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
(《本草经集注》)
【异名】好土(《本草拾遗》),好黄土(《东医宝鉴》)。
【矿物形态】黄土
一般呈灰黄色。富含钙盐及钙质结核,疏松,有肉眼可见的大孔隙,柱状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实,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浸润后易崩解,并发生沉陷。
为第四纪陆相沉积物。我国西北和华北等地广泛分布。
【性味】①《本草拾遗》:"甘,平,无毒。"
②《本草再新》:"味甘,性温平,无毒。"
【归经】①《要药分剂》:"入脾、胃二经。"
②《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
【功用主治】和中解毒。治中暑吐泻,痢疾,痈疽肿毒,跌扑损伤。
①李当之《药录》:"治一切痈疽发背及患急黄热甚。"
②《本草拾遗》:"主泄痢冷热赤白,腹内热毒绞结痛,下血。取入地干土以水煮三、五沸。绞去滓。适稀稠及暖服一、二升。又解诸药毒。中肉毒、合口椒毒、野菌毒并解之。"
③《医林纂要》:"和阴阳,解百毒。治瘴暑霍乱,中?暴死,解一切鱼肉菜果菌蕈药草丹石之毒及虫蜞入腹中者。去瘀血,续绝伤。"
④《本草再新》:"开胃健脾,消食利湿,补中益气。"
⑤《本草求原》:"主筋脉拘纵。治虫入腹,攻痒黄瘦,小儿吃土,惊风身黑。"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两。外用:调敷或炒热布裹温熨,或开水冲化澄清洗涤。
【选方】①治小儿惊风,遍身都乌者,急推向下:黄土一碗,捣末,入久醋一盅,炒热包定熨之,引下至足,刺破。(《小儿秘诀》)
②治小儿吃土:干黄土一块,研末,浓煎黄连汤调下。(《救急方》)
③治初起-切痈疽大毒;黄泥一大块(煨熟),连须葱一大把,蜂蜜一盅,雄黄三分。共杵烂作一饼,乘热敷毒上,如干了再敷。(《疡医大全》)
④治内痔肿痛:朝阳黄土、黄连末、皮硝各一两。用猪胆汁同研如泥,每日旋丸枣大,纳入肛门,过一夜,随大便去之。内服乌梅、黄连二昧丸药。(《孙天仁集效方》)
⑤治从高坠下及为木石所迮,或因落马,凡伤损瘀血凝积,气绝欲死,无不治之:净土五升蒸令溜,分半,以故布数重裹之,以熨病上,勿令太热,恐破肉,冷则易之,取痛止即已。(《千金方》)
⑥治牛马肉毒及肝毒:好土三升,水煮清,一升服。(《肘后方》)
【名家论述】《本草经疏》:"黄土,入药治泻痢冷热赤白,腹中热毒绞结痛者,取其味甘而气和,能安和脾胃,止下血及解百毒也。"
脾主统血,脾阳不足,统摄无权,血溢脉外,血从上出则吐血、衄血,血从下出则便血、崩漏。本方证病机为脾阳不足,统摄无权,血溢脉外。其中以脾阳不足,中焦虚寒为本,血不循经而外溢为表。本证出血为标,虚寒为本,若只用止血药不用温阳药,则病本不治,出血难止,所以用白术、炮附子温阳健脾以复脾胃统摄之功,并能制约阿胶、生地甘寒阴柔之品寒凉及滋腻呆补之弊。君臣相配,标本兼顾
本证为失血之患,阴血已亏,而且阴血益凉益静,故用生地、阿胶滋阴养血止血以补益阴血,又可制约白术、炮附子温燥伤血动血之弊;黄芩清热凉血止血,若炒炭用止血效果更佳,且助生地、阿胶制约温热药以防动血。三药相合,滋阴养血止血,并放温热药耗血动血,均为佐药
黄土汤的适应证是脾阳虚、出血,是脾阳虚统摄失权导致出血的
为了帮助你解决问题,我很辛苦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帮你解决问题,希望你能珍惜我的辛苦,仔细看看就非常明白清楚了,帮你做了分析和解释,原理说的很清楚的
黄鹤菜不是蔬菜哦,是一种草植物,可以有很好的药用的效果,可以治疗疾病的呢。很多的中药材我们都不是很了解的吧,所以我们要多多的去了解一些关于中药材的介绍,这样的话可以帮助我们改善体质,还可以预防疾病,来看看中药材黄鹤菜的治病功效吧。
黄鹤菜是一种草本植物,可以有治疗疾病的作用,可以外用,也可以内服,可以有很好的治疗咽喉炎的作用,对于系哦啊中止痛有好处,还可以治疗鹅口疮啊或者是毒蛇咬伤的作用,下面的这些具体的小偏方可以去了解一下。
1.治咽喉炎:
(1) 鲜黄鹌菜。洗净,捣汁,加醋适量含漱(治疗期间忌食油腻食物)。
(2) 鲜黄鹌菜30g。捣烂取汁调蜜服。
2.治乳腺炎:鲜黄鹌菜30~60g。水煎,酌加酒服,渣捣烂加热外敷患处。
3.治指头疔,带状疱疹:(黄鹌菜)鲜草捣烂,连渣涂敷。
4.治肿痛:鲜黄鹌菜适量,黄土、食盐各少许。捣烂敷患处。
5.治毒蛇咬伤、蜂蝥伤:鲜黄鹌菜适量。捣烂绞汁服,渣敷患处。
6.治鹅口疮:鲜黄鹌菜根6~7个。用二次淘米水洗,捣烂取汁调蜜服。
7.治急性肾炎:鲜黄鹌菜2~3株。烤干研末,和鸡蛋炒食。
8.治跌打伤:(黄鹌菜)鲜全草30g(干品15g)。加酒水各半,适量,煎,去渣,每日分2次服。
9.治痢疾:(黄鹌菜)鲜全草60g。捣烂绞汁冲蜜糖服。
10.治肝硬化腹水:鲜黄鹌菜根12~18g。水煎服。
中药材黄鹤菜的治疗疾病的一些方法大家都知道了吧,可以看出的是它的全草是可以治疗疾病的呢,比如说对于跌打损伤啊或者是缓解腹泻有一定的好处,它的根可以煎水食用,可以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作用,大家不妨去了解一下。
灶心土别名:伏龙肝、灶中黄土、釜下土、釜月下土等。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脾、胃经。
用法用量:煎服,15 30克,布包,先煎;入丸、入散;外用适量。
功效主治灶心土具有温中止血、止呕、止泻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吐血、便血、鼻出血、崩漏、胃寒呕吐、妊娠呕吐、脾虚久泻等。
治病配方
1治下血先便后血:灶心土250克,甘草、生地黄、白术、附子、阿胶、黄芩各9克。将以上7味中药装入布袋中,放入砂锅,水煎,去渣取汁。分温两服。(出自《金匮要略》黄土汤)2治臁疮久烂:灶心土(时间越长越好)、黄柏、黄丹、赤石脂、轻粉各等分。将以上5味中药研成细末,放入猪膏搅拌均匀。将药膏放在药用纱布上,贴于患处。会有瘙痒的感觉,但不能用手挠。(出自《济急仙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53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黄香薷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黄芽白菜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