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鼠肉
(《饮膳正要》)
【来源】为松鼠科动物黄鼠的肉。
【动物形态】黄鼠(《饮膳正要》),又名:礼鼠、拱鼠(《韩昌黎集》),貔狸(《纲目》),地松鼠、大眼贼、蒙古黄鼠。
体长约20厘米,尾长约6厘米。体形细长,头大,耳壳短小,眼甚大。前肢趾爪发达,大而且直,前足掌裸,后跖被毛。有颊囊。雌体有乳头5对。全身毛草黄色,并杂有褐黑色。额、头部较深,为黄褐色。上下唇及眼圈均为白色。尾毛草黄色。夏毛较冬毛短而色深。
栖于草原或沙地,穴居,白昼活动。冬眠期较长。食物主要为草本植物的茎、叶,或野菜、大豆幼苗等。并常盗食大豆、玉米、高梁、谷子等作物。亦食昆虫。
分布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等地。
【性味】《饮膳正要》:"味甘,平,无毒。"
【功用主治】《纲目》:"润肺生津,煎膏贴疮肿,解毒止痛。"
【宜忌】《饮膳正要》:"多食发疮。"
鼬鼠
(音佑。《纲目》)
【释名】黄鼠野狼(《纲目》)、鼠(音生去声)、鼠(音谷)、地猴。
时珍曰:按《广雅》,鼠野狼即鼬也。江东呼为。其色黄赤如柚,故名。此物健于捕鼠及禽畜,又能制蛇虺。《庄子》所谓骐骥捕鼠,不如狸者,即此。
【集解】时珍曰:鼬,处处有之。状似鼠而身长尾大,黄色带赤,其气极臊臭。许慎所谓似貂而大,色黄而赤者,是也。其毫与尾可作笔,严冬用之不折,世所谓鼠须、栗尾者,是也。
肉
【气味】甘,臭,温,有小毒。
【主治】煎油,涂疮疥,杀虫(时珍)。
心、肝
【气味】臭,微毒。
【主治】心腹痛,杀虫(时珍)。
【附方】新一。
心腹痛:用黄鼠心、肝、肺一具,阴干,瓦焙为末,入乳香、没药、孩儿茶、血竭末各三分。每服一钱,烧酒调下,立止。(《海上仙方》)
你好,黄鼠狼肉烤干考虑对腰椎病作用不大,可以试试观察效果,最好看看中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中药来治疗的较好,多注意休息,增加营养,防止再次受凉,适当的调节室内温度,避免温差过大的较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53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黄梢蛇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黄蜀葵茎能治什么病