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天仙藤能治什么病

中药大全 2023-10-01 22:13:14
天仙藤能治什么病|天仙藤有什么作用|天仙藤什么样真假辨别

天仙藤
(《本草图经》)

【异名】都淋藤、三百两银(《补缺肘后方》),兜铃苗(《圣惠方》),马兜铃藤(《普济方》),青木香藤(《本草备要》),长痧藤(《南京民间药草》),香藤(《浙江中药手册》),臭拉秧子、痒辣菜(《江苏植药志》)。

【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的茎叶。植物形态详"马兜铃"条。

【采集】霜降前后叶未脱落时采收,晒干。

【药材】干燥茎细长而扭曲,涉黄褐色或青褐色,质韧,表面有纵沟纹。叶互生,多皱缩破碎。完整的叶片呈三角状狭卵形,暗绿色,无毛,基部心脏形,两侧耳状,具3条明显的掌状脉,叶柄细长而扭曲。茎的横断面,皮部与中柱部常脱离,并有数个黄色椭圆形的维管束,髓部白色,中央呈裂隙状。气清香,味淡。以青绿色、茎细带叶者为佳。
主产浙江、江苏、湖北、河北、陕西、江西、河南等地。

除上述品种外,同属植物北马兜铃的茎叶,在少数地区亦同等入药。

【炮制】拣去杂质,洗净泥土,闷润,切段晒干。

【性味】苦,温。

①《本草图经》:"味苦,温,微毒。"

②《纲目》:"苦,温,无毒。"

【归经】①《本草求寡》:"入肝、脾。"

②《本草再新》:"入肝、脾、肾三经。"

【功用主治】行气化湿,活血止痛。治胃痛,疝气痛,妊娠水肿,产后血气腹痛,风湿疼痛。

①《本草图经》:"解风劳。得麻黄则治伤寒发汗,与大黄同服堕胎气。"

②《纲目》:"流气活血。治心腹痛。"

③《本草备要》:"治风劳腹痛,妊娠水肿。"

④《本草再新》:"凉血活血,去风利湿,走经络,兼治腰腿肿疼。"

⑤《本草正义》:"宣通经隧,导达郁滞,疏肝行气,止心胃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作散剂。外用:煎水洗或捣烂敷。

【宜忌】体虚者慎服。

①《本草汇言》:"诸病属虚损者勿用。"

②《得配本草》:"气血虚者禁用。"

【选方】①治产后腹痛不止及一切血气腹痛:天仙藤五两。炒焦,为细末。每服二钱。腹痛,炒生姜、小便和酒调下;血气,温酒调服。(《普济方》天仙藤散)

②治疝气作痛:天仙藤一两,好酒一碗,煮至半碗服之。(《孙天仁集效方》)

③治百瘕积聚及奔豚疝气:天仙藤一两(炒),乳香、没药、玄胡索(醋炒)、吴萸、干姜各二钱,小茴香五钱。共为末,每服三钱,好酒调服。(《本草汇言》)

④治妇人有水气而成胎,以致两腿足浮肿:天仙藤(洗,略炒)、香附子(炒),陈皮、甘草、乌药(软白者、辣者,良)各五分。为末,上每服五钱,生姜、木瓜、苏叶各三片,水煎,日三服。(《妇人良方》天仙藤散)

⑤治痰注臂痛:天仙藤、羌活、白术、白芷梢各三钱;片姜黄六钱,半夏(制)半两。上锉,每服三钱,姜五片煎服。间下千金五苓丸。(《仁斋直指方》天仙散)

⑥治乳腺炎:鲜天仙藤适量。揉软外敷,每日换药一次。(《江西草药》)

⑦治毒蛇毒虫咬伤,痔疮肿痛:天仙藤鲜品捣烂敷患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加味天仙藤散简介

目录1拼音2处方3功能主治4加味天仙藤散的用法用量5摘录附:1古籍中的加味天仙藤散 1拼音 jiā wèi tiān xiān téng sǎn

2处方天仙藤(洗,略炒)6分,木瓜1钱,香附6分,紫苏4分,陈皮4分,乌药7分,甘草3分。

3功能主治妊娠子满,腿漆浮肿,脚面足趾水出,气促胸闷者。

4加味天仙藤散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虚甚,加人参1钱,当归、白术各2钱。

5摘录《胎产秘书》卷上

古籍中的加味天仙藤散 《胎产秘书》:[上卷]子满 由脾虚血化成水所致,名曰子满,又名子气。宜服加味天仙藤散。如脾气弱甚者,宜服补中益气汤。加味天仙藤散...

《妇科秘书》:子肿子气子满论 促满闷,诸书名曰子气,即水气。治此病者,先服加味天仙藤散。如不效,则服茯苓汤;再不效,服补中益气汤加...

《胎产心法》:[卷之上]子肿子气子满论 书名曰子气,即水气,俗名皱脚。治此病者,先服加味天仙藤散,如不效,则服茯苓汤,再不效,服补中益气汤加...

《验方新编》:[卷二十妇科胎前门]子满 能制水,血化成水所致。名曰子满,又名子气。宜加味天仙藤散。如脾气弱甚,宜补中益气汤兼服,或用卷九子满...

《家传女科经验摘奇》:妊娠

天仙藤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拉丁名5英文名6天仙藤的别名7来源及产地8植物形态及生境9采制10性状11性味归经12功能主治13天仙藤的用法用量14化学成分15天仙藤的药理作用16附注17天仙藤的药典标准 17.1品名17.2来源17.3性状17.4鉴别17.5检查 17.5.1水分17.5.2总灰分17.5.3马兜铃酸I ***17.5.3.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17.5.3.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17.5.3.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17.5.3.4测定法17.6浸出物17.7天仙藤饮片 17.7.1炮制17.7.2性味与归经17.7.3功能与主治17.7.4用法与用量17.7.5注意17.7.6贮藏 17.8出处 18参考资料附:1用到中药天仙藤的方剂2用到中药天仙藤的中成药3古籍中的天仙藤 1拼音 tiān xiān téng

2英文参考 aristolochiae,herb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aulis aristolochia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dutchmanspipe vin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erba Aristolochiae(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utchmanspipe vin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概述

天仙藤

天仙藤为中药名,出自《本草图经》[1]。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ucc. 或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contorta Bge. 的干燥地上部分[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拉丁名 Herba Aristolochi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英文名 dutchmanspipe vine(《中医药学名词(2004)》)

6天仙藤的别名 都淋藤、马兜铃藤、青木香藤、臭拉秧子[1]。

7来源及产地 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ucc.或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torta Bge,的带叶茎藤。主产浙江、江苏、湖北、江西、河南等地。[1]

8植物形态及生境 多年生缠绕或匍匐草本,有香气。根圆柱形,外皮黄褐色。茎扭曲,有棱。叶互生,三角状心形至阔卵状心形,先端短锐尖或钝,基部心形,基出脉5~7条,下面略带灰白色。花3~10朵,簇生于叶腋;花梗细长;花被紫色,斜喇叭状,基部膨大呈球状;雄蕊6,贴生于肉质花柱上;子房下位,花柱6,愈合成柱体,柱头短。蒴果倒广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下垂,熟时裂成6瓣。种子扁平,有翅。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于路旁、沟边阴湿处及山坡丛林中。

9采制 7~9月采收,晒干。

10性状 茎细长圆柱形,略扭曲,直径1~3mm;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褐色,有纵棱及节;质脆,易折断,断面有数个大小不等的维管束。叶多皱缩,破碎,暗绿色或淡黄褐色,基生脉明显,叶柄细长。气清香,味淡。

11性味归经 苦,温。入肝、脾经。[1]

12功能主治 行气利水,活血止痛。治妊娠水肿,风湿痛,胃痛,疝气痛,产后腹痛。[1]

13天仙藤的用法用量 煎服:6~12g[1]。

14化学成分 本品含马兜铃酸C、马兜铃内酰胺、香草酸等。又含挥发油。[1]

含木兰堿(magnoflorine)、轮环藤酚堿(cyclanoline)、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

15药理作用 本品的丙酮提取物对小鼠腹水癌有抑制作用。本品对豚鼠离体气管有抗组胺致痉的作用。[1]

16附注 同属植物马兜铃A.debilis Sieb.et Zucc.茎叶,亦作天仙藤用。

17天仙藤的药典标准

17.1品名

天仙藤

Tianxianteng

ARISTOLOCHIAE HERBA

17.2来源

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etZucc.或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contorta Bge.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17.3性状

本品茎呈细长圆柱形,略扭曲,直径1~3mm;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褐色,有纵棱及节,节间不等长;质脆,易折断,断面有数个大小不等的维管束。叶互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三角状狭卵形或j角状宽卵形,基部心形,暗绿色或淡黄褐色,基生叶脉明显,叶柄细长。气清香,味淡。

17.4鉴别

(1)[3]本品茎横切面:表皮细胞类方形,外被角质层。皮层较窄。中柱鞘纤维6~10余层,连接成环带,外侧的纤维壁厚,向内侧逐渐变薄。维管束数个,大小不等。形成层成环。导管类圆形,直径10~170μm。有髓。

(2)取本品粉末3g,加乙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天仙藤对照药材3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 )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水 甲酸(35:30:1: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7.5检查

17.5.1水分 不得过10.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H 第一法)。

17.5.2总灰分 不得过9.0% (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

17.5.3马兜铃酸I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17.5.3.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 ,以1%冰醋酸溶液0.3%三乙胺溶液(10:1)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0nm。理论板数按马兜铃酸I峰计算应不低于7000。

时间(分钟) 流动相A(%) 流动相B(%) 0?13 35 65 13?14 35→45 65→55 14?27 45→47 55→53 27?28 47→100 53→0 17.5.3.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马兜铃酸I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lml含l.0ug的溶液,即得。

17.5.3.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人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7.5.3.4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马兜铃酸I (C17H11NO7) 不得过0.01% 。

17.6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X A )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16.0%。[3]

17.7天仙藤饮片

17.7.1炮制 除去杂质,切段。

17.7.2性味与归经 苦,温。归肝、脾、肾经。

17.7.3功能与主治 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用于脘腹刺痛,风湿痹痛。

17.7.4用法与用量 3~6g。

17.7.5注意 本品含马兜铃酸,可引起肾脏损害等不良反应;儿童及老年人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17.7.6贮藏 置干燥处。

17.8出处

天仙藤到底有没有毒?

天仙藤就是马兜铃藤,含马兜酸,味苦,温,微毒,能行气活血;利水消肿;
天仙藤有一定的毒性,长期大剂量服用,会损伤肾.
医生给开的方子上还有这药,可能因为病情需要,如果是实证,少量短期服用,中病则止,问题不大的.

很多中药都有毒的,高明的医生擅用毒药,以毒攻毒.关键是对症下药,掌握用量和时间.

你具体什么情况?

请帮我看看这个中医药方,谢谢大家了,老人病了,中医大夫开了这个药方,希望有懂中医的朋友帮忙看看!!!!

不提倡长时间药补,病情稳定了以后应以食补为主,是药三分毒。
光慈菇、 三棱 、莪术、 土元此四味为破经通络药,主要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使血流加速。所谓气能行血的意思就是气能推动血液循环,在中医理论中血液循环要靠气的推动,在阴阳里面气属阳的范畴。所以光有行血药是不行的,必须加以补气药(对于老人尤为重要)。所以以下几味药杜仲、寄生,续断都是补肾益气药以推动血液循环。至于寄生这味药,中药中以桑寄生为多,具体不知道是那种,属于菌类,提高人体免疫力,这几年不是虫草热嘛,冬虫夏草也是这个功能。再来牛膝这味药具有两种功能,很特别哦,既能补又能下,能补肝肾的同时又能引血下行……大家都知道,加速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其中一个目的是把对身体没有用处垃圾及时排出体外,这里就讲到了牛膝,黄芩,龙胆草 ,千年健,秦艽这些渗水利湿药来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尽快排出,化疗结束后,部分癌细胞被杀死,化学药品并不会很快代谢出,这里运用的破经通络药也好、促进新陈代谢药也好,渗水利湿药也好,无疑是这个目的:促进体内残留的化学药品尽快代谢出体内。姜黄忍冬藤天仙藤 九香虫蜈蚣乌蛇肉(除去牛蒡子)一直到败酱草 均为解毒药,其中忍冬也称二花,是我们所熟悉的金银花清热解毒类。解毒类药物在西医理论中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可以抗肿瘤。
截止到牛蒡以前的解毒药仔细查查可以看出都是归肾经,也就是这部分排毒药排除人体内的毒素后,这部分毒素随尿液排出人体,其中牛蒡子是利尿用的,促进利尿素成倍分泌,这样,身体中一部分有毒物质就可以随尿液排出体外了。
剩下的药除去败酱草和枳实,剩下的均为补气益气理气药了,具体哪味药补,哪味药理,可以自己去查……用我们俗语说就是,吃了人会有精神,气,前面讲过,属于阳的范畴。中医中:气为血之帅,气可以带动血液循环,人就看卡来比较有精神,脸色红润。
至于败酱草和枳实,败酱草也是清毒药,和其他清毒药有什么区别呢,看一下归经:重点归大肠经,可以了解了,败酱草把人体内毒素都排到大肠中了,所以枳实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润肠通便
其中几味药的加减是侧重点的不同。其中附子有毒,最好先煎。牢记好煎药的注意事项,正确煎煮,可以长期服用,但是不提倡。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72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