第1对小叶合生或密接,先端圆钝,基部楔形或广楔形;边缘粗大牙齿。多歧聚伞花序顶生;花梗被具柚的腺毛和粗毛;苞片羽状分裂,长2cm;小苞片羽状全裂至条状,长1cm,均具腺毛;花萼内卷;花冠淡红色,漏斗状,长35mm;5裂;雄蕊3;子房下位。瘦果窄三角卵形,长约3mm,先端有毛状宿萼。花期67,果期78月。

3.宽叶缬草 宽叶缬草的变种,其区别在于叶裂片较宽,中裂片较大,裂片为具锯齿的宽卵形,裂片数较缬草为少,通常57枚。花、果期同正种。

3.7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2500m的山坡草地、林下、沟边。

2.生于山坡草甸或落叶松和桦木林下。

3.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林下或沟边。

资源分布:1.分布我国东北至西南。

2.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和辽宁。

3.分布同缬草。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华东各省野生的仅的本变种。

3.8栽培

生物学特性 性喜湿润,宜选地下水位高或低洼地种植,并要有良好的灌溉条件,耐涝,也较耐旱。土壤以中性或弱堿性的砂质壤土为好。

栽培技术 在播种前或育苗移植前1月翻地,翻地前每1hm2用腐熟厩肥35700kg,与无机肥料合用作基肥,效果更高。翻后耙平,使土粒细小均匀、土面平整。用种子繁殖,有直播和育苗移栽两法。①直播:春播宜在争冻后,北京地区有3月底或4月初。秋播在立秋前后,使在冬季前具备35片叶子,以利越冬。冬播必须使播后当年不出苗为妥。播种前须先作垄,垄距约65cm,高1216cm,垄上开沟,深12cm,播后覆以薄土,立即浇水。每1hm2播种量主国7.5kg。②育苗移栽:温订宽约1.3m,底垫15cm厚的马粪1层,用脚踏实后上覆15cm厚的土,然后浇水,使马粪发热。于3月初按行距6cm划行条播,播后覆盖细土,1315d即可出苗。5060d 幼苗长出34片直叶时,可按行距60cm、株距30cm开穴移栽,每穴23株,压实、浇水。

田间管理 应勤浇水,幼苗期间,勤松土,当根露出土面时,及时培土。追肥第1次在6月底种子成熟期,第2次在8月下旬,每1hm2共用硫酸铵225kg、过磷酸钙225kg,氯化钾4560kg,每次各施半量,开沟后将肥料撒于沟中,然后覆土灌水。

病虫害防治 雨季及时排水,可减轻根腐病;发现病害,及时拔除病株。虫害主要有蝼蛄。蝼蛄用毒饵诱杀;蚜虫用化学药剂防治。

3.9性状

性状鉴别 (1)缬草 根茎呈类圆柱表,较粗短,长0.52cm,直径0.41.5cm,表面黄棕色至褐以,粗糙,有叶柄残基,上端有残留茎基,中空,有的根茎有横生分枝,远端节部有茎基残留,节间长12cm,根茎周围和下端丛生多数细根,末端纤细,表面黄棕色至褐以,具纵皱纹。质稍韧,断面周围黄褐色或褐色,中心黄白色。有特异臭气,干品更浓。味微辣,后微苦,且有清凉感。

以根头粗壮,根长,表面黄棕色,气呸浓烈者为佳。

(2)黑水缬草 根茎叶头状,长0.31.4cm,直径0.31cm,表面棕黄色,顶端残留有棕黄色地上茎和叶柄残基,四周密生多数小细根。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中间有空隙。具特殊臭气,味微苦。

(3)宽叶缬草 药材性状与缬草基本相似。

显微鉴别 缬草根横切面:表皮细胞1层,细胞较大,类方形、长方形、栓化。下皮层细胞24层,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壁稍厚。皮层较宽,占根的大部分,有的可见裂隙和油细胞散在。内皮层细胞1层,微木化,细胞切微排列,凯氏点明显,有油滴散在,外侧有单个或23个厚壁细胞断续排列成环状,有的可见网状壁孔。中柱鞘细胞12层,切向排列,有的不明显。维管束外韧型。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排列成环状,导管和木纤维均木化。髓细胞壁稍厚,有的有裂隙。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幼小的根要见初生木质部为四原形。

缬草根茎横切面:特征与根类同,区别点在于髓部较根的髓部大,且分布有石细胞群。

粉末特征:浅黄褐色。①淀粉粒众多,多数单粒,直径435μm,脐点为点状、星状等,也有由25个组成的复粒。②石细胞居群或单个散在,胞腔大小不一。③纤维成束或单个散在,浅黄色。④表皮细胞长方形或方形,垂周壁波状弯曲,淡黄棕色或黄棕色。⑤内皮层细胞长方形,有较密的横纹,外侧有单个的厚壁细胞,有的可邮网状壁孔,有的呈连球状增厚。⑥导管为具缘纹也及网纹。

3.10化学成份

1.缬草 根含挥发性成分:主要为α、β蒎烯(α、βpiene),乙醇龙脑酯(bornyl acetate),异戊酸龙脑酯(bornyl isovalerate),丁香烯(caryophyllene)[1],隐日缬草酮醇(cryptofauronol)[2],橄榄醇(maali alcohol),1桃金娘醇(1myrtenol),异戊酸1桃金娘酯(1myrteny isovalerate),缬草萜酮(valerano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松油醇(terpineol),乙酸阔叶缬草醇酯(kessyl acetate),阔叶缬草甘醇(kessoglycol),α小茴香烯(αfenchene),月桂烯(myrcene),水芹烯(phellandrene),γ松油烯(γterpinene)、异松油烯(terpinolene),佛术烯(ermophilene),别香橙烯(alloaromadendrene),荜澄茄烯(cadinene),缬草萘烯醇(valerianol),缬草萜烯醇酸(valerenolic acid),橙皮酸(hesperitinic acid),山萮酸(behenic acid),β甜没药烯(βbisabolene),姜黄烯(curcumene),喇叭醇(ledol),芹子烯(selinene)等[3],紫罗兰酮(isonone),广藿香醇(patchouli alcohol)[4],左旋帕西飞哥醇(pacifigiol)[5],日缬草酮(faurinone)[6],缬草萜烯醇(valerenol),E、Z缬草匝烯醇乙酸酯(E、Zvalerenyl acetate),E、Z缬草萜烯醇异戊酸酯(E、Zvalerenyl isovalerate),E、Z缬草萜萜烯醇戊酸酯(E,Zvalerenyl valerate),E、Z缬草萜烯醇已酸酯(E、Zvalerenyl hexanoate),缬草萜烯醛(valerenal),羟基缬草萜烯酸(hydroxy valerenic acid),乙酰氧基缬草萜烯酸(acetoxy valerenic acid),缬草萜烯酸(valerenic acid)[7]。

含环烯醚萜化合物:缬草三酯(valtrate即valepoitriate),异戊酰氧基羟基二氢缬草三酯(isovaleroxyhydroxydihydrovaltrate)[3],异缬草三酯(isovaltrate),高缬草三酯Ⅰ和Ⅱ(homovaltrate Ⅰand Ⅱ),乙酰缬草三酯(acetvaltrate),高乙酰缬草三酯(homoacevaltrate),二氢异缬草三酯(dihydrovaltrate),高二氢异缬草三酯(homodihydrovaltrate)[8],氯化缬草三酯(valechlorine)[9],7表去乙酰基异缬草三酯(7epideacetyflisovaltrate)[10],缬草苦甙(valerosideatum)[11]。

含生物堿:缬草堿(valerine)[12],缬草根堿(valerianine),猕猴桃堿(actinidine),N对羟基苯乙猕猴桃堿[N(phydroxyphenylethylacetinidine)]即6,7二氢N[2(4羟基苯乙基)]4,7二甲基5H环戊烷[C]吡啶正离子

3.11药理作用

1.对神经系统的作用:缬草有镇静作用,能加强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减低反射兴奋性,解除平滑肌痉挛。可与溴剂合并用于各种神经兴奋状态。心血管神经宫能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对青蛙、小鼠、家兔等均有镇静作用;自缬草中分离所得的缬草三酯一组物质对小鼠有安定作用,井有改善其协调动作的能力,对自由活动的猫也显示某种安定作用,使其兴奋、攻击状态有所降低,而对外界的反应性则不受影响。缬草本身并不引起动物睡眠,但可增强巴比妥的睡眠作用,抑制动物的一般活动,有人报告其浸剂给小鼠口服或腹腔注射(40mg20g体重),只有一般镇静作用,对条件反射仅有非常轻微的影响,故认为是属于非特异性的。也有人用时值计(chronaximeter)的方法证明,大鼠腹腔注射缬草提取物可抑制乙醇的作用,而与溴化物、吗啡、水合氯醛等不同。根的提取物对电 *** 中脑网状结构、中心灰白质所引起的皮层额叶的觉醒波,有提高电 *** 阈值的作用。对小鼠的士的宁性惊厥有抑制作用,并可用之作为生物效价的鉴定方法。浸剂或酊剂(蒸去乙醇)对豚鼠皮下注射,能升高体温,但又能增强安替匹林的解热作用(可能是缬草对血管运动中枢的抑制),用柱层析可分出其根中的降温成分。异缬草酸(a烯丙基异缬草酸)有镇痛作用。缬草对神经系统的有效成分并非一种,主要是醚油及生物堿。也有人认为醇提取物最有效,新鲜汁液及挥发油作用较弱。

2.对循环、呼吸的作用:缬草中某些成分对动物(犬、猫、兔、小鼠)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此作用与其拟副交感样作用、阻断颈动脉窦反射及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关。在离体蛙心上,它能抑制强心甙对蛙心的收缩期作用,但不能拮抗乌头堿引起的心律不整,适当剂量注入猫或兔的静脉或直肠,可兴奋呼吸,但在水合氯醛深麻醉时,则并无兴奋作用,大剂量还可抑制正常动物的呼吸。缬草根提取物与士的宁、苯丙胺等都能兴奋人的双眼拮抗试验(Retinalrivalry),而巴比妥、安定等则可抑制此试验。

3.抗菌作用:从缬草中提出的总生物堿有抗菌作用,特别是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效力较好。从其中分出的两种生物堿-缬草堿、鬃草宁堿亦有作用,但效力较低。

4.其他作用:有某些抗利尿作用。浸剂静脉注射于犬,可加速体内的血凝过程,在体外则无影响。提取物可抑制离体小肠,大剂量则有兴奋作用,后者可被阿托品阻断。对垂体肾上腺系统无作用。用柱层析法可从根中分出某种解除平滑肌痉挛的成分。

3.12毒性

对兔的四氯化碳性肝坏死,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缬草油之毒性颇低,大鼠口服的半数致死量与耐受量(即每日口服1次共8周,不发生明显损害,体重增长与对照组无异的量)之比为7.0,远低于芥子油。

3.13鉴别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约2g,用乙醚510ml冷浸半小时,不断振摇。滤过,取滤液1ml,置水浴上蒸干,加2滴2,4硝基苯肼,即产生橘黄色沉淀。

(2)取本品粉末约2g,用水饱和正丁醇5ml提取,取滤液约1ml,加2滴稀盐酸,分层(勿振摇)加2滴碘化示钾试液,于峡谷液界面下,产生白色沉淀。

(3)取本品乙醇浸出液0.5ml,加醋酸缓冲液(pH4.6)5ml,加甲基橙试液0.1ml,氯仿5ml,混合振摇,分取氯仿层,加入硫酸乙醇液(硫酸12ml,无水乙醇88ml)3ml,氯仿层显红色。

3.14性味

味辛;苦;性温

3.15归经

归心;肝经

3.16功能主治

安心神;。主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癫狂;脏躁;风湿痹痛;痛经;经闭;跌打损伤

3.17缬草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感想末;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3.18注意

《四川中药志》:体弱阴虚者慎用。

3.19附方

①治神经衰弱及神经病:缬草、五味子。煎服或浸酒服。(《四川中药志》)②治腰痛,腿痛,腹痛,跌打损伤,心悸,神经衰弱:缬草一钱。研为细末,水冲服,蔌加 童便冲服。(《新疆中草药手册》)③治神经官能症:缬草一两,五味子三钱,合欢皮三钱,酒半斤,浸泡七天,每次服10毫升 ,一日三次。(《新疆中草药手册》)

3.20各家论述

1.《科学的民间药草》:用于神经衰弱,精神不安。

2.《山东中药》:治妇女经闭,月经困难。

3.《四川中药志》:治脑神经及心、胃衰弱,慢性神经失常及尿崩。

4.《陜西中药志》:治心悸及腰痛。

5.《陜西中草药》:安神镇静,驱风解痉,生肌止血,止痛。治癔病,克山病,心脏病( 心肌炎、产后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腰腿痛,胃肠痉挛,关节炎,跌打损 伤,外伤出血。

3.21摘录

《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缬草的方剂 癫痫宁片 蒲500g甘松200g千金子15g薄荷脑0.3g缬草0.62g制法:以上八味,缬草粉碎成粗粉,照浸膏...

盘龙七药酒 0g支柱蓼25g红花25g没药25g竹根七25g缬草50g伸筋草10g牛膝50g丹参75g羊角七25...

乌头汤 验良方》之乌头汤:方名:乌头汤组成:罂粟壳3钱,缬草3钱,乌头1钱半。功能主治:《经验良方》之乌头汤...

更多用到中药缬草的方剂
用到中药缬草的中成药 盘龙七片 0g支柱蓼25g红花25g没药25g竹根七25g缬草50g伸筋草10g牛膝50g丹参75g羊角七25...

癫痫宁片 蒲500g甘松200g千金子15g薄荷脑0.3g缬草0.62g制法:以上八味,缬草粉碎成粗粉,照浸膏...

盘龙七药酒 0g支柱蓼25g红花25g没药25g竹根七25g缬草50g伸筋草10g牛膝50g丹参75g羊角七25...

更多用到中药缬草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缬草 《医学衷中参西录》:[五、医案(十七)霍乱门]1.霍乱兼转筋 丹五十粒。方载后方中。甘松亦名甘松香,即西药中之缬草也。《本草纲目》谓马氏《开宝本草》,载其主恶气,...

《医学衷中参西录》:[一、医方(十二)治内外中风方]6.加味补血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77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