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壳
(《别录》)
【来源】为田螺科动物中国圆田螺的壳。动物形态详"田螺"条。
【性味】《纲目》:"甘,平,无毒。"
【功用主治】和胃,止泻,止血,化痰。治反胃吐食,胃脘疼痛,滑泻,便血,小儿惊风,脓水湿疮。
①《别录》:"疗心腹痛,又主失精。水渍饮汁,止泻。"
②《本草拾遗》:"烂壳烧为灰,末服,主反胃、胃冷,去卒心痛。"
③《纲目》:"烂壳研细末服之,止下血,小儿惊风有痰,疮疡脓水。"
【用法与用量】内服:煅研为末,1~2钱。外用:研末调敷。
【选方】①治反胃吐食:田螺壳、黄蚬壳(皆取久在泥中者)各等分。炒成白灰,每二两入白梅肉四个,捣和为丸,再入砂合子内盖定泥固,煅存性,研细末。每服二钱,用人参缩砂汤调下,不然用陈米饮调服亦可。(《本草述》)
②治心脾痛不止者:田螺壳,溪间者亦可,以松柴片层层叠上,烧过火,吹去松灰,取壳研末,以乌沉汤、宽中散之类调服二钱。(《医林集要》水甲散)
③治?疮:螺壳二七枚(烂者),乱发(烧灰)、龙胆末各等分。上三味合研如粉,以三年油淀和敷之,加腻粉妙。(《删繁方》)
④治急惊风:远年螺壳白者,烧灰,加麝香少许,水调灌之。(《普济方》)
⑤治风湿性关节炎:大田螺壳七个,韭菜根七根,茵陈一两。水煎,加烧酒少许冲服。每日一剂,服后盖被令出汗。(《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田螺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材,它含有蛋白质、水分以及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另外钙、磷以及铁和硫胺素与核黄素等微量成分也是田螺中最重要的存在,平时人们食用以后可以快速把这些营养成分吸收,能促进身体正常代谢,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扩展资料:
1、田螺+蛤蜊:腹胀
2、田螺+蚕豆:一起吃会肠绞痛
3、田螺+蛤:一起吃会引起中毒
4、田螺+面:一起吃会引起腹痛、呕吐
5、田螺+冰:一起吃容易中毒
6、田螺+芸豆:引起结肠癌
7、田螺+猪腰:腹痛
人民网-田螺不能和什么一起吃?田螺的常见做法
可食部每100克含水分81克、蛋白质10.7克、脂肪1.2克、碳水化物4克、灰分3.3克,又含钙1357毫克、磷19l毫克、铁19.8毫克、硫胺素0.05毫克、核黄素0.17毫克、尼克酸2.2毫克、维生素A130国际单位。
田螺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
由于螺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蛋白质、铁和钙,对目赤、黄疸、脚气、痔疮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食疗作用。螺类所含热量较低,是减肥者的理想食品,而且食用田螺对狐臭还有显著疗效。
扩展资料
吃田螺时的饮食注意事项:
1、在烹饪螺肉时,要至少煎炒20分钟以上,以防止痢疾和寄生虫感染。
2、海螺脑神经分泌的物质会引起食物中毒,食用前需去掉头部。
3、田螺不宜与冬瓜、香瓜、木耳及糖类同食,也不宜与中药蛤蚧、西药土霉素同服。
4、田螺里面可能带有寄生虫,必须高温加热之后才可食用。而田螺性偏寒,平时脾胃比较虚寒的病人最好不要吃。
5、吃田螺的时候不饮酒。不宜和豆制品一起食用,不然容易生成结石。
-田螺
人民网-秋季田螺肉质最肥美 食用注意5要点
田螺
(《药性论》《本草经集注》原名田中螺)
【异名】黄螺(《医林纂要》)。
【来源】为田螺科动物中国圆田螺或其同属动物的全体。
【动物形态】中国圆田螺
螺壳圆锥形,高约达5~7厘米。壳顶略尖,螺层6~7层,缝合线深,体螺层很大;壳口卵圆形,边缘整齐;厣角质,卵圆形,褐色,上有同心环状排列的生长纹。体柔软,头部呈圆柱形,前端有突出的吻;吻前端腹面有口,其基部有触角1对,能稍作伸缩性活动。雄性的右触角较左侧的粗而短,顶端有生殖孔开口,成为交接器。靠近触角基部外侧的隆起处有眼。足位于头部下方,形大,跖面广阔,前端略成截状,后端圆,足背面中央隆起呈圆柱状,与头、壳轴肌和内脏囊相连。头和足能缩入螺壳,缩入后其厣即将螺壳封闭。
生活于湖泊、河流、沼泽及水田等处,平时以宽大的足在水底或水生植物上爬行。以多汁的水生植物的叶及藻类为主要食料。寒冷期钻入泥土中休眠。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本动物的壳(田螺壳)、厣(田螺厣),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夏、秋捕取。
【化学成分】可食部每100克约含水分81克、蛋白质10.7克、脂肪1.2克、碳水化物4克、灰分3.3克,又含钙1357毫克、磷19l毫克、铁19.8毫克、硫胺素0.05毫克、核黄素0.17毫克、尼克酸2.2毫克、维生素A130国际单位。
【性味】甘咸,寒。
①《别录》:"汁:大寒。"
②崔禹锡《食经》:"味咸,小冷,无毒。"
③《品汇精要》:"味甘,性寒,无毒。"
【归经】①《本草求真》:"入膀胱、肠、胄。"
②《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功用主治】清热,利水。治热结小便不通,黄疸,脚气,水肿,消渴,痔疮,便血,目赤肿痛,疔疮肿毒。
①《别录》:"汁:主目热赤痛,止渴。"
②陶弘景:"煮汁疗热,醒酒,止渴。"
③《本草拾遗》:"煮食之,利大小便,去腹中结热,目下黄,脚气冲上,小腹结硬,小便赤涩,脚手浮肿;生浸取汁饮之,止消渴;碎其内敷热疮。"
④《纲目》:"利湿热,治黄疸;捣烂贴脐,引热下行,止噤口痢,下水气淋闭;取水搽痔疮胡臭,烧研治瘰疬癣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取涎或煅存性研末。外用:取涎涂或捣敷。
【宜忌】①《本草经疏》:"目病非关风热者不宜用。"
②《本经逢原》:"过食,令人腹痛泄泻,急磨木香酒解之。"
【选方】①治小便不通,腹胀如鼓:田螺二枚,盐半匙。生捣敷脐下一寸三分。(《医钞类编》)
②治黄疸病:田螺肉一、二十个,作剁酒服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③治水气浮肿:田螺、大蒜、车前草。研为膏,作大饼覆腹上,水从便旋而出。(《稗史》)
④治水肿:田螺不拘多少,水漂,加油一盏于水内,其涎自然吐出,取晒干为末。每服不过三分;酒调下,水自小便下,气自大便出,肿即消,再服养脾胃药。(《保元方》)
⑤治酒毒肠风下血:大田螺五个,洗净,仰顿火上烧,以壳白肉干为度,碾为细末,只作一服,热酒调下。(《百一选方》)
⑥治噤口痢,封脐引热下行:田螺肉捣碎,入麝香少许,盒脐内。(《丹溪心法》)
⑦治眼痛:真珠并黄连纳田螺中,良久汁出,取以注目中。(陶弘景)
⑧治内痔外痔肿痛:大田螺一个,以冰片掺靥中,仰放盏内,少顷水流出,取搽痔疮上。(《外科十法》田螺水)
⑨治大肠脱肛,脱下三、五寸者:大田螺二、三枚,将井水养三、四日,去泥,用鸡爪黄连研细末,入厣内,待化成水,以浓茶洗净 *** ,将鸡翎蘸扫之,以软帛托上。(《德生赏经偏方》)
⑩治一切疔肿:田螺一个,以好冰脑二片,放在螺内化为水,点疮上。(《普济方》)
⑾治瘰疬溃破:田螺连肉烧存性,香油调搽。(《医林集要》)
【临床应用】①治疗肾脏性腹水
取鲜田螺(去壳)2~3只洗净,和食盐3茶匙捣烂,摊于约9x9厘米的玻璃纸上,敷于脐上,外以纱布覆盖。每日1次,以腹水消失为止。治疗4例,治前腹围为85~94厘米,尿检蛋白(++)~(+++),红细胞(+),颗粒管型(+);经5~7天治疗后,腹围减至68~86厘米,尿蛋白、红细胞等亦相继减少或转阴。3例显效,1例因中途停药未愈。
②治疗宫颈癌放疗后坏死
取食用田螺数只,洗净,除去螺盖,倒伏于清洁容器内1夜,即可得浅绿色水液,加冰片细末调成稀糊状备用。待 *** 冲洗、拭去宫颈局部坏死组织后,即将冰片田螺糊剂涂敷于坏死面,再用带线棉球塞于 *** 内。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一般需3个疗程以上。治疗14例,基本痊愈4例( *** 坏死组织消失,全部呈现新鲜肉芽,空洞变浅至消失);好转8例(坏死组织减少,部分出现新鲜肉芽组织);无效2例。
提醒您:田螺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72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铁草鞋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铁箍散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