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角
(《别录》)
【来源】为鹿科动物麋鹿的骨化老角。动物形态详"麋茸"条。
【炮制】孟诜:"可五寸截之,中破,炙令黄香后,末。"
【性味】甘,温。
①《别录》:"味甘,无毒。"
②《医学入门》:"甘,温,无毒。"
③《纲目》:"甘,热,无毒。"
【功用主治】强筋骨,益血脉。治虚劳内伤,腰膝不仁,筋骨疼痛。
①《别录》:"主痹,止血,益气力。"
②孟诜:"补虚劳,填髓。又丈夫冷气及风,筋骨疼痛,作粉长服。"
③《日华子本草》:"添精补髓,益血脉,暖腰膝,悦色,壮阳,疗风气,偏治丈夫,胜鹿角。治腰膝不仁,补一切血病。"
④《纲目》:"滋阴养血,功与茸同。"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或入丸、散。
【宜忌】《本草述》:"阳盛阴虚者忌之。"
【选方】①治真元亏耗,荣卫劳伤,精液不固,大便不调,食少乏力,久服填骨髓,补虚劳,驻颜色:生麋角(镑为屑)十两,附子一两。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至四十丸,空心米饮下。(《鸡峰普济方》麋角丸)
②治五痿,皮缓毛瘁,血脉枯槁,肌肉薄着,筋骨羸弱,饮食不滋,庶事不兴,四肢无力,爪枯,发落,眼昏,唇燥,疲惫不能支持:麋角(镑,酒浸一宿)一斤,熟地黄四两,大附子(生,去皮、脐)一两半。上用大麦米二升,以一半藉底,一半在上,以二布巾隔覆,炊一日,取出药与麦,别焙干为末,以浸药酒,添清酒煮麦粉为糊,搜和得所,杵三千下,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米汤任下,食前服。(《三因方》麋角丸)
③治卒心痛:麋角,炙令黄香后,末,和酒空腹服二钱匕。(孟诜)
【名家论述】《纲目》:"鹿之茸角补阳,右肾精气不足者宜之,麋之茸角补阴,左肾血液不足者宜之。此乃千古之微秘,前人方法虽具,而理未发出,故论者纷纭。"
鹿角〖药材及成分〗 本品为鹿科动物马鹿 Cervus elaphus Linnaeus 或梅花鹿 Cervus nippon Temminck 已骨化的角或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分别习称“马鹿角”、“梅花鹿角”、“鹿角脱盘”。多于春季拾取,除去泥沙,风干。 含胶质25%,磷酸钙50~60%,碳酸钙及氮化物等。 〖药性功效〗 咸,温。归肝、肾经。 温肾阳,强筋骨,行血消肿。用于阳痿遗精,腰脊冷痛,阴疽疮疡,乳痈初起,瘀血肿痛。 〖临床应用〗 治疗急性乳腺炎:将鹿角锉为细末,装入胶囊,每粒0.5克。每次2~4粒,日服4~6次。治疗27例,除1例用药3天无效改用他药外,余皆治愈。初起者疗效较好。 〖使用禁忌〗 阴虚阳亢者忌服。 鹿角胶为鹿角加水煎熬浓缩而成的固体胶,呈黄棕色,上部有黄白色泡沫层,质脆,易碎,断面光亮。其性温,味微甜,有补肾阳、生精血、托疮生肌的作用,适合肾阳不足、畏寒肢冷、阳痿早泄、腰酸腿软者服用,也可用于咯血、尿血、月经过多、偏于虚寒,以及阴疽内陷等病证。 阿胶与鹿角胶相比,前者滋补阴血,更适合于妇女,后者温阳补肾,更适合男子。鳖甲胶与龟板胶都能养阴,且能清虚热,适合易上火者采用,这是阿胶和鹿角胶所不具备的。鳖甲胶还有通血脉的作用,破瘀散结有专功。龟版胶强健筋骨,骨质疏松者可考虑优先选用。
1、行血消肿。
鹿角具有行血消肿的功能。
2、对骨质疏松的作用。
鹿角胶钙颗粒灌胃,可以降低为甲酸所致的骨质疏松大鼠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血清和股骨钙、磷含量,增加大鼠股骨骨密度。
3、抑制乳腺增生。
鹿角对乳腺增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小鼠体内注射鹿花盘或鹿花盘多肽,对雌二醇引起的小鼠乳腺增生有抑制作用。马鹿鹿角提取物皮下注射或灌胃对己烯雌酚引起的乳腺增生的大鼠血中催乳素身高有抑制作用。
扩展资料
鹿角的鉴别:
1、马鹿角:呈分枝状,通常分成4~6枝,全长50~120cm。主枝弯曲,直径3~6cm。基部盘状,上具不规则瘤状突起,习称“珍珠盘”,周边常有稀疏细小的孔洞。
2、梅花鹿角。通常分成3~4枝,全长30~60cm,直径2.5~5cm。侧枝多向两旁伸展,第一枝与珍珠盘相距较近,第二枝与第一枝相距较远,主枝末端分成两小枝。
3、鹿角脱盘:呈盔状或扁盔状,直径3~6cm(珍珠盘直径4.5~6.5cm),高1.5~4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光泽。底面平,蜂窝状,多呈黄白色或黄棕色。
-鹿角(中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61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绵三七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芽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