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牛黄能治什么病

中药大全 2023-09-30 18:35:08
牛黄能治什么病|牛黄有什么作用|牛黄什么样真假辨别

牛黄
(《本经》)

【异名】犀黄(《外科全生集》),各一旺(蒙名)。

【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胆管或肝管中的结石,动物形态详"牛肉"条。

【采集】全年均产。于宰牛时注意牛的胆囊、胆管及肝管中有无硬块,如有即为牛黄,应立即滤去胆汁,将牛黄取出(迟则为胆汁浸润而变黑)。除净外部薄膜,先裹以灯心草或通草丝,外面再包以白布或毛边纸,置阴凉处阴干。干燥时,切忌风吹、日晒、火烘,以防破裂或变色。本品大多取于胆囊,形较圆,商品称为"胆黄"或"蛋黄"。取于胆管、肝管者,呈管状,称为"管黄"。

【药材】①胆黄(《本经逢原》)
完整者呈卵形,方圆形或三角形,直径0.5~3厘米。表面金黄色或棕黄色,深浅不一,细腻而稍有光泽;有时外部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表面有裂纹,亦有呈麻面而不光滑的。质轻松脆,易于破碎。断面棕黄或金黄色,深浅不等,亦显光泽,有排列整齐的环状层纹,重重相叠。气清香,味先微苦,后微甜。入口芳香清凉,嚼之不粘牙,可慢慢溶化。以少许粉末,和以清水,涂于指甲上能染黄色,经久不褪,习称"透甲"或"挂甲"。

②管黄
呈管状或破碎的小片,表面不平或有横曲纹。长约3厘米,直径约0.5~1.5厘米,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不光滑,有裂纹及小突起。断面也有很少的层次,内心多有空隙,色较深。

上述牛黄以表面光泽细腻,质轻松脆,断面层纹薄而齐整,无白膜,味先苦后甘,清香而凉者为佳。

主产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河南。此外,四川、西藏、青海、广西、江苏、上海等地亦产。以西北、东北的产量较大。商品产于西北者,称"西牛黄"或"西黄";产于东北者,称"东牛黄"或"东黄";产于北京、天津等地者,称"京牛黄"。进口的牛黄,产于加拿大、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智利、玻利维亚等地者,称"金山牛黄";产于印度者,称"印度牛黄"。进口牛黄的色泽、气味,均不及国产牛黄。

牛黄除来源于黄牛、水牛外,牛科动物的牦中及野牛的牛黄亦可入药。其外形与断面层纹与黄牛、水牛的牛黄同,所不同者外表为乌黑色;另有人工牛黄,为牛胆汁或猪胆汁经人工提取制造而成。大多呈粉末状,或不规则的球形、方形,表面浅棕色或金黄色。质轻松,气微清香而略腥,味微甜而苦,入口后无清凉感。涂于指甲亦能染成黄色,主产天津及北京。

【炮制】研为极细粉末用。

【性味】苦甘,凉。

①《本经》:"味苦,平。"

②《吴普本草》:"无毒。"

③《别录》:"有小毒。"

④《药性论》:"味甘。"

⑤《日华子本草》:"凉。"

【归经】入心、肝经。

①《本草蒙筌》:"入肝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经。"

【功用主治】清心,化痰,利胆,镇惊。治热病神昏、谵语,癫痫发狂,小儿惊风抽搐,牙疳,喉肿,口舌生疮,痈疽,疔毒。

①《本经》:"主惊痫,寒热,热盛狂?。"

②《别录》:"疗小儿诸痫热,口不开;大人狂癫。又堕胎。"

③《药性论》:"小儿夜啼,主卒中恶。"

④孙思邀:"益肝胆,定精神,除热,止惊痢,辟恶气。"

⑤《日华子本草》:"疗中风失音,口噤,妇人血噤,惊悸,天行时疾,健忘虚乏。"

⑥《日用本草》:"治惊病搐搦烦热之疾,清心化热,利痰凉惊。"

⑦《纲目》:"痘疮紫色,发狂谵语者可用。"

⑧《会药医镜》:"疗小儿急惊,热痰壅塞,麻疹余毒,丹毒,牙疳,喉肿,一切实证垂危者。"

【用法与用量】内服:入丸、散,0.5~1.5分。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宜忌】孕妇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人参为之使。恶龙骨、地黄、龙胆、蜚蠊。畏牛膝。"

②《药性论》:"恶常山。畏干漆。"

③《品汇精要》:"妊妇勿服。"

④《本草经疏》:"伤乳作泻,脾胃虚寒者不当用。"

【选方】①治温病邪入心包,神昏谵语,兼治卒厥,五痫,中恶,大人小儿痉厥之因于热者:牛黄一两,郁金一两,犀角一两,黄连一两,朱砂一两,梅片二钱五分,麝香二钱五分,真珠五钱,山栀一两,雄黄一两,黄芩一两。上为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一钱,金箔为衣,蜡护。脉虚者,人参汤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下。每服一丸,大人病重体实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温病条辨》安宫牛黄丸)

②治热入血室,发狂不认人者:牛黄二钱半,朱砂三钱,脑子一钱,郁金三钱,甘草一钱,牡丹皮三钱。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子大。新水化下。(《索问病机保命集》牛黄膏)

③治中风痰厥、不省人事,小儿急慢惊风:牛黄一分,辰砂半分,白牵牛(头末)二分。共研为末,作一服,小儿减半。痰厥温香油下;急慢惊风,黄酒入蜜少许送下。(《鲁府禁方》牛黄散)

④治小儿惊热,发歇不定:牛黄一分(细研),川大黄半两,蝉壳一分(微炒),子芩半两,龙齿半两(细研)。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麻子大,不计时候,煎金、银、薄荷汤下三丸,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牛黄丸)

⑤治小儿心肺烦热,黄瘦,毛焦,睡卧多惊,狂语:朱砂半两,牛黄一分。上药,同研如面。每服,以水磨犀角,调下一字。(《圣惠方》)

⑥治初生胎热或身体黄者:真牛黄一豆大。入蜜调膏,乳汁化开,时时滴儿口中,形色不实者,勿多服。(《小儿药证直诀》)

⑦治小儿胎风热、撮口发噤:牛黄(研)一分,淡竹沥半合。每服牛黄一字匕,用淡竹沥调下,一、二岁儿服之;三、四岁儿每服半钱,日三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圣济总录》牛黄竹沥散)

⑧治乳岩(乳癌),横痃,瘰疬,痰核,流注,肺痈,小肠痈:犀黄三分,麝香一钱半,乳香、没药(各去油)各一两。各研极细末,黄米饭一两,捣烂为丸,忌火烘,晒干。陈酒送下三钱,患生上部,临卧服,下部空心服。(《外科全生集》犀黄丸)

⑨治胎毒疮疖及一切疮疡:牛黄三钱,甘草、金银花各一两,草紫河车五钱。上为末,炼蜜丸,量儿服。(《保婴撮要》牛黄解毒丸)

⑩治伤寒咽喉痛,心中烦躁,舌上生疮:牛黄(研)、朴硝(研)、甘草(炙,锉)各一两,升麻、山栀子(去皮)、芍药各半两。捣研为细散,再同研令匀。每服一钱匕,食后煎姜、蜜汤,放冷调下。(《圣济总录》牛黄散)

⑾治小儿鹅口疮,不能饮乳:牛黄一分,为末。上一味,用竹沥调匀,沥在儿口中。(《圣济总录》牛黄散)

牛黄有什么作用?

牛黄的临床应用

1、热病神昏

本品性凉,其气芳香,入心经,能清心,祛痰,开窍醒神。

故用治温热病热入心包及中风,惊风,癫痫等痰热阻闭心窍所致神昏谵语,高热烦躁,口噤,舌蹇,痰涎壅塞等症。

常与麝香、冰片、朱砂、黄连、栀子等开窍醒神,清热解毒之品配伍,如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

2、小儿惊风,癫痫

本品入心、肝二经,有清心,凉肝,息风止痉之功。

常用治小儿急惊风之壮热,神昏,惊厥抽搐等症,每与朱砂、全蝎、钩藤等清热息风止痉药配伍,如牛黄散(《证治准绳》)。

若治痰蒙清窍之癫痫发作,症见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四肢抽搐者,可与珍珠、远志、胆南星等豁痰、开窍醒神、止痉药配伍,如痫证镇心丹(《中医内科学讲义》上海科技出版社,1964,160)。

3、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痛,痈疽疔毒

本品性凉,为清热解毒之良药,用治火毒郁结之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痛,常与黄芩、雄黄、大黄等同用,如牛黄解毒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若咽喉肿痛,溃烂,可与珍珠为末吹喉,如珠黄散(《绛囊撮要》)。

治疗痈疽,疔毒,疖肿等,以牛黄与金银花、草河车、甘草同用,如牛黄解毒丸(《保婴撮要》)。

亦可用治乳岩、横痃、痰核、流注、瘰疬、恶疮等证,每与麝香、乳香、没药同用,如犀黄丸(《外科证治全生集》)。

用法用量

入丸、散剂,每次0.15~0.35g。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使用注意

非实热证不宜用,孕妇慎用。

中药牛黄是什么东西

导语牛黄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动物牛胆囊的胆结石,牛黄完整者多呈卵形,质轻,表面金黄至黄褐色,细腻而有光泽。中医学认为牛黄气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凉,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常用于治疗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等症状。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牛黄的知识百科吧。
目录中药牛黄是什么东西中药牛黄怎么辨别真假牛黄有什么作用中药牛黄怎么吃安宫牛黄丸怎么吃牛黄的副作用是什么牛黄解毒片不能和什么一起吃中药牛黄是什么东西牛黄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胆管或肝管中的结石,是一种很珍贵但是又很缺少的一种物质,它的价格特别的昂贵,特别是一些天然生长的牛黄,即使是人工培植的牛黄也是比较珍贵的,但会相对于天然的牛黄价格便宜一点。
天然牛黄有“百药王”的称号,意思是天然牛黄用药的地方很多,一百种药有八九十的成分都有牛黄的成分,所以被称为百药王,可以说天然牛黄功不可没。牛黄在药物治疗上有很好的作用,能够帮助身体解毒,对于一些经常上火的人,有降火去热的作用,还有就是如果口舌生疮的话,也可以食用一些牛黄方面的药物进行改善。
中药牛黄怎么辨别真假1、目试
真品天然牛黄有蛋黄及管黄两种。蛋黄多呈卵形、不规则球形、类方圆形或类三角圆形,表面金黄色或棕黄色,细腻而稍带光泽,有的外表面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断面黄色或棕黄色,可见明显排列整齐的层纹,层层重叠,气清香。管黄呈管状,表面不平或有横曲纹,或为破碎的小片,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有裂纹及小突起,断面有较少的的层纹,有的中空,色较深,质坚实。人工牛黄多呈粉状,也有不规则球状者,浅棕黄色至金黄色。
2、手试
以手摸、擦、捏进行鉴别,下面是详细释义:
(1)牛黄上手轻三分,牛黄质地疏松,比一般同体积的物品要轻些。不管是泥团或常见的伪晶,一般比牛黄重,故有牛黄上手轻三分的提法。
(2)遇水摩擦黄三分。传统鉴别牛黄,用少许牛黄加水磨在指甲上,显黄色,习称“挂甲”或“透甲”,一般来说只要有些水分的牛黄颗粒在白纸或砂玻板上擦几擦,同样出现淡黄色的痕迹,这种颜色不一定很深,但能较长时间地保留不变。
(3)用手捏牛黄,牛黄碎三分。牛黄硬度在1~2°左右,很容易给捏碎,如捏不碎者,—般应视为伪品。
3、口试
将牛黄少许放在舌尖,有一股凉气扩散到舌心至舌根,味微苦而甘甜,没有其他腥膻杂味,嚼之似泥而没有渣杂,唾液可染成淡黄色。伪品多味苦而难于嚼碎,有时有滑腻感。
4、水试
牛黄不溶于水,置水中先浮而后沉,不胀、不溶、不变色,煮到水沸仍保持块状;将缝衣针润水粘上牛黄粉,垂直沉下水中,可见杯内从上至下有一条线,然后再慢慢扩散。人工牛黄煮沸后水呈黄色而混浊,静置片刻即沉淀,水变回原色。
5、火试
取一根小针烧红,刺入牛黄中,牛黄破裂而呈层状,质细密酥脆,内心有白点,并伴有清香气味者为真品。
6、醋试
取一干燥洁净试管,放入牛黄粉末,加入2ml醋酸,加热至沸,溶液即现淡绿色至深绿色。品质好的牛黄液体呈深绿色而清澈;质次的呈绿色至稍黑而混浊;人工牛黄呈淡绿色或青绿色,伪晶牛黄多为黄色或茶红色。
牛黄有什么作用1、清热解毒
牛黄清热解毒作用较强,用于咽喉肿痛、溃烂,口舌生疮,可配以麝香、珍珠、冰片等外用,如八宝吹喉散,或配以草河车、银花、黄芩、雄黄等内服,如牛黄解毒丸,并治一切痈疽疔毒之症;用于乳癌、瘰疬、痈毒等症,以本品为主治药,与麝香、乳香、等药合用,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结,如犀黄丸。
2、凉肝定惊
牛黄有清热凉肝、息风止痉功效,用治温热病热盛所致惊厥、抽搐之症。常与朱砂、蝎尾、钩藤等配伍,如牛黄散;治小儿急惊,壮热神昏,痉挛抽搐之症,可配以麝香、猪砂、天竺黄等,如牛黄抱龙丸。
3、开窍醒神
牛黄能清心豁痰,开窍醒神,常用于治疗温热病盛所致热入心包,神昏谵语,或中风、惊风、癫痫等痰热阻闭包所致神昏口噤、不省人事等症,单用本品为末,淡竹沥化服,即《外台秘要》治婴儿口噤方;若与香、朱砂、犀角、黄连等配伍,其效尤著,如安宫牛黄丸。
中药牛黄怎么吃1、医师处方用量0.15~0.35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2、牛黄1g、硼砂15g、琥珀6g、冰片2g、珍珠(煅)7个、蜘蛛7只。共研为细粉,取少许吹喉内,1日3~4次。用于扁桃体炎。
3、牛黄3g、雄黄5g、冰片2.5g、大黄10g、黄芩10g、桔梗10g、石膏20g、甘草3g。共研细粉,取少许吹患处,1日2~3次。用于喉痹、喉喑、口疮、牙疳。
4、牛黄1g、全蝎3g、僵蚕3g。共研细末,用黄酒或冷饮送服。用于破伤风。
5、牛黄0.3g。研末,用竹沥调匀,搽在小儿口中,用于小儿鹅口疮,不能饮乳。
6、牛黄0.3g、朱砂15g。共研末,少量服用。用于小儿心肺烦热,黄瘦,睡卧多惊,狂语。
7、牛黄0.3g、琥珀3g、郁金3g、朱砂0.5g。共研为细末,1岁以下小儿1次0.15g;1~3岁小儿1次0.3g,1日2次,开水送服。用于小儿惊风,抽搐呕吐。
8、牛黄0.3g、全蝎2只(去头、尾刺)。共研为细末,分为12份,1次1份,1日3次,开水送服。用于新生儿破伤风。
9、牛黄0.6g、朱砂0.5g、大黄9g、巴豆霜2g。共研为细末,1次0.3g,1日3次,开水送服。用于新生儿破伤风。
10、牛黄0.5g、朱砂0.5g、蝎尾0.5g、钩藤1g、天竺黄1g、麝香0.025g、僵蚕1.5g。共研为细末,分为8份,早、晚各用乳汁调服1份。用于新生儿破伤风。
11、牛黄4g、麝香6g、三七60g、海藻60g、水蛭60g、壁虎60g。共研为细末,1次4g,1日2次,黄酒送服。用于食道癌。
12、人工牛黄1g、鼠妇虫3只(焙干)、朱砂0.5g、冰片0.3g。共研为细粉,每次取少许吹喉部,1日3次。用于治疗喉痹、喉喑。
安宫牛黄丸怎么吃1安宫牛黄丸的服用方法1、口服即可,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及玻璃纸,不可整丸吞服。
2、弄成碎块后,用温水分次送服;成人一次1丸,一日1次。
3、小儿三岁以内一次1/4丸;四岁至六岁一次1/2丸,一日1次。
4、特殊情况遵医嘱。
5、早饭半小时后、2小时以前服用效果最佳。
2安宫牛黄丸什么时候吃效果好1、惊蛰
惊蛰时期,阳气振奋而出,人体各器官机能也比较活跃。天气冷暖不定,春风易引动肝阳,发生脑中风。安宫牛黄丸中的麝香、冰片、郁金等芳香开窍之品,开泄体内痰浊闭阴,势如惊雷,有助于阳气振奋,维持天人相应。
安宫牛黄丸可于惊蛰节气前一天、当天、后一天,每天1粒,3粒/节气,嚼服,或温水化开送服,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2、夏至
夏至,即万物茂盛至极,阳气旺盛至极,自然界阴阳表现为“阳气至极,一阴萌生,阴阳交替”。安宫牛黄丸开泄痰浊闭阴,为阴气萌生扫清障碍,重整阴阳秩序。
3、霜降
霜,丧也,阴冷凝露为霜,肃杀万物,万物蛰伏以养生,人体则准备开始进补,储备能量,抵御阴寒。安宫牛黄丸荡涤痰浊阴邪,为冬令进补扫清障碍。
4、冬至
冬者,终也;至者,极也;冬至,即万物发展至终,阴寒旺盛至极,要开始新的轮回,自然界阴阳表现为“阴寒至极,一阳生长,阴阳交替”。安宫牛黄丸开泄痰浊闭阴,为阳气萌生扫清障碍,重振阴阳纲领。
牛黄的副作用是什么1、导致孕妇滑胎
含有牛黄的药物孕妇是绝对不能碰的,因为现在我们市场上销售的药物基本是人工牛黄,牛黄性凉,它主要功能是降火、解毒,吃多了凉性的东西很容易导致腹泻,而且牛黄对孕妇的肝脏也有一定的损害,怀孕早期的孕妇吃多了含牛黄的药物容易导致滑胎,所以孕妇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要随便用药。
2、导致中毒
牛黄能清热解毒,主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疽疔毒,但使用过多可导致中毒。中毒的表现为胃肠活动增加、腹泻,骨骼肌活动增加,搐搦、痉挛,严重时则抑制,同时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最后病人呈半昏迷或昏迷状态,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3、导致皮肤过敏
对于体质敏感的人来说,吃了牛黄很容易导致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现象的出现,面对这样的情况可以吃一点维生素C或者扑尔敏解毒,防止过敏现象。
牛黄解毒片不能和什么一起吃1、阿司匹林和抗胃酸药
牛黄解毒片中的甘草可使胃酸分泌增多,减少胃黏液分泌,降低胃肠道黏膜抵抗力,与阿司匹林联用,可诱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引起胃肠道出血;与氢氧化铝片等抗胃酸药合用,会使其抗酸作用降低甚至消失。
2、洋地黄、地高辛等强心苷类药
人工牛黄、石膏含钙,会与洋地黄等药物产生协同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严重时可诱发心律失常。
3、磺胺类、氨基苷类抗生素
大黄富含的大黄酸和没食子酸可使尿液酸化,促使磺胺类药品在肾小管形成结晶,损害肾小管及尿道的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结晶尿、血尿;氨基糖苷类药品在碱性尿液中抗菌能力强,而牛黄解毒片能酸化尿液,导致这类药的抗菌能力下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62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