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树龙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异名】过山龙、过江龙、青竹标、金草箍、麒麟叶(《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下延崖角藤的根、茎。
【植物形态】下延崖角藤
常绿本质攀援藤本,长达8米。茎绿色,粗大,节处生根。叶大,长圆形,长40~50厘米,宽30~35厘米,羽状深裂通常几达中脉。肉穗花序无柄,圆柱形,长约20厘米,外托一白色大型fo焰苞片,苞片常脱落。
生于阴湿密林中,岩上或大树上。分布云南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苦,寒。
①《云南中草药选》:"淡,温。"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苦麻,寒。"
【功用主治】活血散瘀,除湿,消肿。治骨折,跌打损伤,只湿性腰腿痛,痈疖疮肿,感冒,咽喉肿痛。
①《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散瘀,除湿止痛。"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接骨消肿,清热解毒,止血止痛,镇咳。"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选方】①治骨折,跌打劳伤,枪伤:鲜过山龙,捣烂外敷或用根末调鸡蛋清外包。(《云南中草药选》)
②治蛇咬伤,痈疮疖肿:鲜爬树龙,捣敷。(《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③治感冒,四肢酸痛,流行性乙型脑炎,风湿性腰腿痛:过山龙五钱至一两,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④治小儿百日咳,咽喉肿痛:爬树龙三至五钱,水煎服。(《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爬山豆根
(《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豆科植物三棱枝杭子梢的根。
【植物形态】三棱枝杭子梢,又名:三棱草、山落花生、大发表、野蚕豆根、三棱梢爬山豆。
小灌木,高60~120厘米。小枝三棱形,无毛。叶互生;小叶3,长椭圆形,长4.5~8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圆或微凹,基部近圆形,全缘,下面被白色长毛,侧生小叶较小;叶柄有翅,小叶柄密被白毛;托叶宿存,披针形。急尖,基部下延。圆锥花序顶生,总花梗有棱,被短柔毛;苞片宿存,线状披针形;萼钟形,外面密被白色长毛,先端5齿裂;下面1枚较长;花冠黄色,长8~10毫米,旗瓣卵圆形,龙骨瓣急尖,向内直角弯曲。荚果斜椭圆形,长7毫米,全部被毛。花期8~9月。
生山坡林下或草丛中。分布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性平,味涩微甘。"
【功用主治】治肠炎,痢疾,肠风下血,肾炎,风湿痛,跌打损伤。
《贵州民间药物》:"解热,止血。治高热,赤痢,肠风下血,吹乳,跌打损伤,月家病。"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赤痢:爬山豆根、红糖各五钱。同炒焦,煎水服。
②治肠风下血:爬山豆根一两,茜草三钱。煎甜酒水服。
③治吹乳:爬山豆根一两。捣绒,炒热外敷乳上。
④治跌打损伤:爬山豆根一两,捣烂,加童便少许,拌匀敷患处。(①方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⑤治风寒外感,皮肤病:大发表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
⑥治赤痢,肠炎,肾炎:大发表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
⑦治风湿性关节炎:大发表根一两。泡酒服。(⑤方以下出《云南中草药》)
世界上奇花异草是非常多的,比如:非洲东部坦噶尼喀木菊花、意大利的查理曼蓟菊、非洲中部的扎伊蒙特托湖上的水笛花、中国广西桂北山区的魔术花、非洲戈壁的依米花、西双版纳的密林的藤泉、南方热带雨林中的见血封喉树等等。
自然界中总是充满神奇、有趣,植物的品种多达50万。有高有低,有简单有复杂,有水生有陆生。其中也有很多植物美丽、奇异,绝对超出你的想象!下面就来瞧瞧全球十大奇花异草,美丽而怪异!
1、拔克西木
就像一根根的火柴!
2、百合类
芭蕾美女上场啦!
3、萝藦科花
国王上阵!
4、虎耳草
又名石荷叶,犹如长裙的舞者!
5、美杜莎玉凤花
超细的花瓣!
6、雪饼草
三个黑美人在跳舞!
7、碧玉藤
稀有的花色!
8、冰淇淋郁金香
好大的香草冰淇淋!
9、荷包牡丹
好像在滴血的心!
10、恶魔之手
血红色的外表!
山包谷的功效与作用
山包谷的功效与作用,山包谷在日常生活中也被称作是山玉米,是一种中药材,能够给人体带来很多的益处,接下来我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山包谷的功效与作用的'相关资料,希望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山包谷的功效与作用1
1、山包谷的功效
山包谷性质温和,味苦,能入肾经和大肠经,补肾壮阳和强壮筋骨以及润肠通便都是它的重要功效,平时它多用于男性阳痿、以及女性宫冷不孕还有腰膝冷痛等常见病的治疗,治疗功效十分明显。
2、山包谷能补肾强腰
补肾强腰是山包谷的重要作用之一,平时人们因肾虚出现腰痛以后可以把中药山包谷五两泡入到白酒二斤中,密封保存,十五天以后取出药酒服用,每次十到十五克就能起到补肾强腰,能让人们腰痛的症状很快好转。
3、山包谷能润肠止泻
润肠止泻也是中药山包谷的重要作用之一,平时人们出现肠炎与腹泻时可以直接用中药山包谷进行治疗,治疗时可以把山包谷一两加清水煎制半小时,然后把煎得的药液直接泡脚,每次十分钟,每天一次,能让腹泻症状很快减轻。
4、山包谷能促进发育
山包谷这种中药材还能促进儿童身体发育,当儿童出现发育不良时,可以把山包谷泡酒以后取出蒸熟,然后取出用水煎制服用,每次四到五克就可以,坚持食用对儿童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山包谷的功效与作用2中药材山包谷又称作“大过山龙”;也有地区称作:麒麟尾; 青竹标; 金草箍; 过山龙; 爬树龙; 大青蛇; 大过江龙; 大芦子; 大憨青; 万丈深; 中药大过山龙为天南星科植物裂叶崖角藤的根或茎。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山包谷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舒筋;消肿解毒;解表镇咳。主治跌打骨折;风湿痹痛;流脑;感冒;咳嗽;外伤出血;蛇咬伤;百日咳;咽喉肿痛;痈疮疖肿。山苞米也叫山玉米,具有补肾强腰、润肠止泻和促进儿童身体发育的功效,山苞米性质温和,味苦,能入肾经和大肠经,因此它具有补肾壮阳、强壮筋骨的作用。如果因为肾虚,出现腰膝酸软,甚至双下肢无力,可以把山苞米泡入到白酒中,密封保存15天后取出药酒服用,有一定的补肾强腰的作用。山苞米也可以润肠止泻,在出现肠炎、腹泻时,可以把山苞米用清水煎制后,用药液来口服或者是泡脚都可以。山苞米因为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因此能够促进儿童身体发育,可以用水煎服,给孩子服用,每次4-5g,坚持食用,就一定的促进发育效果。
爬山虎在现代绿化中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立体绿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爬山虎不仅能起到美化环境的效果,同时还能够增氧、降温、减尘、减少噪音等,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藤本类绿化植物之一。 爬山虎是很多人喜爱的,在家中墙壁上挂上一串爬山虎,不仅有装饰美化的作用,爬山虎还能入药治病,在文学作品中爬山虎也常常被赞颂。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关于爬山虎的资料 ,感兴趣的朋友们,不妨可以进来一起了解下。相信看完以下 关于爬山虎的资料 ,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哦!
关于爬山虎的资料介绍
爬山虎,又名捆石龙、枫藤、小虫儿卧草等,属葡萄科植物。爬山虎是多年生大型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夏季开花,花小,为黄绿色,浆果则呈紫黑色。爬山虎常常攀缘在墙壁或岩石上,它原产于亚州东部、喜马拉雅山区及北美洲,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
爬山虎品种
1.三叶地锦爬山虎
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嫩时被疏柔毛,以后脱落几无毛。卷须总状4-6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为3小叶,着生在短枝上,中央小叶倒卵椭圆形或倒卵圆形;叶柄长3.5-15厘米,疏生短柔毛,小叶几无柄。多歧聚伞花序着生在短枝上,花序基部分枝,主轴不明显;花序梗长1.5-3.5厘米,无毛或被疏柔毛;花梗长2-3毫米,无毛;花蕾椭圆形,高2-3毫米,顶端圆形;萼碟形,边缘全缘,无毛;花瓣5,卵椭圆形,高1.8-2.8毫米,无毛;雄蕊5,花丝长0.6-0.9毫米,花药卵椭圆形,长0.4-0.6毫米;花盘不明显;子房扁球形,花柱短,柱头不扩大。果实近球形,直径0.6-0.8厘米,有种子1-2颗;种子倒卵形,顶端圆形。花期5-7月,果期9-10月。
产甘肃、陕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生山坡林中或灌丛,海拔500-3800米。缅甸、泰国、锡金和印度也有分布。
本种常与异叶地锦P. dalzielii Gagnep.相混,但本种嫩枝卷须顶短细尖微弯曲而不膨大,小叶边缘锯齿粗大,叶下面脉上被短柔毛,可以区别。在栽培条件下观察本种春季抽出绿色芽,与 其他 3小叶类具有红色或淡红色芽的种类大不相同。
2.大果俞藤东南爬山虎
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褐色或灰褐色,多皮孔,无毛;卷须2叉分枝,与叶对生。叶为掌状5小叶,叶片较厚,亚革质,倒卵披针形或倒卵椭圆形,边缘上部每侧有2-5个锯齿,稀齿不明显,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无毛,常有白粉。花序为复二歧聚伞花序,被白粉,无毛,与叶对生,花序梗长1.5-2厘米,花梗长3-6毫米;花蕾长椭圆形,高2-3.5厘米;萼杯状,边缘全缘;花瓣5,高约3毫米,花蕾时粘合,以后脱落;雄蕊5,长3-3.8毫米,花药黄色,长椭圆形,长约2毫米;雌蕊长2-2.5毫米,花柱渐狭,柱头不明显扩大。果实圆球形,紫红色,味酸甜。种子梨形,胚乳在横切面呈M形。花期5-7月,果期10-12月。
产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生山坡沟谷林中或林缘灌木丛,攀援树上或铺散在岩边抑或山坡野地,海拔100-900米。
本种在土层厚向阳坡地中,果实直径达2.5厘米,果肉层厚,粤北地区当地居民上山摘食,果实酸甜,但果肉含粘液,多食时有刺激喉痒痛之感。
3.五叶地锦五叶爬山虎
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无毛。卷须总状5-9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卷须顶端嫩时尖细卷曲,后遇附着物扩大成吸盘。叶为掌状5小叶,小叶倒卵圆形、倒卵椭圆形或外侧小叶椭圆形。花序假顶生形成主轴明显的圆锥状多歧聚伞花序,长8-20厘米;花序梗长3-5厘米,无毛;花梗长1.5-2.5毫米,无毛;花蕾椭圆形,高2-3毫米,顶端圆形; 萼碟形,边缘全缘,无毛;花瓣5,长椭圆形,高1.7-2.7毫米,无毛;雄蕊5,花丝长0.6-0.8毫米,花药长椭圆形,长1.2-1.8毫米;花盘不明显; 子房卵锥形。果实球形;种子倒卵形,顶端圆形。花期6-7月,果期8-10月。
东北、华北各地栽培。原产北美。最近研究,可向南引种长江流域,长势很好,是优良的城市垂直绿化植物树种。
4.异叶地锦
别名: 异叶爬山虎,草叶藤,上树蛇,白花藤子
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无毛。卷须总状5-8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卷须顶端嫩时膨大呈圆珠形,后遇附着物扩大呈吸盘状。两型叶,着生在短枝上常为3小叶,较小的单叶常着生在长枝上,叶为单叶者叶片卵圆形。花序假顶生于短枝顶端,基部有分枝,主轴不明显,形成多歧聚伞花序,长3-12厘米;花序梗长0-3厘米,无毛; 小苞片卵形,长1.5-2毫米,宽1-2毫米,顶端急尖,无毛;花梗长1-2毫米,无毛;花蕾高2-3毫米,顶端圆形;萼碟形,边缘呈波状或近全缘,外面无毛;花瓣4,倒卵椭圆形,高1.5-2.7毫米,无毛;雄蕊5,花丝长0.4-0.9毫米,下部略宽,花药黄色,椭圆形或卵椭圆形,长0.7-1.5毫米;花盘不明显; 子房近球形,花柱短,柱头不明显扩大。果实近球形,成熟时紫黑色,; 种子倒卵形。花期5-7月,果期7-11月。
产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生山崖陡壁、山坡或山谷林中或灌丛岩石缝中,海拔200-3800米。
本种卷须成熟后成圆盘状吸着山崖石壁或林中树木攀援到林冠上层,吸着能力很强,多横向分枝,在秋季,叶色鲜红,十分美丽,有极大的观赏价值,在华中和华东一带,可引入城市栽培,特别适宜用作城市垂直绿化。
5.栓翅地锦
别名:栓翅爬山虎
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被锈色柔毛,在老枝上常有木栓翅。卷须5-9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顶端嫩时膨大呈圆珠形,后遇附着物扩大成吸盘。叶为单叶,3浅裂,通常着生在短枝上,或有着生在长枝上者叶小型不裂,通常叶片倒卵圆形,。花序着生在极为缩短的侧枝上,长1.5-5厘米,花序侧枝简化;总花梗长0.7-2.5厘米,被锈色短柔毛;花梗长0.5-1.5毫米,几无毛; 花蕾倒卵椭圆形,高3-4毫米,顶端圆形形;萼碟形,边缘呈波状,无毛;花瓣5,长椭圆形,高2.7-3.7毫米,无毛;雄蕊5,花丝长0.8-1.5毫米,花药长1-1.8毫米;花盘不明显; 子房椭球形,花柱明显,基部略粗,柱头不显著扩大。果实球形。花期7-8月,果期9-11月。
产江西、湖南、广西、贵州。生山坡崖石壁处,海拔500-1000米。
本种侧枝平展,吸盘附着能力很强,秋季叶色变为紫红,十分美丽,既是优良的城市高层绿化树种,又是价值较高的观赏植物。
6.大叶南苏
别名:大叶南苏(云南通海)金竹标(云南通海),青竹标(云南玉溪),小过山龙、爬树龙(云南元江),过江龙、爬山虎、小南苏(云南),万年青(云南江川)
附生藤本。茎粗8-12毫米,淡绿色,节间长2-5厘米,生肉质气生根,贴附于石壁或树皮上。分枝常较短,多数。叶柄长10-20厘米,腹面具槽,背面圆形,淡绿色。花序顶生,序柄粗壮,长8-10厘米,直立,顶部下弯,基部有长6-7厘米的宽线形膜质苞片、早落。佛焰苞椭圆状长圆形或长圆形,长7-9厘米,先端具长约1厘米的喙,外面污黄色,内面污黄带红色。肉穗花序无柄,圆柱形,长5.5-8厘米,为佛焰苞全长的4/5以上,粗1-1.2厘米,苍白色或污黄色,稀青紫色。雄蕊比雌蕊短,花丝宽,两头稍狭,花药椭圆形,钝,稍外露;子房角柱状,长宽2毫米,顶部四边形或六边形,柱头小,长圆形,略凸起。花期9-10月。
产云南西北部、怒江和澜沧江流域,东至滇中江川、通海,海拔1800-2800米,附生于沟谷常绿阔叶林、山坡庙宇林的树干或石崖上。锡金、印度东北部、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至加里曼丹岛也有分布。
全株入药,能续筋接骨、活血、、润肺止咳;治骨折、跌打损伤、风湿麻木、咽肿、心绞痛、支气管炎、哮喘、百日咳(云南玉溪)。
7.地锦
别名:地锦(本草纲目)土鼓藤(植物名实图考),红葡萄藤(狄尔土中国植物名录),趴墙虎(南京),爬山虎(经济植物手册)
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几无毛或微被疏柔毛。卷须5-9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卷须顶端嫩时膨大呈圆珠形,后遇附着物扩大成吸盘。叶为单叶,通常着生在短枝上为3浅裂,时有着生在长枝上者小型不裂,叶片通常倒卵圆形。花序着生在短枝上,基部分枝,形成多歧聚伞花序,长2.5-12.5厘米,主轴不明显;花序梗长1-3.5厘米,几无毛;花梗长2-3毫米,无毛;花蕾倒卵椭圆形,高2-3毫米,顶端圆形;萼碟形,边缘全缘或呈波状,无毛;花瓣5,长椭圆形,高1.8-2.7毫米,无毛;雄蕊5,花丝长约1.5-2.4毫米,花药长椭圆卵形,长0.7-1.4毫米,花盘不明显;子房椭球形,花柱明显,基部粗,柱头不扩大。果实球形;种子倒卵圆形,顶端圆形。花期5-8月,果期9-10月。
产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生山坡崖石壁或灌丛,海拔150-1200米。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本种早为著名的垂直绿化植物,枝叶茂密,分枝多而斜展;根入药,能祛瘀消肿。
8.爬树龙
别名:爬树龙(云南思茅、红河)过山龙、青竹标、老蛇藤、大青龙(云南红河),过江龙、大过山龙、爬山虎(云南元江),大青竹标(通海、徵江),大青蛇、大戆毒(云南曲靖),万丈洁(贵州水城),山包谷(贵州罗甸),过岗龙(广西融水),鸭绿江(广西凤山),上木蜈蚣(广西金秀),石莲藕(广西武鸣),当年见(广西靖西),石蛇(广东惠阳)
附生藤本。茎粗壮,粗3-5厘米,背面绿色,腹面黄色,节环状,宽1-3毫米,黄绿色,生多数肉质气生根,节间长1-2厘米。幼枝上叶片圆形。花序腋生,序柄粗壮,绿色,圆柱形,长10-20厘米,粗1.5-3厘米。佛焰苞肉质,二面黄色,边缘稍淡,卵状长圆形,长17-20厘米,宽10-12厘米,蕾时席卷,花时成舟状。肉穗花序无柄,灰绿色,圆柱形,长15-16厘米,粗2-3厘米,先端钝圆,基部斜形。雄蕊花丝线形,基部狭,长约5毫米,花药黄色,长圆形,长不及1毫米;子房正六角状锥形,长5毫米,顶部宽约3毫米,花柱明显,长约1厘米,柱头长圆形,纵向,黄色;胚珠每室多数,珠柄纤细,着生于由隔膜形成的侧膜胎座上。果序粗棒状;浆果锥状楔形,绿白色,卞部白色透明或黄色。果皮厚,内含丰富的无色粘液。花期5-8月,果翌年夏秋成熟。
产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藏东南部,海拔2200米以下,常见于季雨林和亚热带沟谷常绿阔叶 林内 ,匍匐于地面、石上,或攀附于树干上。锡金、孟加拉、印度东北部、斯里兰卡、缅甸、老挝、越南至印度尼西亚爪哇岛都有分布。
茎叶供药用,能接骨、消肿、清热解毒、止血、止痛、镇咳;主治跌打损伤、骨折、蛇咬伤、痈疮节肿、小儿百日咳、咽喉肿痛、感冒、风湿性腰腿痛(云南)。
9.石柑子
别名:石柑子(四川)竹结草(广西上思),爬山虎(广西南宁),风瘫药、毒蛇上树、上树葫芦(广西金秀),六扑风(广西北流),巴岩香、青葫芦茶、石葫芦(广西苍梧),马连鞍(广西宁明),百步藤(广西田阳),石上蟾蜍草(广西昭平),大疮花、葫芦草、石百足(广西玉林),千年青(广西靖西),落山葫芦(广西凌乐、苍梧),小毛铜钱菜(贵州榕江),伸筋草、青竹标、岩石焦(贵州荔波),铁斑鸠、巴岩姜(贵州兴义);石柑儿(贵州合江),关刀草(贵州峨山),猛药(广东英德),铁板草(云南沧源)
生藤本,长0.4-6米。茎亚木质,淡褐色,近圆柱形,具纵条纹,粗约2厘米,节间长1-4厘米,节上常束生长1-3厘米的气生根;分枝,枝下部常具鳞叶1枚;鳞叶线形,长4-8厘米,宽3-7毫米,锐尖,具多数平行纵脉。叶片纸质,鲜时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干后表面黄绿色,背面淡黄色,椭圆形。花序腋生,基部具苞片4-5(-6)枚;苞片卵形,长5毫米,上部的渐大,纵脉多数;花序柄长0.8-1.8(-2)厘米;佛焰苞卵状,绿色,长8毫米,宽10(-15)毫米,锐尖;肉穗花序短,椭圆形至近圆球形,淡绿色、淡黄色,长7-8 (-11)毫米,粗5-6(-10)毫米,花序梗长3-5(-8)毫米。浆果黄绿色至红色,卵形或长圆形,长约1厘米。花果期四季。
产我国台湾、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各省区海拔2400米以下的阴湿密林中,常匍匐于岩石上或附生于树干上。越南、老挝、泰国也有。
10.独根草
别名:独根草(植物分类学报)岩花、小岩花、山苞草、爬山虎(河北)
多年生草本,高12-28厘米。根状茎粗壮,具芽,芽鳞棕褐色。叶均基生,2-3枚;叶片心形至卵形,长3.8-9.7(-25.5)厘米,宽3.4-9(-22)厘米,先端短渐尖,边缘具不规则齿牙,基部心形,腹面近无毛,背面和边缘具腺毛,叶柄长11.5-13.5厘米,被腺毛。花葶不分枝,密被腺毛。多歧聚伞花序长5-16厘米;多花;无苞片;花梗长0.3-1厘米,与花序梗均密被腺毛,有时毛极疏;萼片5-7,不等大,卵形至狭卵形,长2-4.2毫米,宽0.5-2毫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全缘,具多脉,无毛;雄蕊10-13,长3.1-3.3毫米;心皮2,长约4毫米,基部合生;子房近上位,花柱长约2毫米。花果期5-9月。
产辽宁西部、河北和山西东部。生于海拔590-2 050米的山谷、悬崖之阴湿石隙。模正标本采自北京(近龙泉寺和西域寺)。
11.石血
别名:石血(植物名实图考)爬山虎(江苏、安徽、陕西);茉莉藤(浙江);铁信(贵州);九庆藤(广西);铁栏杆(贵州);家阿豆(贵州苗语);加不勒(西藏)
常绿木质藤本;茎皮褐色,嫩枝被黄色柔毛;茎和枝条以气根攀援树木、岩石或墙壁上。叶对生,具短柄,异形叶,通常披针形,长4-8厘米,宽0.5-3厘米,叶面深绿色,叶背浅绿色,叶面无毛,叶背被疏短柔毛;侧脉两面扁平。花白色;萼片长圆形,外面被疏柔毛;花冠高脚碟状,花冠筒中部膨大,外面无毛,内面被柔毛;花药内藏;子房2枚心皮离生;花盘比子房短。蓇葖双生,线状披针形,长达17厘米,宽0.8厘米;种子线状披针形,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种毛长4厘米。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分布于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常生于山野岩石上和攀伏在墙壁或树上。模式标本采自江苏南京。
根、茎、叶供药用,作强壮剂和镇痛药,并有解毒之效。
12.飞龙掌血
别名:飞龙掌血(植物名实图考)黄肉树(台湾),三百棒(湖南、贵州),大救驾、三文藤、牛麻簕、鸡爪簕、黄 大金 根、簕钩(广东),入山虎、小金藤、爬山虎、抽皮簕、油婆簕、画眉跳、散血飞,散血丹、烧酒钩、猫爪簕(广西〕,温答(广西壮族语音),亦雷 (广西瑶族语音),八大王(贵州),见血飞、黄椒根、溪椒(四川),刺米通(云南)
老茎干有较厚的木栓层及黄灰色、纵向细裂且凸起的皮孔,三、四年生枝上的皮孔圆形而细小,茎枝及叶轴有甚多向下弯钩的锐刺,当年生嫩枝的顶部有褐或红锈色甚短的细毛,或密被灰白色短毛。小叶无柄,对光透视可见密生的透明油点,揉之有类似柑橘叶的香气,卵形,倒卵形,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花梗甚短,基部有极小的鳞片状苞片,花淡黄白色;萼片长不及1毫米,边缘被短毛;花瓣长2-3.5毫米;雄花序为伞房状圆锥花序;雌花序呈聚伞圆锥花序。果橙红或朱红色,径8-10毫米或稍较大,有4-8条纵向浅沟纹,干后甚明显;种子长5-6毫米,厚约4毫米,种皮褐黑色,有极细小的窝点。花期几乎全年,在五岭以南各地,多于春季开花,沿长江两岸各地,多于夏季开花。果期多在秋冬季。
全株用作草药,多用其根。味苦,麻。性温,有小毒,活血散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治感冒风寒、胃痛、肋间神经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咯血等。
根皮的煎煮液制成针剂肌注,或疼痛部位穴位注射,对慢性腰腿痛有良好疗效。
13.槭叶草
别名:槭叶草(植物分类学报)爬山虎、腊八菜、丹顶草(辽宁)
多年生草本,高20-36厘米。根状茎较粗壮,具暗褐色鳞片。叶均基生,具长柄;叶片阔卵形至近圆形,长10-14.3厘米,宽12-14.5厘米,掌状5-7(-9)浅裂至深裂,裂片近卵形,先端急尖,边缘有锯齿,两面均无毛;叶柄长7-15.5厘米,无毛。花葶被黄褐色腺毛。多歧聚伞花序长9-13.5厘米,具多花;花序分枝长达10厘米;花梗与托杯外面均被黄褐色腺毛;托杯内壁,仅基部与子房愈合;萼片狭卵状长圆形,长3-5毫米,宽约2毫米,无毛,单脉;花瓣白色,披针形,长约2.5毫米,宽约1毫米,单脉;雄蕊长约2毫米;心皮2,长约4毫米,下部合生;子房半下位。蒴果长约7.5毫米,果瓣先端外弯,果柄弯垂;种子多数。染色体2n=34。花果期5-7月。
产吉林、辽宁。生于山谷石隙。朝鲜也有。合模式标本采自我国东北和朝鲜南部。
14.俞藤(云南植物研究)粉叶爬山虎(经济植物手册)
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褐色,嫩枝略有棱纹,无毛;卷须2叉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为掌状5小叶,草质,小叶披针形或卵披针形。花序为复二歧聚伞花序,与叶对生,无毛;萼碟形,边缘全缘,无毛;花瓣5,稀4,高3-3.5毫米,无毛,花蕾时粘合,以后脱落,雄蕊5,稀4,长约2.5毫米,花药长椭圆形,长约1.5毫米;雌蕊长约3毫米,花柱细,柱头不明显扩大。果实近球形,直径1-1.3厘米,紫黑色,味淡甜。种子梨形,长5-6毫米,宽约4毫米,顶端微凹,背面种脐达种子中部,腹面两侧洼穴从基部达种子2/3处,周围无明显横肋纹,胚乳横切面呈M形。花期5-6月,果期7-9月。
产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西、贵州东南部、湖南、福建西南部和四川东南部。生山坡林中,攀援树上,海拔250-1300米。印度阿萨姆卡西山区和尼泊尔中部也有分布。
根入药,治疗关节炎等症。
15.花叶地锦 红叶爬山虎(经济植物手册),花叶爬山虎(拉汉种子植物名称)
木质藤本。小枝显著四棱形,无毛。卷须总状4-7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卷须顶端嫩时膨大呈块状,后遇附着物扩大成吸盘状。叶为掌状5小叶,小叶倒卵形、倒卵长圆形或宽倒卵披针形。圆锥状多歧聚伞花序主轴明显,假顶生,花序内常有退化较小的单叶;花序梗长1.5-9厘米,无毛;花梗长0.5-1.5毫米,无毛;花蕾椭圆形或近球形,高1-2.2毫米,顶端圆形;萼碟形,边缘全缘,无毛;花瓣5,长椭圆形,高0.8-2毫米,无毛;雄蕊5,花丝长约0.7-0.9毫米,花药长椭圆形,长约0.9-1.1毫米;花盘不明显;子房卵状椭圆形,花柱基部略比子房顶端小或界限极不明显,柱头不显著或微扩大。果实近球形,直径0.8-1厘米,有种子1-3颗;种子倒卵形,顶端圆形。花期5-7月,果期8-10月。
产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广西、贵州、云南。生沟谷岩石上或山坡林中,海拔160-1500米。
本种与绿叶地锦P. laetevirens Rehd. 相近,但本种茎干方形,叶表面不呈泡状隆起,侧小叶边缘锯齿在中部以上,叶下面无毛,可以区别。本种在风较大的环境中,吸盘初期不易附着,在风小的环境中吸盘一旦附着则不易脱落,秋季叶色鲜红,有的自然群体叶上沿脉色浅,形成花斑,十分美丽, 是优良的低层绿化和观叶植物
16.绿叶地锦 绿叶爬山虎(植物分类学报),青叶爬山虎(拉汉种子植物名称)
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或有显著纵棱,嫩时被短柔毛,以后脱落无毛。卷须总状5-10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卷须顶端嫩时膨大呈块状,后遇附着物扩大成吸盘。叶为掌状5小叶,小叶倒卵长椭圆形或倒卵披针形。多歧聚伞花序圆锥状,长6-15厘米,中轴明显,假顶生,花序中常有退化小叶;花序梗长0.5-4厘米,被短柔毛;花梗长2-3毫米,无毛;花蕾椭圆形或微呈倒卵椭圆形,高2-3毫米,顶端圆形;萼碟形,边缘全缘,无毛;花瓣5,椭圆形,高1.6-2.6毫米,无毛;雄蕊5,花丝长1.4-2.4毫米,无毛;雄蕊5,花丝长1.4-2.4毫米,下部略宽,花药长椭圆形,长1.6-2.6毫米;花盘不明显;子房近球形,花柱明显,基部略粗,柱头不明显扩大。果实球形,直径0.6-0.8厘米,有种子1-4颗;种子倒卵形,顶端圆形。花期7-8月,果期9-11月。
产河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生山谷林中或山坡灌丛,攀援树上或崖石壁上,海拔140-1100米。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巫山。
爬山虎的生长环境
爬山虎喜阴湿环境,不怕强光,耐寒、耐旱、耐贫瘠,对气候的适应性极其广泛。爬山虎耐修剪,怕积水,在阴湿环境或向阳处均能茁壮生长,在阴湿肥沃土壤中生长最佳。爬山虎生性随和,占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大。一根茎粗2厘米的藤条种植两年以上,墙面绿化覆盖面积就可达30~50平方米。
爬山虎的园艺价值
爬山虎茎叶密集,覆盖在房屋墙面上,能够遮挡强光,并且叶片与墙面之间产生的空气流动还可以降低室内温度。爬山虎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作为屏障,它既能吸收噪音,又能吸附飞扬的尘土。爬山虎的卷须式吸盘还能吸去墙上的水分,有益于干燥潮湿的房屋;而干燥季节爬山虎又可以增加湿度。
爬山虎的药用价值
爬山虎药用价值较高,其根、茎均可入药,性温、味甘、涩,有祛风通络、活血解毒、活筋止血、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消肿毒等功效。爬山虎内服可水煎或泡酒服;外用要适量,将其根皮捣烂,用酒调制敷于患处即可。此外,爬山虎的果实还可以用来酿酒。
爬山虎的绿化优势
1、爬山虎吸附攀缘的能力非常强,它有随生根和吸盘,因而能够非常牢固地附着在平直的砖墙、水泥墙和石坡上茁壮生长。
2、爬山虎生命力极其顽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抗逆性,能够在土层极其脊薄、自然环境较恶劣的地方生长繁衍,抢占地盘。
3、爬山虎生长速度快。在一般墙脚下新植爬山虎,每年可增长2~3米,从第二年起枝长又能增长4~5米,并且还能长出5~12个分枝,可见生长十分迅速。
4、爬山虎的绿化覆盖效果非常好。不论墙有多高多宽,爬山虎都能覆盖整个墙面。有条件的话可在墙脚处多栽几株爬山虎,特别是它在翻越墙头后又能成为绿色的垂帘,绿化效果更有特色。
爬山虎病虫害防治
爬山虎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叶斑病和炭疽病等,最常见蚜虫危害。爬山虎由于抗性强,极少发生病虫害,若遇梅雨季节,由于高温高湿极易发生白粉病、叶斑病和炭疽病等病害,遇到病害可适时适量喷洒药物。虫害主要是蚜虫,可用对应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编辑总结:以上就是有关爬山虎的资料介绍,爬山虎的种类和图片的介绍,生命力极强的爬山虎总是能够在 其它 绿化植物不易落户的地方,广泛生长繁殖,美化环境,增添无限生机。无论是室内种植还是室外栽培,爬山虎都是不可多得的绿化植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62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爬山猴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泡花子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